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歷史,歸根結底是人的思想史、知識史。在人類社會的任何歷史階段中,真正可以對後世産生影響的事物只有兩種。其一就是那個時代所建造的房舍器物,只要它依然存在,就會繼續發生效用。其二就是時代留下的知識,她影響後人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作爲文化形態的知識的影響,比作爲物質形態的器物的影響大得多。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還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果没有知識,我們既不知道以往,也不知道遠處,只能生活在异常狹小的圈子裏。如果没有知識,我們只能通過直覺獲取世界的信息,依靠自己獨立摸索去開闢生活的道路。對於器官没有特化,本能又十分虚弱人類,在地球上幾乎找不到恰當的生存空間,人類早就應該滅亡了。正因爲有了文化的創造,有了知識的積累,人類社會才一天勝過一天,一年勝過一年。是知識引導人類通過遠古走向近代,也是知識讓我們能够立足今天,面向未來。
正因爲文化能以知識的方式世代相傳,我們才能够繼承前輩創造的生産技術,在前人創造的知識技能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提高。是知識的傳承和積累,讓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一代比一代更深刻,讓我們遠遠地超越生存底綫,從一般動物中脱穎而出,成爲世界的精靈。考察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别,不能不研究知識,不能不對知識的發生與發展,知識的累積與傳播,以及知識的發展前景做一個較爲深入的剖析。
(一)知識的源泉與可靠性
人的認識來自感覺經驗,這個判斷對整個人類而言無疑是正確的。對於個人來説,恐怕就未必了。人類誕生之初,並没有關於客觀世界的知識,也没有用來整理感覺經驗的邏輯方法。但是,每一個人出生之前,知識已經在社會上流傳了很久。雖然我們不能從遺傳信息中獲得知識,却可以通過學習的途徑從社會文化中獲取。事實上,在人一生中,通過自己感覺經驗原創的知識很少,我們所擁有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學習得來的。不過,我們這裏討論是知識的源泉,並不是研究人類個體的知識是怎麽來的,是針對整個人類來説,原創性的知識從何而來。
有關知識的源泉,從來都是哲學研究的重點。哲學分成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流派,哲學家分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陣容。其根本區别就在於是否承認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人的認識是否來源於感覺經驗,是不是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到了近代,實证主義哲學將關於世界本原等“形而上學”問題,拒斥在哲學研究的範圍以外。從此認識論便放到了哲學的首位,知識的來源及其可靠性成了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爲,在現實世界之上存在着一個“理念世界”,現實世界只是理念世界派生出來的可感知部分。他認爲絶對真理存在於理念世界中,邏輯、幾何和天文方面的知識,就是來自於理念世界的真知,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這樣的真理是絶對可靠的,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她與自然界是否存在,如何發展無關,與人類對她認識與否無關。這樣的知識比僅僅可以在生活中派上用場的知識强得多。他指出,我們的靈魂都在理念世界中生活過,通過純粹的理性思維,可以讓我們向理念世界逼近,最終認識真理。
