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也是第一文化軟實力——科技文化調研報告



  黄偉宗 

  2008年3月下旬,我到省科技界一些科研、科普、教育、媒體和科技館單位,就科技文化課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從中發現:科學技術不僅是一個學術領域,同時也是一個有鮮明自身特色的文化領域,從進一步學習鄧小平同志關於“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的名言中,得到了科技也是第一文化軟實力的啓示。爲響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號召,繼續解放思想,破解發展難題,落實科學發展觀,强化我省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争力,特呈調研報告如下:

  一、科技也是一個文化領域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瞭高科技時代,同時也進入了文化時代。前者是就生産力而言,就物質文明而言;後者是就意識形態和文化軟實力而言,就精神文明而言。西方學者對世界的時代總體特徵的這些論析,之所以將高科技與文化兩個概念平列並提,固然是就不同視角與從不同範疇上而言,但我看更實在的原因是兩者有相促相成的關係,即:科技促進文化,文化也促進科技;而且,在現實社會中,往往有許多由科技而産生某些文化現象,同時又有許多因文化意念或素質而産生科技發明的事例。所以,我們在運用這些論析時,也即是對科技和文化的性質與功能的認識時,不應當將兩者孤立地進行,而應當相互交叉地、辯證地去進行,甚至可以在這兩個領域中,分别理出科技中的文化、文化中的科技系統,以此促進科技的文化化、文化的科技化,從而更深層次地促進第一生産力和第一文化軟實力的增進。由此,很有必要論证科技是否可稱其爲一個文化領域?即:科技文化的概念可否成立?這概念的内涵是什麽?有什麽現實意義?

  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曾指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必然是一個具有創新文化的社會,而社會創新文化的形成與國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又有着相互促進的關係。”“通過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幫助廣大人民群衆,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樹立科學思想、培養科學精神,瞭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提昇科學素質,就能够有力地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進程。”這段話,精闢地指出了科技創新與創新文化的相互關係,是温床與禾苗的關係。而這科學的思想、精神、知識、方法是屬於文化範疇的,科學素質也都是文化的。所以,科技的本質是文化的。

  科技的發明和創造,來自科學家的創意。而創意,則源於科學家的素質和敏感,而且,往往來自具體的文化意念與觸發。諾貝爾奬獲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説過:“科學與文化像是一塊銀幣的兩面”。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每次開會都配有中國著名畫家以中國畫繪的物理奥妙的畫。如:吴作人以高速運動的《陰陽極圖》,表現物質和能量的各種對抗形式都可以被創造;李可染的《超弦生萬象》則由簡單的點綫運動,對衆多粒子可以通過單一的超弦的擺動而産生,爲這一物理學論斷給予了詩意的説明;黄胄的《天馬行空》,表現了宇宙永恒的運動狀態。這些都是科學與藝術有相互啓迪關係的實例。他還指出:屈原長詩《天問》是最早通過邏輯推理,論证了天圓地圓的學説;杜甫詩“細推物理須行樂,何須浮名伴此生”,是“物理”一詞的最早出處。李政道的這些説法,指出了科技與文化的密切關係,指明瞭科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科技的事實,並表述了在物理學上的創意往往是源於文化的啓迪。

  由計算機科學與數學交叉而創造出“定理機器”的中科院院士張景中教授稱:數學界也有“數學文化”的概念。數學界人士的確有像現在對文化概念所解釋的:自身專業的共性理念、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擴延整個科技領域,也可能如此。他説自己創造“智能教育軟件”的意念,就是企求實現某些高級腦力勞動機械化,通俗地説就是:軟件(原理)轉化爲硬件(機器),在硬件(機器)中出軟件(計算機生成幾何定理可讀的原理和算法)。他説自己的初衷是:“讓學生能像玩電腦遊戲一樣輕鬆地走進數理化世界,培養他們熱愛科學、夢想科學的興趣。”可見他的創意,也是以人爲本的,是文化的。他還本着同樣的創意,從撰寫《數學家的眼光》開始,著述了15種共達200多萬字的科普著作,多次榮獲全國奬項,並榮獲科普“金作家”稱號。這些科普讀物,與他創造的被稱爲“信息時代新形式的科普創作”的智能教育軟件一樣,都是本着這創意而創造的系列成果。由此可見:科學家的每項創造,從創意、孕育到實現的全過程,都是貫串着文化的理念和精神的;由此也可見科技創造的全過程,是學術的,也是文化的,科技文化概念存在並體現於科技創造的始終。

