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農村建設的生態文明路徑



  胡浩民 馬步廣 

  隨着全球化生態危機的日益逼近,生態文明的概念已被各方學者提出和熱議。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十一五”規劃階段,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生態文明的建設之路。這一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新理念,對於我國全面邁向小康社會、特别是新農村建設路徑選擇等方面,無疑具有旗幟性的導向作用。

  一、 發展生態文明的必然性

   黨的十六届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尤其是黨的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胡錦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頁。]。作爲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内容之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當然也要和這一理念結合起來。只有全面把握生態文明的涵義及其意義,才能由這個路徑很好地切入我國城市以及農村的環境問題治理,才能真正實現我們對和諧社會構建的願景。

   (一)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内在涵義

   作爲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一種新的文明形式。從詞源學意義上講,生態文明與野蠻相對,是指在工業文明已經取得成果的基礎上用更文明的態度對待自然,不野蠻開發,不粗暴對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係,認真保護和積極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也是通常意義上大多數人理解並廣泛使用的生態文明的涵義,是生態文明的初級形態。

   生態文明的第二層涵義即其高級形態,是其在社會形態建構意義上的涵義。在文化價值觀上,對自然的價值有明確的認識,樹立符合自然生態原則的價值需求、價值規範和價值目標;在生産方式上,轉變高生産、高消耗、高污染的工業化生産方式,以生態技術爲基礎實現社會物質生産的生態化;在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會消費結構,克服异化消費,使緑色消費成爲人類生活的新目標、新時尚,從而使人過上真正符合自然規律及社會道德的生活;在社會結構上,生態化滲入到社會結構之中,以期維持人類活動對自然的最小損害並能進行一定的生態建設。

   (二)生態文明是國際大環境的發展走勢

   其實,“生態文明”這一理論,伴隨着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及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很早已被學者提出。隨着科學的發展以及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現代社會的人類在使GDP呈指數增長的同時,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呈現出加速的趨勢;在使得人口劇增、對資源的消耗和需求劇增的同時,自然資源日益貧乏。也就是説,人類在對自然進行巨大改造的同時,也給自然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人類在自身得到極大發展的同時,也使全球瀕臨灾難的邊緣。空間資源的有限和生物圈自身的脆弱開始與無限的文明力量産生對抗。

   面對不斷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生態文明”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全球化的生態向度逐步進入學界的視閾,生態文明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逐步得以提昇。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女科學家萊切爾·卡遜就以《寂静的春天》一文揭示了傷害自然必然危及人類自身生存的事實。其後,各國學者也從不同的視角論述了生態文明的有關概念和理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起草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二十一世紀議程》等報告,全面闡述了生態文明思想,揭示了生態文明在人類文明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三)生態文明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在涉及生態文明問題相關方面,我國仍存在着一些嚴重的誤區及亟待解决的方面。正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存在着一些令人擔憂的階段性特徵: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等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如果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生態文明之路,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經濟建設才不會碰到最終全面襲來的阻礙。就這個意義上説,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可謂是針對目前經濟建設道路上越來越惡化的環境問題的一場及時雨。

   生態方面的問題,城市有,農村也有,并且開始以超越城市的速度惡化起來。新農村建設問題一經提出,其背景和必要性以及相應應該采取的一些措施,就成爲各領域專家們研究的重點。這一政策的目標很明確,即“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看似簡單的二十個字,其中却包涵着復雜的辯證關係。事實上,生産的發展往往與環境的協調相衝突,新農村的建設要走上和諧發展之路,絶不能脱離生態文明建設。

  二、新農村建設的路徑困局

  解决我國“三農”問題的核心路徑就是要實現農村生産力發展的目標,但農村的現實狀况不容我們盲目樂觀。現在的困局是:在加速發展城市和農村經濟的同時,却經常損害到農村的生態平衡。而建設新農村的訴求包括“建設好農民的家園”,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所以以犧牲農村生態環境爲代價的生産發展顯然是一種困局。

   (一)由於缺乏基本的結構性調整的環境保護措施和政府控制監督機構,污染從城市向農村轉移

   由於缺乏基本的結構性調整的環境保護措施和政府控制監督機構,現在污染正從城市向農村轉移。城市産業化結構的調整,使得一些耗能高、污染嚴重的企業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給農村環境帶來嚴重破壞。現階段,全國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進而引起弄灌水水質惡化;90%的城市垃圾是在郊外填埋和堆放,不僅佔有了寶貴的土地資源,還給農村水質和土壤帶來二次污染。

   (二)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不够産生的工業污染嚴重影響農村生態環境

   隨着農村地區的環境惡化不斷加劇,人們開始意識到環境發展不再主要是城市的問題。對此,1990年代中期,由二百多位環保專家撰寫的《中國鄉鎮企業環境污染對策研究》報告認爲,按照現有技術進步速度和農村環境管理狀况,21世紀初,中國一半的省、市、地區將産生大面積區域性水質污染。其中,京津地區、江浙地區最爲嚴重,並會發生區域性大氣污染,發展到城市污染得到控制而農村污染蔓延的趨勢。報告呼吁盡快將全國環保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

   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的异軍突起,對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業投入、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鄉鎮企業小而散的企業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單純追求GDP而忽視對其綜合治理的政績觀,造成了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較爲嚴重的環境問題,並日益破壞着農村的生態平衡。目前的農村,工業污水隨處排放,工業烟塵排向空中,工業固體廢物佔用農田、侵佔河道、隨處焚燒等現象屢見不鮮。我國鄉鎮企業涉及的行業很多,但以工業企業污染爲甚,排放的污染物種類也很多,包括廢水、廢渣、廢氣等“三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氯、氟、汞、鉛等的有害氣體,石材、磚瓦、水泥等建材企業的粉塵污染也嚴重危害環境。