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雖然可以肯定感覺來自於客觀世界,可是人的感覺並不是被認識的對象本身。物體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刺激眼底視網膜引起感覺,我們依據這種感覺判斷物體顔色和形狀。但是,觀察結果不僅與觀察條件有關,還與觀察者有關。同一物體在不同色光照射下,會有不同的反射效果。一個能反射各種色光的物體,在紅光照射下我們的感覺是紅的,藍光照射下是藍的。一個什麽光都不反射的物體,對我們來説,它要麽就没有顔色,要麽就不存在。可以這樣説:物體的顔色反映了物體反射光的性質。至於物體本身有没有顔色,我們並不能確定。
柏拉圖把人對世界的感性認識比喻成通過影子判斷器皿形狀的過程。他説:如果有人拿着器皿從山洞前面通過,陽光照射着器皿,器皿的影子投到洞壁上。然而位於洞中的囚徒永遠不能回頭觀望,只能通過洞壁上的影子來猜測器皿的性質。影子的確與器皿的形狀有關,可是,影子不可能是器皿的全真摹寫。同樣人類通過感官獲取的信息存在嚴重局限。柏拉圖指出,感覺是可變的,因而也是不真實的。真理只存在於理念世界中,通過感覺,不可能獲得真理。認識真理的途徑是理性思維,就是對理念世界的回憶。
歐幾裏德也抱有類似的觀點,他依據自己創立幾何學的經驗指出,幾何學的真實性並不源於具體測量,而是憑藉嚴密邏輯思維進行推演的結果。柏拉圖和歐幾裏德都認爲,除了從理念世界中獲得的真理外,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的知識只能屬於“意見”。和真理不同,意見是靠不住的。柏拉圖和歐幾裏德的知識觀,給後人以深刻的啓示和影響。雖然他們否認感覺經驗在人類認識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他們認爲理性思維比感覺更深刻,因而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真實,更全面,的確是具有深意的想法。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大力提倡理性思維,鼓勵人們對世界的本質進行不懈的探索,這一點具有積極的意義。
可是,歷史上第一個創立原子論的哲學家德莫克利特却堅持唯物論的立場,反對柏拉圖的觀點。他指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搆成的,不僅原子和虚空真實地存在,除開原子和虚空組成的事物外,没有别的存在。柏拉圖所説的理念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不同意把真理排斥在人們所能感知的事物範圍以外,也反對通過感覺只能獲得關於世界的“意見”,唯有理性判斷才能獲得真理的觀點。他説,現象本身就是真理,在認識真理的過程中,感覺和理性思維同樣重要。感覺給我們提供認識的材料,理性爲我們提供揭示真理的方法,它們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繼德莫克利特之後,亞裏士多德通過自己的科學實踐,提出了感覺是認識真理的第一行程的論斷。不過,他認爲由於感覺由個别事物分别提供,通過感覺只能形成對客觀事物膚淺的認識。就好比我們讓金銀首飾在石蠟上做印記的時候一樣,石蠟塊上的圖樣僅僅能够反映首飾的外部形狀,不能從中得知製作首飾的質料和她的内部搆造。通過感覺提供的信息,也只能瞭解客體的表面特徵,不能揭示最後的真理。真理應該是帶有普遍意義的理論,知識應該比事物給予我們的感覺更深刻,更豐富,更全面。因而,感性知識有待於向理性知識方向發展。這種看法和柏拉圖比較接近,但是,亞裏士多德認爲柏拉圖虚構的“理念世界”對於哲學研究來説是多餘的。人類獲得知識的源泉就在現實世界裏,而不在超現實的彼岸。
在亞裏士多德的哲學中,認識事物的真理,就是揭示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這種規律應該以因果關係的形式呈現出來。事物存在和變化的原因不外質料、形式、動力和目的四者。後人將這種理論稱爲“四因説”,其中“目的因”引起的争論最爲激烈。亞裏士多德解釋説:“目的就是所追求的那個東西。”散步的目的是爲了健康,指出爲了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等於找到了散步的目的。他認爲,大自然如此和諧,一定是出於某種有目的的設計。因此,形式應該先於内容,原則先於過程,規律先於現象。認識世界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現象推測先於事物的原則、形式和規律。
