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粤新農村建設的三十年成就、先進經驗與典型事迹
蕭新生
30年來,南粤農村在改革開放總政策的指引下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走向科學發展的軌道。認真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南粤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成就,取得成就的先進經驗,以及代表成就的典型事迹,對於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把南粤新農村建設成欣欣向榮的、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此談些粗淺認識。
一、南粤新農村建設的三十年主要成就
30年來,南粤新農村的建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最惹人注目的則是集中在農村經濟活力得到空前激發、農村特色産業成爲農村生産亮點、農業現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三個方面。
(一)農村經濟活力得到空前激發
改革開放首先是激活了農村的生産力。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的生産力受到很大束縛,當時,農村的經濟活力究竟有多大,很難讓人估量。正是改革開放的30年,使農村的經濟活力得到了空前激發。
1.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到2007年,廣東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已達2821.24億元,其中增加值爲1695.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與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分别增長5.2倍和4.8倍。廣東省2007年的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已位居全國第五位。
2.二、三産業快速發展。改革開放的30年,是廣東農村二、三産業發展最快的30年。1978年全省從事第一産業的人數占鄉鎮勞動力的93.3%,到2000年已降到56.3%。反之,從事第二、三産業的人數則由6.7%增長到43.7%。二、三産業的發展不僅表現在從業人數的增長上,而且表現在企業的數量增長上。1978年,全省的鄉鎮企業僅有8萬多家,到2000年已有85萬家,到2005年,則已有121萬多家。鄉鎮企業的總收入1980年僅爲42.24億元,到2006年,則達到16504億,增長了390倍以上。與此同時,服務業也得到極大發展。
3.投資消費供需兩旺。全省農村固定資産的投資在1978年是6.72億元,到2007年已達到2072.36億元,年增長率達到21.85%;全省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1978年是41.44億元,到2007年已達到2634.15億元,年增長率達到15.39%。2000年以後,農村的投資消費進一步加快,其年增長率已超過同期城鎮水平。由此,爲廣東農村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村經濟活力的激發,使農産品的數量迅猛增加。如今,蔬菜、花生、水果、肉類、蠶繭、水産品、菜産品的産量已位居全國前列,而熱帶亞熱帶水果,如香蕉、菠蘿、龍眼、荔枝則雄居全國第一。
(二)農村特色産業成爲農村生産的亮點
30年來,農村經濟活力在得到空前激發的同時,農産品的品種也在不斷創新,農産品的品質不斷提高,進而使特色農業、效益農業成爲農村農業生産的亮點。
1.農村特色産業已經發展成支柱産業。農村特色産業是在優化農業産業結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過去,在“以糧爲綱”的方針指引下,全省特色産業十分萎縮。1978年,糧食作物與有特色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是8:2,産值的比例是76:24。在放棄“以糧爲綱”,注重特色,全面發展之後,到2007年,糧食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已成爲6:4,而産值的比例則變爲26:74。這即是説,廣東特色發展,用40%土地面積獲得了74%的農業産值。廣東農村的支柱産業已立足於特色産業之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廣東農村在鞏固和發展種植業、林業的同時,漁業和畜牧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到2007年,畜牧業和漁業的産值已占農村牧漁産值的46.7%。特色、優質、適銷、高效的園藝作物得到了引人注目的發展。到2007年,蔬菜、園藝作物的産值已占到種植業産值的64.1%。
2.農村生産能力得到極大提昇。農村生産能力的提昇突出地表現在農村生産的機械化、電力化、水利化上。在農業生産上,農民實現了由手工工具爲主向以機械爲主的轉變。特色、優勢農作物生産機械化,畜禽、水産養殖機械化,農産品加工機械化均得到了迅速發展,到2007年,全省的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184.74億瓦特,同比增長3.8倍。電力的使用成爲農村提高和改善生産條件的重要環節。到2007年,全省農村用電量達到937.25億千瓦,同比增長94.2倍。以農田水利建設的代表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鞏固和加强。各級政府深知興修水利、治理江河、保持水土之重要,建設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澇、發電、供水等水利設施,使農業綜合生産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新型農業組織獲得迅猛發展。農業組織作爲一種生産方式是隨着生産能力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只有適時地建立起新型的農業組織,才能適應和促進農村生産力的增長。爲此,廣東各級領導注意及時探索新型的農業組織。1996年,廣東省政府推廣了新興縣温氏集團的做法。2001年,廣東省委作出了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的决定。至今,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共同發展的新型農業組織已在全省迅速建立。這種新型農業組織,提高了農業生産的組織化程度,擴大了農業龍頭企業的生産規模,帶動了千家萬户的小農户生産。到2007年,全省已有各類産業化組織9218家,其中受農業龍頭企業有1812家。各類産業化組織帶動農户達460餘萬户,使户均增收2296元。這種新型的農業組織增强了農業市場的競争能力,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是農村生産的又一亮點。
