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玉皇殿測繪及相關問題研究
鄒偉初 鄧杰(鄒偉初,廣東省文物鑒定站;鄧杰,肇慶市博物館。)
【中文摘要】1994年10月至11月間,本文作者主持完成了肇慶玉皇殿及其木雕構件的測量及拓印。此次測繪,主要是對玉皇殿現有建築物本體進行測量,基本摸清了玉皇殿現有建築的狀况。
【關鍵詞】肇慶 玉皇殿 建築 測繪
Abstract: During October and November of 1994, the author hosted the survey and rubbing project of the wooden components of Yuhuang Hall in Zhaoqing. Through this projec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hall was known.
Key words: Zhaoqing Yuhuang Hall architecture survey
1994年10月至11月間,根據廣東省第三次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會議關於在五年内完成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的要求,爲完成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四有”指文物保護單位要“有保護規範,有標誌説明,有記録檔案,有專人保護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重新修訂公佈的規定),應肇慶市文化局文物科和星湖管理處邀請,我和省文管辦文物科龍家有前往肇慶進行了玉皇殿測繪工作。參加測繪工作的還有肇慶市文化局文物科鄧杰、肇慶市博物館馮咏浩、肇慶星湖管理處文物科樑偉等同志共五人。由我主持測繪,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測繪工作歷時三天,克服了一些技術上的困難,全部完成了整個玉皇殿及其木雕構件的測量及拓印。並於同年11月底完成繪圖並提交肇慶市文化局文物科和星湖管理處。
測繪工作的主要收穫是:基本摸清了玉皇殿現有建築的狀况。此次測繪受設備條件限制,我們主要使用卷尺、平尺和卡尺等手工測量工具。根據任務要求,主要是實施玉皇殿現有的建築物本身的測量。並未進行對原來玉皇殿興建及後來修建時,在原址附近是否還有屬於該建築群的其他建築的調查。因此没有開挖探溝等進行探究。
一、玉皇殿概况
玉皇殿位於今天肇慶市七星岩風景區閬風岩與玉屏岩之間,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有關玉皇殿的歷史記録有清代康熙年間的《肇慶府志》:“玉皇殿,星岩絶頂,萬曆四十六年邑人潘昕建。雕樑刻柱,皆石爲之。”(《肇慶府志卷之二十三仙釋十三》,清代道光年間的《高要縣誌卷十五古迹略》:“玉皇殿在七星岩萬曆四十六年邑人潘昕建”。
該殿總面寬7060、總進深11450毫米,正殿爲重檐歇山頂,檩上施角板布瓦灰沙碌筒。緑琉璃滴水瓦剪邊。正脊及各垂脊、戧脊均無脊飾,估計爲損毁後没有重新塑造。正殿有石檐柱兩根,八角形,柱高2.25米。内檐柱四根,木質,圓形,柱高3.8米。柱礎爲覆盆式,雲石製作。前端兩内檐柱爲木柱並雕刻雲龍,龍鬣勃起,龍趾清晰,形態生動,爲明代木雕。殿内原置泥塑玉皇像,1966年毁,1982年重塑,並懸秦萼生所書”玉皇殿“匾於殿前。殿前面設前廳,面積約26平方米,面闊三間,與正殿總面闊等寬。卷棚頂,八角形石柱六根。
