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育的途徑,讓受教育者獲得創新的能力,那就要求施行教育的人首先具備這種能力。如果具備創新能力的老師告訴學生應該創新什麽,怎樣創新,再讓學生按照自己教導的方法去做,即使獲得了成功,那還叫做創新嗎?另一個與此相近的説法是,我們既然能够教會别人創新,何不自己“創”了便是?通過面授機宜,讓人日後再“創”,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無非是嘩衆取寵而已。如此説來,創新教育的確是一個無法成立的假命題,創新教育的理論只能是一個時髦的口號、一個悖論。
悖論並不是不能解决的矛盾,它往往是由同一知識體系引出的兩種互相衝突的結論造成。發現悖論不僅不可怕,而且值得慶幸,因爲她可以引導我們突破原有理論框架,重建合理的知識體系。那麽,在教育理論的邏輯體系中怎麽會出現悖論呢?難道必須向下一代傳授知識,通過教育的途徑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的想法會出問題?事實上,問題就發生在我們一貫堅持的,教育是傳道、受業、解惑的理解方式上。人類社會與其他社會之根本不同,並不在於組織結構上的差别,而在於决定人類社會性質的基因是文化,文化的創造與繼承决定了人類個體可以享受前人的思想成果,也可以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和改造傳統文化,使之得到豐富和更新。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社會纔可能成爲一個自我創生,自我完善的組織系統。
作爲文化傳承的主渠道,學校不僅是傳播文化的地方,也是創造文化的地方,更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地方。創新只能建立是對現有知識懷疑的基礎上。創新教育的核心是樹立創新精神,形成提出問題、創建新知識體系的能力。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提倡對教師的絶對服從,否定學生的懷疑態度,打壓學生的批判精神,顯然是和樹立創新精神背道而馳的。傳統教育致力於灌輸現有知識,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致力於對學生應用現有知識的能力進行强化訓練,不可能幫助學生形成建立新命題的能力,也不可能幫助他們學會創建新的知識體系。把這種教育模式和創新教育聯繫起來,必然引出不可克服的矛盾,這就是創新教育悖論的由來。
與創新相對的應試教育,建立在對教學内容確信無疑的基礎上,任何對教學内容的質疑都會遭到壓制。爲了防止應試教育的負面作用,把教育引導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方向上來,教育行政部門提出了反對單純追求昇學率的口號,把除昇學率以外的某些可量化指標,作爲評估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這一措施表面上不錯,然而,學校的好壞不一定是教育行政部門説了算,學校的知名度主要取决於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認可。你的金字招牌再多,學生畢業後的走向不好,家長學生不買帳看你怎麽辦。所以高明的校長,反對單純追求昇學率的口號只會停留在口頭上,而實際上仍然把昇學率作爲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與昇學率關係不大的工作,無非是做一點表面文章。
上海市曾經在高考中引進開放性題目,决心發揮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作用,把高中教學引導到創新教育的軌道上來。所謂開放性題目,就是比較靈活的題目,其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是不確定的。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使不在事先給定的參考答案内,也給滿分。據説,這樣的考試能够體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檢驗學生開放性思維的水平。統計結果表明,這種題目的成績與高考總分相關性不大。却給閲卷評分帶來了麻煩,給教學質量的評估造成了混亂,並不適宜在選拔性考試中大量采用。
近年來,國家考試中心又設計出文理科綜合考試的辦法,用來考查學生跨學科應用知識的能力,希望引導中學教學向着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可是,這一措施却迅速誘發了文理綜合訓練課程的衝動,綜合考試復習資料通過各種渠道大量發行,新的考試辦法迅速納入應試教育的軌道,綜合考試没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由於命題、閲卷,以及評分、統計方面的困難,給教學質量評估帶來的諸多不便。兩年後,考試中心只好言不由衷地宣佈,在以後高考中,只搞學科内綜合,取消學科間的綜合知識命題。文理科綜合考試形同虚設,學校教育又回到最初的狀態。
