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號文物發掘要先做好方案



  20071229《陽江日報》

  薛桂榮 馮春琴

  “這幾年,我來過陽江好幾次,也看過很多出水的文物,以後還會常來。”看到宋代沉船南海Ⅰ號順利打撈入館,著名考古學家、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原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徐光冀教授難掩興奮之情。昨日上午慶典結束後,徐光冀熱情接受了陽江本地媒體記者的采訪。

  近年來重要的考古發現

  記者:南海Ⅰ號的打撈能否説是今年或者近年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

  徐光冀:當然是。南海Ⅰ號發掘過程的一個環節整體打撈本身就是一項重大的創新、一項重大的考古工作。

  南海Ⅰ號已經發現20年,最近這10年主要是做打撈的準備。爲沉船的考古、發掘所做的準備工作是相當充分的。我從2003年開始參與討論打撈方案,2003年10月是第一次,此後2005年、2006年都參加了。國家和考古界對南海Ⅰ號的發掘非常重視,因爲它恰好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綫上,意義非常重大。對南海Ⅰ號進行整體打撈,這是一個創新。盡管當時專家們意見各有不同,但經過多方論证,最後形成了一個一致的意見就是把打撈作爲考古工作的一個部分。當然,這個難度很大,需要同打撈局合作,把他們的打撈技術用在考古學上。

  文物發掘過程也可以參觀

  記者:古沉船今天進了“水晶宫”,下一步工作最要緊的是什麽?

  徐光冀:最要緊的是做好發掘和保護的方案。方案要經過論证,而且我的意見是要經過國家文物局批準。除了廣東省的專家外,全國的專家都要參加論证,這樣才能保证我們的方案萬無一失。文物的保護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船體本身,這是文物本體;另一個部分是沉船裏面所有的東西,包括瓷器、鐵器、生活用具等。如果船體保護不好,船裏面的東西保護不好,其他都没有意義。所以第一是保護,然後才是怎樣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就是能够展示的進行展示,不能够展示的不展示。我的意見是發掘過程也可以參觀。像秦俑坑的發掘,上面有看臺,發掘過程群衆是可以參觀的。

  做方案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就是集思廣益的過程,以考古學爲主,多學科專家參與的過程。

  記者:定出方案需要多長時間?

  徐光冀:這個不好説,不過已經啓動。

  文物發掘可以分批進行

  記者:南海Ⅰ號的文物發掘怎樣進行更爲合適?你預計會從什麽時候開始?需要多長時間?

  徐光冀:做方案的時候,我建議可以先做一小部分的試驗,看看效果如何。文物的發掘要非常慎重,因爲南海Ⅰ號保存了近千年,不能讓它壞在我們手裏。現在瓷器没有問題,船體基本上是好的,我們有責任把它一直保存下去。當然這裏面既有考古的問題,也有自然科學配合的問題。可以采用自然科學的手段,研究怎麽加固船體,怎麽脱鹽。瓷器也要脱鹽,因爲鹽對器物有損壞。一步一步,集思廣益,動員全國力量,是會做好的。我們也只能做好,不允許做壞,因爲文物不能再生。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

  記者:船上的文物有幾萬件,發掘工作難以一次性完成,可以分階段進行吧?

  徐光冀:可以分階段做,不需要一次性完成。而且先是試驗性地做,才能確保我們的發掘工作順利。

  盡快拿出南海Ⅰ號的發掘報告

  記者:南海Ⅰ號打撈上岸之後,我們的考古工作才剛剛開始,這樣説對嗎?

  徐光冀:對,從探摸到了解,然後整體打撈,這是前期的工作。實質上,更重要的文物保護、文物考古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前期是階段性成果,後期的任務更重。要保護好,清理好,做好科學記録,然後要展示。對於我們考古學家來講,最重要的是把它的發掘成果做成科學報告發表。

  記者: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徐光冀:這個不好講,但這個工作一定要抓緊進行,而且要分秒必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及時、更快、更好。我也建議,它的科學報告應該及早做好。除了展示文物本身,你有一個科學報告,人家對你的工作才能做出一個恰當的評價。媒體説的不算數,真正算數的是在科學界,需要拿一份科學報告出來。

  記者:按照考古工作的程序,一般是先發掘,然後進行清理、研究,之後再形成一個報告,是這樣嗎?

  徐光冀:對,報告出來這個工作才算完。叫“南海沉船的發掘報告”或“南海沉船的清理發掘報告”都可以,其中應包括文物保護的内容。

  國家和省將全力支持陽江

  記者:博物館和沉船現在放在陽江,個别人表示擔心:憑當地的財力、人力,文物的保護、發掘和管理工作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你對陽江有信心嗎?

  徐光冀:我主張文物的保護應該在原地,脱離原地、脱離原環境就保護得不好,所以南海Ⅰ號放在陽江我是很贊成的。在文物的保護發掘、在博物館的建設管理上,陽江本身要創造條件,它自己要努力,但是省裏也會支持,國家文物局也會支持,一定能把它做好。可以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一些專家也可以定期來這裏,我想是没有問題的。在原地保護,在原地展示,這是最有文化意義、文化氛圍的。

  記者:除了黨委政府的工作外,你認爲陽江的普通群衆應該怎樣配合這個項目的建設?

  徐光冀:群衆應該充分認識到,陽江這裏是古代文化非常燦爛的地方,而且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通道。南海Ⅰ號這個項目對於激發陽江當地的群衆熱愛鄉土,熱愛地方,確實起到了很好的凝聚作用。作爲普通群衆要增加文物保護的意識,愛護文物,保護文物。在這方面要多做宣傳。

  徐光冀,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三峽工程庫區文物保護規劃組成員,南水北調工程文物保護專家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原所長,研究員,教授。

  部分專著或論文:《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峽文物搶救紀實》、《鄴城遺址的勘探發掘與研究》、《曹魏鄴城的平面復原研究》、《赤峰英金河、陰河流域石城遺址》、《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内蒙古東部地區青銅時代的兩種文化》、《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與認識》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