  自古以來,因科技而産生新文化的實例,屢見不鮮。如:造紙技術的發明,筆、墨、硯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等等,都創造了新的文化現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因科技創新和普及化所産生的文化新潮,更是有如雨後春笋,層出不窮,如:因電腦的普及,涌現了電腦繪畫、電腦遊戲、電腦下棋、網絡小説;又因手機的普及,涌現了手機攝影、手機詩歌、手機小説;更新奇的是,前些年湖南電視臺利用歌迷發手機短訊的方式,選出“超女”歌星,使多年發歌星夢的平常歌手一夜成名,營造了人人都有實現歌星夢的機會和氛圍,使歌星平民化,從而使“超女”歌星成爲波及全國的文化現象。這種現象,完全是現代科技所造成的文化新潮,是不折不扣的科技文化。

  提出科技也是一個文化領域,倡導科技文化、以至科技文化化的概念,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因爲在當今高科技時代,科技對國計民生的作用和影響與日俱增,對物質生産和經濟增長的作用尤其巨大,GDP的比重也由此而决高低,這樣,就往往會出現見物不見人、見效率不見生命的偏向,即:只顧生産,不顧人的需求;只顧效率,不顧根基建設和持續發展。同時,在高科技的創造和發展中,歷來注重從學術上尋求創意,而從文化上謀求創意的倡導則明顯不足。這些現象的産生,主要在於對文化是科技的催生劑、甚至是科技的温床和根基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所以倡導科技文化,對於克服或防止這些偏向,具有標本兼治的現實意義。

  二、科技也是第一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的科技、教育、媒體、文化的綜合力和影響力,是與一個國家或地域的工業、農業、國防等的生産力綜稱之爲硬實力相對應的概念。鄧小平同志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名言,精闢地指出了科技在當今社會的重大推動作用。那麽,科技是否可稱之爲第一文化軟實力呢?我從這次專題調研的結果感到,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當是肯定的。理由是:確切地説,科技既有作爲生産力的硬實力方面,也有作爲文化軟實力方面。這是因爲科技的發明創造成果,在未轉化爲生産力之前(即尚未投入實際生産之前),仍屬於觀念形態性質的軟實力,在科研成果投入實際生産,産生了産品和經濟效益,則轉化爲生産力、即硬實力了。在完成這一轉化之後,還會有第二個轉化,即其産品和經濟效益,又會發生新的影響,以至會産生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這些影響和成果,就是其文化軟實力。所以,科技成果能否成爲既是生産力,又是文化軟實力,就在於其是否完成這兩個“轉化”的環節或過程。應該説,實際的、優秀的科研成果,大都會完成這兩個轉化過程。在當今世界,産生最大生産力的大都是科技成果,而這些成果也往往是産生最大文化軟實力之所在。以既成功創造計算機教育軟件、又成功進行科普創作的張景中院士爲例,他的成就被媒體稱爲:“高級腦力勞動機械化,高級科技普及化,抽象原理形象化,枯燥數學美學化。”這就是完成了兩個“轉化”的典型。有趣的是,他這個軟件在中小學鋪開使用後,被稱爲專治“數理化頭痛症”的良藥,北大附中和廣州實驗學校的學生反映説:由此“找到了那把打開數學城堡的鑰匙。從此,可在美麗的數學城堡中尋找、探索未知的寶藏了。”這些感受,説明瞭科技成果從第一個轉化到第二個轉化,其文化力是更大而更持久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我省科技系統唯一直屬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該院的辦學思路是:“依託科協,立足高職,創出特色,做大做好”。從其實踐上看,其特色主要是做大做好科技精神和科技學識的深化。具體表現在:該院很重視利用科協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條件,邀請各類科學家來校講學,舉辦“院士風采”講座,以榜樣的力量弘揚科學精神和科技學識,在教學和文體活動中注重對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在系統傳授科技學識的同時,又注重科技技能的實踐和培訓。這些辦學思路和做法,實質上是在教育的根基上,延伸和深化科技的精神和學識,使之持久承傳並持續發展。其他非科技系統的大專院校,實際上也在以種種不同的自身特色和優勢,承擔和進行着科技精神和科學學識的深化工作。這兩個方面的深化,使得科技生産力和文化軟實力一樣,代代相傳、代代發展,具有無窮生命力。

