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嵩山甄氏源流考



  甄天義 甄金山 甄秉燦(甄天義、甄金山、甄秉燦,嵩山甄氏文化研究會。)

  中國嵩山,森著萬裏,馳名環球,是我華夏甄姓氏族的主要發源地和發祥地之一。

  甄姓氏族是華夏古今一萬三千餘個姓氏中最古老悠久優秀賢達的姓氏之一。甄氏得姓大約於四千二百多年前的氏族部落聯盟時代,元祖爲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黄帝,始祖爲上古五帝之中的聖君虞舜。甄姓當代子孫約占華人人口萬分之六,爲中華之第一百六十二大姓。

  嵩山峻極於中天,鐘靈毓秀,孕育出包括甄氏在内的諸多古老姓氏及其燦爛文化。這是因爲嵩岳雄踞北緯三十二度至三十七度,東經一百一十度至一百一十七度之間,是太古代華夏版圖内崛起於汪洋大海最早的大陸板塊之一。石器時代地處北温帶,爲典型的適合於人類生息繁衍的最佳人文自然環境。二○○四年二月十三日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爲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神山四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甘霖豐而潤澤,光照足而和煦,獨得天時。嵩岳東袂鄭汴衢通虞商,西縯洛陽迤邐函谷;南控許州脈聯陳蔡,北依黄河瞰望青岩,因水陸通九州,八方暢逍遥再得地利。神農氏在嵩山淮陽制耒造耜播禾種藥、軒轅黄帝在嵩山新鄭壽丘被推舉爲華夏九州氏族部落總酋長而一統天下;虞舜聖君在嵩山負黍城踐祚帝位,教化黎庶;夏禹在嵩山治水,安瀾九州,建都於陽城,開創中華封建王朝之先河。中國歷史上有二十六個封建王朝在嵩山四周的洛陽、安陽、開封、鄭州、許昌、商丘、淮陽建都駐蹕,博得天下萬世人和。天時、地利、人和在嵩岳薈萃臻備,玉成了驚服四海、震憾環宇的包括甄氏文化在内的華夏文明盛典。

  嵩山甄氏之元祖爲華夏共同的人文始祖軒轅黄帝。《史記·五帝本紀》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譙周注曰:“軒轅,有熊國君。”皇甫謐注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黄帝於黄帝元年二月初九誕生於嵩山東南名峰具茨山下的軒轅壽丘。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於黄帝三十五年三月初三在軒轅黄帝宫執掌九鼎,統一華夏。元祖娶正妃西陵氏嫘祖,次妃方雷氏女節,次妃彤魚氏,次妃嫫母。黄帝共生二十五子,其中得姓者十四人計十二姓。明神宗萬歴年間進士黄淳爲南宋時遷粤的甄氏族人編纂的《甄氏族譜》作序時點評曰“甄氏之先祖係出虞姚,蓋亦軒轅裔胄也。”黄帝在嵩山聖靈之地執政七十五載,壽一百一十歲。崩後葬陝西橋山黄陵。爾今,海内外甄氏子孫每逢農曆三月初三便與華夏炎黄子孫一道前往嵩岳具茨山祭拜元祖軒轅黄帝;每逢清明時分前往黄陵祭奠元祖軒轅黄帝之英靈。

  嵩山甄氏之始祖爲聖君虞舜,是黄帝之九代孫:黄帝生昌意,昌意生帝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聖祖重華,即吾始祖虞舜。至於始祖虞舜的出生地史學界各有考證:有河東蒲坂嬀汭(山西永濟)之説,有濮州雷澤姚墟(河南濮陽)之説,有甄城姚墟(山東鄄城)之説,有上餘姚丘(浙江上虞)之説等。其實虞舜作爲上古氏族部落聯盟之酋長,華夏皆其王土,足迹遍及九州,恩澤沐於四海,炎黄子孫皆敬仰之,其確切出生地之争並不十分重要。而虞舜之執政活動核心地區則在黄河中游兩岸、中岳嵩山周邊却是不争的事實。《史記·五帝本紀》就簡要的記載了舜祖成就偉業之路綫圖:“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歷山在黄河之陽、嵩山之陰的山西翼城境内,雷澤位於黄河西畔的河南濮陽,壽丘乃黄河南岸嵩山東麓的河南新鄭軒轅之丘,唐代史學家司馬貞於《史記·五帝本紀》注中有考證:“壽丘,地名,黄帝生處”。