穿越了漫長的中世紀,在文藝復興時期希臘哲學的光輝重新點燃。笛卡兒説:“要想追求真理,我們必須一生中,盡可能的把所有的事物都來懷疑一次。”他認爲,人只能通過理性思維才能認識真理,從而開闢了“唯理論”的認識路綫。唯理論學派强調理性思維在認識過程中的决定作用,認爲時間與空間、邏輯和數學基礎、因果關係,以及某些演變過程中的守衡定律,不可能來自感覺經驗。而從這些觀念出發,通過嚴密推理所得出的結論都與客觀實際相符合,都是真理。所以,感性知覺不可能成爲科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的源泉。笛卡兒説:“除了通過自明性的直覺和必然性的演繹以外,人類没有其他途徑來達到確實性的知識。”
與唯理論的思想方法相反,經驗論者斷言,一切知識,不論它們多麽抽象,都是從人的知覺經驗中産生的。弗蘭西斯·培根指出:“一切自然的知識,都應求助於感官。”他認爲,知識是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歸納起來的。人首先通過觀察和實驗,取得必要的經驗,然後才能總結出客觀世界的演變規律。在認識過程中,理性没有提供原料,只起到方法和工具的作用。
英國經驗論哲學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説”與唯理論相對抗。他比喻説:在形成認識之前,人心就像一張白板,我們所獲得的全部知識,包括我們所思考的材料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都來源於經驗。但是,爲瞭解釋通過理性思維可以得到比感覺更可靠的真理,洛克提出了由内部感覺引起“内省觀念”的説法。他把來自内心的感受同樣作爲一種經驗,當成知識的重要來源。同時,考慮到個人的知識結構會對感覺産生影響的事實,洛克對事物的性質進行了分類。他把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數目、運動與静止這些和人的感官無關的性質,稱爲物體的第一類性質。而把顔色、味道、聲音等,會受感官影響的知覺,叫做物體的第二類性質。洛克認爲,雖然客觀事物的兩類性質都作用於感官引起感覺,最終形成認識,但是,第一類性質準確無誤,第二類性質却往往帶有欺騙性。
然而,這種劃分正好給唯心主義的反駁提供了機會。貝克萊指出:當我們采用不同的標準來觀察物體的時候,其形狀大小有所不同。當我們選取不同參照物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的時候,運動的方向和快慢不同。當我們以不同的方法計量同一批物體的時候,它們的個數也不同。這正好説明事物的性質决定於認識主體的觀察方式。貝克萊進一步分析説,既然我們總是依據感覺判斷物體的形狀和存在,没有感覺就没有事物的存在。那麽,物體就是我們感覺的複合。更進一步,貝克萊强調説:物體的性質和物體的運動既然由認識的主體决定,物體和物體的運動就不是客觀存在,它們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於是,貝克萊從經驗主義出發,一下子就滑到了主觀唯心主義那裏去了。
馬赫指出,物體之所以具有慣性,是因爲任何物體同時受到宇宙所有天體吸引的緣故。既然表征物體慣性大小的質量,與整個宇宙星系的物質分佈情况有關。那麽,把質量作爲物體第一類屬性是不恰當的。同樣,相對論證實,空間尺度與參考係有關,時間長短與運動狀態有關。我們不僅不能把質量、空間和時間看成人類個體與生懼來的先念模式,也不能將其作爲客觀世界中的物體不帶欺騙性的第一類性質。可見,洛克關於性質的分類法的確很脆弱。
洛克認爲知識歸根結底來源於感覺,同時又將認識的源泉分成來自外部的感覺和來自内心的感覺,是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因爲他已經意識到,理性判斷至少在認識的後續過程中發揮着决定性作用。相對於感覺來説,理性認識更可靠,更帶普遍性。研究認識過程,不能不對理性思維的作用做一個交代。但是他無法建立理智與感覺之間的關係,不能揭示人類用以整理感覺經驗的邏輯能力又是怎樣從感覺經驗中提取出來的,於是便提出了内省經驗的説法。可是洛剋的“交代”並不令人們滿意。既然人心是一張白紙,全部認識都起源於感覺,理智能力也起源於感覺。把人的内心感受作爲知識的一個獨立源泉,就等於承認不同於經驗的邏輯框架預埋在人心中。
休謨正是敢於正視這一大堆難題,大膽質疑理性認識的可靠性,才在認識論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他首先肯定,不論印象還是觀念,都來自感覺經驗,認識的程序必須是感覺産生印象,從印象中獲得觀念。知識的來源是感覺經驗,用以整理經驗的法則同樣來自於感覺。不過,休謨把認識嚴格限制在感覺經驗範圍内。他認爲究竟是什麽東西引起我們的感覺,這樣的問題是人的理解力無法解决的,因而拒絶予以回答。
