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九龍龍津橋考古發現



  吴偉鴻(吴偉鴻,香港考古學會。)

  【中文摘要】龍津橋位於香港九龍灣,建於同治十三年(1873),光緒二年(1875)竣工。龍津橋全長200、寬2.6米,座向北131度。橋分南、北兩段。碼頭全以花岩崗石建成,乃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全香港最長和最堅固的石碼頭。

  【關鍵詞】香港 龍津橋 碼頭

  Abstract: Longjin Pier was built in 1873 and was later modified and extended in phases until 1910. In terms of Hong Kong history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Kowloon Bay, the remains of Longjin Bridge is a key milestone of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Key words:Hongkong Longjin bridge pier


  一、 龍津橋歷史

  橋之建與同治年間香港淪爲鴉片走私中心有直接關係。根據《中英通商章程》,外國船隻進口中國貨物例征貨值百分之五爲税;如外國船隻自通商口岸入口貨物者,更需征收厘金。鴉片,當時美其名曰“洋藥”;其入口中國每箱(60公斤)鴉片征30兩銀爲税金,另征16兩銀爲厘金。故此,香港洋商即利用中國帆船偷運洋貨、鴉片入口中國,以圖走私漏税。爲杜絶鴉片非法進口中國,兩廣總督下令在出入香港和澳門之水道,各設海關關卡,輯拿走私人船。

  從1867年起,粤海關啣命在香港水道檢查出入香港之中國帆船。越一年,粤海關更在香港島外的馬灣島、佛頭洲、長洲及九龍灣各設海關輯私,打擊港英政府默許之洋貨及鴉片走私活動。致令香港洋商不法收益大减,港英當局一伙以港督麥當奴爲首,大肆叫囂中國“封鎖香港”(blockade of Hong Kong),意謂中國謀香港之死。

  粤海關在九龍灣設立海關後,海關輯私船在此需要爲停泊,故在九龍灣的九龍砲臺東側40米修建石碼頭一座,以九龍寨城東面小河“龍津”爲名。龍津橋倡建者爲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九龍灣水淺而武裝輯私船大,故新碼頭長200米。光緒十八年(1892)由九龍城樂善堂集資,另在龍津橋南端續建木碼頭一座,長80米,該堂征收碼頭使用費以作慈善公益之用。宣統二年(1910)港英當局將續建部分改成水泥碼頭。

  光緒二十四年(1898)英國强租新界,中英在北京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中國文武官員仍駐守九龍寨城,而龍津橋則留與中國官民使用:“又議定:仍留九龍城原舊碼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内官民任便行走。”

  據兩廣總督譚鐘麟奏摺,1898年4月英國接受新界,未有知會中方到場交接,且中方未能及時宣喻新界鄉民接受英國統治,遂發生新界團練(即今之民兵)與英軍在新界大埔、林村和錦田戰鬥六天。英軍在錦田石頭團戰鬥中,屠殺100多名新界鄉民團練後,順利佔領新界,港督卜力即到元朗屏山鄧氏宗祠要求鄉民立即歸順。英國於是趁機訛稱中國反抗英國統治新界,1898年5月16日,從香港出英兵攻佔深圳墟和九龍寨城,將大鵬協副將、九龍巡檢及大鵬協左營部隊一並趕出九龍寨城。英國不再遵守《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部分有關條例。中國官員和兵船從此不能使用該石碼頭。1900年兩廣總督李鴻章到香港島當面質問港督英國何時交還寨城。終因國弱,清政府已無力要求交還九龍寨城。 

  民國五年十三年(1916年至1924年)香港商人及港英當局在九龍灣填海,營建華人住宅區“啓德濱”及啓德機場,拆接官亭,移走亭内〈龍津石橋碑〉。龍津橋北段亦埋内填海區内,僅餘南段。1932年擴建龍津碼頭,拆1910水泥續建之一段碼頭,另在1875年建成之碼頭南端沿北131度,向海續建一段新碼頭,長60米。建成後龍津橋改名爲“九龍城碼頭”。1942年日本軍隊爲滿足侵略東南亞之需要,驅使英國戰夫及香港華人擴建啓德機場,啓德濱樓房、九龍灣若干鄉村、1875年龍津橋南段及1933年建成之九龍城碼頭均被一一拆掉;碼頭石墩和基礎均埋入填海區内,從此龍津橋煙没於世。 

