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這本書很有新意
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老先生曾經講過,在中國哲學史各時期中,哲學家派别之衆,其所討論問題之多,範圍之廣,及其研究興趣之濃厚,氣象之蓬勃,皆以子學時代爲第一。
作爲子學“九流十家”中的道學,其思想以“道”爲核心而得名。老子則是道家的創始者,他的《道德經》成爲中華民族源頭文化之一脈,流傳至今,中外皆崇。
特别在1978年,美國出版界曾舉辦“古今十大作家”普選活動,老子以《道德經》當選爲古今最大的作家。美國著名學者杜威博士曾高度讚揚老子是古今世界名人中的智慧最高者。
杜威博士的讚揚是否適當,我們姑且勿論,但子學具有“科學成立之根本要素”——廣東人樑啓超先生如是説,則是頗爲深刻的見解。他是在《清代學術概論結語》中講的。其實,《道德經》中的“科學成立之根本要素”,肯定要比其他大多數子學更爲豐富多彩。
而對老莊的道學情有獨鐘的歸無先生,早年在中山大學物理係畢業之後,雖輾轉於國内外打工謀生,做過技術員、工程師、副教授、報社編輯、總編輯等工作,但始終没有放下《道德經》的學習與研究,並於2001年出版了《新勘〈道德經〉》一書,此後多年來,在該書的基礎上進行了更爲深入的鑽研,《再次論道》便是他辛勤勞作的最新成果。
本書將《道德經》全文分爲序、自然、社會與跋部分,其中挑出序、自然、社會及跋中各段的四字重點原語作爲小標題,共計81條。每條下面,分設經文原文並注漢語拼音,然後是該條經文原文的譯文,最後是作者對該條經文原文的簡評。此外,作者還將經文中所有的字、詞注解集成系統有序的“詞典”作爲準確理解譯文的重要依據。
綜觀全書,其中對各條經文原文的簡評有别於常,充分展示了作者對《道德經》科學認知的許多新見。同時,把注譯《道德經》的字詞集成完整的“詞典”,也是個很富創意的舉措。
再者,作者在前後兩書的署名均爲“歸無”。看來,他一是要實踐莊子所説的使世人“無已譽”;二是因爲人生從“無”中來終將又到“無”中去;三是“無”乃天道之本色,心向天道而順乎自然之故也。可見其痴迷於《道德經》的程度了。
然而,歸無先生的痴迷却是有科學依據的。多少年來,中外研究《道德經》的專家汗牛充棟,大都是以文解文,這固然需要,但本書作者還兼以物理學專業知識爲武器,在剖析老子關於宇宙本原和宇宙演化學説時,聯繫現代天文物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來進行綜合的探索。我認爲,這是本書最有生命力之處,也是最爲吸引讀者的亮點。
在本書的簡評中,作者指出:宇宙的本原是一種“形態物質”,是“無色無聲無形”的能量。這種能量,以現在的知識判斷,最有可能的是“暗能量”。能量這種“形態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爲“有色有聲有形”的物質,而物質則是一種“形態能量”,正是“形態物質”和“形態能量”的互相轉化,使天體從“無”到“有”,又從“有”返歸於“無”。這即是説,“無”與“有”相生相隨,終始無窮。
作者還指出:先天宇宙中27%的“形態物質”轉化爲“形態能量”,是以宇宙大爆炸形式演化生成後天宇宙天體的,同時也提供了天體運動的“第一推動力”。而先天宇宙中還有73%的能量,既覆且載着後天宇宙天體,這些能量“入出有間無間”,維係着整個宇宙天體之存在、運動和變化。
在簡要地探討了老子關於宇宙本原和宇宙演化學説的前提下,歸無先生在本書的簡評中明確地指出:老子所論之“道”有三層内涵:一是指物質,二是指物質的存在、運動和變化規律,稱爲客觀規律或自然法則,三是指當物質按照這種客觀規律存在、運動和變化時所表現出來的人格化品德。這三個層次就是人們俗稱的“道”、“道理”和“道德”。
作者以水爲例——水是一種物質,它的存在、運動和變化有其客觀規律,這種規律表現的人格化品德最接近於“道”的品德。老子從自然延伸到社會,認爲各種事物的存在、運化和發展,各有其客觀存在的規律即自然法則。自然界或社會,任何物與事正常的存在、運化和發展,其依據都是自然法則。符合自然法則者存,違背自然法則者亡,概無例外。
作者在本書的簡評中還指出:老子不但是思想家、哲學家,也是社會批評家。他一邊對春秋諸侯争霸、貽害民生的種種表現進行了嚴肅的批判,另一邊是渴望社會和平安定,讓百姓安居樂業。老子主張以“道”爲公、一視同仁的思想,顯然是那些自私自利、“親親爲大”的統治者和特權階層的人群所不喜歡的。但是,自古至今,一切從事生産勞作的廣大人群,大多數人都是老子“道法自然”的踐行者。如果世界上那些統治者能做到“道法自然”,那麽,天道之以“和”爲本性的人格化品德,將如甘露滋潤人間,人們將可以安居立業,過着自由、自在、和諧、快樂的美好生活。
我認爲,因了歸無先生把《道德經》中具有的“科學成立之根本要素”加以大力的挖掘,《道德經》變得更爲可親、可愛;也因了對老子之“道”、之“道理”和“道德”三個層面的新鮮解讀,《道德經》給人帶來更加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於當今倡行讀經頌典、弘揚國學文化、提高國民素養大有益焉。
(這是作者在2006年6月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理事歸無先生等撰著、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的《再次論道》所作的序言,原文發表於《廣東社會學通訊》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