  廣東科技報是我省科技界的唯一報紙,從1973年創刊至今,已有35年曆史。它從開始只是普及科學知識的小報,發展爲每周出版三個專刊並具有多種傳媒功能的科技傳媒實體,顯然是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成果。它的三個專刊分别是:《創新時代週刊》,主要是傳播最新的科技動態和創新訊息,從刊名即可見其傳媒創意;《健康科學週刊》,主要是傳播醫藥衛生知識和訊息,破解群衆健康難題;《中小學科教週刊》,主要是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識,倡導科學精神,提高科技水平和素質。這些專刊的主題和分工,是很有創意的,它表明主辦者着意於按讀者的需要有别,以不同途徑和方式,爲其架設通向科技城堡的各種橋樑,目的是將科技知識和訊息多層次地、全方位地傳媒化,也即是將科技生産力的功能和影響擴大化。當然,其他媒體對科技知識和訊息的傳播,也是發揮這種傳媒化功能的,但不如該報如此專業和系統。這種傳媒化,可以説是科技生産力的再生産和持續發展,它是文化張力的體現,這也就是一種文化軟實力。

  主要提供科技交流和會展的科技館,是科技界將科技生産力進一步轉化和擴大化的重要園地。廣東省科學館從建館至今,已經半個世紀,風風雨雨,一直主要承擔着我省科技館的職責,爲科技交流和科技普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些年,該館更明確了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爲科技工作者服務、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的方向,舉辦了各種講座、活動和展覽,如:分别以《現代生物技術推動微生物藥物研發的現狀和前景》、《心理學與社會發展》、《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中的問題》爲題的四期的“廣東科協論壇”;主辦了“2007科技進步活動月——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大型科普廣場活動;最近還與廣東科技報合作,舉辦了“在粤工作院士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會”,還正在籌辦首届科學與藝術書畫作品大奬賽等活動。這些舉措,對於促進科技訊息流通和普及科技教育的效果,是明顯的,對於促使科技創新必會起到温床作用,對於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這些作用,即是科技生産力的再生産和持續生産,也即是科技的文化力;尤其是科技創新温床的營造與形成,全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是最大的文化軟實力。

  從以上對科技界的科研、科普、教育、媒體、科技館等單位的調研情况可見,科技生産力與其相應的科技文化軟實力,可以説是相互成正比、甚至加倍、持續增長、以至無休止地增長的;其對社會的推進作用,也與科技生産力一樣,是雄踞文化軟實力中首位的。所以稱其爲第一文化軟實力名至實歸。明確這個定位,是爲了使人們更自覺地從這個高度,以種種途徑和方式,去努力促使科技生産力的轉化、深化、傳媒化和潜移默化,使有形的硬實力,發展爲更大的無形軟實力。

  三、關於打造科技文化和增强第一文化軟實力的具體建議

  (一)科技文化及其是否第一文化軟實力問題,本身就是科學命題。在省委號召“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時候,理所當然應將這個問題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上。希望能由省領導牽頭,舉辦“科技文化論壇”,組織科技界、文化界、社科界人士,圍遶此命題進行多學科、全方位的探討,并且着重結合我省當前實際,從解放思想、破解難題的需要,尤其是對生産結構調整和社會轉型期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從第一生産力和第一文化軟實力的高度,對這些問題從根本上去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剖析。