  二、 發掘經過

  龍津橋發掘分爲三期,第一期在2003年3月開始;第二期在2008年3月;第三期在2008年11月開始。第一期發掘係發展啓德機場舊址的環境評估之考古調查。第一期發掘由筆者負責。根據現存香港檔案館約1903年1:1000的〈九龍城測量圖第五幅〉(圖三)所標示龍津橋位置,與1920年代、1930年代、1960年代和1990年代的1:600、1:1,000和1:2,400和測量圖迭置,大致確定龍津橋在現在香港地圖方格網的位置後,即以20米和30米長探溝試掘,發現1924年啓德濱海堤及上岸梯級。經測量該海堤上岸梯級位置後,並參考二次大戰前啓德濱1:2,400測量圖,大致確定龍津橋遺迹原位置,即在龍津橋可能位置開方試掘,發現1924年另一段海堤,但未發現龍津橋遺迹。

  第二期爲發展啓德機場舊址再進行環境評估的考古發掘,英國考古學家在第一期發掘龍津橋的探方旁試掘,終於發現1924年海堤和其北的一段龍津橋(圖五)及九座石橋墩。爲城市規畫需須探明龍津橋埋藏現况,香港特區政府遂决定進行第三期發掘,筆者再次受命發掘。根據 1903年1:1000的〈九龍城測量圖第五幅〉所示之龍津橋走向和位置,並沿第二期發現的龍津橋之走向,定出第三期發掘各探溝位置,2008年11月開始發掘,至2009年2月完成。第三期發掘探溝兩條,各長65米及85米,寬15米;探方五個,長8米至15米,寬8至10米。本文所述爲第三期發掘的收穫。

  三、 發掘收穫

  1. 地層

  以探溝一(T1)東壁和探方T3b南壁爲例,説明如下:

  T1位於北停機坪。L1至L4是1942年至1945年日本擴建啓德機場和1960年代機場北停機坪修整工程的填土。L5更夾雜大量紅磚、花岩崗石條、樓房水泥塊,是1942年日軍拆毁啓德濱的三至四高層“唐樓”建築物料,這是日本在香港的罪證。1875年建成的龍津橋和南端上下船平臺仍完整保留。亦發現1930年代九龍城碼頭47個水泥墩和若干木質防撞柱。

  T3b位於原啓德濱和原機場客運大樓内,現有填土是1958年修建第一期客運大樓填下的,因機場大樓設有地庫,1916至1924年啓德濱填土已全部被挖走,如有遺下,亦無法分辨。龍津橋北段建立於海相砂礫之上,不設橋墩,爲花崗石實體建築(外層花崗石條,内爲花崗石塊和灰漿),原碼頭石地板已拆毁。碼頭地基石一層,仍存(圖六)。

  2. 遺迹

  是次發現的遺迹有1875年龍津橋、上下船平臺、碼頭石墩、接官亭、上下船平臺、1930年代九龍城碼頭水泥墩、木質防撞柱及梯級。

  (1) 龍津橋:南段爲水平架橋式花崗石建築,全長110、寬2.6米。地板鋪石面海拔2.62米。設有20座橋墩。南段橋面以5條直向各長5米的花崗石條鋪成,兩端架於橋墩之上(圖二、四、五、六)。根據1898年照片,北段地面原有九條直向花崗石鋪面。每段直向花崗石條之間,另有横向花崗石鋪地石條若干,搆成丁順式鋪地結構。因北段位於客運大樓地庫之下,修建大樓時,該段石鋪地全部拆去。北段爲花崗石實體建築,外爲花崗石條,内爲花崗石塊和灰砂漿。北段底有一層花崗石地基石,鋪墊在海相粗砂層上。(圖六)

