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把握先進文化建設觀和發展觀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更加系統、更加深刻、更加科學地闡析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其中講到中國共産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時,他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很顯然,江澤民同志在這裏提出了“先進文化”的建設觀和發展觀問題。
一般地説,“文化”雖然不等同於“文明”,但“先進文化”肯定屬於“文明”之列,並與“精神文明”相近。發展當代中國的文化,即發展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它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或與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息息相通,任何孤立和分割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把握好這種建設觀和發展觀,就能建設好和發展好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
一、這種相互聯繫的建設觀和發展觀,其先進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從指導思想看。它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立足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着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廣大人民群衆不斷提高文化生活的質量、水平;(二)從根本任務看。它以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爲根本任務,幫助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强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强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與競争意識、時間與效率意識、民主與法制意識、開拓與創新意識;(三)從主要内容看。它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把“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爲振興中華而奮鬥不懈;(四)從基本方法看。它崇尚科學,務實求新,貫徹“兩爲”方向和“雙百”方針,積極采取各種現代傳播手段等。
二、這種相互聯繫的建設觀和發展觀,其先進性又是以現實狀况爲依據的
(一)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已經居於主導地位”。江澤民同志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現實地位所作的這一明確論斷是實事求是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物質力量”或“經濟力量”已經居於主導地位,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這種事實促成其“精神力量”或“文化力量”也是社會主義性質並居於主導地位,同樣是毫無疑問的事實。而前述建設觀和發展觀四個主要方面的先進性,更具體地表現了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居於主導的地位;(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文化高度重視“繼承創新”。所謂“繼承”,就是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以及繼承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所謂“創新”,就是以上述“繼承”爲底藴,密切結合社會主義的新的實踐和時代精神的新的要求,結合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的需要,“積極進行文化創新”;(三)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必須反對“落後文化”。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説,社會主義文化在我國已經居於主導地位,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帶有迷信、愚昧、頽廢、庸俗等色彩的“落後文化”。對此必須逐步加以剔除,這是建設和發展“先進文化”的題中之義;(四)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堅决扺制“腐朽文化”。“腐朽文化”即反動文化。特别表現在“西化”、“分化”方面的腐朽、反動的政治文化,更要在建設和發展“先進文化”的同時加以堅决扺制。
這一切表明,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把發展當代中國的文化,即發展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文化,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和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看成爲建設與發展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迫切需要,是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迫切需要,也更有利於正確認識和全面貫徹“三個代表”中關於“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一重要要求。
(這是作者在2001年廣東省社科聯等主辦的學習座談會上的發言,發表於《廣東社會學通訊》200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