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十萬年前,現代人走出非洲,通過中東向世界各地蔓延以後,他們的後代由於地理隔離,逐漸形成若干相互獨立的人群。長期以來,各人群都生活在相對狹小的範圍内,人群之間缺乏頻繁的基因交流。由於基因突變的隨機性,不影響個體生存能力的中性變异在各個人群中大量涌現,促使個體性狀出現越來越大的分歧。不過,今天世界各人種之間的性狀差异主要表現膚色和體形上,而在對大自然的適應性和智力發展水平上,並没有太大的差别。這是不影響生存能力的基因突變在各人群中蔓延的結果。
非洲黑人和美洲混血兒在體能方面似乎有一定的優勢,亞洲人與東歐人在動作協調性和靈敏度方面也好像略勝一籌。除了基因變异方面的原因,這種情况也許是和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各自的生活習慣有關。居住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身材矮小,四肢粗壯顯然是適應寒冷氣候的表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牧民,肺活量大,抗紫外綫,抗缺氧,耐寒能力特别强,是由於長期在青藏高原環境條件中生活,緩慢適應的結果。但是,這種地區性差异並没有使他們形成人類新種。目前世界各民族之間的差别,比麻豌豆與白豌豆,高莖與矮莖豌豆之間的差别小得多。
小時候,我曾注意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貌很容易區别辨認。同樣顔色的兩條狗如果一般大,就很難區分了。最初以爲是經常與人接觸,對人的外貌特徵比較熟悉的緣故。後來我又注意到,越是低級的動物個體之間的共同點越多。我們總能認出自家的猫;可是,即使是專業的養蜂人,也未必能够區别來自不同蜂巢的兩只蜜蜂,究竟哪一只是自己餵養的。可見,人與人之間的性狀差异是客觀存在,人的個性化特徵確實比一般動物更强烈。
自從人類創造了文化生存方式以後,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各行各業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大大改善了人類對環境的整體適應能力。隨着人們交往機會增加,人類基因融合速度加快,人類個體性狀的地區性差异會變得越來越小。同時,隨着人們的興趣愛好越來越廣泛,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也因爲人群中不影響生存能力的中性變异可能流傳,這些情况都會促進人類個體的狀差异增大。這是兩個性質相反的作用過程。也許經過若干世代的演變之後,兩種作用會達到平衡,人類個體性狀離散度達到穩定。在人類形態學方面會呈現出整體上的一致性,和更加鮮明的個性化傾向。也就是到了那時,除開環境造成的表現型外,世界各地區個體性狀組合是基本一致的,而同一地區的人與人之間的性狀差别却特别大。
由此可見,雖然人類在生物學意義上的進化已經基本結束,人類的遺傳性狀並没有因此而固化,人類個體性狀的演變不會停止。不過,已經終止進化的現代人和其他動物的演化方向却迥然不同。一般動物仍然向着器官功能特化和與環境相適應的方向發展,而人類個體的性狀則向着地區性融合,和個性化差异加大的方向發展。
不過,在做出以上結論的時候,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因爲不同職業習慣所引起的性狀區别,只是一種表現型,不會引起群體遺傳基因發生偏向。關鍵在於人類已經大大超越了生存底綫,能够容忍的性狀差别比一般動物大得多。不會嚴重影響個體生存的各種基因突變,都能够在人群中蔓延;而帶有生存優勢的變异也不一定能得到特别的生育奬勵,這種情况會使大量基因突變得以等同發展。只有那些缺乏基因交流的民族,其性狀發展趨勢一般不會相同,這仍然是造成現代人的性狀向着不同方向分化的一個因素。
隨着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尤其是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個人的活動半徑迅速擴大。到了目前,生活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幾乎都有機會互相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各民族之間開始打破封閉狀態,這將導致空前規模的基因融合。然而,這種發展趨勢是極不平衡的,生活在發達地區的人群,基因融合迅速。生活在經濟相對落後和封閉狀態下的人群,其基因交流却异常緩慢。還應該注意到,基因融合併不意味着撲滅個性的發展,因爲即使是在同一個人群内部,個性化發展同樣是不可避免的,各人群中性狀的個性化趨向往往還會因爲引入了新的基因而得到加强。
