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四)人類的智慧

  事實上,還原論的方法並不那麽靈驗。可以肯定地説,即使把大腦中每一個細胞,細胞中每一個原子、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都搞得一清二楚,我們仍然不會明白認識與思維究竟是怎麽回事。“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整體的性質並不能由組成它的所有部分的性質完全“合成”。因此,我們不一定能够將大腦的運轉機理,分解爲它的組成部分的運行過程加以解釋。不過,我們還有另一套解决問題的方案,那就是從考察人類智力形成的過程中,尋找智力與一般高等動物習慣性技能的异同,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人類認識過程的本質,進一步揭開人性的秘密。

  一項具有啓發意義的研究表明,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來講,人類並不比黑猩猩更成熟。黑猩猩的牙和上下肢的搆造,與它們最終獲得的生存技能之間是高度一致的。雖然稍微年長的黑猩猩穩重老練,墨守成規。而幼年黑猩猩却富於好奇心,喜歡探索,樂於嘗試,具備較强的模仿能力。幼年黑猩猩在體能和自助能力方面也比人類嬰兒强得多。所以,可以認爲,在生物進化的意義上,黑猩猩比人類更爲成功。

  人類之所以不能在野外生活,是因爲我們不具備適應野外生活的本能和特殊技能,以及形成這些技能所必備的特化器官。我們的牙,既不完全適合用來研磨植物性食物,也不利於撕開動物的屍體;我們口器不倫不類,既不能有效地吮吸,也不適宜與豺狼虎豹搏鬥撕咬;由於我們的眼睛不能感受紅外綫的刺激,患有先天“夜盲症”,成了肉食動物夜間捕食的主要對象;我們的後肢的確適宜站立,然而,論奔跑不如羚羊,論攀緣不及猢猻。按照進化所應該達到的標準,人類的器官尚處於未完成狀態中。那麽人類的進化爲什麽如此遲緩?我們究竟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走完進化的歷程?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達到生命進化的一般要求,甚至根本就不需要達到這樣的要求。

  事實上,人類並没有按照一般動物進化的路綫發展。早在數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爲我們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這是人類對生命進化規則的反叛,也是對生命進程的創新和貢獻。正因爲早期人類的進化没有達到成熟的要求,器官功能没有特化,才没有固定在一種生存方式中,人類才有必要在各種可能的行爲方案中做出選擇,也才走上了發展智力的道路。人的智力活動和一般靈長目動物迥然不同,决定的因素是人擁有鮮明的自我意識,具有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人對客觀世界的理解方式决定他們的思想,人的思想决定自己的行動。人的智力活動建立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基礎之上,人的聰明程度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直接相關。

  一般高等動物的智力以記憶爲主,它們能够通過試錯法形成習得性行爲能力。也許由於器官特化程度較高的緣故,它們對某些行動的模仿能力可以超過人類,但是在創造性方面就差遠了。人類不僅知道自己的存在,同時也意識到世界和他人的存在,隨時關注世界的演變。現代人能藉助概念描述客觀世界的演變規律,對未來做出推測。人們可以對擬議中的行動後果,以及行動中可能發生的情况做出估計,並在此情况下采取行動,這將大大提高行動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原始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推理行事,一旦獲得成功,他們就會記住這樣的理解方式,以及相應的應對環境變化的措施,當出現同類情况的時候采取同樣的應對方式。比方説,他們把下雨和某位神仙在天上潑水聯繫起來。他們需要好天氣,就會通過想象中的儀式向那位神仙禱告。雨總是會停下的,一旦正好在儀式結束的時候雨停了,他們就會認爲是向神仙求告獲得了成功。這不僅加强了禱告方式的記憶,也强化了對下雨原因的猜想。多次成功還能促進他們建立神仙和凡人一樣具有同情心的觀念。這就是對原始人類理解方式的形成和在理解指導下行動的原則説明。當然有些時候,他們的行動也不能獲得成功,他們會歸結爲自己對宇宙的猜想,或者所設定的行爲方式有問題。於是,改用另一種理解方式或者重新設計一套行動方案付諸應用,直到獲得成功爲止。