玉皇殿是道教建築。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教内的神仙譜系極爲繁雜,但分有不同的等級,掌有不同的職責。最高爲“三清”、“四御”。其中“三清”是“教門之尊”,“四御”是“三界之尊”。“三清”、“四御”並駕齊驅。共同統率着天上、地下、陰間的各種神仙。三清指的是居中的“元始天尊”(玉清大帝);居左的“靈寶天尊”(上清大帝);居右的“道德天尊”(太清大帝)。“四御”指的是“昊天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袛”。並設“三清殿”、“四御殿”以供奉。玉皇大帝爲“萬法之尊”、“衆聖之王”,是天界最高神,爲“四御”之首。地位最爲尊貴,所以道觀中常單獨有“玉皇閣”、“玉皇殿”之設。從前述的有關史料可見,七星岩有許多道教建築,堪稱爲道教名勝。而選址在“星岩絶頂”之處設“玉皇殿”,凌空御虚,飄然若仙,可説是巧奪天工的奇思絶構。
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爲二進布局。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平面近似正方形。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各進階沿壓欄石均爲花崗岩鋪砌。前檐柱爲八邊形紅砂岩石柱。大殿前檐柱柱頭鋪作和轉角鋪作各一朵。明間補間鋪作兩朵,下檐後檐出檐形式爲六鋪作出三杪重栱計心造,裏轉六鋪作四杪偷心造。最上跳鬥承於乳栿之下。乳栿上承上檐柱,下檐前檐爲如意斗拱。
二、玉皇殿的鬥栱及用材
宋《營造法式》規定建築用材的制度,將材劃分爲八等。按照宋代一尺等於今天公制0.309~0.329米(《中國古代建築史》416頁,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史編委會組織編寫,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1980年10月第一版)的比值,宋《營造法式》規定的八等材其材高爲今天公制尺寸(一至六等材省略):
七等材高换算成公制的尺寸即0.525尺×0.309米≈0.173米=173毫米;
八等材高换算成公制的尺寸即0.45尺×0.309≈0.139米=139毫米;
從上、下檐的斗拱尺寸表明,其材廣爲135毫米,接近宋《營造法式》規定的八等材139毫米。
玉皇殿的檐下木構依循宋代《營造法式》所闡述的規律而有所變化,表現在各個構件的尺寸大小都本着材栔的關係。上、下檐的斗拱有幾種尺寸(單位:毫米):
1. 下檐如意斗拱取樣115,40;
2. 下檐西側補間鋪作取樣120,40和135,40;
3.下檐後側柱頭鋪作取樣120,40
4.上檐各外跳1鋪作取樣135,50和135,45
5.上檐裏轉鋪作取樣135,45;