  “陶河濱”三字中則藴含着我甄姓氏族與舜祖之血緣傳承關係,而且是我甄姓氏族得姓之總綱。我甄姓之祥符由“西土瓦”三字搆成會意之字,可以斷定我甄氏始祖乃制陶作瓦之鼻祖。而舜祖帶領並指導族人在哪條河的河畔制陶作瓦,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黄河兩岸及其支流邊上。綜合諸多史學家之論证,應北起河南範縣濮陽,南連山東鄄城定陶,西接河南陳留封丘,再至嵩山北邙洛陽大約八百裏的黄河之濱及其支流河畔。東漢史學家嵩山陳留人圈稱所著的《陳留風俗傳》有更詳細更確切的記載:“舜陶甄河濱,其後爲氏”。陳留乃是西漢郡屬,漢武帝元符元年置,時治二十九萬六千二百八十四户,一百五十萬九千五十口臣民,轄古都開封周邊的尉氏、封丘、雍丘(杞)、小黄、寧陵、長垣、襄邑等十七縣,其區域跨嵩山之東的黄河兩岸。作爲陳留人圈稱編纂的《陳留風俗傳》當然是以陳留郡的風土人情爲基本素材而撰寫的史書。文中之舜係指我甄氏始祖虞舜;“陶”乃制陶,“甄”乃作瓦,“河濱”乃指陳留北的黄河及其支流的古濟水畔。概括而言,始祖虞舜帶領其子孫臣民在陳留黄河之濱制陶作瓦,其子孫臣民中的部分成員或以陶技或以陶官爲姓氏,形成了甄姓氏族。當然,嵩山東麓的陳留古郡處也就成爲華夏甄姓氏族的重要發源聖地了。明代朝議大夫國子祭酒兼翰林侍講兼修國史總裁豫章胡儼,於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夏四月爲山東《慶雲甄氏族譜》作序時明確記載了甄氏得姓氏之淵源:“甄氏出自陳留虞舜之後,初舜陶甄河濱,其後因以爲氏”(見山東魚臺《甄氏族譜》卷一第四十六頁)。東漢史學家圈稱與明代史學家胡儼二者所據史料相佐印证,爲嵩山甄氏發源得姓作出了真實可信的推斷。嵩岳東麓的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鄭州大河村文化遺址,嵩山北麓的澠池仰韶文化遺址,偃師二裏頭文化遺址,嵩山西麓的洛陽王灣文化遺址,洛陽城東南的甄官井遺址,嵩山南麓的登封告成雙廟文化遺址,這些情係中華文明的文化遺址均在嵩山一帶的黄河之濱。在此相繼出土了諸如瓦罐、壺、鉢、盆、勺、甑、盤、盂、碟、鬲、瓮、豆、斝、竈、陶鼎、陶塤等許多黄帝至虞舜時代不同時期不同品位的陶器。陶瓦作爲上古時代的高科技産品,不但成爲劃時代的華夏文明演繹之標識,也爲嵩山及其黄河段是“舜陶甄河濱”之主要基地提供了確鑿可鑒的歷史實物見证。

  始祖虞舜在跋涉萬裏,艱苦磨礪半個多世紀之後莅臨嵩岳,在這座神州華表下勵精圖治,開創帝業,完成了四大曆史使命:首先大約在公元前2112年即舜祖六十一歲花甲之時,於嵩山的負黍城從堯帝手中繼承華夏部落聯盟酋長之位成就帝業。古時中岳嵩山稱負黍山,其西南麓之負黍城亦稱負夏城,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鎮西南。《史記·五帝紀·虞舜》有明確記載:“就時於負夏”。《孟子·離婁》載:“舜遷於負夏”。《帝王世紀》也有記載:“舜遷於負黍”。由此可知,聖祖虞舜就是在嵩山一統天下昇遷帝位的。負黍城此後相當一個時期成爲全國政治經貿冶煉中心,其故城遺址如今已被河南省列爲文物保護單位。第二件事是爲嵩山命名並令子孫崇拜嵩山。史書《竹書紀年》記載:“帝舜命嵩山爲中岳嵩高”、“帝舜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於太室”。太室即嵩山的主峰,海拔1496米。從此,嵩高成爲嵩山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雅稱而躋身於華夏名岳之中,此也爲我嵩山甄氏“嵩高堂”之源淵也。第三件事,聖祖虞舜與華夏著名隱士在嵩山南支脈箕山及負黍城相會,拜許由爲師,請教治國之道。《吕氏春秋·孟夏紀·尊師》載:“帝舜師許由。”《顯志賦》載:“舜與許由相遇於負黍”。《帝王世紀》記載則更明確:“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堯舜皆師事焉”。當堯舜二祖有意將天下禪讓給許由時,許由隱箕山而不出。清代陳留知縣甄汝舟曾作詩《許由掛瓢處》以記其事:“隱士欲逃名,後世傳佳話。如何意潜踪,並此瓢不掛”。舜祖在嵩山執政三十九載,所做的第四件大事是選拔栽培禹爲繼承人,指導其浚通江河,安瀾九州,並在嵩山陽城禪天下於大禹。《史記·夏紀》載:“帝舜薦禹於天,爲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避舜之子商均於陽城。”陽城即嵩山東南麓的告成,是夏王朝建立最早的皇都。舜祖在嵩山完成禪讓大禮之後向南巡狩,百歲大壽時崩於廣西蒼梧,殯葬於湖南之九嶷山。