(三)農業現代化水平日益提高
30年來,廣東的農業步步朝着現代化的目標前進,農業現代化在廣東農村已日漸清晰,人們已經深切地感受到,農業現代化正朝廣大農民一步步起來,比較突出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1.農民小康生活折射現代化。改革開放使廣東農村多年來未能解决的農村低保和行路難、飲水難、讀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老大難問題得重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廣大農民逐步過上了小康生活。到2006年底,全省農村居民平均每户擁有住宅面積120餘平方米;飲用水經過净化處理的住户占45%以上;飲水能源使用煤氣或天然氣的住户占41%以上;使用水冲式厠所的住户占53%以上;每百户擁有彩電91臺多、固定電話46部多、手機96部多、電腦近6臺、摩托車71輛多。不少的農民在不少的方面開始現代化了。
2.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呈現現代化。改革開放使廣大農村的社會事業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圖景,文化、教育、廣播、電視、衛生等各項事業均有了長足進步。資料顯示,到2007年廣東全省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到2006年來,全省13%以上的鄉鎮有職業技術學校,95%以上的鄉鎮有廣播、電視站,99%以上的鄉鎮有醫院、衛生院,95%以上的村在3千米範圍内有小學,70%以上的村在5千米範圍内有中學。有相當數量的村有圖書室、文化站、衛生室。在2007年,農村人均收入低於1200元的困難群衆已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全省有138萬農村困難群衆實現了應保盡保。
3.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引領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設計、領導下逐步實現的,爲引領農業現代化,省委、省政府極爲重視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的建設工作。從1998年開始,廣東就先後啓動了22個省級農業示範區的建設工作,並計劃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各建一個省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珠三角的10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以及東西兩翼、北部山區的12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已基本建成。示範區引領農業現代化的效應開始顯示。到2007年,全省的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已帶動周邊鄉鎮1千餘個,受益面積達8萬多公頃。此外,全省還建起占地20公頃以上的各類現代農業園區300多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正引領廣東全省農村朝着現代化的方向前進。
二、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先進經驗
南粤新農村的建設不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非凡成就,而且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最主要的先進經驗是:“敢”字當頭,勇走改革路;着眼實際,探索不同特色的具體道路;發揮優勢,開創新型經濟。
(一)“敢”字當頭,勇走改革路
南粤新農村的建設,是在冲破舊的農村經濟體制的束縛下取得的,而冲破舊的農村經濟體制,最需要的就是一種敢於改革的精神,敢於做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業,敢於做自己應做而還未做的事情。這種“敢”字當頭,勇走改革路的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敢於頂住非議進行改革。廣東是最早吸引外資、利用資本主義先進技術的省份。早在1979年1月,中共廣東省委就明確主張,珠江三角洲的社會企業應走農、工、副相結合的道路,充分利用港澳的先進技術,吸引外資,大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料生産、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發展旅遊業,增加外匯收入,加速廣東現代化建設。但是這一正確主張,當時並不爲國内廣大幹部群衆所理解,一時引起各種非議,甚至把廣東的這種改革斥責爲“走資本主義道路”。 中共廣東省委帶領廣大幹部群衆,在各種非議面前不動摇,並目審時度勢,擴大企業規模,並冲破原來不準生産隊辦企業的限制,創立了公社、大隊、生産隊三級共辦企業的“三匹馬拉車”模式,從而邁出了改革的堅實步伐 。