  (2)上下船平臺(圖七):位於龍津橋南端,爲花崗石實體建築,外爲花崗石條,内爲花崗石塊和灰砂漿。長7米,寬5米,海拔2.66至2.72米。兩側外角以圓角處理。兩側設有石級。平臺上有兩層後期水泥鋪面,應與兩期加建水泥碼頭有關。第一層水泥應在1930年代鋪下,對應於1930年九龍城碼頭的斜坡,該層水泥表面有等距防滑横綫若干。第二層水泥應在1910年鋪下,對應於1910年將1892年的木碼頭改爲水泥碼頭。

  (3) 碼頭石墩(圖八、九):據約1903年1:1000〈九龍城測量圖第五幅〉,石墩共20座。第二期發現其中九座,第三期發掘其一座,工地編號SP6。SP6石墩爲六角柱形,仿中國河溪石橋墩之制而作。六角形上下兩尖角即橋墩的“分水尖”。SP6頂部已毁,身部及基石、墊石完整。殘高2.60、寬3.0、長4.3米。該石墩建於海相砂礫層之上,爲花崗石實體建築,外爲八層花崗石條平砌而成,内爲花崗石塊和灰砂漿。石墩外層石塊應在岸上預製,在水退時迭砌而成。石墩建立於三層花崗基石之上,三層基石共厚0.6米。花崗基石四側有墊石,1米寬、1.2米深。墊石全爲半米以上的大石塊。花崗基石之下應爲大墊石。第三層花崗基石之底爲海拔-2.0米。

  (4)接官亭:據約1903年1:1000〈九龍城測量圖第五幅〉(圖三)及1898、1910年和1920年代歷史照片,接官亭長7、寬8米。有南北兩門,磚石建築,墻爲承重墻,承托重檐四坡廣府式屋頂。1920年啓德濱填海時已拆掉接官亭。因接官亭位於客運大樓地庫之下,修建大樓時接官亭石鋪地和墻身下部應已拆去。發掘所見僅餘接官亭南半部東、西、南墻部分墻基基石三層(圖一○);另發現兩塊花崗石板壓在客運大樓地庫水泥地基之下。據歷史地圖所示位置、尺寸及與龍津橋北後相連等情况判斷,確定墻基基石爲接官亭遺迹。

  (5) 1930年代九龍城碼頭水泥墩、木質防撞柱及梯級,水泥墩共47座,因應位置與承重力量不同,各有不同結橋形狀。梯級兩座,發現在碼頭兩側。水泥墩外圍及梯級之尺寸均與1930年1:600九龍城碼頭平面圖相符合(圖一一)。

  3. 文物

  文物出土於SP6、T3和T3b的淤泥層和海砂層,都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香港民間常用的青花瓷杯、碗、碟、枕頭、陶油燈、陶缸之類。有日本進口的瓷杯和碗;也有粤東生産的“囍”字青花碗。此外在SP6淤泥層發現來自歐洲的Dr. JSB Siegert & Sons調味料玻璃瓶一個。該批文物都是在碼頭上傾倒入海的垃圾。另發現大量欖核、龍眼核、鐵渣和一件骨錐。

  紀年瓷器一件,殘,釉上彩碟,底款有篆書“同治年制”款紅章一個(圖一二)。出於T3a接官亭位置内的海砂層。該器對接官亭修建和龍津橋年代有重要參考價值。接官亭北門原有一石匾額,上刻“同治十三年甲戌仲夏,龍津,南海潘仕釗書。”亭毁後,匾額移置於今九龍城南角道樂善堂小學大門牌坊。同治十三年即1873年,爲龍津橋始建年份。該紀年瓷碟有同治年制款,表明該紀年瓷碟制於1861至1873年,與修建接官亭和龍津橋年份相同。

  四、 龍津橋與新安縣海防

  龍津橋之建另一原因,乃與廣東省新安縣海防有關。明萬曆元年,新安縣從東莞縣劃出,其地包括今之深圳及香港兩地。中華民國二年新安縣更名爲寶安縣。十九世紀初至中期,即嘉慶至道光年間,中國軍隊在新安縣設立防衛區三個;自東而西,各隸“大鵬協左營”、“大鵬協左營”及“水師提標左營”防衛(圖一三,一四)。三營均歸駐防於虎門的廣東水師提督統率。大鵬協左營的防衛區東起深圳大鵬半島;東至香港九龍。大鵬協右營的防衛區東起香港荃灣;西至香港大嶼山島。水師提標左營的防衛區東起香港屯門、西至東莞虎門。

