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三)本能和習得性技能

  本能是一種刻板的,一成不變的行爲方式。昆蟲從遺傳中獲得本能,它們的生長靠的就是這種行爲能力。爲了創造本能生存方式,昆蟲的祖先不知付出了多少世代的努力。在蜜蜂的先輩中曾經出現過許多不同的變種,每個變種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本能。它們的行爲模式,必需經過大自然的嚴格篩選,才能通過遺傳發揮作用。每一個變種的個體並不懂得自己是爲了實現一個偉大的目標而活着,它們也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否能够獲得成功。如果它們的後代按照本能的方式行事,能够與環境相適應,擁有這種本能的個體就可以獲得較多繁殖機會,它們的後代便形成了一個與環境相適應的物種。如果這種本能不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擁有這種本能的群體就會消亡。在大量與環境不適應的變種被淘汰掉之後,經受住時間考驗的那些昆蟲被大自然收留,仍然生活在世界上。

  這個分析相當於對本能的起源做了一個還原論的説明。那麽,本能又是如何實施的呢?我們先從人的本能説起:只要母親把乳頭塞進嬰兒的嘴巴,他就開始吮吸。進入青春期以後,人對异性往往會産生神秘感和好奇心。這種异樣的感覺時不時會向你襲來,使你産生與之親熱,甚至做愛的欲望。這些衝動都屬於人的本能。現代醫學研究已經揭示出引起本能衝動的生理過程:那就是在外刺激作用下,大腦内會分泌出一種叫做荷爾蒙的物質,這種物質對大腦中特定部位産生刺激,這就是欲望。在欲望驅動下,運動器官實施相應的行爲。我們相信螞蟻和蜜蜂的本能也是通過類似途徑發揮作用的,所以本能是一種漸次展開的誘惑。

  一只螞蟻,生下來就能幹活,就能够利用超聲波向洞中的同伙報告外面的危急情况。不懂得自然規律的黑熊,在冬天即將來臨的時候,努力積蓄營養,吃得胖胖的,以便進入冬眠後有足够的能量保持體温。其實黑熊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到秋天就那麽貪吃是怎麽回事。因爲那是熊的本能,是它們的祖先“銘刻”在它們的骨子裏的行爲模式,是它們的機體擁有在外刺激作用下釋放特定荷爾蒙,從而啓動行爲模式的特殊機制。本能的實施不需要動腦筋思考,和黑熊知不知道自己爲什麽要這樣做没有關係。

  本能實施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在主體能够感知的條件下完成的。主體對内刺激所誘發的本能行爲,原則上也是可以拒絶的。然而,這種行爲往往會給主體帶來好處,一般動物没有足够發達的大腦,因此不能够,也没有必要對本能行爲加以控制。何况,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阻礙本能實施,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依靠本能生活的昆蟲來説,本能行爲已經高度自動化了,用不着主體自己决定實施或者取消。

  所以,昆蟲本能的實施基本上是一個邏輯的過程,服從嚴格的因果必然性。我們相信蜘蛛在發現蒼蠅時所分泌的荷爾蒙,可以讓它獲得快感,正是這種良好的感覺,刺激分泌誘發進一步動作的荷爾蒙。不過,由於外界或者自身的原因,有時也可能使行動歸於失敗,混亂和不利的外來刺激可能抑制體内荷爾蒙的正常分泌。但是,昆蟲缺乏足够的記憶力,它們的生活經驗得不到加强,不能自覺地改變行爲模式,這就是本能所固有的局限性。

  發展本能需要器官功能專門化予以配合。就是説,昆蟲必須配備適合本能行爲的專用器官,本能才是有效的。也許蜜蜂的祖先曾經是一種“雜食動物”,它們的口器既適合吸食花蜜,又能嚼嚼其他食物。一旦蜜蜂中出現了新的變種,它們的口器最適宜吸取花蜜,却不利於咬碎植物的葉片和果實。如果這種情况正好發生在花朵繁茂的時代,這個新的變種就獲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别的個體大量死亡的同時,擁有這種特殊口器的蜜蜂越來越多,以至在蜂群中取得了絶對優勢,蜜蜂向吸食花蜜方向的進化就成功了。同樣的道理,蜜蜂身上的絨毛,腿上凹陷都是與采集花粉的行爲相適應,向專一方向演化的結果。可見,適合本能行爲的專用器官,是和本能行爲同步形成的。