  人類的知識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客觀世界究竟怎麽樣,以及世界爲什麽會這樣的説明;其二是應對自然環境變化的方法。雖然知識是一種帶有很大局限性的認知體系。但是,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人類的知識可以不斷積累,不斷豐富,不斷完善。今天,人類的知識已經非常强大,知識的應用使人類對客觀世界不再是被動地適應。人類不必等待大自然的恩賜,他們的任務是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向大自然索取。

  從表面上看,人類的智能行爲模式和動物通過試錯法形成的習慣性技能十分相似,兩者都只能通過後天的努力形成,都不可能經過反復應用轉化成本能。但是兩者之間存在着本質的區别:

  (1)首先,動物只能對簡單事件形成具體的應對行爲,而人類通過探究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對同類事件形成系統化的行動方案。老鼠發現一個同類因爲誤食主人施放的毒餌死亡,形成對毒品的警戒。它記住了盛有毒餌的容器形狀和擺放的位置,只要看見同樣碟子中盛放食品就繞道而行,拒絶食用。可是對其他滅鼠器具,是不會産生警戒的。因爲它們怎麽也不會明白人類爲什麽要對它們下此毒手,無法設想主人還會設計出什麽圈套讓它們上當。人類的行爲出於深思熟慮,關鍵在於人能够認識客觀世界,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趨利避害是人類行動的基本準則。面對生存問題,人類除了制定出應急的方案,還會努力尋求一勞永逸地解决問題的方法。

  (2)高等動物的生存技能大多是通過模仿得來的,通過多次成功的體驗加强記憶。而人類會去追究世界爲什麽會是這樣,思考自己失敗的原因,考慮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成功。就是説,人類的行動方案建立在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大量行動方案都是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獲得的。

  我們設想,如果有一個偶然的機會,某人把塊莖掉進海里,打撈起來之後發現海水具有清洗和調味雙重功能,成功的體驗會激發他追問:爲什麽海水會有如此美妙的作用呢?也許他們還要嘗一嘗海水的味道,發現海水有鹹味。於是把海水的調味功能與海水的鹹味聯繫起來,並依據這個新的理論指出:要想知道某個地方的水是不是具有清洗和調味的雙重功能,只要嘗一嘗水的味道就行了。如果那裏的水没有鹹味,就只能用來清洗塊莖,而不能調味。

  (3)高等動物的習得性技能是一種刻板的行爲模式,缺乏靈活性。那是因爲它們的行爲對象是一般動物、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無機物,這些對象要不就不能自主活動,要不就是和它自己一樣,按刻板的方式行動。也正因爲這樣,高等動物的技能行爲同樣具有較高的成功率。電視《動物世界》中獵豹捕捉羚羊的場面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過,這種場面雖然生動刺激,故事情節却幾乎一摸一樣,看的次數多了會感到乏味。人類和一般動物不同,我們需要用很大的精力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是具有自主意識的動物,過於刻板的行爲對他們無濟於事。所以,每個人在行動之前都得想清楚,行爲的後果怎麽樣,行爲的實施可能有什麽問題。如果在實施行爲的過程中,情况發生了變化,必須對繼續進行還是停止行爲的實施,以及繼續實施時又該如何調整行動方案作出决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行動的盲目性,提高成功率。注意到智能的特點,人類的確是世界上的精靈,人的行爲變幻莫測,這也正是電視劇百看不厭的原因。

  (4)人類對客觀世界的知識可以形成理論體系,以文化的形式在社會上流傳,世代相繼。個人通過學習獲得知識,每一代人都會在自己的實踐中對前人創造的知識進行檢驗,進行必要的修正,豐富和完善。這就保证了每一代人都可以站在前人的肩上,對世界的認識比長輩更深刻,更全面,所制定的行動方案也更有效。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通過認識客觀世界,以認識指導行動,不斷創造新生活方式的歷史。

  而動物的習得性行爲能力的形成,完全依靠偶然發現和簡單記憶,個體只能通過試錯法學習或者模仿的途徑獲得生存技能。動物没有理解能力,没有概念系統,没有社會文化,更没有邏輯能力。它們不能建立知識體系,習得性技能的繼承發展只能依靠摹仿和親身體驗。隨着器官功能特化,在行爲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時,行爲方式逐漸固化,接受和創新技能越來越困難。因此,它們只能世世代代按照亘古不變的節律,重復先輩的生活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動物社會没有歷史。