2.敢於冲破阻力進行改革。敢於冲破阻力進行改革,是廣東省的傳統。以農村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爲例,廣東是最早敢於冲破阻力並加以實行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農業合作化時期,廣東省就對生産隊實行“三包”,即包産、包工、包成本,“一奬”即“超産奬勵”的辦法。1979年,廣東省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五定一奬”的辦法。“五定”即定勞動、定地段、定成本、定産量、定工分,“一奬”即超産受奬、减産受罰。憑藉敢於冲破阻力的精神,廣東農村到1980年5月已有1/4的地方實行“五定一奬”。到1982年,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已遍及農村各行各業。敢於冲破阻力,是農村改革的思想基礎。
3.敢於冲破禁區進行改革。所謂禁區是指在大多數人中形成共識,並被制度化固定下來的不能碰的東西。冲破禁區,需要巨大的勇氣。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建設中有許多禁區。例如把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與搞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等同看待,把發展商品經濟視爲投機倒把,把追求富裕看作滋生和平演變的温床。禁區的設置使人民群衆在國家工作重心由階級鬥争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之後仍疑慮重重。面對這些不合理的禁區,廣東不少地方的領導幹部以敢吃天下第一只螃蟹的勇氣展開了冲破禁區的行動。如改革開放初期,南海縣委、縣政府針對“越窮越革命”,“富則修,富則變”的認識誤區,向“怕富”挑戰,提出“學富、比富、創富、趕富”的口號,全縣連續三年開展“賀富”活動。後來,南海、順德又針對分配中的平均主義,提出了“幹部可以多拿一點”的與貢獻掛鈎的主張。由此,使農村的改革逐步走向了深入。
(二)着眼實際,探索不同特色的具體道路
同爲廣東農村,但廣東省範圍内的農村則存在着極大不同。按地理位置和經濟特點,廣東省在傳統上就劃分爲珠江三角洲與東翼、西翼和北部山區四個經濟區。區城之間的工業化、城鎮化以及公共服務等均存在着很大差距。只有着眼各經濟區的實際,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不同道路、才能從總體上推進南粤新農村的建設。
1.探索珠江三角洲發展道路。珠江三角洲發展道路是在温州模式、蘇南模式成爲全國討論熱點之後展開探索的。這一探索是由廣東省委於1986年初倡議並組織科技界、經濟界專業進行的。經一年多的調研準備。於1987年在廣東佛山市首開“珠江三角洲科技模式研討會”,後經國内及全省專家學者、各級領導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政府主導、外向經濟發展、經濟組織創新、内外市場聯動的“珠江三角洲發展模式”。這是一種利用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以珠江三角洲獨特的地理區位、土地和勞動力等優勢,與外來資源相結合,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外向型快速工業化經濟發展模式,也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沿海地區新工業發展的道路。
2.探索東西兩翼發展道路。東西兩翼是廣東省欠發達的兩個經濟區域。這兩個區域都注意從本地的實際出發,挖掘自己的獨特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區域實情的發展道路。如由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和汕尾市組成的東翼地區,充分利用海洋性氣候、光熱條件好、農村勞動力資源充足、手工業較爲發達的優勢,促成瞭高産、高質、高效“三高”農業和創匯農業的規模化發展,全區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糧、林、牧、果、菜、茶等“三高”農業基地及其加工項目數百個。此外,在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的條件下,東翼地區還形成了以紡織服裝、工藝玩具、食品加工、化工塑料、裝備製造業爲主導的産業群和以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爲主導的高新技術産業群。同樣,西翼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如湛江大力發展水産業,其珍珠産量已占全國産量的40%。
3.探索山區發展道路。廣東區域經濟中的山區主要是指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雲浮五市和惠州市龍門、肇慶市廣寧、德慶、封開、懷集五個山區縣在内的粤北山區。山區在廣東省屬於極不發達的經濟區域。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在領導全省人民探索出珠江三角洲發展道路、東西兩翼發展道路之後,於“九五”期間正式提出山區發展的新思路。制定出對山區實行困難性税收减免照顧、强化投資和重大項目在優化布局中的作用、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從外部進行扶持,興辦“扶貧開發區”等一系列特殊政策,使山區的自然資源優勢、勞動力資源優勢、特殊環境優勢得到了較好的利用,極大地推動了山區經濟的發展。到2005年,山區五市的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了一番,其中,清遠、河源的發展尤爲突出。2005年清遠經濟全面提速,在全省公佈的八大主要經濟指標中,包括GDP在内的七個指標增長已排在全省第一位。山區五市的進出口總量已超過粤西。目前,山區已成爲全省最大的“三高”農業基地,山區農業經濟區是全省農業經濟的堅强支持和可靠依託。
(三)發揮優勢,開創新型經濟