可以肯定,至少在一個不短的歷史時期内,個性化發展對於提高人類整體素質,促進社會文化發展是有好處的。今天的社會,不僅需要科學家、技術員、也需要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也需要教師、運動員、演員、公務員、需要工人和農民,還需要從事服務性勞動的各類人才。即使是在科學家中,還可以劃分出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與從事技術開發的專家等等。由於他們從事的職業不同,在體能、技能和智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所區别。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同時掌握多種專業技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有的人邏輯分析的能力較强、有的人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所謂優秀人才,只能是在某個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而已,術業有專功,才能使每個人的特長達到應有的水平。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合作。一個功能健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都很旺盛。
特長愛好造成了個體的競争優勢,同時也大大促進了社會創新動力的形成。承認人的個性,尊重人的個性,尊重個人對自己發展方向的選擇,促進人類向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是符合人類發展需要的,是符合人性的。反之,强求一律,撲滅個性,阻礙人類個性化發展,對國家,對民族,最終對整個人類都會帶來不良影響。在現代社會環境下,興趣愛好多樣化所造成的個體形狀發展會在正常的社會競争中得到“奬勵”,這將進一步促進個性化性狀分離。
由於社會已經進入了多元化發展的階段,在生理上存在缺陷的人,雖然某些方面的能力較差。却可以在其他方面形成優勢予以補償。瞎子的聽力和記憶力比一般人强;盲人按摩可以比一般正常人更到位;上肢殘廢的人,下肢就比較靈活,經過練習,有的人甚至能够用下肢握筆寫字;明顯弱智的兒童,經常在樂團排練場地進出,注意力總是集中在音樂欣賞方面,久而久之,對樂曲的記憶力特别强,對樂隊指揮的手勢模仿很到位,能嫻熟地指揮莫扎特的交響曲,這些都是典型事例。在現代社會中,即使是正常人也只能够發揮個别方面的特長,所以,殘疾人只要找到恰當的工作崗位,也能和其他人一樣發揮特長,對社會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所謂弱勢人群,並不一定是生存能力低下的人。只要社會能爲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他們就有可能成爲人群中的强者。
當然,人類走上智力發展的道路以來,内部的競争從來没有停止過。只是評判個體的性狀優劣已經失去了統一的標準;競争的結果並不會簡單服從優勝劣汰的規則。在自然環境中生活時,人用智慧戰勝本能和技能,在社會環境中生活的人以智慧戰勝智慧。弱勢人群中除了個别因身體或者智力上的缺陷造成生活困難的以外,很多都是由於歷史或政治原因造成的。是由於社會缺乏公正,讓少部分人控制了獲取收益的大部分資源的結果。這樣的弱者並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弱者,而是不公平遊戲規則的受害者。
我國古代按照士、農、工、商的順序劃分等級,把巫醫藥師百工之人看成下等人。其實,這些人對社會的貢獻並不少。堅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是封建主義的文化選擇。然而,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並没有因爲封建社會的結束而消失,出身不同,貧富不均,接受教育的機會不等,地區性條件差别,取得收益的機會不同,都是造成不平等的根源。
解放後,黨和政府大力提高勞動者的地位,讓勞動人民當家作主,讓工人農民的子女在接受教育,參軍就業方面獲得優先權,無疑是一種革命的壯舉。但是,在强調貧下中農子女接受教育優先權的同時,却部分地剥奪了出身於其他家庭的人,尤其是剥削階級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機會。文革中前後提出了“有成分,不唯成分”的口號,其它是一個幌子,在執行過程中,就是唯成分論。所謂“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則成了關係户的代名詞。大批被劃入“黑五類”的青年不能參軍、不能入學昇造、失去招工就業、提拔任用的機會,新的不平等代替了原來的不平等。事實證明,剥奪部分人提昇自己的機會,既是對他們的傷害,也會給社會造成損失,於國家,於民族都没有好處。
由此我們想到目前,雖然荒唐至極的階級路綫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貧困地區廣大農民的生活條件還很差,他們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居住在大城市里的孩子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種情况一方面會影響這些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會使中華民族丢失許多可以造就的人材。一個富於建設性的社會,必須爲他的全體成員,包括所謂“弱勢群體”提供盡可能多的發展機會。首先就是接受教育的機會,然後是施展才華的機會。讓每一個人的特長得到發展,興趣得到培養,愛好得到滿足,讓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自己,成爲基礎知識扎實,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才。是否辦到了這點,應該看成社會文明的標誌,社會進步的標誌,也是人性發達的標誌。