考慮到木材的變形和收縮、施工的誤差、因取平取直而對各木件所作的尺寸上的加减,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下檐的“材廣”是120毫米,約合3.9宋寸,而上檐的材廣是136毫米,約合4.5宋寸。將這些數據歸納並取其中值,下檐的“栔”是40毫米,約合1.3宋寸,而上檐的“栔”是45毫米,約合1.5宋寸。“材”與“栔”相比,比值均爲3。顯然,與宋《營造法式》中兩者的比值15/6=2.5是不同的,是同之中的差别和改進。而且,上、下檐使用了不同的“材”“栔”。爲了叙述方便,此處將上檐的稱爲“上材”,下檐的稱爲“下材”。
再者,在各個構件的尺寸上,也依循着以“材”爲設計模數的特點。如平樑廣爲184毫米,合上材的20分;“附加平樑”廣爲212毫米,合“上材”的23分;四椽栿爲245毫米,合“上材”的27分。盡管與與宋《營造法式》對各樑栿規定的具體尺寸不一致,但仍然按照宋《營造法式》的以材分爲設計和計算根據的要求進行設計(圖五)。
三、玉皇殿的屋架反映的問題
1. 該組木構建築前廳爲單檐硬山頂。屋架爲卷棚式三椽樑屋。抬樑式梁架結構,梁架爲“徹上露明造”,四根檐柱均爲紅砂岩八角形柱,柱頭隱刻八角形櫨鬥。一椽栿施絞栿栱和替木,三椽栿樑面上施駝峰,其面爲如意紋雕飾。屋面檐口處置封檐板。梁架上各樑表面光素無雕飾,一椽栿身“月樑造”,並在兩端修削出栱身,並於順殿身方向施絞柎栱眼處鏤空,栱上施鬥,其鬥上施替木承托檩條。鬥上還承托與替木成十字相交的深浮雕卷草紋花板,花板其上承檩條。從而完成屋面的承托。這種雕花花板常常出現在明清廣府抬樑式木結構建築的梁架上。各進壓欄石均爲花崗岩鋪砌。
2.殿身下檐出檐搆造 前檐柱爲八邊形紅砂岩石柱。下檐前檐爲外出三杪的網狀如意頭栱出檐。其搆造爲在下檐前檐普拍枋上,於每組補間鋪作之間的平分中綫位置分别加置坐鬥,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之間,也同樣於中分位置放置坐鬥,再在各個坐鬥上向前分的左右以45°角向外各跳出一栱,栱上置鬥,鬥上再以與上述做法相同的方式施加栱與鬥,如是者三層。向身内則每層僅在正心鬥上的45°方向伸出雕刻着雲頭的枋頭,各正心鬥亦以45°角斜放。其上枋頭則分中在左右45°角的方向伸出,各枋頭深浮雕同一款式的卷草紋。當中心的枋頭則相連左右向伸出。僅在補間鋪作裏轉四跳偷心造華拱上承槫下的羅漢枋。闌額截面爲腰鼓形,額底浮雕卷草紋。下檐前檐各跳鬥上施素枋。使用這種斗拱出檐的木構建築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有不少,實例有東莞餘屋牌坊、江門陳白沙祠“貞節”木牌坊、佛山祖廟正門“參軍李公祠”
木牌坊和祖廟前殿前檐等。它們均是建於明代中、後期的木構建築 。而其餘各檐的出檐結構爲:柱頭鋪作和轉角鋪作各一朵。明間補間鋪作兩朵,各鋪作出檐形式均爲外跳六鋪作出三杪重栱、單栱計心造,裏轉七鋪作四杪偷心造。兩側補間鋪作無外跳裏轉,僅爲一鬥三昇重拱。
3.下檐梁架搆造 由柱頭鋪作和轉角鋪作裏轉兩跳承托乳栿,乳栿廣(高)合“上材”23分。前頭擔在下檐前檐的柱頭鋪作第二跳鬥栱之上,後尾插入上檐柱,與上檐柱交接處施雀替,乳栿包括角乳栿均修削爲月樑。檐槫與乳栿的過渡連接由承托在乳栿面的駝峰、鬥、栱組合來完成。駝峰上的栱由的素枋(羅漢枋)隱刻爲影栱代替,實際上是下檐柱頭鋪作裏轉由耍頭轉成出跳的第四跳栱承托羅漢枋。襯枋頭内跳的尾端雕成飛鳳的圖形,並進而承托的羅漢枋。在素枋上隱刻“影栱”,宋《營造法式》有舉例。但是該書舉的是檐柱上的柱頭枋上的隱刻影拱。羅漢枋上施鬥上承檩。羅漢枋伸至轉角鋪作處與角乳栿(遞角栿)上的短柱(蜀柱)相榫接。