1.發揮政策優勢,開創出口導向性經濟。出口導向性經濟是以出口商品爲發展導向的經濟,相對於爲滿足内需爲導向的經濟是一個重大轉變,實現這一轉變需要一系列條件。廣東在發展農村經濟中,注意充分利用中央給予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及時促成了這一轉變。爲了把我國變成一個改革開放的强國,黨中央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就賦予了廣東“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允許廣東最早實行對外開放。廣東利用這一政策迅速把居住在港澳地區、東西亞各國以及歐洲、北美各國和澳大利亞的港澳同胞和華僑、華裔聯繫起來,動員他們回來創業或投資。與此同時,對於廣東農村具有海外關係的人,及其解除其思想政治包袱,給他們以特殊的地位和優待,把他們培養成引進外資的骨幹。由此,引發了港澳臺商及海外華人大規模投資的熱潮。這一情况,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關愛。後來,中央把珠江三角洲地區確定爲三個“對外經濟開放區”之一,進而促成了廣東農村出口導向性經濟的發展。
2.發揮比較優勢,開創外向型農業經濟。外向型農業經濟是一種以出口創匯爲目標、能參與國際交换與競争、面向國際市場的農業經濟。30年來,廣東省利用與發達國家相比農業相對落後,與國内諸多省份相比農業許多領域相對先進的條件,通過改造傳統農業、大量引進動植物優良品種,加强對外人才和技術交流等措施,在全國率先發展“三高”農業,在農業領域實現了一系列轉變,如糧食生産從高産向既高産又優質轉變;果蔬、水産、畜禽從低檔産品向名優新品轉變;零星分散小商品生産向專業化、基地化大商品轉變;一般耕作、傳統養殖向立體種養轉變;農業社會化服務由單打一向貿工農一體化、産供銷一條龍轉變;家庭經營由個體化向股份合作化轉變等等,使廣東省外向型的農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廣東省農産品出口創匯逐年增加,走在了全國前列。2000年,農産品出口已達40多億美元,約占我國農産品出口的1/3,農業産品已銷往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3.發揮地理優勢,開創現代型農業經濟。現代型農業經濟是與傳統型農業經濟相區别,由傳統農業型經濟發展而來,以現代科技和組織方式爲支撑的農業經濟。廣東,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具有發展現代型農業經濟的良好條件。珠江三角洲地處南亞熱帶。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具有十分突出的農業資源優勢,是全國爲數不多的發達農業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優勢曾使該區早就成爲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同時是全國最大的甘庶、塘魚、亞熱帶水果産區和三大蠶桑基地之一。30年來,廣東在農業發展中,注意通過農業區域合作、健全泛珠江三角洲區農業合作機制,以及充分利用粤港澳合作、粤臺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農博會”、“農交會”、“中小企業博覽會”等交流平臺,廣泛開展農業區域合作,推動廣東農業朝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與此同時,還積極鼓勵外商采取獨資、合資、租賃、承包、收購等方式投資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開發,投資農産品精深加工以及農業基礎投放建設等項目,拉動廣東農業朝現代化方向發展。廣東的農業經濟還是現代化程序逐漸提高的農業經濟。
三、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典型事迹
南粤新農村的建設,在創造進行經濟的過程中,還涌現出許多許多先進的人物典型和單位典型,而最帶有時代特色的則是由許多先進單位和先進人物共同創造的新農村建設的典型事迹,這主要是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化,鄉村發展都市化,新農村建設特色化。
(一)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化
廣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階段後,無論在珠江三角洲還是在東西兩翼,還是在粤北山區都已經形成了不少良好的發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就有産業運行模式、持續發展模式、地域特色模式三個類别。
1.産業運行模式化。産業運行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公司+農業”的運行模式,如新興温氏集團、增城秦稷發展公司等。第二種是“合作經濟組織+農户”的運行模式,如鰻魚協會、養鷄協會等。第三種是科技帶動型運行模式,如中山市高科技農業試驗區、東莞虎門鎮的緑卡實業發展總公司等。
2.持續發展模式化。現代農業持續發展的模式有四種:一是丘陵坡地的園林緑化模式;二是農田土壤的地力常新模式;三是低窪地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溝模式;四是沿海防風林帶和農田林網模式。
3.地域特色模式化。在現代農業較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已有四種:中山市的信息化農業模式;深圳的高科技外向型農業模式;珠海的設施農業模式;東莞的生態農業模式。
(二)鄉村發展都市化
30年來,廣東農村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在的鄉村已不再是城鄉二元結構時落後於城市的鄉村,而已經是或正在朝着都市化的方向邁進,無論臨城鄉村、離城鄉村,還是集鎮,都在向都市化方向發展。
1.臨城鄉村都市化。臨城鄉村是處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這類鄉村由於享有城市建設征地以及户籍改革的特殊政策,農民的身份已經變爲居民。其生産方式較之以前發生了很大改變,除了從事現代農業生産之外,相當多的人是通過做臨時工、做手工業、做小生意、做小業主來謀生。其生活方式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臨城鄉村的村容村貌已逐漸與城市融爲一體,村民的衣食住行已與城市居民無甚差异,住的是樓房,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電冰箱等已經普及,因定電話機、手機、煤氣已普遍使用。年輕人更是城市化了,騎摩托、駕小車、穿名牌、上舞廳已非罕見。