休謨懷疑客觀世界中因果律的真實性,對我們有重要的啓發意義。他解釋説,如果兩個事件常常同時或者一先一後相繼發生,一旦被稱爲原因的事件發生了,我們就有理由期待稱爲後果的事件出現。如果它真的出現了,便加强了我們心中因果關係的印象。這樣的事情重復多遍,我們就會形成一種心理習慣,這就是因果關係的起源。按照休謨的説法,因果性並不是客觀世界——在休謨的體系中没有客觀世界,所以應該是指經驗世界——中的固有關係,而是建立在人的經驗基礎上的聯想方式,就是被人們認同的一種心理習慣。這種説法可以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世界。
我們先看看現代科學史上的三個例子。
現代物理學研究表明,電流的出現,無非是在導體中雜亂無章運動着的電子,獲得了一個附加的同向速度的結果。1831年法拉第創立的電磁感應學説指出,所有電磁感應過程,都可以概括成閉合回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引起感應電流的過程。環形電路中的磁通量變化不一定發生在電綫附近。如果回路相當大,其中心部分的磁場迅速加强,這件事怎麽會使處於區域邊緣的導綫内部的電子獲得加速度呢?可見,在磁通量變化和電流出現之間,一定還有什麽作用環節没有揭示出來。但是,法拉第没有追問這一點,人們對法拉第的理論深信不疑。很顯然,磁通量變化和感應電流形成之間的因果關係確實只是爲人們建立的一種思維方式。
過了二十多年,麥克斯韋對電磁感應提出了新的解釋,他認爲電場和磁場是相互轉化的,當回路中發生磁通量變化的時候,會在周圍空間形成一個感應電場,電子是在電場力作用下,獲得定向運動速度的。這裏所涉及到的變化電場産生磁場,變化磁場産生電場的理論是十九世紀中期麥克斯韋自己首創的。麥克斯韋這個新解釋的實質,無非是在法拉第的解釋基礎上插入了一個新的環節:不再是磁通量的變化直接引起感應電流,而是由磁場的變化引起電場,電場力的作用造成感應電流。
對電磁感應原理的認識,是隨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推進的。在麥克斯韋建立電磁場理論之前,法拉第的解釋並非没有道理。直到現在,人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解釋。只是在研究進一步深入發展之後,人們接受了新的解釋。可見,就人們能够接受的範圍來説,感應電流形成的原因,是磁通量的變化或者是感應電場的作用都行。從這裏我們看出:作爲人們的一種心理習慣,因果關係的確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我們用簡單圖示表示對電磁感應現象認識的深化過程。法拉第的理論:A原因(磁通量改變)——B結果(感應電流)。而麥克斯韋的理論:A原因(磁通量改變)——C中間事項(感應電場)——B結果(感應電流)。從法拉第理論到麥克斯韋理論,無非是在原因與結果之間插入一個中間事項C。這個事項既是最初那個原因的結果,也是最終結果的原因。但是,變化的磁場是怎樣産生電場的呢?麥克斯韋没有説,如果他真的能够説,也無非是在上述推理中插入一個新的環節D,將A和C聯繫起來。於是,我們又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爲什麽由A可以推得D?而D可以推出C呢?按照這樣的提問方式一直問下去,也許問題會越來越多。至少可以看出使用因果關係描述法,不能對問題給出最後的答案。所以,用因果律解釋世界具有某種局限性。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安培創立分子電流假説的思維過程。1820年奥斯特發現了被稱爲電流磁效應的重要現象。解釋磁效應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個因果關係,把導體中的電流和導體周圍的磁場聯繫起來。那時,大多數科學家的目光都盯在磁鐵具有磁性的既成事實上。可是,磁鐵和磁石由鐵或鐵的氧化物搆成。發生磁效應的電流從銅綫中通過,這怎麽可能呢?正當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安培指出:電流産生磁場是自然界中一個基本事實,用不着解釋,也不能解釋。而真正值得解釋的是磁鐵爲什麽會有磁性。不懂安培思路的人會以爲安培是個瘋子。磁鐵有磁性,古今同然,天經地義,没有磁性還能叫做磁鐵嗎?不能説明電流産生磁性的道理,而去解釋磁鐵的磁性這個衆所周知的常識,有什麽用呢?