  (二)建議省科學院和社科院聯合成立“生産力與文化軟實力”研究機構,協調並加强對此課題的研究與合作。這個機構,應當圍遶增强我省文化軟實力的中心主題,舉辦各種學術活動,組織跨學科合作研究。如:共同進行文化軟實力概念和功能的研討,文化軟實力與生産力的關係、各個學術領域在文化軟實力中的作用和體現、文化軟實力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文化軟實力與持續發展的關係等等課題的研究。同時,建議在我省和高校的科研規劃中,增設和鼓勵文化軟實力和各種跨學科研究的課題,課題經費應向這些課題傾斜。

  (三)建議在大中小學教育、以至全民教育中,加大科技教育的内容和力度,尤其是在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教育中更應如此。解放初期和六十年代,社會教育的頭等大事是“掃盲”(掃除不識字的文盲),現在則是要掃除“科盲”(即不懂科技知識者)。因爲現在是高科技時代,不懂科技,寸步難行;國民素質的基本在於科技文化素質,增强生産力和文化軟實力的根本,也在於青少年和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所以,强化科技文化教育,是國家固本强基和能否持續發展的大事,也即是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强文化軟實力的大事,應當投以最大可能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多種措施去做這件大事。具體地説,可以在大中小學中增設科技課程和開展各種科技活動,在各種公務員培訓中,增加科技課程或舉辦專題的科技培訓班,在社會上舉辦各種科技活動、講座和展覽,並形成制度,使之經常化(目前中小學校教育都開設有科學課,但因爲未列入應試教育,所以師生積極性不高,建議廣東可先行一步,考慮把科學教育列作昇學必考課)。

  (四)既然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是第一文化軟實力,那麽,我省就應當將科技界的建設發展放在“第一”的位置。

  1.率先進行科技文化研究。這是國内當今尚是學術空白的課題。建議由科技界的有識之士牽頭,成立廣東省科技文化研究會,掛靠於省科協,藉以團結科技界、文化界、社科界、新聞出版界的熱心人士,進行本學科而又是跨學科的交叉研究,開展各種學術活動,舉辦學術論壇,編撰出版學術著作,其中包括重點推出《廣東科技文化史》(如能實現,這將是我國首部科技文化史),在全國率先開拓這個學術領域。

  2.將科普創作推上新臺階。科普創作是科技普及的橋樑和先鋒,應當作爲科技文化首要任務去充實加强。當前我省科普創作數量不少,也有影響,但顯得零散,方式不多,效果不强,影響不大。建議從四個方面去加强:一是注重系統性,編撰出有似五六十年代《十萬個爲什麽》那樣的系列科技讀物,但要另創新的名稱;二是運用多種方式搞科普讀物,如搞動漫科技系列、電視或各種有奬知識比賽系列(有似香港亞視“百萬富翁”問答)等;三是將科技讀物作爲“第二課堂”讀物,在中小學中推廣;四是以科普讀物爲媒介,舉辦相應文體或科技活動,將推廣閲讀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

  3.辦好我省、以至全國唯一以科技教育爲特色的高等職業院校——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解决其學校面積不够、高級師資欠缺、經費不足等難題,使之逐步建設爲我省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文化研究中心、科普創作中心,並在這在這些方面起到“排頭兵”作用。

  4.辦好我省唯一以科技爲專業的報紙——廣東科技報,解决其當前人員和經費短缺、辦公條件差(現仍在越秀中路老中大天文臺舊址辦公,這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理當遷移)等難題,支持其從每周三刊小報,擴辦爲每日出版的大報,力争辦成走在全國前列的省級科技報。

  5.辦好全省科技館。我省投巨資在廣州建設了廣東科學中心,起到領先作用,但在全省來説,好些縣市尚未有科技館,應當支持缺者補建,使全省各縣市都一樣具有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科技館,以“四館”俱齊的格局,使各地群衆都能經常享受文化科技大餐。增進群衆的文化科技素質,是增强文化軟實力的不可或缺的途徑。已經創辦半個世紀的廣東省科學館,一直承擔着省級科技館的職能,又是廣東歷來政治風雲和文化風暴發生或席捲的一個要地,歷來廣東政治、科技、文化、文藝界的好些重大事件,都在此留下歷史的印記,應當支持其編寫一部《廣東科學館史》,這也是全國首創的新課題,力争盡快完成,寫好編好。

  

  2008年4月16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