  探根溯源,嵩山甄氏子孫乃聖君虞舜在陳留至嵩洛北邙陶河濱,於負黍城治理天下時繁衍的嫡孫。在宗脈上又分兩大支脈:一支爲虞舜子孫中的制陶作瓦者。《中州古今·源出河南一千姓》載:“出自帝舜之後,舜曾在大河之濱作陶器,其後代以職業技藝爲姓,取甄姓。”另一支爲跟隨虞舜制陶作瓦的皋陶之子仲甄。唐代史學家林寶所撰《元和姓纂》記載:“甄,皋陶次子仲甄之後。”古棠南園逸民張鴻儒1962年爲山東魚臺《甄氏族譜》作序時稱:“考甄氏,係出庭堅之後,名門鉅族,代有聞人。”皋陶,字庭堅。爲堯舜禹三帝的司法重臣,其次子跟隨舜制陶作瓦,被舜賜名號爲仲甄,其後以祖字傳姓爲甄。此支脈之甄姓尊皋陶爲始祖,稱庭堅甄氏。此支主要分佈於嵩山之南的許昌、光山、固始及安徽的六安、金寨等地。  《史記·夏紀》載:“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此一支甄氏的部分後裔後來又南遷西徙到蜀,再播遷到重慶竹筏門、湖北鶴峰、湖南桑植大庸慈利等地。上述甄氏兩大支脈實爲一體:一則是從血緣關係上講,皋陶與舜本爲堂叔姪,均爲顓頊帝之嫡孫,屬同祖同宗。二則虞舜爲君皋陶爲臣,皋陶次子仲甄之名號,蓋由舜帝所賜而生。因此而言,一干兩枝本末同根。甄氏得姓,無論是直接間接,還是嫡親旁庶,皆由舜祖或親生或賜予而往後傳承。故而天南海北,皆推虞舜爲我甄姓之始祖也。

  嵩山甄氏之姓源演變及其讀音演變,也同其它甄氏支脈一樣有一個博大而漫長的嬗變時空。

  關於姓氏演變。

  嬀姓。《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載:“瞽叟姓嬀。”《元和姓纂》載:“嬀氏,舜生嬀汭,子孫氏焉”。《姓氏·急就篇》載:“舜居嬀水之汭,其後因姓嬀。”

  姚姓。《史記·五帝本紀》載:“生舜於姚墟,故姓姚。”晋代史學家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載:“帝舜即有虞氏,姚姓也。”

  虞姓。《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載:“帝舜爲有虞。”皇甫謐作集解曰:  “舜嬪於虞,因以爲氏。”《史記·虞舜》又載:“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縣”。《括地志》雲:“虞國,舜後所封邑也。”虞城縣利民鎮的虞君商均墓冢如今尚保存完好,供後人憑弔。

  陳姓。《史記·陳杞世家》對我甄氏由嬀姓至陳姓的演變過程有確切記載:“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爲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嬀汭,其後因爲氏姓,姓嬀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爲封國。夏后之時,或失或續。至於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後,得嬀滿,封之於陳,以奉帝舜祀,是爲胡公。”史學家杜預所注更揭示出胡公滿世家爲甄氏之淵源:“遏父,舜之後,陶正官名,是生滿者也。”陳國爲周武王所封諸侯國,治都在嵩山東南二百三十公里的河南淮陽城。自陳胡公滿至陳緡公越共傳二十世二十四代王,前後計五百六十九年。公元前479年陳國被楚惠王所滅。陳胡公時,甄姓寓於此世家,並由此而派生出宗族姓氏陳胡滿袁等三十餘姓。這與史學界關於華人姓氏源自夏商周,衍生於春秋戰國之説相吻合。

  甄姓。公元前370年左右,陳胡公滿的二十五代孫中有個叫陳通的賢士,因反抗楚肅王臧之暴政而於周烈王五年左右奔赴東周之都嵩山洛陽,朝覲周烈王喜。烈王姬喜以爲陳通忠於周王室,爲恢弘光耀通之世家名位,就下詔一方面推崇帝舜曾任陶甄之職時所作的歷史性貢獻,並授通爲周朝陶正之官;一方面恩賜通甄姓。甄姓由此因周天子敕封而入正統,並從此傳承至今。對此,各個朝代的重要典籍均有史料記載。唐代名臣嵩山洛陽文學泰鬥張説爲唐代名臣甄亶所作《廣州都督甄公碑》中就神筆銘文:“昔胡公紹舜,奄有大邦,楚子縣陳,乃成樂土。當烈王之世,有陳通奔周。王以爲忠將,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職,命爲甄氏,賜姓因生,如堅之讀,形聲轉注,以真爲音”。宋代莊綽所撰《鷄肋篇·甄氏舊譜·甄復》載:“舜子商均後,周封於陳,爲楚惠王所滅。至烈王時,有陳通奔周。王以爲周將,以舜居陶甄之職,命爲甄。”清代名流李鴻章、黄彭年所纂《畿輔通誌》亦有記載:“陳通奔周,王以忠將,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職,命爲甄氏,賜姓因姓。”由此而論,我嵩山甄氏以陶甄之技藝得姓於嵩山陳留黄河畔,以陶甄之官職定姓氏於嵩山洛陽。故曰:嵩山乃是我甄姓氏族無可争議的重要誕生發祥地也。