4.下檐轉角鋪作 自轉角處普拍枋上的坐鬥向上逐層出跳裏轉六鋪作鬥栱,承托兩邊撩檐枋,再承托角樑完成屋角外挑。生頭木自明間間柱中心綫計起至角樑底兩撩檐枋交接處增高爲338毫米,翼角冲出不明顯,約180毫米。下檐轉角鋪作裏轉三杪偷心造,並上托角乳栿。角乳栿上承接短柱並連接下檐角樑。兩側的柱頭鋪作最上跳鬥承於乳栿之下,其乳栿爲草栿。後側的乳栿與之相同。乳栿上承上檐柱,上檐柱爲减柱造。轉角鋪作上承老角樑,無子角樑之設。老角樑尾端插入上檐柱身。轉角鋪作裏轉出三跳承托遞角栿。屋面桷上不施望板。下檐不施栱眼板。
5.上檐出檐搆造 正殿屋面形式爲重檐歇山頂,屋頂爲桷板布瓦灰沙碌筒。緑色琉璃滴水瓦剪邊。正脊及各垂脊、戧脊無脊飾,估計爲損毁後没有重新塑造。
上檐前後檐斗拱爲外跳三杪插昂六鋪作重拱計心造,裏轉七鋪作四杪偷心造,襯枋頭尾接素枋,素枋上置鬥承托檩條,素枋身雕影栱。鬥身均雕成海棠形。而兩側的裏轉斗拱則將裏轉五跳拱頭插在平樑之下的附加二椽栿底下,並對正檩子。
6.上檐梁架搆造 上檐屋架於平樑之下再施一條與平樑等長的樑,這一做法不見於宋《營造法式》的記載和廣府地區明代大式木構。暫且稱爲“附加二椽栿”,該栿兩端順栿方向,像平樑兩端的由斗拱、駝峰組成的節點鋪作那樣,從駝峰斗口出跳承托平樑,同時順殿身方向出絞栿栱,拱上施鬥承接羅漢枋,羅漢枋身隱刻影栱,該枋其背上再施鬥承托平樑的絞栿栱,通過絞栿栱並上承檩子。該栿兩端通過駝峰與下面的四櫞栿相連,該栿與平樑、四櫞栿身均修削成月樑狀,四櫞栿兩端與與内檐柱榫接,柱樑間施丁頭栱。上兩栿兩端均斫作鬥栱與雕花托脚相連,托脚尾端與檩枋交割且與内檐柱頭相騎接。上檐梁架有一處極其富有創意的改造,就是將下檐兩側的共計四根的乳栿上立的短柱,改用爲上檐的兩側的檐柱。等於在兩側實施了“减柱造”。這一改變使得上檐變爲三開間。
7.上檐轉角鋪作 上檐轉角鋪作由裏轉各跳鬥栱與四櫞栿,平樑等節點相接。上檐角樑尾拴固於“附加二椽栿”向山面外跳的絞栿栱所托承的素枋與檩枋的交接處。中段則拴固於柱頭上檩枋的交接處。角樑外端則栓固於上檐撩檐枋交接處。上檐轉角鋪作與柱頭鋪作、鋪間鋪作一樣,均是重栱計心造。柱頭上又隔跳施兩條正心枋,其上施檩子。另外各跳之最上層均出素枋,從而在轉角處形成一個穩定而承載力强的木排枋樑,解决了角樑及轉角屋面的承載問題。
8.玉皇殿的一對五彩鎏金木雕龍柱是目前省内保留下來的孤例。在木質柱子上雕刻各種圖案花紋,在廣東地區内,見諸文字的最早記録是南漢時期劉氏朝廷在廣州建都,大興土木營建宫室。“暴政之外,惟治土木,皆極奢麗。作昭陽、秀華諸宫殿,以金爲仰陽,銀爲地面,榱桷皆飾以銀;下設水渠,浸以真珠;琢水晶、琥珀爲日月,分列東西樓上。造玉堂珠殿,飾以金碧翠羽。晚年,出新意,作南薰殿,柱皆通透,刻鏤礎石,各置爐燃香。…嶺南故珠璣所聚,稱號後復西通黔、蜀,得其珍玩,窮奢極侈,娱竊一方。嶺北行商至國都,必召示之夸其富。”(《南漢書卷三本紀·第三高祖紀二》 廣東地方文獻叢書南漢書清·樑廷楠著林梓宗校點)。“高祖建南薰殿,刻沉香爲龍柱,務極奢麗。少不如意,輒誅殺匠役。”(《南漢書卷十 列傳第四·諸臣傳二》 廣東地方文獻叢書南漢書清·樑廷楠著林梓宗校點)。南漢沉香木柱的意義在於,早在唐朝末年廣東木構建築已出現了整根柱子施加雕刻的實例和做法。可爲後世引用。玉皇殿的木雕雲龍紋柱子可以看作與之血脈相連。該木雕龍柱的年代因清代康熙年間的《肇慶府志》所記“玉皇殿,…雕樑刻柱,皆石爲之。”而産生疑問。現在的柱子是木柱,與所記的石柱不符。經現場查勘,年代無可疑之處,應該是記録有誤,理由如下:一是從紋飾的時代特徵來看,明代龍的形象變化規律顯示,到了明代後期,從隆慶、萬曆開始,龍的嘴部和鼻子等出現類似猪的嘴鼻的模樣,龍頭上毛髮成束上飄,民間俗稱爲“猪嘴龍”,這在同時期的瓷器龍紋上得到印证。