  龍津橋建成後除成爲大鵬協左營兵船停泊處外,更是新安縣九龍巡檢和大鵬協副將舉行覆任和卸任儀式之處,其用一如港英在香港島中環建成的“皇后碼頭”,兩處碼頭皆是中英國家主權之象徵。龍津橋長200米,大大超越同期港英統治下的港九各碼頭,對港英縱容洋商的鴉片走私有鎮攝作用。

  1839年第一次鴉片戰争在九龍灣開戰,清軍在九龍砲臺砲轟犯境英國兵船,義律敗率英國軍艦、商船逃至九龍尖沙咀海面。九龍砲臺建於1811年,以取代康熙年間建於位九龍鯉魚門東面的佛堂門砲臺(在今香港東龍洲)。第一次鴉片戰後不久,1848年九龍寨城和重修九龍砲臺竣工,同年大鵬協左營立即由今深圳大鵬城移駐九龍寨城。九龍從而一躍成爲國防前綫。其時九龍灣應有大型木碼頭一座,以利清軍水帥船隻停泊。其後,因粤海關輯私和設關九龍二事,遂建龍津橋一座。原置於接官亭内之光緒二年(1875年)〈龍津石橋碑〉關於修建碼頭之緣起,未有一言詞組述及此歷史背景,料此當時路人皆知,不必明言。部分學者每每據此碑文字,以爲龍津橋修建原因僅與九龍灣水淺、商業和九龍街賭館有關,殊不知九龍寨城實爲清軍指揮中心,遑論同治年間在港英當局縱容下,香港淪爲鴉片走私中心之歷史,其誤不必細究。 

  五、結 語

  自1841年1月26日英國佔領香港島起,香港歷史研究每以文獻爲據,而實物證據如建築遺迹因年代太近,鮮見保存。按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龍津橋在英國租借香港新界後,中國官民商兵船隻仍可所用,但英國在1898年5月16日上午派兵佔領九龍寨城起,國人從此不得登此半步。雖然,龍津橋遺迹未能成爲九龍寨城和深圳墟被英國佔領的直接物質證據,但英軍當年在龍津橋登岸進佔領九龍寨城,龍津橋就是該段歷史的簡接物質證據。由是觀之,龍津橋遺迹除對清末香港歷史研究有重要價值外,更具有國家級歷史價值。睹物思人;見此橋遺迹,當憶晚清中國在帝國主義下如何委屈求存之歷史。

  

  參考文獻:

  1.冼玉儀(Sinn , Elizabeth) :《九龍城寨話興衰》(Kowloon –the Unwalled City) ,《交流》(Interflow)1987年第4期。

  2.宋軒麟,《九龍城地標之二:啓德濱與啓德機場的興建》,《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一: 九龍城》,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版。

  3.吴詹士、何耀生: 《從啓德出發》,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2007年版。

  4.科戴維、陸鴻基、吴倫霓霞: 《香港碑銘匯編》上册,香港市政局1985年。

  5.高添强:《二十世紀前九龍城地區史略》,《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一: 九龍城》,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版。

  6.樑炳華: 《城寨與中英外交》,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5年版。

  7.劉存寬: 《租借新界》,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版。

  8.劉蜀永:《割占九龍》,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版。

  9.趙雨樂:《九龍城地標之一:樂善堂》,《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一: 九龍城》,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版。[ZK)]

  10.魯金:《九龍城寨史話》,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版。

  11.Endacott, G.B. 1973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Hyse, P.H. 2008 Six Day War of 1898: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3.Public Works Department 1932   1: 2,400 Series: Map of Hong Kong: Kowloon City Sheet, Hong Kong, Public Works Department. 

  14.Sayer, G.B. 1975, 1985 Hong Kong: 1862-1919,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5.Warner, J. 1981 Hong Kong Illustrated Views and News 1840-1890, Hong Kong, John Warner Publication.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