  關於甄姓讀音之嬗變。

  三國之前。“甄”字讀音爲“絹”或“堅”。東漢文字學家嵩山汝南人許慎所撰《説文解字》稱:“甄,陶也,從瓦,垔聲,居延切。”唐高宗李治第六子章懷太子李賢爲範曄《後漢書》作注時稱:“甄,音絹”。《康熙字典》爲此作注:“甄[唐韵]居延切;[集韵]稽延切。”

  三國之時。“甄”姓之字才讀爲“真”音。史學家陳壽所撰《三國志·吴書》載:“孫堅入洛,屯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令人入井,探得傳國玉璽。以甄與己名音協,以爲受命之符。則三國以前未有音爲之人切者。孫權即位,尊堅爲帝。江左諸儒爲吴諱,故改音真。”宋代莊綽所撰《莊季裕·鷄肋篇》對嵩山淮陽進士甄徹姓氏之讀音曾有一個典故記述:“甄徹,字見獨。登進士時,林攄爲樞密。當唱名讀‘堅’時,上以爲‘真’音。攄辯不遜,坐貶。”這個傳奇色彩的典故出自北宋徽宗趙佶大觀年間之汴京開封,成爲嵩山甄氏世代相傳之佳話。三國吴國大帝孫權即位於公元222年,至此,從舜帝陶甄時代至三國吴建立之時,時空跨度達二千四百年之久,甄姓方才從姓氏字形到姓氏讀音正式固定下來並傳承至今。而東周陳通被敕封賜姓爲甄,孫堅在甄官井得璽其後爲甄姓定音均發生於嵩山洛陽,這不能不説是天公巧合,聖靈玉成。難怪北宋大史學家司馬光就寫下了灼傳古今的名句“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作爲華夏文明的摇籃嵩山,不但孕育出古老優秀的甄姓氏族,而且雕塑出風采靚麗的甄氏名門望族的群像。

  河南地處華夏之中心故稱中原,因其大部分版圖在黄河之南而得名。

  “河南”從廣義上講係指以嵩山爲核心的黄淮區域;從狹義上講,特指以嵩山爲聖靈的“河南郡”。河南郡乃故秦所設的三川郡,由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5年更名爲雒陽。西漢時户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四十四,人口一百七十四萬二百七十九,轄嵩山周邊的洛陽、滎陽、偃師、密縣、開封、樑、新鄭、中牟、成皋等二十二縣。公元39年由東漢光武帝劉秀改爲河南尹,轄嵩山周邊二十一城。洛陽位於嵩山西麓、黄河南岸,因其傍依中岳,雄踞龍門,挾崤澠之險阻,當秦隴之襟喉,承嵩潁龍脈虎氣,揚河洛文明甲天下,因而先後有夏、商、周、漢、魏、晋、北魏、隋唐、後梁唐漢周、北宋(西京)、金(中京)等十五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駐蹕。而河南郡所轄之開封,古稱大樑汴京,先後有戰國時期魏、五代時的後梁、後晋、後漢、北宋、金等七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執政,加上嵩山地區的夏都陽城、商都鄭州、漢都許昌、陳都淮陽,可以説,以嵩山爲標徽的“河南”望郡是中國封建王朝建都歷史最悠久,時代最漫長,朝代最繁多的風水寶地,這在華夏文明史上是絶無僅有的。地靈必將孕育人杰,作爲甄姓氏族重要發源發祥地的嵩山“河南”成爲甄氏名門望族之聖地更在情理之中。甄氏門中的英杰才子、賢達政要、豪俠高士必將雲集於華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嵩山一展才華,建功立業。嵩山甄氏名門在政治風雲的碰撞中崛起,望族在金戈鐵馬的鏖戰中榮耀。東漢史學家嵩山陳留人圈稱在其所著的《陳留風俗傳》中對此作出言簡意賅的贊評:“舜陶甄河濱,其後爲氏,望出中山河南。”

  嵩山河南之甄氏望門,從源流上看,有原籍嵩山的虞舜之直系嫡孫,有甄通先祖在洛陽任東周大臣時落籍於嵩山周邊的嫡孫,也有從河北定州、無極、山東、山西回嵩山洛陽爲官、爲屬、爲僚、爲士、爲民而落籍於此的甄氏嫡孫。從區域上講,“河南”望門特指以洛陽爲龍頭的河南郡,而嵩山之東的陳留郡,嵩山之南的潁川郡及汝南郡等區域均屬河南嵩山甄氏之望門的領地。從時代上分,前期爲史學家圈稱所指的周朝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後期則爲三國至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時期。嵩山河南甄氏各個時期之名門望族代表世家及其代表人物朗若燦星,瓜瓞葳蕤,彪炳史册。

