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亮出廣東的文化名牌——關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十三行”的建言
譚元亨
自從上世紀末,珠江文化研究會致力於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的開發以來,“十三行”在海上絲路的重要地位日益凸出。作爲十三行行商譚世經的後裔,當責無旁貸對這一歷史文化資源予以深入發掘。這十年來,在高校教學與科研之餘,我以較大的精力,投入到長篇歷史紀實《一個十三行後裔的口述史:帝國商行沉浮》,及百萬言的、紀録十三行後裔所承受的歷史重負之《十三行遺囑》三部曲,目前均已完成初稿,還未進入修改。與此同時,省政府文史館館員、著名電影劇作家於力關於十三行的長篇小説,也已近殺青。爲完成這些作品,我們在全國各地調閲了很多的歷史資料,糾正了若干以訛傳訛的史實,如十三行是明代中後期便已形成,而非康熙開海禁後僅統攬外資85年等等。
毫無疑義,十三行是中國外資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華彩樂段,這對於今日中國的改革開放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鑒意義,是難得的一面歷史鏡子。通過文學、影視等形式予以表現,很有必要,也極具價值。因此,我們的作品尚未完成,約稿者已紛至沓來,反而廣東未見動静。對於自身文化品牌的認識,顯然有些麻木了。
從深層而言,也反映了廣東對十三行研究的嚴重滯後,我們在採寫、搜集資料之際,就感覺到了這一點。
有關因素的影響,海上絲路研究,尤其是十三行歷史的發掘,並没有多少實質性的進展,甚至連國外的關於中國明清外資的論著都不曾加以翻譯。從整體上説,迄今未有超過70多年前,年僅27歲的樑嘉彬所著的《廣東十三行考》。而70年前,無論是資料,還是考證,由於條件的限制,都不可能有今天這麽好做。遺憾的是,學術上的浮躁,課題申報方式上的缺陷,本來很有可能的推進與深化,也就這麽給“大呼窿”掉了。
因此,對十三行的歷史背景、體制、貢獻與局限、經驗與教訓,尤其是對其作爲民商却被視有官商色彩的雙重身份,既富可敵國又可一朝傾覆之脆弱等等,都欠深入獨到的分析,更嚴重的是,大量的史料仍沉埋在國内外未有人予以查閲、發掘。
由於認識上的不足,對文學、影視的創作造成負面的影響,使之難以達到歷史與邏輯的一致,以及藝術上的高度。
作爲道光年間“十三行”的“八大家”——“潘盧伍葉,譚左徐楊”的幾家,我家與潘家一直是世交,如今更是在同一高校(華工)任教,自然,潘、譚的史料,我們已在做,而“左”當爲“左恒公”樑家之誤,也就是樑嘉彬的前輩樑終國,也有專著研究了(潘、樑兩家均爲中山大學歷史學教授黄啓臣所撰)。值得思索的是,我們同爲十三行後裔,全都已離開了商界,也就如黄啓臣專著所雲,前幾輩人均已棄商從文了,有人稱這是“十三行遺囑”作怪,其實却是歷史帶來的創傷。謡諺從“潘盧伍葉,譚左徐楊,虎豹龍鳳,江淮河漢”的宏闊,變成“潘盧伍葉鄒,譚左徐楊邱,虎豹龍鳳狗,江淮河漢溝”的譏喻,頗發人深思。
因此,十三行的沉浮、興廢,内中深刻的歷史遺訓,不是幾句話所能説得完的。這絶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所以,目前已有的話劇、歌舞等當然不錯,讓我們來看,却仍未能到位,顯得簡單了點。這本是一個大題材、大製作,應有大震撼、大思考才對,不要草草應付掉了,坦率説,我也出版了上百本文史哲類專著了,但對待“十三行”這個題材,仍感到相當吃力,所以一寫就是十年,還不敢輕易動手去改。出手務必是精品才行,否則也對不起前輩們的艱辛苦楚,有負於這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如何總結前一段關於海上絲路以及十三行的研究、開發的經驗,從而將這一廣東重大的文化品牌亮出去,在改革開放30年紀念之日,當是迫在眉梢了。所以,謹在此提出相關的建言:
一、組織一個扎實的學術班底,尤其是翻譯人員,全面發掘國内外關於“十三行”的歷史文獻資料,在這基礎上,再進行深入的、到位的研究,無論如何應該有超過70年前《廣東十三行考》的學術成果,當然,這需要對當前課題招標方式有所改善,讓真正的研究者不被“忽悠”。
二、組織好“十三行”這一題材的各種文藝形式的創作,本來,在中國歷史上,它比晋商的“銀號”、徽商的“錢莊”等,其意義和影響很大。而當今影視,前者宣傳力度却强得多,這實是廣東不應有的缺失。廣東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當更珍重這一難得的歷史品牌。
2008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