2.離城鄉村集鎮化。30年來,許多遠離城市的鄉村也在朝着都市化的方向發展,相當多的鄉村已經集鎮化了,所謂集鎮化就是不再從事單一的農業,而是集農、工、貿於一身,容本地人口與外來活動人口於一集。如東莞市虎門鎮的大寧村,在計劃經濟時期,蔬菜都不能自給,1979年,人均分配僅223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到2006年,全村引進“三資”企業已達80家,人均收入已達2萬6千餘元。如今該村已完全集鎮化了,農業産值不到工業户值的1/5,絶大部分居民從事工業和第三産業,家用電器、汽車、組合傢具已經普及。該村常住人口有2380人,但外來人口有3萬多人,昔日的窮鄉僻壤如今已變成車水馬龍、夜如白晝的集鬧市。
3.集鎮發展市鎮化。集鎮是介於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小城鎮”。30年來,廣東的“小城鎮”有了很大的發展,其發展一是表現在數量的增加上,二是表現在模式的擴大上。在數量上,從1957年到1983年的26年間,廣東的小城鎮幾乎没有增加,如珠江三角洲一直徘徊在30個左右。到2006年,珠三角的建制鎮已有404個,數量增加了十幾倍。這在些集鎮中,總收入1億元以上的建制鎮已超過90個。在規模上,小城鎮憑藉上連城市下連農村的特點不斷在擴大。如虎門鎮,其鎮中心建成區面積已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4平方公里擴至32平方公里;其産業結構日趨合理,如今第三産業在三大産業的比例中已占47%,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其經濟總量,在2005年,全鎮先成國内生産總值127億多元,農村人均收入1萬1千多元。如今,虎門鎮正在建設成爲一個以外向型工業爲主,同時發展商業、貿易和旅遊的港口城市。這種城市化的鎮在廣東農村已爲數不少。
(三)新農村建設特色化
廣東各個農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地理條件、交通條件、人口素質條件以及文化習俗、與外界交往等均存在着很大不同,新農村建設的起點必然有先有後,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新農村的建設不可能有固定不變的、千篇一律的模式,而只能着眼於自己的特點。在新農村的建設中,由於各級領導一直遵循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量力而行的思路,因此,廣東的新農村建設是現出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局面,也涌現出一些有影響的模式。
1.欠發達山區特色。欠發達山區的農村建設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難度要大些。但是,以河源爲代表的山區縣却着眼山區特色,探索出以縣域經濟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在河源,農村經濟一向都是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果就農村經濟發展農村,恐怕還會幾十年一貫制,農村舊貌難以换新顔。爲此,河源一改傳統思路,堅定不移地選擇了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通過工業化的發展帶動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産品化的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結果,縣城經濟發展了,農村的面貌也改變了。由於發展農村工業,由於發展特色農業,由於發展龍頭企業,由於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結果全縣産值上來了,農民人均收入增加了。
2.工業理念特色。所謂工業化理念特色就是用辦工業的理念來辦農業,或者把農業當成工業來辦。這是佛山市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像佛山市辦工業園區那樣,把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建設、發展效益農業作爲解决“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解决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如今,佛山市已經規劃建設了南海萬頃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順德陳村花卉世界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在園區内,各種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得到廣泛推廣使用。當地農民一方面通過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獲取收入,一方面作爲園區内的農業工人獲得工資收入,使總體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村得到重新規劃與建設,成爲農業建設的一景。
3.城市理念特色,所謂城市理念特色就是借用城市的管理方式、思維方式來從事新農村的建設。在這方面,中山市走在了前列。這些年來,中山市在農村開展了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向第二、三産業轉移,“村改居”,建立健全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等多項改革。在改革中,推動農村的經濟形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推動社會形態由農村社會形態向城市社會形態轉變,推動農村居民身份由農民向市民轉變。不僅如此,中山市更加注意促進農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由小農方式向城市文明轉變,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
(作者係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副會長、南方醫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