  甄通。周朝戰國時嵩山淮陽人。公元前370年左右赴嵩山東周都城洛陽,被周烈王封爲朝廷陶正之官,且賜姓以甄,以爲榮耀(見唐代張説《廣州都督甄公碑》)。

  甄尊。西漢中葉嵩山西麓杜陵人。西漢元帝劉奭時授長安京兆尹。孝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在嵩山洛陽任河南太守。後又遷河内太守及右扶風郡守。政績卓著,爲西漢名吏,開秦漢甄氏登上政要舞臺之先河(見《前漢書·百官公卿表》) 。

  甄邯。先在嵩山南麓領兵,敕封承陽侯,封地於嵩山南的汝南郡(見《前漢書·外戚恩澤表》)。後在嵩山西麓之函谷關一帶率兵征戰。後擢昇爲太保、大司馬,執掌朝廷之大政,爲我嵩山及華夏甄氏之舉世英杰(見《前漢書》)。

  甄宇。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年間,即公元56年封甄宇爲“瘦羊博士”。因宇爺在詔賜衆博士每人一羊中挑選最小最瘦之羊而免於衆人争訟,其謙讓美德爲朝野所敬仰。旋即被光武帝劉秀招至嵩山洛陽,聘爲太子劉莊之少傅。多次建言獻策於朝廷而有雅風(見《後漢書·儒林傳》)。

  甄承。甄宇之孫,嵩山洛陽甄氏豪門世家。世傳《嚴氏春秋》,在嵩山洛陽東漢太學講學授道多年。東漢章帝時舉孝廉,赴嵩山東之樑國爲相。樑同時轄河南陳留、寧陵等九城。承焚膏繼晷,勤勉執政,愛民如子,被載入史册,贊譽爲卓儒名吏(見《漢書·儒林傳》)。

  甄邵。嵩山南麓潁川郡禹州人。東漢時與曲阜大儒甄子然一道在嵩山洛陽爲朝官。兩位甄氏卓儒爲嵩山甄氏文化的卷軸上增熠生輝,傳爲嵩山世代佳話(見山西洪洞《姓氏淵流·甄氏》)。

  按:周秦兩漢時期,甄氏“河南”一望石驚天開在嵩山崛起。或持鉞護國,或佩印執政,或秉毫撰典,或弘儒傳道,無不彰顯出我華夏甄氏超人之才華。

  甄逸。東漢順帝年間人。靈帝年間任嵩山之南的上蔡令。《三國志·魏書后妃傳》載:“逸,上蔡令。”《畿輔通誌》載:“甄逸,漢太保甄邯之後,世吏兩千石,官上蔡令”;《元和姓纂》載:“邯六代孫逸,後漢上蔡令。女爲文帝皇后。逸子儼,孫暢。暢生紹,紹生述。六代孫元成,生詡。詡曾孫懷素,唐廬陵令。”逸爺只身赴上蔡,揚善抑惡,勤勉爲民。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病卒於任上。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明帝曹叡從嵩山洛陽出發,制緦服臨喪,百官陪位,親自將其外祖父甄逸、外祖母安喜君張太君葬於嵩山東麓五龍捧聖的盤龍灣甄墳溝 (見陳壽所撰《三國志》)。此墓地先後葬有甄逸世家數代人,成爲聞名遐邇的皇冢,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八十一載的歷史。公元二OO二年八月十五日,甄逸墓群被新密市政府公佈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甄儼。甄逸之次子。儼於東漢獻帝時在嵩山東任曲樑長。轄密縣、滎陽、新鄭等地。儼爺在兵燹戰亂中爲保一方平安而殫精竭慮,積勞成疾,於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英年早逝,葬於嵩山東麓新密甄逸墓地(見陳壽所撰《三國志·魏書》)。

  文昭皇后。甄逸之第五女,名洛,生於漢靈帝光和六年(公元182年)。生魏明帝曹叡及東鄉公主。曹丕建魏稱帝,將國都由許昌遷至嵩山洛陽,甄洛爲曹丕夫人。後洛遭誣諂被曹丕賜死,卒於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六月,享年三十九歲。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叡在嵩山洛陽追封其母甄洛爲文昭皇后,葬母於河南安陽靈芝村 (見陳壽所撰《三國志·魏書·后妃傳》)。甄洛秀外慧中,賢淑才高,所作古詩《塘上行》被録進《樂府詩集》。文昭皇后爲此被録入當代《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成爲入選的中國最早的女詩人。嵩山甄氏族人賦堂聯以贊之:“袖裏虹霓冲霽色,筆端風雨駕嵩濤。”

  曹芳之甄皇后。甄逸之曾孫女,甄儼之孫女。三國時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之皇后。甄皇后於魏正始四年(公元234年)四月乙卯於嵩山洛陽就國母位。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七月壬戌卒於嵩山洛陽,在皇后位九年。薨後葬安陽鄴郡曹氏墓地 (見陳壽《三國志·魏書·齊王紀》)。