可是,安培依然我行我素,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套嶄新的電磁理論,成功地對電磁現象進行了一次重要的理論概括。安培從電流能够産生磁性的基本原理出發,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説,對磁體的極性、磁性的强弱、磁性的起源、去磁與剩磁、磁飽和等一系列現象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容易看出安培在這裏采用了因果倒置的辦法,把電流能够産生磁場作爲原始的依據,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磁鐵具有磁性作爲結果。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三個重要的原則:(一)科學研究不可能爲所有現象找到原因,任何因果關係都必須建立在某種不需要原因的基本事實基礎上;(二)這種不需要原因的基本事實出自科學家的選擇。人們選擇磁鐵具有磁性作爲基本事實,没有建立解釋電流磁效應的有效理論,安培把電流産生磁場作爲基本事實,對磁鐵的磁性解釋得一清二楚。可見,因果關係具有不可否認的隨意性。(三)恰當的因果關係設置,是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環節。既然基本原因需要人爲選定,因果關係就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只是人的一種思維習慣,這正是休謨命題的邏輯。
我們再來揣摩一下創立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思想過程。二十世紀初,哈勃發現所有河外星系都遠離地球而去,其運動的速度與它們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解釋哈勃定理的關鍵是要找到,離地球越遠的天文系統,後退速度越大的力學原因。如果我們將原命題中的原因與後果顛倒過來,使需要説明的問題由“爲什麽目前離我們越遠的天體,運動速度越大?”變成“爲什麽運動速度越大的天體,目前離我們越遠?”這就等於是在問“跑得快的傢伙爲什麽離我們更遠?”答案不是非常簡單嗎?正因爲它們跑得快,經過同樣長的時間後,離我們才更遠。如果把宇宙膨脹看成一個基本事實,遠離速度與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正好暗示所有宇宙物質最初是會聚於一點的。因此只要假設起跑之後,所有宇宙物質的速度基本不變,哈勃定理便自然成立了。弗雷德曼和伽莫夫從中悟出了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的驚人結論。
如果改變因果關係只是一個邏輯遊戲,也就作罷。但是,改變因果關係的設置,往往等於重新建立一種思想方法,創立一套理論體系,可能帶動新一輪的知識創造,引發技術革命。安培分子電流假説、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以及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引導人類走進電氣化時代,哈勃定理的破譯帶動宇宙學的發展都是明证。可見,人爲杜撰因果關係是科學創新的重要手段。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基本粒子的行爲缺乏必然性。雖然大量原子核,每隔一定的時間恰好衰變一半,但是,每一個原子核在什麽時候衰變,發生哪類性質的衰變却是偶然的。處於完全一致條件下的鈾原子,有的可以在百萬分之一秒内衰變掉,而一半以上的原子核却可以維持四十五億年不衰變。鈾元素的衰變只符合統計意義上的廣義因果關係,是同因异果現象的典型。讓單個光子投射到光屏上,它所達到的位置並不確定。但是,大量光子投射到光屏上,却呈現出符合波動理論的衍射條紋。可見,爲單個光子的行爲尋找决定性因素的努力是徒勞的。看來,堅持决定論的觀點存在危險,德莫克利特把有原因的現象叫做必然現象,没有原因的現象叫做偶然現象的觀點我們並不贊同,但是,的確有深意。至少我們不可能爲所有物理事件建立嚴格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説,用建立因果聯繫描述客觀世界的方法的確有局限性。
作爲重要的經驗主義者,休謨和笛卡兒不同,他壓根兒就不承認理性判斷能力具有獨立於感覺經驗的來源,更不認爲理性認識具有無庸置疑的廣泛性和普遍性。在他的眼裏,一切認識都是可疑的,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是虚狂的,是什麽引起感覺的問題没有答案,對理念世界的回憶也不可能。所謂先天邏輯要麽就來自感覺經驗,要麽就是一堆毫無意義的觀念堆積,並不比感覺經驗更可靠。在人的知識系統中,根本不存在什麽必真的判斷。這樣一來,理性認識絶對正確,絶對可靠的信條被推翻了。休謨的研究不僅没有引導人們找到知識可靠性的依據,反而在否定感覺經驗可靠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否定了理性認識的可靠性。這就是“休謨問題”的實質。