事實上,用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創新教育的成敗是荒唐的。歷史上的確有不少高素質的人在學校讀書時的考試成績就特别好。但是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某些科學家在中學階段考試成績平平,後來却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們不僅在主要依靠動手能力的技術性創造中取得了很好的業績,也有人在主要依靠理性思維的創造上,也獲得了重大突破。愛因斯坦就是一個例证。他上中學時的學習成績不怎麽好,老師曾經告訴他父親説:“你這個孩子比較笨,將來别指望有多大的出息。”愛因斯坦畢業那年的確没有考進大學,補習一年後才考上瑞士聯邦工業大學。在讀大學期間,他的數學老師還因爲他不能按照所教給的方法完成作業責駡過他。
事實上,我們在學校裏教給學生的知識都是前人的創造,考試時所采用的試題必須以傳授的知識爲邏輯前提,答案是確定的。通過考試只能考察學生掌握現有知識的熟練程度,最多能够衡量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無法考察其標新立异的動機和提出創見的能力,更無法考察其完成創造的能力和水平。然而,創新所需要的恰恰是標新立异,往往是對現有知識的懷疑態度和批判精神發揮重要作用。所以,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創新能力是不可能的。
嚴格地説,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屬於傳統教育的範圍。傳統教育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深信不疑。教師的教學方法是論述、是講解、是灌輸、是對現有知識的反復證明、是千方百計説明現有知識體系無懈可擊。在這個前提下,學習就是訓練,是一絲不苟地照搬。然而,創新却需要大膽的懷疑,需要勇敢的突破,需要另起爐竈之後對現有知識體系的背叛。如果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懷疑知識的可靠性,考試的時候允許學生批判題目的有效性,知識的傳授和考試都無法進行。可見,以傳授知識爲目標的創新教育,和通過考試檢驗創新教育成果,是同樣荒唐的悖論。
看出了傳統教育的破綻,便同時找到了開展創新教育的切入點。這絶對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應該創新什麽,以及創新的具體做法,而是從兩個方面同時展開:其一是樹立創新意識,其二是形成創新能力,兩個方面都不具有可傳授性。既然否認絶對真理存在,肯定科學理論多元化,認爲科學必須在不斷的否证中爲自己開闢道路的,那麽,讓學生相信知識具有時代的特徵,相信任何科學理論都不可能放諸四海而皆準,樹立對權威的懷疑態度,培養對知識的批判精神,就成了樹立創新意識的首要任務。
創新教育不以傳授知識爲最終目標,並不是不傳授知識。而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闡明知識的適用範圍,必要時介紹前人創新知識的勞動。創新教育不是爲了培養解答題目的“熟練工”,給學生的練習題,應避免對現存理論作不適當的推廣,杜絶缺乏科學性的難題。而對大多數學生來説,只要能完成基本題目就行了。介紹知識的重點是剖析知識體系的邏輯結構,讓學生領會對知識提出質疑的方法,掌握創建知識體系的一般規則。在教學中,應該大力宣揚科學知識發展觀,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課堂教學應該采用啓發式,反對灌入式,提倡討論式,探究式,避免一言堂。努力實施開放式教學,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從實踐中發現需要,激發創造的熱情,形成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教材的選取上,應該全面繼承前人創造的文化遺産,盡可能全方位介紹各種不同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自己進行比較,做出選擇。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時候,考試成績只是一個方面,重點還在評估學生在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以及構建理論體系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我們在應試教育中采用的若干方法,在創新教育中一樣適用,同樣有效。只是出發點不同,側重點不同,適當調整教育教學的重點,就可以在創新教育中發揮作用。
幾十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是高度統一的。我們有統一的學制,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材,統一的課程設置。我們大多數校長都不是教育管理的專家,往往是從教學崗位上提拔起來的優秀教師。他們在應試教育方面曾經獲得巨大的成功。而在推行教育産業化的過程中,很多人早已演練成教育産業的“老闆”,精於商道而疏於教學管理的人太多了。如果一朝僵局真的被打破,很多人,首先是校長們恐怕真會感到無所適從。