雖然人類已經獲得了大大超越生存底綫發展機會,但是在人類未來的征途上,仍然存在着險灘和暗礁,駛向成功彼岸的航船依然有傾覆的危險。從目前的情况來看,人類的生存危機主要是來自我們自己的行爲方式。不妨首先説一説人類爲自己設下的陷阱:
自從人類創造了文化,征服自然的力量一天强過一天。目前的人類早已擺脱了野生動物的殘害,跨進了殘害野生動物的時代。人類佔領了山林,侵入野生動物的“世襲領地”,讓虎豹、野猪、野兔、山鷄、羚羊的活動空間迅速縮小;人們開墾了沼澤和荒原,使候鳥丢掉了臨時住所;掠奪性放牧使濕地减少、草場退化、土地沙漠化;人們瘋狂砍伐森林、破壞熱帶雨林、大大削弱了自然環境調節氣候的功能,致使乾旱頻繁、暴雨肆虐、水土流失;人們大量施用農藥、化肥,在毒殺害蟲的同時也毒死了鼠類和它們的天敵,讓蛇、猫頭鷹、黄鼠狼瀕臨絶迹。總之,人類在改造大自然過程中,自覺和不自覺地讓整個生命系統病入膏肓,反過來危及人類自身的安全。
十九世紀中期,冰島附近海域仍然生活着一種海鳥。它的體形很大,雌雄配對,不能飛行,潜水捕食小魚爲生,學名大水鳥。由於遠離航綫,很少受到人類侵擾,那時的數量還相當可觀。十九世紀晚期,漁船和部分探險船隻開始往來於此,打破了這裏的寧静。大水鳥憨厚淳檏,不避行人。水手們隨手抓幾只,在火上烤了吃,也無損於其整體數量。可是,水鳥的肉肥美可口,有人就在它的身上做起了發財夢。漁民們開始大量捕殺水鳥,販運到歐洲市場。隨着大水鳥數量减少,市場價格越來越高。不知是怎麽回事,越來越稀缺的水鳥,偏偏又引起了科學家的重視,歐洲興起了研究大水鳥的熱潮。研究機構大量收集大水鳥製作標本,有錢人以擁有水鳥標本裝飾廳堂引爲自豪。製作標本帶來的巨額利潤遠遠超過食用,漁民們争相捕殺大水鳥賺錢。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最後一只大水鳥終於在地球上消失,給人類留下了一批水鳥標本和永遠的遺憾。
消滅灰狼的故事也是一個具有啓發意義的事件。最初,爲了在中部山區發展養鹿業,美國人大量捕殺灰狼。幾年之後,那裏的灰狼幾近滅絶。黄羊和野鹿的確發展起來了。但是,大批食草動物不僅吃光了野草和樹葉,把樹皮也啃光了。缺乏天敵的麋鹿和山羊,無法剥奪劣質個體的遺傳機會,種群品質越來越差。人們才開始意識到生態失衡的嚴重性。不得不重新在那裏放養野狼,恢復生態平衡,讓養鹿事業健康發展。
今天的人類不僅能够把握自己的命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地球上整個生命系統的演化進程。我們的祖先通過種植和馴養等方式,改造了一大批動植物的性狀,使之成爲人類的附屬品。通過改變環境的途徑,讓没有被豢養的那一部分動物置於人類的控制之下。如果人們喜歡,可以讓它們迅速興旺起來,也可以讓它們在短時間内消滅乾净。然而,這樣的過程往往是在不經意的情况下實現的。在這種形勢下,取得地球霸主地位的人類,必須自覺擔當起新的責任,正確使用對生物物種的生殺予奪大權,保護地球的環境,保證人類永遠處於可持續性發展的進程中。
縱觀生命進化的歷程,有多少生命形態都曾當上過地球的霸主,可是,她們一旦登上了生命的顛峰,便立即退出了歷史舞臺:昆蟲統治了地球幾億年,在脊椎動物的威逼之下,讓出了霸主地位。兩億多年前是恐龍稱霸的世紀,霸王龍尖利的牙齒、多背棘恐龍短劍般的尾刺,都是所向無敵的殺人武器。可是,它們在地球上横行了一億七千萬年之後,仍然由於一種尚未確定的原因,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踪。不少生命形式在地球上威風一時,人類没有機會看見恐龍的滅絶,却親眼目睹了劍齒虎和猛獁象最後的時光,親手將大水鳥送上了絶路,正呵護着大熊猫、藏羚羊瀕臨於滅絶綫上。人類的出現不過幾百萬年,和恐龍、昆蟲統治地球的時間相比微不足道。不能因爲目前的霸主地位而確信未來永遠屬於人類,人類尤其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爲,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爲後代做出理智的選擇。
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尤其是近代的發展歷程,我們對人類的行爲方式深感憂慮,甚至不得不懷疑人類是否真能擔當起保证自己後代可持續發展的歷史責任。人類的行爲已經給大自然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我們正在接受大自然的報復。由於使用化學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格林蘭和南極的冰蓋迅速消融,大洋水面正在上漲,要不了多久,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島嶼將不復存在;氣候變暖、高温、乾旱、海嘯、暴雨雪、颶風、厄爾尼諾現象接連不斷;由於大量使用氟利昂等有害物質,南極上空臭氧層已經出現空洞。如果這個空洞擴展到其他大陸上空,太陽紫外綫將攪亂生命系統的遺傳密碼,導致不規則的基因突變,讓人類蒙受基因病變之苦,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最嚴重的後果可能導致命系統全綫崩潰。