“休謨問題”的提出,把知識的真理性問題轉變成了人的心理問題;關於客觀世界因果關係的判斷,並不存在於客觀世界中,而是存在於人們的心理習慣中;我們的知識至多只是一種得到科學界認同的理解方式;給人類帶來巨大精神物質享受的科學知識,崇高的理性思維,來自感覺經驗材料加工而成的客觀真理,以及人們在真理指導下所獲得的成功,在“休謨問題”面前,都喪失了至高無上的意義;所謂規律的普遍形式——因果關係——不過是想象力的成果,而想象不可能必真。科學——人類智慧的最高結晶,在文化領域裏牢不可破的地位隨之發生了動摇。
“休謨問題”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哲學研究的路向,她預示着人們追尋真理,追尋認識可靠性的努力不可能得到最後的結果。如果説隨着笛卡兒二元論宇宙學説的創立,哲學已經放棄了尋找宇宙本原的研究課題,那麽在休謨懷疑論誕生以後,哲學將再次失去追尋認識可靠性的研究課題。這將意味着古典哲學已經走到了盡頭,新的,與現代科學發展相一致的哲學正在孕育着未來的生機。這就是休謨哲學的革命意義。
康德非常重視“休謨問題”的嚴重性。爲了拯救哲學的危機,也爲了維護理性的權威,他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康德强調指出,認識是對事物性質的判斷,而休謨所説的認識,只涉及從感覺經驗開始的後天綜合判斷,以及從理性原則出發的先天分析判斷。後天綜合判斷應用概率邏輯方法,的確得不出具有普遍可靠性的結果。從理性出發的先天分析判斷,雖然是一種必真的判斷,但是,所演繹出來的結果已經包含在推理的邏輯前提中,無法爲科學增加新的内容,同樣不可能創造新的知識。既然兩類判斷都無法給人類帶來新的可靠知識。那麽人的認識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康德解釋説,真正的新知是從“先天綜合判斷”中獲得的。這一論斷搆成了先驗論的理論基礎。康德用自己創立的先驗論,一並解决了知識的來源和知識的可靠性這樣兩個重大問題,無疑是認識論上劃時代的突破。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康德的先驗論究竟有多少道理。
和以往的唯理論哲學家一樣,康德堅持認爲類似於數學和邏輯學之類理性原則的正確性,是不依賴感覺經驗而獨立存在的。她們是我們認識客觀世界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即使没有感覺經驗,没有得到實踐的引導,也可以憑藉純粹理性思維的方法得出來。由於數理邏輯是必真的邏輯,由這種邏輯推導出來的知識是普遍實用的,也是永遠可靠的。然而,感覺經驗却可能欺騙我們。理性知識高於感性知識,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全面,更深刻的根據就在這裏。不過,康德認爲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是從感覺開始,但是必須對感覺進行一次綜合判斷,才能向理性認識方向發展。
在這裏,康德把感覺和經驗嚴格區别開來。他指出,當感覺進入人的意識之後,並不能立即成爲我們的認識對象,她還必須進行一次理性的加工才能上昇爲經驗。在把感覺材料加工成經驗的過程中,必須應用先天的邏輯方法,才能將雜亂無章的感覺整理成有條理的經驗實體。作爲真正的認識對象,這些經驗實體已經接受了理性的綜合。由於綜合所使用的方法屬於先天邏輯範圍,所以康德把這個綜合過程叫做“先天綜合判斷”。康德説,這個“隱秘判斷”是休謨在研究人的認識過程時没有注意到的。如果説感覺可能欺騙我們,那麽,在我們應用從純粹理性思維中獲得的,絶對可靠的邏輯方法對感覺進行整理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維結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這就是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真實、更全面的奥秘所在。
我們不能不説,在解决“休謨問題”方面,康德確實下了一番工夫,他的先驗論也的確富有成效。但是“休謨問題”太深刻了。康德的理論盡管勉强能够説明人的理性認識爲什麽比感性認識更可靠,更接近真理。但是,先驗邏輯在被人們掌握之前,是以什麽形態存在着的呢?人們獲得先驗邏輯的純粹理性思維又是怎樣運作的呢?没有答案。是對邏輯絶對無誤的信賴,妨礙了對邏輯法則來源的深入探討。因此,康德的哲學不可能像休謨那樣大膽而徹底。
相比之下,倒是戰鬥的唯物主義,建立在物質假設基礎上的反映論爽快些。她像一把斬斷死結的利劍,從根本上把“休謨問題”給否定得干乾净净,在此基礎上將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貫徹到底。以百科全書派爲代表的唯物論者認爲,既然物質不依賴人們的意識而獨立存在,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那麽,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就只能是物質世界及其演變規律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如此而已,豈有他哉?難道人的創造力可以創造以至於改變客觀世界的運行規律不成?