於是,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表面上大談特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還是考試成績;公開場合批判單純追求昇學率,實際上還得按昇學的人數計算奬金;素質教育的名目充斥教育科研課題,各級教育科研院所的日常工作却是組織統考,會考,摸底考,診斷考和模擬高考;口頭上高喊减輕學生負擔,作業量却大大超標,以“補課”的方式變相取消了雙休和節假日;教務處把勞技課、社會實踐課、研究性學習課、音樂課、美術課都寫上了課表,課時却分給高考學科的老師,成了訓練考試的補充時間;學校評優和晋昇重點的申報表上全是素質教育方面的内容,而優秀學校的社會標準却是考上名牌大學的人數和昇學率。如果真的丢掉瞭高考指揮棒,不僅學校没法組織教學,恐怕連教育管理部門也不知道究竟該干什麽。
應付考試也是一種能力,爲了應試而傳授的知識不僅是知識,而且也是很重要的知識。由於學生接受能力懸殊很大,要把課講好,把知識傳授給他們,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讓每一堂課都得到學生的好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因爲我國幅員遼闊,文化差异、貧富懸殊、以及對教育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只是極少數具有經濟實力的家庭,纔可能提出讓子女接受素質教育,以滿足他們他們在高水平上享受生活的要求,對於絶大多數家庭的子女來説,還得爲以後的生活擔憂,必須接受應試教育。
有人談到創新能力的問題時,總喜歡在中美學生之間進行對比。他們説我國中學生動腦能力强,考試成績好,美國學生動手能力强,創造性成果多。這種説法貌似有理,其實不然。考試是按已知的邏輯給出答案,而創新思維没有現存的答案,關鍵性突破必須在缺乏邏輯指導的情况下進行。如果説由於加强瞭解題訓練,我國學生的智力主要發揮在應付考試方面,考試成績比美國學生好,那是事實。然而,手聽大腦指揮,我們主要的不是依靠手,而是依靠大腦進行創造。具有創新能力的人,主要特點並不是手脚靈活,而是大腦聰明。認爲美國學生的創造力來源於動手能力顯然是一種誤解。除了聰明的因素以外,獲得創造性勞動成果的關鍵還在於是不是具備創新的意識,有没有從實踐中發現需要的强烈願望。
也許是個現代寓言,説的是兩三百年前的英國,有一位年輕人,因爲太窮了,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來到海邊沙灘上徘徊,幾次躍躍欲試,差一點投海自盡了。突然,他踢到一個小東西,揀起來一看,是一枚硬幣,銹得幾乎無法辨認。他想,這個古錢一定是許多年前,沉没在附近海域的商船上的遺物。如果把古人以這種特别方式留下的財産打撈起來,其價值將無法估量。一種從來没有過的衝動,使他忘記了來海邊的初衷。他跑回城去,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訴有錢人,鼓動他們創辦了一個海洋打撈公司,自任總經理,開始了海洋打撈事業。不到十年,這個年輕人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
事實上,那個海洋打撈公司的經理去跳海之前,肯定爲了發財已經費盡心機,多方努力没有成功,才落到那般窮酸境地。在這樣的時候,也只有在這樣的時候,一枚銹得不能再銹的銅板,才能激起他心中的靈感,使他産生豐富的聯想,從而杜撰出那般令人神往的宏偉藍圖。一個生於安樂,飽食終日,穿梭於劇院舞廳的闊小姐,成天忙於交際争寵,她能爲一枚破錢所動嗎?她能够看出這枚古錢的真正價值嗎?
美國學生創造性成果較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寬鬆的社會環境和與我國迥然不同的價值取向。美國是一個以個人爲中心的商業社會,尊重知識,講求實效已經成爲社會的時尚。只要你的發明能够創造價值,你就可能成爲百萬富翁。那裏的優秀人才一天到晚都在想着創造,一旦接觸新鮮的事,就會想到有没有發財的機會。我國的優秀學生想的却是我的學習成績這麽好,畢業後能不能應聘到一個穩定收入的工作崗位,有没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和顯赫的地位。在我們國内,往往搞好了人際關係,手中有了實權,什麽好處都能够撈到,還想着發明創造干什麽?一旦公共權力真正的和個人利益完全脱鈎,通過掌控公共權力牟取私利的道路被徹底截斷,創造發明成了超額收益的唯一來源,袁隆平之類的人物能够保持在我國首富的地位,中國人爆發出來的創造熱情也許會超過美國,所涌現出來的創新能力,很可能比美國更勝一籌。
研究科學發展的歷史,你還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劃時代的創造都出自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人解釋説,那是因爲青年人精力充沛,很少保守思想,勇於創造的原故。我看少有保守思想,勇於創造也許可信。而真正閲歷豐富而又年富力强的應該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無論在事業心、意志力方面,還是工作經驗和鑽研精神,他們都比年輕人强。但是,大多數創造發明還是出自年輕人之手,這還該作什麽樣的解釋呢?