該柱龍身呈現在雲彩中穿越翻騰的姿態。龍爪和尾不太清晰,頗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味道。雲的表現方式不是明代早中期出現的“壬字雲”和“飄帶雲”的樣子,卷曲的雲朵表現出與明末天啓、祟禎時期相似的特點,有向明末清初的”括號雲“式樣過渡的特徵;二是現場搆架和個部件均無重新拆裝的痕迹,可見雕刻的紋飾不是後來裝上去的。這些特徵均表明這兩根龍柱是與該殿同時建造的,是目前廣東僅有的晚明木雕龍柱,故十分珍貴。
五彩髹金龍柱似乎想人們暗示着一個問題,現今被油漆了大紅脂膠磁漆的殿身梁架鬥栱,是否也有如同肇慶學宫一樣的檐下彩畫呢?宋明各代對各類建築的裝飾有整套的制度和限制,從宋元明時期的律法來看,也不允許有超越官方建築的做法。《宋史·輿服志》記載:“天下士庶之家——非宫室寺觀,毋得綵繪棟宇及朱漆梁柱窗牖,雕鑄柱礎。”據《明史·志第四十四·輿服四》記載 :“明初,官民房屋不許雕刻古帝後、聖賢人物及日月、龍鳳、狻猊、麒麟、犀象之形——正統十二年令稍變通之,木器不許用紅及抹金、描金、雕琢龍鳳文。”等規定。既然上述限制的對象是官民房屋,那同宋代一樣,“宫室寺觀”則不在此列。同時也説明有所行動才會有所限制,民間的“抹金、描金、雕琢龍鳳紋”之事不會在少數,以至後來不得不放開。實際上肇慶府應該不止一處木構建築有綵繪,肇慶府學宫就有十分華麗的檐下彩畫。既然這座殿堂裏已有五彩涂繪的柱子,爲何不象其他建築一樣也對其他部分進行描繪呢?
四、玉皇殿平面布局反映的問題
殿的前面有與之勾連的硬山頂建築,該木構建築平面面濶三間。明間面濶爲3946毫米,兩次間面濶爲1442、1412毫米(均爲柱中距)。進深爲一間,與正殿勾連,兩進之間不設天井。前廳爲單檐硬山頂。屋架爲卷棚式三椽梁架。拾樑式梁架結構,“徹上露明造”,三椽栿表面光素無雕飾,並穿過前檐柱承拖撩檐枋出檐,其下出一跳插拱挑檐。其上於樑面擱兩個駝峰,再承托一椽栿,栿身“月樑造”。兩端修削作栱身,騎於駝峰上,並在順身方向出一跳絞栿拱,拱上置鬥承替木並承槫子。在順栿身方向則從鬥上再安裝類似於宋《營造法式》所列的“丁華抹頦拱”的深浮雕卷草紋花板,其上承檩,從而完成屋面的承托。駝峰面用深浮雕雕刻如意紋。屋面檐口處施封檐板。
前廳與大殿風格不一樣的地方有:一是出檐的搆造不同。大殿出檐的形式基本上是按照宋代大木搆架的方式,由斗拱、鋪作等挑出屋檐。而前廳則采取了插拱挑穿插枋出檐的方式,這一方式在廣東主要流行於清代。
梁架所用的材栔與大殿不同。
檐下的鬥和拱的樣式和紋飾與大殿的不同。
由此可見前廳應該是清代前中期加建的。值得注意的是加建的前廳其設計能够做到尊重原有的大殿,做到了主從有别,先後有序,協調美觀。這種在正廳或正殿前面加前廳的做法,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許多宗祠和寺廟建築中得到采用。如廣州的三元宫、廣州瀝窖的衛氏大宗祠、廣州小洲的簡氏大宗祠等。
五、玉皇殿成就
玉皇殿雖小,但搆架精緻异常,如俗語所説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反映出本遵宋代法式而又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創新的特點。