  甄像。甄逸孫,甄儼子。三國魏時在嵩山洛陽任虎賁中郎將,官至太尉,率兵鎮守京城。

  甄毅。甄逸之孫,甄堯之子,三國魏時在嵩山洛陽任越騎校尉,掌越人來降之騎兵。

  甄暢。像之長子,逸之曾孫。三國魏時在嵩山洛陽任射聲校尉,散騎常侍。追贈車騎將軍。 

  甄温。像之次子,逸之曾孫。三國魏時在嵩山洛陽任射聲校尉,授輔國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掌統兵征戰,俸禄萬石。

  甄韋華。像之三子,逸之曾孫。三國魏時於嵩山洛陽被封列侯。

  甄艷。像之四子,逸之曾孫。三國魏時於嵩山洛陽被封列侯。

  甄黄。像之五子,逸之曾孫。三國魏時於嵩山洛陽妻平原公主曹淑,爲平原駙馬,被封列侯。

  甄紹。暢子,逸之玄孫。三國魏時於嵩山洛陽被封列侯。

  甄德。黄子。三國魏時在嵩山洛陽被封授平原侯,廣安縣公。司馬炎在嵩山洛陽建晋,封甄德爲鎮東大將軍,授大鴻臚,光禄大夫等七個要職,文韜武略兼備。

  甄喜。甄德之子。晋時於嵩山洛陽被授中書侍郎,衛將軍,遷輔國大將軍(以上均見《三國志》及《晋書》)。

  按:甄逸世家在嵩山的“河南望門”中聲赫九州。自東漢中葉至三國西晋的一個半世紀期間六代金鼎列食,博帶峨冠,象笏滿朝,位重望尊,權傾朝野,是華夏甄氏家族歷史上最鼎盛最榮耀時期。

  甄琛。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朝元老名臣。創業成名於中岳嵩山與古都洛陽。曾被北魏拜授爲中書博士、諫議大夫,後遷太子少保、吏部尚書等二十六個顯赫要職。琛爺在授河南尹加平南將軍期間威鎮京城嵩山洛陽。公元510年間,宣武帝元恪授命甄琛與處士馮亮、沙門統僧暹在嵩山太室峰南嵩門待月西側修建閒居寺,後改爲嵩岳寺。孝明帝正光(公元520年)前後,寺中主體建築——冠譽中外古今的嵩岳寺塔落成(見《魏書·逸士傳·馮亮傳》)。至今,這座高四十八米左右的十二邊形磚塔,雖經一千五百年的風雨雷電的洗禮却仍巋然矗立,風采依舊,是國務院於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首批公佈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爾今是咱老甄家唯一保存下來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産。真個是“數盡當年萬户侯,唯留天下甄家塔”。琛爺一生中被朝庭所授的二十六個文武要職中有二十個職務是在嵩山洛陽任職的,因而成爲北魏中央集權核心人物,統領京師司理大政,上馬統軍,下馬管民的名吏勛臣。嵩山甄氏族人撰堂聯贊譽琛爺高雅之風:“彈琴聞理政,望嵩煉仙心。”

  甄密。琛之從弟。於嵩山洛陽任北魏國子博士、平東將軍、金紫光禄大夫、車騎將軍、廷尉卿等十三個文武要職。

  甄侃。琛之長子。於嵩山洛陽任北魏秘書郎。

  甄楷。琛之次子。於嵩山洛陽任北魏秘書郎、尚書、征東將軍、驃騎將軍、光禄大夫等文武要職。

  甄寬。琛之三子。於嵩山洛陽任北魏從事中郎、治書侍御史、員外散騎侍郎、太尉等文武要職。

  甄儉。甄密之子。於嵩山洛陽任北魏前將軍、大中大夫(以上見《魏書·甄琛傳》)。

  按:甄琛先祖及其世家後代子孫,在漢民族與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歷史時期,在北魏王朝的政治舞臺上開拓文明,建樹卓著,爲促進中華各民族的大團結大進步立下了名垂千古的功勛,爲嵩山甄氏歷史文化之輝煌矗立起以嵩岳寺塔——天下第一甄家塔爲代表的豐碑創下了不朽的杰作。更爲天下所有甄氏子孫留下了價值連城的傳家之寶。

  甄權。嵩山東南麓扶溝人,權爺歷經南北朝、隋、唐一個多世紀,閲盡嵩山黄河沉浮之滄桑。權爺博覽醫學經典,尤精切脈針灸醫術,善治疑難雜症,令重病痼疾者起死回生,被譽爲嵩山神醫。權爺撰有中華醫學專著《明堂人形圖》、《脈經》、《針方》,成爲後來習醫者醫學經典。權爺一百零三歲大壽時,唐太宗李世民經嵩山赴扶溝,親幸其宅,訪逮其術,並擢權爺爲朝散大夫,賜幾杖,優隆高年。嵩山甄氏族人爲這位老壽星撰堂聯贊曰:“妙灸神針扁鵲在世,聖醫仙刀華佗再生。”(見《新唐書·文藝傳》)。