精神創造是個體精神世界中知識庫和分析器運轉的成果,創造的基本途徑是想象。有這樣的情况,當一個人系統知識不足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往往很多,解决的方法檏素而有新意。然而,人們總是把現存的知識當真理,用現有的邏輯判斷自己的想象是否合理。所以,對知識豐富的人來説,當他的猜想和已知理論體系發生矛盾的時候,新的想法很快就會被頭腦中的知識體系所消化。於是,一個人掌握的知識越多,越嚴密越系統,能提出的新問題就越少,獨出心裁的想象越不容易發生,建構新知識體系的困難就越大。
只要以公平競争的方式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人才就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有了跑馬場,就無須伯樂。如果在馬匹上跑道之前設置一個選擇機構,按照現有標準進行篩選,凡不合於主流意識的馬匹都不得進入比賽。那麽,奇迹永遠不會發生,千裏馬永遠不會出現。爲了激勵全體國民的創造熱情,需要廣建跑馬場,同時限制伯樂們的抉擇權。
應該説,愛因斯坦高中階段的學習狀况,是不適合參加奥林匹克物理競賽的。他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功並没有得益於豐富的知識,而是得益於在知識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阿勞悖論”,是這個“幼稚”的想法在劃時代創造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十六歲的愛因斯坦想到:我如果坐上了超光速馬車,馬車的燈光還能不能照亮地面?我會不會看見過去的時光?時間會不會倒流?應該相信,掌握了嚴密電磁學理論的科學大師,是不可能産生這種“荒唐”想法的。老年愛因斯坦在自己的回憶録中説,他創立相對論的時候,並没有聽説過洛倫兹的收縮理論,也不知道彭加勒的研究成果,對於創立相對論,只需要知道光行差現象和邁克爾遜—莫雷的實驗結果,已經足够了。據此,我們有理由判斷説,愛因斯坦的成功得益於無知。對於理論創新而言,知識不足是一個可貴的優勢。
愛迪生没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系統知識有限。可是,他努力從生産生活的實踐中去發現需要,一生中獲得的專利發明就有一千多項,成了聞名世界的發明家,繼工業革命之後第二輪技術革命的排頭兵。如果教育的目的的確是爲了培養創新型人才,那麽在教育過程中,不必急於向學生大量灌輸知識,不必讓他們死記硬背現存的結論,也不必讓他們做大量難題,形成應用知識的熟練技巧。而應該讓他們重點把握知識體系的邏輯結構,鼓勵他們在没有受到系統知識約束的條件下,拓展想象的空間,以期提出劃時代的科學問題,把握創造的先機。
建立健全鼓勵創新的社會機制是造就整個民族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一個到美國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説,自己出國前所寫的論文,本來是打算在國内雜誌上發表的。事先,他向一位歷史學權威人士請教。他剛説出:“我認爲……”幾個字的時候,他的談話就被打斷了:“什麽‘你認爲’?”權威問他:“你讀了幾本書?知道多少歷史?懂得什麽是研究歷史的方法?我搞了這麽多年的歷史研究,也不敢隨便説我認爲什麽,什麽的”。可是到了美國,那裏處處都在鼓勵創新,反復證明已經獲得證明的理論是没有用的,缺乏獨創性的東西没有市場。
學者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二十世紀初,劍橋大學的情况。二十幾歲的研究生盧瑟福,竟敢推翻他的老師湯姆遜剛提出不久的原子結構模型。而湯姆遜却因此把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的職位讓給了他。還自豪地説,我從事科學研究以來最大的發現,就是發現了盧瑟福這個天才。在德國,不久前還埋怨科學院無理拒絶自己能量子理論新觀點的普朗克,很快就登上了柏林大學物理係主任的位置。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够在1905年成功發表,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怪事。在此之前,物理學在創建相對論的路上走了半個多世紀,已經接近成功的邊緣,最後的衝刺却始終没能成功。正當全世界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年方二十六歲,名不見經傳的愛因斯坦,以伯爾尼專利局三級審查員的身份,在德國《物理學年鑒》上連續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一篇以很小的篇幅,破解了這個世界級的難題。一個無名小卒的文章,怎麽會被國際級權威雜誌的編輯們相中呢?也許《年鑒》的編輯們最初也没有認識到了這篇論文的真正價值。但是,在他們的觀念中,不以名份定取舍的原則起了關鍵性作用。愛因斯坦的論文具有新穎性、嚴密性,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在他們看來言之有理,不論她是誰的作品都可以采納。
有了跑馬場,就無須伯樂。只要提供通過公平競争自我表現的機會,人才就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而在馬匹上跑道之前設置一個選擇機構,按照現有標準進行篩選,規定凡是不合於主流意識的馬匹都不得進入比賽。那麽,奇迹永遠不會發生,千裏馬永遠不會出現。爲了激勵全體國民的創造熱情,需要廣建跑馬場,啓動程序性選拔人才機制,取消伯樂。
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很可能首先會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然後再向社會推開,最後被正規學校所采納,成爲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那麽,能不能創辦這樣一種學校,其教育宗旨就是提高人的素質呢?這種學校完全取消功利性,不以昇學率論成敗,不以向學生灌輸知識、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爲目標。她通過發展學生的特長,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個性,使他們能够在更高的層次上享受生活。如果我們的教育體制允許的話,率先在某些有條件的地方進行這種教學實驗也許是有益的。
我們發展創新教育,需要創設寬鬆的學術環境,敢於包容一切言之成理的學術觀點,爲不同思想的自由競争創造條件。目前我國雖然還停留在謀生教育階段,可是,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變的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只不過要現實我們心中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我們只能在推行應試教育過程中,適當壓縮必修課内容,切實降低教學難度;開展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深入社會,聯繫實際,體驗生活;適當滲透素質教育的方法;開設科學講座,傳播科學發展觀;提倡懷疑精神,培養批判能力等,爲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爲全面推行創新教育開闢道路。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