  (5)習得性生存能力服從“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叢林規則”,這種規則引導動物以維持生存爲最終目標。凡是能獲得生存條件的個體就有繁殖後代的機會。這就决定瞭高等動物總是瀕臨於生存與死亡的臨界點,隨時爲滅絶作準備。非洲草原上的雄獅雖然勇猛,又有成千上萬的角馬從身邊跑過。只要捕到其中一只,讓全家大小喫飽了,獅子就會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地看着角馬奔跑。因爲獅子並不知道角馬從身邊經過只是一種季節性的機會。幾乎所有高等動物都和獅子一樣,以滿足眼下的生存爲原則,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人類掌握了世界的規律,能够謀劃未來,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遠離生存底綫,追求超級幸福,實現超生存的發展。

  (6)生活在生存底綫上的高等動物,容易遭遇死亡。即使只是偶爾患上牙痛,一頭雄師也會因不能進食而死。於是,一般動物不得不以較高出生率保证種族的延續。高等動物在完成遺傳責任後,最多還會爲後代獲得生存技能作示範動作。而衰老個體的自然死亡,可以爲後代留下更多生活資源。所以,大量“非正常死亡”便成瞭高等動物維持種類延續的最爲經濟的調節手段。人類個體進行文化創造,精神的事業不因個體衰老而頽喪。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使人類個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非正常死亡,不僅大大提昇了人類個體的生命價值,對整個人類的發展也具有很大的好處。

  (7)在人的一生中,也能獲得各種技能。比方滑冰、騎自行車、游泳等等。技能的掌握必須進行摹仿和實踐,没有誰可以只通過理解動作要領,不下水訓練就學會游泳的,這些都和高等動物一樣。我們在研究人類和一般動物區别的時候,必須把技能和知識嚴格區分開來。一般來説,習慣性技能一朝學會,可以終生不忘。人能够認識客觀世界,認識的外在形式就是知識,人類的知識不經常使用就會遺忘。一般技能的形成雖然不必通過理解,只要經過嚴格訓練也能够掌握。不過,對技能的深刻理解可以幫助你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幫助你改進應用的技巧,也可以幫助你創造新的技能。

  (8)一般高等動物和人都擁有本能。但是,動物缺乏清醒的意識,它們總是服從本能的驅使。因爲,如果和本能對着干,很可能會自取滅亡。人類却不一樣,我們有極强的自主能力,在感受到本能驅使的時候,會主動預想本能實施的後果,並根據利益的判斷控制本能的實施。也許是經常抑制本能實施的緣故,人所保留下來的本能的確比一般動物弱小。公鷄接近母鷄,會主動靠上前去争取交配。到了一定的年齡的人,見到异性時,也會産生交媾的欲望。很顯然,這件事對於人種的延續具有特别重大的意義。然而,人却不會輕易聽從本能的使唤。在决定與誰發生性交,什麽情况下發生性交的問題上,非常慎重。多數人都會堅持感情第一的原則,審美與道德的標準,法制的觀念也是不能不考慮的因素。有時還會滲透某種利益的因素,通過建立婚姻關係,以實現陰謀的事,只有人才幹得出來。也許正是這些人性化的因素把生理需求壓到了最低限度,以至於完全戰勝了以繁衍後代爲最終目的的性本能。

  當然,脊椎動物在發展習慣性技能的同時,已經在開發智力方面走了一段路。但是,幾乎所有脊椎動物的智力都停留在記憶與形成習得性技能的初級階段,惟獨靈長目動物的意識强烈一些。但是,除開人類以外,它們都没有進入發展認識的階段。而人類則基本上放棄了一般動物强化器官功能的發展方向,將智力的發展推向了極致。從生理學的角度看,由於本能行爲模式銘刻在遺傳基因裏,而記憶和知識建立在神經細胞觸突聯繫的基礎上,以多層次反饋方式發揮作用。繁殖過程中由生殖細胞携帶基因,不可能把大腦觸突的聯繫方式一並遺傳下去。所以,技能和知識都只能在後天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獲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