  然而,器官的專門化和行爲模式的固定化在提高生存能力的同時,也大大限制了物種通過變异,創造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我們設想,如果在蜂群的後代中,出現了一些蜜蜂,它們的口器不僅可以吸食花蜜,也可以咬碎樹葉。就是説,出現了向着與器官專門化相反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對蜂群來説,也意味着創新取食方式的時機來到了。但是,在鮮花盛開的季節,它們没有必要去采食營養價值較低的樹葉來充飢。何况這種兼顧嚼嚼的口器,往往會妨礙正常吸取花蜜。既然本能行爲模式已經刻録在昆蟲的遺傳基因裏,學會嚼嚼樹葉也比較困難。所以,和細菌的發展方向恰恰相反,維持本能必須盡可能防止基因突變。

  事實上,爲了保证蜜蜂家族世世代代永不變色,蜂群的生育功能已經集中在少數雄峰和唯一的雌性身上了。而在數量上占絶大多數的工蜂,都是無性繁殖的結果。無性繁殖極少發生基因突變,即使出現了變异,也没有機會向後代傳遞。於是,所有工蜂都“千人一面”,没有個性,是清一色只知干活的奴隸。這對於保持蜜蜂群體的生存的確有效。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把幾十個毛毛蟲順着一個方向放在花盆口上圍成一圈。由於每個毛毛蟲都只會緊跟着前面那個毛毛蟲爬行,毛毛蟲艱難而不知疲倦地前進。其實,它們最喜歡吃的松針就在距離二十厘米的地方。可是它們仍然熟視無睹,一個勁地爬呀爬,直到又累又餓,全都從花盆口上掉了下來。我們設想,只要有一個搗蛋鬼貿然離開隊伍去吃松針,它們就不至於斃命。可惜在它們的遺傳基因裏没有不守規矩的行爲模式。

  可見,本能越强大的物種越保守,越不具備創新的能力。對一個物種來説,防止發生變异,就是堵死了進化的道路,也就等於放棄了創造的可能。昆蟲的本能無法創新,便預埋下了滅亡的伏筆。擁有强大本能的蜜蜂,既不能爲改變大自然做出新的貢獻,也不能爲自己在進入新環境的時候創造新的生存方式。一旦鮮花盛開的時節成爲過去,蜜蜂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特化器官與固定化行爲模式立即成爲陷阱,遭遇滅絶的命運。可見,蜜蜂已經走到了歷史的最後關頭。可見將創造的權利和責任,集中在少數個體身上是十分危險的,蜜蜂的悲哀對於人類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啓發意義。

  如果有這樣一個昆蟲的變種,本能雖然不那麽强大,却擁有兩種以上應變方式,可以對付多種環境。這就出現了在多種應變方式之間做出選擇的必要性。如果這個變種還能够記住偶然成功的行爲模式,在下一次發生類似情况的時候重演故伎,這就是記憶的開始。如此一來,習得性行爲能力和原始意識就會在記性和對行爲模式的選擇基礎上生長起來。可見,習得性技能是本能虚弱或者混亂條件下的産物,是對發展本能的背叛。

  天上飛的鳥類,水裏游的魚類,地上跑的爬行類和獸類都屬於脊椎動物。它們的統一搆造是在背部有一根由若干塊骨頭連接而成的脊柱,脊柱的頂端有一個由多塊骨片組成的球狀空腔。在這個非凡的容器中安放着大腦,大腦擔負着指揮協調全身動作的任務。在這個被稱爲頭部的球狀容器表面上,分佈着接受重要刺激的感覺器官,以及呼吸系統和消化道的入口。脊柱中巨大的神經束由連接大腦和全身各部位的神經纖維組成,它們擔任傳遞感覺信號和來自大腦行動指令的任務。很顯然,這樣的搆造,特别有利於對身體實施統一指揮,加强對外界刺激作出協調反應的能力。

  和本能的形成導致器官專門化的情形相類似,技能的出現也會導致相應器官强化甚至特化。牛羊一類草食動物長了一副便於咬碎植物枝葉的臼齒,其下頜以研磨爲主的運動方式,與牙齒的結構特點相配合。野馬在奔跑過程中,經常用中指觸地,其餘各個指頭很少應用。由於只使用中指的個體奔跑能力特别强,而與其他指頭是否發達關係不大。或者正是因爲其餘指頭的旺盛發育,影響了中指優勢的發揮,造成奔跑能力下降的不良後果。通過自然選擇,會特别奬勵中指發達的馬匹。在淘汰了其他野馬之後,單踢馬匹被保留下來。就這樣,動物習得性技能的發展,引導着相應器官向功能特化的方向邁進。這正是在生物演化過程中呈現出“用進廢退”規律的原因。