  甄立言。權弟。同兄一道侍母習醫,行醫於隋唐,與兄同爲嵩山神醫。撰有醫學專著《本草音義》等傳世醫書(見《新唐書·文藝傳》)。

  甄亶。字道一,甄封第四子,東周嵩山洛陽之甄通爲其血緣先祖。唐代嵩山洛陽名流唐朝名臣張説所作《廣州都督甄公碑》文曾記其祖根淵源:  “陳通奔周,王以爲忠將,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職,命爲甄氏,賜姓因生。”  “惟祖惟曾,在商在夏,世濟其美,永觀厥成。君(指亶)即宋州府君(指嵩山商丘刺史甄封)之第四子也”。亶榮任廣州都督、幽州都督、夏州都督、御史中丞、嶺南五府經略討擊使等十一個要職。亶爺八次統兵征戰,五次主管藩國事務,恩澤羊城,蜚聲海内外。張説將陳通與甄亶之身世一同寫進一通碑文,故而説明甄亶這位唐代中葉名臣良將之祖根淵源於河南嵩山(參見張説所撰《廣州都督甄公碑》)。

  甄濟。字孟成,祖根河南古都淮陽,後居河南衛州,即今河南淇縣人氏。濟自幼喪父而有凌雲之志。唐代由盛轉衰之時,濟爺隱居淇縣青岩山攻讀聖書經卷修身養性煉志。濟爺貞操高潔,寧静致遠。叛賊安禄山誘迫濟爺以高官厚禄,濟爺則富貴不能淫;安禄山使人利刃逼頸濟爺則威武不能屈;叛賊安慶緒將之囚禁於嵩山洛陽安國觀,濟爺則誓死不就範而持節不能移。後來廣平王李寂平叛收復洛陽,濟爺則毅然參加平叛之師投入征戰。唐肅宗李亨親授濟爺以秘書郎,拜太子舍人、部員外郎,並詔濟爺居三司衙門,令受安史僞爵者跪拜之以愧其心。唐憲宗李純也十分敬重濟爺之高風亮節,詔封其爲朝散大夫、秘書少監。至今,嵩山甄氏及各姓賢達志士無不十分敬仰濟爺之懿德令名。並撰堂聯緬懷這位先祖:“樵夫却步,望徽直節。”(參見《新唐書·甄濟傳》)

  按:唐代盛世,威服四海。嵩山洛陽爲太宗、高宗、武後、玄宗等有作爲的唐朝君王掌鼎執政之都城,嵩山甄氏族脈仰仗嵩岳河洛地靈而騰達。高士賢達,俠肝義膽;良將統帥,金戈鐵馬;忠臣義士,鞠躬盡瘁。皆爲我華夏大唐成爲環球第一强國作出了承載千秋的貢獻。

  遼國耶律阮帝之甄皇后。甄後相傳爲嵩山潁川人,生於唐哀帝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先奉詔入後唐京城嵩山洛陽爲宫女。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後唐傾覆,再詣後晋都城嵩山汴京爲宫女。甄氏嫻静端莊,在兩朝宫中深得皇后鍾愛。後晋開運四年(公元94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攻破汴京滅掉後晋。甄氏時年四十一歲,因其品貌佼衆,遼太子耶律阮遂納甄氏爲妃。耶律阮於天禄元年(公元947年)登基,封甄氏爲皇后,甄皇后遂成爲遼國歷史上唯一的漢人皇后。甄皇后在位五年。穆宗應曆元年(公元951年)甄皇后與遼世宗耶律阮被叛臣察割所弑,甄後享年四十六歲。遼景宗耶律賢於保寧元年(公元969年)登基,將其父耶律阮及甄後葬於醫巫閭山皇陵。甄皇後生皇子只没,字和魯堇,被遼景宗封爲寧王,所著《放鶴》一詩,爲傳世佳作(參見《遼史·后妃傳》)。

  南宋金元時代,中原兵燹拉鋸,烽火連綿,百姓罹難,十室九空。嵩山甄氏爲避戰亂,部分子孫被迫逃離家園南遷。留下來的甄氏子孫雖遭朝代更迭割刈之難,但祖輩們却在艱難竭蹶之中鋭志不减。

  明清以來,嵩山甄氏賴先祖蔭德而人丁興旺,棟樑楙梃。據不完全統計僅嵩山及其周邊甄氏子孫中就有二十七人中舉授官。其中嵩山東麓景店村之甄廷爵中河南武舉第一名,授直隸分州郎。甄汝舟中進士任陳留縣令,甄殉授登封知縣,甄文卓遷廣武縣長。另有六十九名中秀才,八十二名爲不同時代之太學生,實爲後代楷模。

  黄河後浪推前浪,嵩岳古韵推新人。據不完全統計,建國以來僅嵩山周邊的三十餘個縣市之甄氏中具有副處級以上職務者六十八人,科級以上職務者一百二十九人。其中尤爲突出的代表人物當數嵩山潁陽的甄德寬。德寬在抗日烽火中隨皮定均司令員轉戰嵩山豫西,193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任潁陽地下黨書記、區長、區委書記。昔日甄通仕周官於洛陽,甄尊授太守於洛陽,甄琛於洛陽任河南尹。今朝,天道重歸,甄氏英杰再治古都洛陽。二十世紀中葉,甄德寬榮任嵩山洛陽地區專員,成爲中華古都洛陽的最高父母官!不能不説是嵩山峻極的虎氣,黄伊洛潁的龍威格外青睞我甄氏精英!

