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陳留古國敬祖根



  甄國生 甄國振(甄國生、甄國振,嵩山甄氏文化研究會。)

  陳留有古國,古國有祖根。

  陳留乃我嵩山甄氏發源得姓之聖地也。

  陳留位於古都汴樑西南郊,而究其城建史却比開封汴京的資格老得多。它西距嵩岳主峰一百五十公里,北距華夏母親河僅二十五公里,是黄河之濱的一個古都郡國。我們尉氏甄家莊距當今的陳留僅五十公里,是地道的陳留古郡國之廓範。據世代祖爺傳下一首族謡:“問我甄家何處尋祖根,黄河之南陳留郡。”隨着年齡增長,敬宗孝祖之心愈烈。尋祖先之根恒,覓甄氏之源淵成爲我們兄弟倆的夢寐追求!因爲祖根就在眼前處,昔日懵懂却不知,如此下去,豈不愧對始祖,羞於後代!

  我們昆仲爲此多次親赴古郡國陳留訪耄耋老者,查歷史典籍,方才“尋得祖根聖賢迹,撮土插香敬虞舜。”

  陳留爲周朝古城,春秋時係鄭國城邑,名留。後被甄氏之先祖陳胡公之後的陳國所並,故名陳留。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陳留置陳留縣,隸屬於三川郡。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徹在此設陳留郡。此時陳留盛極,郡領十七縣。有二十九萬六千二百八十四户,計一百五十萬九千五十口。轄區相當於當今的河南東至民權、寧陵;西至開封尉氏;南至杞縣睢縣;北至延津長垣等地。三國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封曹峻爲陳留王,陳留成爲陳留國。之後,時郡時縣,時擴時並。公元一九四九年三月,中共豫皖蘇邊區第五行政專員公署選址陳留,陳留成爲解放前夕至一九五二年之豫東專員公署。溯前及今,陳留設縣一千八百五十三年,其中同設郡國專署等治所三百九十年。

  然而令陳留人自豪的是五帝之中的聖君虞舜曾在此教化黎民,留下輝煌;更令華夏甄氏自豪的是始祖虞舜曾在此制陶作瓦,扎下我甄姓氏族得姓之根。舜祖爲何在此從事陶甄,其原因是因爲陳留地處黄河中游南岸,此處是典型的黄河冲積平原。這裏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均允;田疇平坦,土質黏沙適度,黄河及其支流古濟水在此縱横交錯,無論是天時地利皆備制陶作瓦之便。舜祖選就陳留地面指導子民制陶作瓦創造華夏文明便在情理之中。更爲重要的是,兩漢兩位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與圈稱爲後人留下了確鑿可信的歷史佐证,爲甄氏得姓於陳留譜寫出珍貴的萬古絶唱。西漢史學家夏陽高士司馬遷在嵩山洛陽所撰的《史記·五帝本紀·虞舜》中載曰:“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東漢時期,陳留出了一位大史學家叫圈稱,他採撰陳留及其周邊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之素材,編纂了一部史書叫《陳留風俗傳》。他在此書中將甄氏得姓於陳留記得更詳盡:“舜陶甄河濱,其後爲氏,望出中山、河南。”不同時代不同的地方誌譜也在其歷史文獻中反復補充、注解、印证了兩位史學家之甄姓源流考證。明成祖永樂二十年夏四月,朝議大夫翰林侍講兼修國史總裁豫章胡儼爲山東慶雲《甄氏族譜》作序時按曰:“甄氏出自陳留虞舜之後。初,舜陶甄河濱,其後因以爲氏,所謂以事氏者也。在漢有曰宇者,以博士顯。在樑曰彬者,以清介聞。在唐曰濟者,以一介之微拒禄山之召,節行高於當時,仁聲留於後世。”川渝鄂湘古《甄氏族譜》卷一源流考中甄志善撰文載:“至漢哀帝元壽二年庚申以甄邯(陳留人)爲侍中。”綜匯上述歷史典籍之説,我嵩山甄氏得姓之源就在豫中黄河之濱,甄姓祖根之源就在古郡國陳留。

  時至明崇禎八年(1653年),陳留城墻改爲磚砌。周六裏三十步,高三丈一尺,廣一丈一尺,垛千百五,角樓十。池周六裏五十步,深一丈八尺,廣三丈五尺。城内大小街巷十三條,相傳其中一條爲甄家巷。城中曾設署衙、察院、東司、學官、書院、倉廒、驛館、兵車局等官方機構,還有寺院、廟宇、堂、祠、庵、觀、壇、坊等古建築五十餘處。其繁華盛况不亞京師風範。可幾多兵燹干戈,幾多黄河漫湮,至民國時只剩下深埋於淤泥中的傾祀殘垣。唯有我甄氏族人同列祖宗姓一道頑强地生存繁衍於陳留故地。“借問虞舜甄氏何處去,散作五湖四海人。”

  倏爾已至大清朝干隆六年(公元1742年)甄氏英杰甄汝舟進士及第後授陳留知縣。他在任上樸衣素食,廉潔清正,口碑極好。曾對甄氏在陳留之發源發祥史進行考證,并親自赴嵩山尋覓虞舜執掌天下留下的遺迹。對唐堯虞舜在箕山師隱士許由,有意將天下禪位讓於許由,而許由隱居不仕之傳説作詩以贊之:“隱士欲逃名,後世傳佳話;如何意潜踪,並此瓢不掛。”

  至如今,陳留祖根永生。中原各地嵩山周邊之登封、禹州、新密、汝州、尉氏、平頂山、偃師、新鄭、杞縣、淮陽、寧陵、扶溝、開封等縣市之甄氏族人無時不緬懷舜祖陶甄河濱而生甄姓之厚恩,無不對陳留故地扎祖根之歷史銘記在心——日日如是,月月如此,年年如斯,代代如兹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