和先驗論一樣,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也把認識劃分爲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個階段,感性認識必須向理性認識方面發展。理性認識建立在感性認識基礎上,並高於感性認識。繼費爾巴哈之後,毛澤東生動地描述了感性認識起源於實踐,再通過理性綜合思維上昇爲理性認識,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反復檢驗,逐漸向絶對真理逼近的過程。費爾巴哈和康德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有建樹,各有成功。不過,我們説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之所以不可取,並非完全因爲不能接受唯物主義的結論。而是因爲近代唯物主義論者往往没有一個認真研究學問的態度。他們中的很多人根本没有閒心推敲方法論和邏輯法則問題。他們一開始就站定了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立場,肯定存在着不以人的意識爲轉移的客觀規律,没有任何調和的餘地。當然,把他們稱爲戰鬥的唯物主義倒是名副其實的。他們曾經毫不猶豫地向封建主義和宗教僞科學發起衝擊。出手不凡,氣勢兇猛,摧枯拉朽,讓宗教唯心主義簡直没有還手的餘地。可是,到了二十世紀,在唯物主義的立論方式明顯出現漏洞的時候,他們仍然對科學發展動向視而不見,揮舞一把尺子和兩根大棒,將歷史上所有哲學流派劃分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一根大棒打倒唯心主義,一根大棒打倒“不可知論”,從此便不再有什麽建樹了。
按照唯物主義的説法,既然物質世界中存在嚴格的規律,過去和未來任何一個物理事件的發生,都按照必然的規律進行。那麽在宇宙誕生之初,所有未來事件的發展過程,業已爲自然規律所設定。這樣的理解和柏拉圖假設理念世界的存在並没有什麽本質的區别。人們的認識是向絶對真理逼近,認識的最後結果是已經注定的,不可更改的。只不過在柏拉圖那裏客觀真理存在於理念世界,在唯物主義那裏,絶對真理存在於物質世界。柏拉圖説,人們認識真理的方式是通過理性思考,是靈魂對理念世界的回憶。唯物論者説人類認識的途徑是階級鬥争、生産鬥争和科學實驗,是由感性認識上昇爲理性認識。既然認識的最後結果已經預定,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人類的未來,以及世界發展的道路也就是决定性的。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創造的可能性,因此,理所當然地遭到提倡人性,維護人類尊嚴,鼓吹人類創造性才能的所有科學哲學流派的反對。
事實上,人類既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創造,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創造者。人類不僅創造了文化,創造了人類社會,也創造了人類的歷史,創造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不是規律的奴隸,而是規律的主人。宇宙在創造,生命在創造,人類的精神也在創造,不具有創造性的事物没有生命力。對於人類總體來説,一切認識都從感覺經驗開始,來源於實踐,包括用來整理感覺的邏輯方法也不例外。正因爲世界處於不斷的創造之中,嚴格意義上的客觀規律並不存在,真理與謬誤的絶對界限不存在。在這種情况下,追求認識的可靠性是徒勞的。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