08年春節後,我國南方遭遇的特大暴風雪,和兩個月之後發生在四川的特大地震灾害,充分暴露了現代化生活方式的脆弱性:冰雪壓斷了輸電綫,阻斷了交通;地震灾害使水泥建築變成了人造墳墓,十萬生靈泯滅於一瞬間;没有電力,所有通訊設施停止運行;交通中斷,物資供應立馬告急;百萬人口的城市停水斷電十幾天、飲食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能源和燃氣供應全面癱痪;震灾之後可能爆發的瘟疫、由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湖隨時都可能造成比地震本身更爲嚴重的次生灾害。面對突如其來的灾難,生活在連一口水井都没有的現代化城市中的居民,不見得比生活在原始狀態下的人更有辦法。聯想到在灾難片中看到過的情景,我們不禁爲制片人的想象力大爲喫驚,也深切地感到,他們對灾難的描述絶非僅僅爲了聳人聽聞而虚構的故事。
如果説,自從三萬五千年前人類終止進化以來,由於努力發展智慧和認識能力,經過長期奮斗目前人類已經使自己遠遠地超越生存底綫,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最大成功的話,而人類在進入近現代以後,所制成的危機,則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失敗。危機來自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來自人與人之間無休止的鬥争。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命只發生過一次,人類只誕生了一次,也只能誕生一次。我們必須發揚人性的優勢,發展人類的認識和創造的能力,加强每一個人類成員對正義事業責任感,發揚民主,提倡博愛精神,讓每一個人都在理智的指導下行動,爲人類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恩賜少得可憐。真正偉大的造物主就是人類自己。我們的祖先廣泛利用自然物和自然力,改造了大自然。經過若干代選育,體態笨拙的鯽魚變成了美麗多姿的金魚。讓原先生長在西亞,核大而硬,果肉薄而苦澀的野生桃變成了遍佈世界各地的優良水果。可是,人類自身的性狀却未曾得到應有的關注。是不是可以設想,具有强烈自我意識的人類,通過自身的努力,使後代的性狀向着更加優秀的方向發展呢?
爲了人類的未來,努力開展體育運動,增强體質。體育鍛煉雖然不可能改變人類的遺傳基因,却可以使自身體魄更加健壯。身體强壯的人生命力旺盛,所生育的孩子也會强壯一些,這一點在統計意義上是没有疑問的。此外我們還應該發展醫療衛生技術,研製更加有效的藥物,努力推廣醫療保險制度,預防和根治疾病。我相信,只要能够正確應用自己的創造性才能,人類就可以爲自己找到辦法來應付任何可能的環境變化。上世紀末,科學家已經完成了人類遺傳基因的排序。通過對遺傳過程的人工控制,實行優生優育,讓我們的後代越來越健壯,越來越聰明的技術突破,完全有希望實現。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大自然爲人類設下的陷阱是根本性的:天文學研究表明,在火星和土星軌道之間存在着一個小行星帶,數以千計的小行星中偶爾會有個别不守規矩的傢伙,離開原來的運行軌道,闖進地球運行的天區裏來。一旦和地球相撞,其後果將不堪設想。七千多萬年前,地球就曾遭遇過體積約爲四分之一個月亮的小行星撞擊。撞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幾千個原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劇烈的震盪摧毁了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使大部分物種同時滅絶,從根本上變了生命系統的發展路向。這樣的事情非常偶然,説不定什麽時候還會發生。此外,太陽行將熄滅也是一個不争的事實。臨終前的太陽會發生爆炸,演化成紅巨星,將地球包容進去。到時候,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將滅亡。爲了逃避劫難,人類必須在預防天外來客擾亂地球的寧静的同時,爲子孫後代尋找地球以外的家園,以免他們陷入萬劫不復的絶境。
我們相信,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開發宇宙,創造新生活的理想一定能實現。可以自豪地説:在今天的所有生命形式中,人類,也只有人類才擁有這樣的機會,在太陽行將爆炸,地球毁滅之前,乘坐火箭跨越時空,到另一個天文系統去尋找新的生活與夢想,創造新的偉大與光榮。也許到了那個時候,才能充分體現文化的價值,最後證明人性的意義。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