前面提到的上檐兩側檐柱實施“减柱造”,從現場的各種情况分析是頗具匠心的一個創造。首先表現爲因應建築場地狹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實現建築的完美。在現場可見,在星岩的閬風岩與玉屏岩頂上,没有一塊超過100平方米的平地可供建設廟堂的。此地爲石灰岩山體,兩岩峭壁千仞,突屹於千頃烟波之上。僅餘兩岩之間這個近九十平方米的地方還可以建房,在當時如要人工拓寬場地的話,面對堅硬的岩石,其需耗費的人工和財帛恐怕誰也難以承擔。就在這種條件下,同時還要考慮的上下山的道路和建築物的朝向等。現在的布局已無可挑剔。但如果按一般的結構形式,上檐就是僅由四根内檐柱組成的單間的屋頂,其正脊僅有兩椽又三分之二的短小一截。如此的一個小頂,顯然不適合安置玉皇大帝的。實際上在視覺上也是不美觀的。但是如果同時讓下檐的前後檐和兩側一樣讓乳栿上的短柱都充當内檐柱,則會因上檐所有鋪作和梁架的重量都外移到下檐柱和上檐柱之間,也就是增加了外檐柱荷載的重量,從另一角度看就是下檐柱壓强增加的同時重心上移,使得結構的不穩定性增加。因爲該殿采用的是層層叠加的抬樑式結構,抗側推力和抗大風能力差過穿鬥式的結構。在這種情况下,現在該殿采用的是最佳方案。
這一方案的實現,還要設計者對原來的規範性的梁架形式進行合理的改造才能完成。而改造方案就是在上檐梁架中,增加了“附加平樑”,這條“附加平樑”所處的高度和在平面上所處的位置,恰好是上檐角樑樑尾所可以錨固的地方。因爲兩側共計四根的乳栿上立的短柱,改用爲上檐後,這兩側的檐柱同時又擔當起了上檐角柱的角色,上檐角柱往上加上了六層的鋪作,從而在轉角處搆築了一個木枋平架,爲轉角屋面的完成準備了穩當的條件,於是角樑便可以和下檐一樣,放置於平架上,以45度外伸最後完成屋角的搆成。同樣,上檐角樑按下檐角樑相同的坡度安置的話,剛好樑尾處在平樑和四椽栿之間,爲了栓住角樑樑尾,根據材栔所限定的關係,設計者在此位置使用了附加的二椽栿(附加平樑)——因爲它的長度與平樑相等,姑且以此稱呼。所以用“附加平樑”來解决栓住角樑樑尾的問題,而不采用短柱,可以得到安裝和維修時施工方便的好處,如用短柱的話,則要事先裝好柱子和平樑以及順着殿身方向的羅漢枋,再將這個裝好的架子吊上屋頂才能完成,而用現在的方式,則一個一個的單個構件逐一往叠加就可以了。簡便多了。有人會問爲何不用抬昇四椽栿到現在“附加平樑”的位置以取代“附加平樑”的作用,顯而易見的是,碩大的四椽栿上移引致的結果同樣是重心上移增加不穩定的問題。由此可見玉皇殿上檐梁架的革新,堪稱是神來之筆,雖然發生在一間小的殿閣結構之中,但其意義不低於德慶學宫的减柱搆造。它顯示出明代廣府大木搆架的建造水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六、後 記
玉皇殿測繪一眨眼就過去了十五年了,世事蹉跎,至今方有機緣爲其筆録於上。唏嘘之餘,亦感快意!當年的工作條件相當艱苦,一是上下山路極陡峭,每天很早就帶着乾糧上山,氣喘吁吁之後,便爬到幾根瘦竹竹蔑搭結的脚手架上,當時有粤語打油詩記曰“幾枝竹,左右鬱,三下兩下爬上屋。幾張紙,一把尺,又畫又度,手脚麻木……”以自我開解雲雲。爲了節省時間,都是直到天黑看不見了才收工。樑偉同志年紀較大,也一直和我們在一起,給我們以很大的支持。這次的工作,大家都當作是自己應該做的事,除了按規定領取差旅補貼之外,並無其他的津貼和奬勵,最大的收穫是,在我們測繪之前,大家對這一珍貴的文物古迹瞭解是不多的,一經科學測繪,它就像掀開了面紗的仙女一樣的光彩動人。而作爲親手爲其測量繪圖的人,就有了一分無以代替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