  爲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各種脊椎動物養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性,使得它們的協調性反應能力向着各自不同的方向發展,從而在脊椎動物之間出現了多元化發展趨勢。獅子、老虎和野狼一類肉食動物主要通過强壯自己尖牙利爪,努力提高奔跑速度,以形成對獵物突發性攻擊的能力。牛羊一類草食動物以營養價值較低的草葉爲食,必須具備能够研磨植物枝葉的臼齒和大容量的胃。它們往往還擁有鋒利的尖角,或過硬的奔跑能力、或在地下打洞、在樹上攀緣的能力,以便在出現敵害時自衛或逃避。不過,只要它們擁有一項過硬本領,便可以解除生存壓力,免遭死亡的威脅。免於死亡的個體就會有遺傳的機會。這種情况會使各種脊椎動物向着一個特定的方向發展,使與行爲習慣相應的器官功能得以强化。這也是亞裏士多德感到神秘的地方--擁有尖角的就没有獠牙,善於奔跑的不善攀緣的原因。

  因爲,高等動物的求生能力並不像昆蟲的本能那樣,可以通過遺傳方式獲得,而是後天學會的。這種通過學習獲得的求生技能,就是我們所説的習得性技能。小獵豹出生後一年時間内不能够捕食獵物,只能依靠母親捕來的獵物維持生命。可是,它們特别好動,經常互相追逐,象徵性地撕咬,就是在模仿母親捕捉獵物的動作,不自覺地進行鍛煉。不久前死去的母豹,留下了兩只剛剛出生的小獵豹,被納米比亞非洲猫科動物保護中心收養。由於没有誰能代替豹媽媽爲它們學會捕捉獵物作示範,它們獲得捕食羚羊的技術,就只能在飢餓的催促下,通過親身體驗,自己摸索學會了。

  獵豹捕捉羚羊與蜘蛛捕食蒼蠅是不同性質的兩種情形,前者是高級動物習得性技能,而後者是昆蟲的本能。即使剛出生的幼年蜘蛛也能吐絲結網,所織成的蛛網與成年蜘蛛的作品一樣合用。當然,習得性技能行爲能力也可以達到天衣無縫的地步。但是,在達到純熟之前,習得性技能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也就是通過學習不斷熟練的過程。個體獲得習慣性技能的途徑有兩個,其一是模仿長輩,其二是獨立通過試錯法進行創造。不過,高等動物通過試錯法創造技能的過程具有盲目性,成功的幾率較小。

  有人研究過日本北海道上的獼猴,它們喜歡吃一種藤蔓的塊莖。原先從泥土裏挖出這種塊莖之後,只是用上肢擦拭一下就放在嘴裏咬,後來却喜歡用海水清洗後再吃。這種習慣是從居住在海邊的一個較小群體中開始出現的。可能有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獼猴在海邊挖到塊莖,不小心將其掉到海水裏去了。當它把塊莖撈起來之後,泥土没有了。放在嘴裏咬,因爲沾上了點鹽味,覺得好吃些。這個偶然的發現雖然没有引起成年獼猴的注意,却得到部分年輕獼猴的傚仿。逐漸地,清洗塊莖的做法被下一代普遍接受。當年齡較大的獼猴死了之後,這一行爲方式,便成了島上所有獼猴的習慣。當然,獼猴並没有追問,爲什麽掉進海里的塊莖會乾净些?爲什麽從海里撈起來的塊莖有鹹味?很顯然,提出和解决這類問題的任務屬於人類。

  如此説來,脊椎動物的習得性技能的確可以在實踐中創新。高等動物一方面從長輩那裏學習這種技能,同時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創造出更多的技能。由於它們所創造的技能往往只適合當時當地,世界各地的環境都處於演變之中,以偶然方式創新的技能千差萬别。生活在各地的同類脊椎動物的性狀,和各自的行爲模式協調發展。於是,同一物種在不同的地方會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化,形成若干亞種。這就是造成高等動物種類繁多的重要原因。

  認爲技能重復使用多次以後可以轉化成本能的説法是没有根據的。本能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生存能力,她不僅包含器官功能的强化與特化,更重要的是包括形成一整套由外刺激引發内刺激的生理機制。本能必須通過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途徑形成,不可能在一般强化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倒可能會有這樣的情况:已經特化了的生物器官,更有利於它們的後代掌握相應的生存技能,並進一步促成器官的特化。所以説,器官功能特化和技能不斷成熟是相互促進的,而與本能的形成無關。