  關於華夏嵩山甄氏播遷之脈流。

  商均虞城大播遷。播遷時間爲夏朝,大約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左右。夏初禹封帝舜之子商均於嵩山東麓之虞思國。其後代播遷之方向爲:向南→河南之淮陽、太康、拓城;向東→山東;向東南→安徽、江蘇;向西→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

  陳胡公遷封陳國淮陽。時間爲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478年左右。嬀滿在周初受武王封,由河東嬀汭(今山西永濟)遷至嵩山東南陳國(今河南淮陽)。在陳共傳二十世二十四代諸侯王。其後代分兩個時期兩脈播遷:皋羊一脈後代於西周早期先東北遷至山東定陶鄄城,東周戰國時,其後再西遷至河南衛州(今河南淇縣衛輝)。犀之後代陳通一脈在陳國滅亡之後的一個多世紀,即公元前370年前後因反抗楚王之暴虐遷至東周京都嵩山洛陽。

  甄通河洛之播遷。陳通於戰國時,即公元前370年左右回到舜祖成就帝業的故地嵩山,在洛陽朝覲周烈王。烈王喜封通爲周朝大臣。公元前256年東周被秦所滅,甄通部分後裔由此北遷,經過幾多風雨坎坷,跋山涉水,遷至河北,先後落籍於河北邯鄲、定州,繼而崛起“中原甄氏無極枝”,成爲華夏甄氏之名門望族。

  甄法崇、甄彬南遷西徙再東移。時間大約爲晋朝至明代大約五世紀至十四世紀左右。西晋滅亡後,嵩山甄氏部分名流跟隨司馬氏南遷。法崇一脈由中原遷徙至各地之路綫圖爲:西晋嵩山洛陽→南遷東晋建康(江蘇南京) →西遷南朝宋益州(四川成都) →東遷重慶府(重慶竹筏門) →東北遷鄂(湖北鶴峰) →南遷湘西北(湖南桑植、慈利、張家界)。

  甄濟後裔南遷。其時間爲唐宋時期大約於710年至1279年左右。其南遷路綫圖爲:唐代衛州(河南淇縣) →唐東都(嵩山洛陽) →唐鄂西北(湖北宜城) →北宋汴京(河南開封) →南宋臨安(浙江杭州) →粤北南嶺(廣東南雄) →粤西南岡州(廣東新會) →南宋末新寧德行都(廣東開平) →近代港澳美歐南洋,成爲新時代華夏甄氏之名門望祖中最杰出之代表。

  省六公南遷北徙:其時間爲唐末至明代,大約十世紀至十四世紀。其遷徙路綫圖爲:唐東都(嵩山洛陽) →東南遷江西南昌府豐城→北徙鄂東黄州(湖北黄岡) →湖北新洲。

  洪洞平陽甄氏回歸嵩山。宋元時代,中原戰亂不止,黄河泛濫,瘟疫流行。部分中原甄氏徙河東平陽(山西臨汾)地區避天灾人禍。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先後組織了近二十次山西洪洞大移民。將山西的過剩人口遷至地廣人稀的黄淮地區。山西平陽府的洪洞襄汾一帶的部分甄氏隨明代移民大潮遷入中原,融入嵩山周邊甄氏家族之中。

  四方甄氏英豪回歸嵩山。因嵩山長時期地處全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地帶。故而由中原播遷至全國各地之甄氏英杰賢達志士或因官職遷調,命官携眷落籍,或因進朝執政,封侯爵賜領地而重新回歸嵩山洛陽汴京等地,繁衍子孫並形成各個朝代之名門貴族。

  隨着歷史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速了甄氏族人的人口流動與遷徙。發源於嵩山黄河中原摇籃的甄氏走九州,闖四海,涉南洋,達歐美。真個是虞舜子孫傲環球,甄氏英才滿天下。

  在波瀾壯闊的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嵩山甄氏世世代代祚運綿延,福祉瑞祥,脈流四方,源淵流長。憶往昔,世代嵩山甄氏子孫櫛風沐雨,胼手胝足,與厄運抗争,同挫折拼鬥,同中華諸多姓氏一道,爲神州的文明譜寫下永垂千古的傳世幀卷;望將來,嵩山六萬多甄氏後裔願同海内外甄氏宗親一道,傳承先祖懿德淳風,爲華夏崛起、世界大同而再造輝煌!

  有道是:

  

  溯源流緬懷虞舜感悟甄氏先祖開創河洛偉業之維艱;

  觀嬗變尊崇嵩岳啓迪甄氏後人搆築華夏盛世之天堂!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