  同一種滅鼠的方法,往往第一次應用時很有效,以後就不那麽靈了。那是因爲老鼠吸取了前輩落網的教訓,這可以看成集體試錯法形成習慣性技能的例子。當然,老鼠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後代,也不能把避免上當的能力轉變成可以遺傳的本能。當接受了教訓的老鼠死光之後,原先的滅鼠方法又能發揮作用。可見,由於缺乏傳遞技能的有效方法,一般動物通過試錯法所獲得的創造性成果,其應用範圍和使用價值不得不大打折扣。就是説,習得性技能的創造,不可能從根本上解决高等動物的生存發展問題。

  脊椎動物發展習得性技能的生存策略,同樣存在着潜在的危險。環境變化引導物種向着器官功能特化的方向發展,如果它們走得太遠,器官特化程度太高,當環境劇烈變化的時候,也可能導致種族的滅亡。生活在兩億年前的草食恐龍依靠繁茂的蕨類植物爲生。把恐龍家族看成一個整體,它們是最少天敵而又擁有豐富生活資源的物種,似乎可以永遠稱霸地球了。可是,到了美麗富饒的侏羅紀晚期,蕨類植物向種子植物演化。習慣於食用蕨類植物的草食恐龍迅速消失,以捕食草食恐龍爲生的食肉恐龍隨之滅亡。不可一世的恐龍迅速退出了歷史舞臺,給我們留下了不盡的思索。

  長江裏的中華鱘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許古代太平洋西海岸就在今天川南一帶,生活在長江入海口的中華鱘,養成了到宜賓、南溪一帶談水中産卵的習慣。隨着太平洋西海岸東移,長江越來越長,中華鱘的生活習性世代不變。今天生活在上海一帶的中華鱘魚必須長途跋涉,到長江上游産卵。它們爲此耗盡了一生中大部分精力和時光。更爲嚴重的是,葛洲壩和三峽水利工程相繼建成,截斷了中華鱘的水上通道。技術人員正試驗在宜昌一帶放養幼魚的辦法,幫助它們的後代形成在宜昌一帶水域産卵的習慣。如果此項措施不能成功,中華鱘魚繁衍的終期也就爲時不遠了。

  我們把動物通過試錯法學習過程獲得的技能叫做原發性技能,就是指生物個體在反復實踐中獨立創造的生活習性。通過模仿獲得的生存技能叫做繼發性技能。雖然從應用情况來看,兩者没有區别,但是,只有原發性技能才是真正意義的創造。每一種原發性技能的形成都需要進行探索,而探索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作爲一種有效行爲的創始者,只能是那些勇於探索和善於探索的個體,它們擁有利用這種技能的優先權,甚至是專利權。即使在同一個種群中,個體在探索的興趣,模仿能力的高低,記憶力的强弱方面都有差别,這將大大影響它們的成活率。通過大自然嚴格篩選,必然給善於探索和擁有較强記憶能力的個體以生存和遺傳方面的奬勵,這種因素將推動脊椎動物向提高智力水平的方向前進,引導智力時代的到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數學家維納和羅森布魯克創立了控制論,對普遍存在於生物界的目的性行爲給出了一種基於因果律的解釋。維納説:一切有目的的行爲都可以看作需要負反饋進行調節的行爲,“目的論等於由反饋來控制的目的”。在維納和羅森布魯克理論的基礎上,艾什比提出了多重反饋理論,把脊椎動物通過試錯法學習的行爲,看成多重反饋交互作用的結果。動物不僅有對環境變化做出反應的機制,而且具備選擇不同反應模式的高階反饋調控機制。當外部條件發生不可預期的變化的時候,動物最初隨機采用一種反應模式。如果獲得成功,就可以把這種行爲記憶在行爲模式庫裏,以後出現相同情况時重演故技。同一行爲多次重復,有關記憶不斷加强;如果隨機使用的反應模式不成功,主體便可以調换另外一種反饋模式予以應對,直到獲得成功爲止。這就是高等動物“試錯法”學習的實質。

  在形成習慣性技能的過程中,對反應模式進行選擇的控制機理,是一種多層次反饋,比一般適應性負反饋更高級。在這裏,我們原則上可以利用雙層負反饋機理,對習得性技能的起源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那麽,我們似乎有同樣的理由相信,采用更高層次負反饋原理,便可以站在還原論的立場上,揭示人類智慧的本質。然而,事情並不那麽簡單。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