   水環境污染是鄉鎮企業中最嚴重的環境問題,許多鄉鎮企業發展技術水平低的小造紙、小製革、小化工和小冶煉的大耗水工業,大量的污染廢水未經任何處理或簡單沉澱後直接排入鄉村河道,造成水體大面積污染。在鄉鎮企業較爲發達的地區,水體水質普遍是四類、五類甚至是劣五類。在河南、湖北個别村莊因飲用水污染出現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水體污染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産和生活。據統計,1995年全國鄉鎮企業工業廢水處理量占其廢水排放總量的40.1%,比縣及縣以上工業廢水處理率低36個百分點;燃料燃燒廢氣的消煙除塵率26.0%,比縣及縣以上工業低63.7個百分點;生産工藝廢氣净化處理率27.9%,比縣及縣以上工業低42.9個百分點;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30.9%,比縣及縣以上工業低12個百分點。可見,鄉鎮企業在廢物處理方面是遠較城市薄弱的。

   (三)缺乏必要的農業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農用品質量的監管措施不利,致使農業面源污染加劇

   由於我國實行統一主要農業生産資料價格的政策,對農用化學品只核算内部成本,對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等外部成本忽略不計,造成農業化學品過量使用,使得農村面源受損加劇,嚴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土壤環境。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已接近極限,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爲提高土地産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産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爲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萬噸,按播種面積計算,化肥使用量達40t/km2,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爲防止化肥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危害而設置的22.5t/ 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還存在各種化肥之間結構不合理等現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農田逕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有機污染、富營養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目前,東部已有許多地區面源污染占污染負荷比例超過工業污染。由此可見,單一追求GDP增長率的路徑不可能實現既定方向的新農村建設,在發展生産力的同時,必須兼顧農村生態的維係和改善。

  三、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新農村建設路徑

  黨的十七大報告號召要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時,指標性地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這是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又一重要理論貢獻。全面的小康社會當然離不開新農村建設,要遏制農村生態失衡、解决農村生態困境,也必須走生態文明的發展之路。

  (一)要不斷强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

  長期以來,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人居環境不能令人滿意。爲求學、就醫、結婚蓋房子四處奔波的農民,衣冠尚且不整,村容村貌就更顧及不上了。很多地方是院内乾净、院外髒亂差,房前、屋後、路邊大都是垃圾堆放地;農村的房舍、街道建設缺乏規劃,浪費大量土地;農村通行條件差,硬件設施缺少,給農民的生産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等。可以説“露天厠、泥水街、壓水井、鷄鴨院”,這是對農民生活居住環境的形象描述。所以,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對村容村貌進行根本改善,通過“净化、緑化、美化、亮化、硬化”來優化人居環境。

  根據上文對生態文明在兩層涵義上的理解,新農村生態文明更深層次的涵義不僅僅是村容,更是“人容”。不能簡單把新農村的生態文明簡單理解爲“街院乾净、村莊緑化、道路硬化”,或者乾脆理解爲來一場衛生大掃除。農村的生態文明,除了“村容整潔”,還有“鄉風文明”,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環境意識。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着農村生産力的不斷提高,其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相應地在把握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却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現象。比如城市化進程中對農村的污染,片面追求糧食産量、資源過度開發、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鄉鎮企業“三廢”排放現象嚴重,都直接和間接導致了農民的生活能源匱乏、生活方式落後。

  從生態文明的高級形態來看,它更强調人與自然在精神層面上的和諧相處。人類是生態文明的主體,是處於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地位。因此,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絶不僅僅體現在村容村貌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人們具有衛生意識、環境意識;改善農村高污染的生産方式以及農民不良的傳統生活方式,營造一種環保、和諧、文明的鄉風。這就是更全面意義上的農村生態文明。

  (二)要辨证處理生態文明與新農村建設的關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了生態文明的路徑。這是因爲生態文明作爲一種指導我們各項事業的理念,其主題是一種把人類的生産和自然環境協調起來的思路。生態文明不排斥發展生産,没有先進的生産力,人類也走不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不能因爲環境問題而放棄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脚步以及鄉鎮企業的發展。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農業的現狀,那就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低,農業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使農業的再生産能力收到挑戰,農業生産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的境地。因此,要實現農業生産力的提高和農業的快速發展,一定要改善農業生産條件。農業生産條件的改善,可爲農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保障;發展生態文明、促進農業良性循環,刻不容緩。

  目前的農業生産狀况表明,保護龢利用好自然資源成爲了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處理好人和自然資源之間的關係,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看到現有自然資源對人的制約作用,也要看到人在使用自然資源時所具有的主體性作用。這種主體性不是對自然資源的恣意揮霍,而是在利用中保護,從而實現一種“人——自然資源——農業”的良性互動與發展。

  (三)要加快調整政府環境保護“職責同構”的模式,建立“職責异構”的環境治理服務體系

  “職責同構是我國政府縱向職能劃分的癥結所在。”[朱光磊、張志紅:《“職責同構”批判》,《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這一模式同樣也影響到環境保護職能的執行。環保在政府職責劃分中是最有生機的職責,每一級政府都要承擔起環保的服務職能。只有這樣,廣大農村才不會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淪爲環境污染的犧牲品。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責任分散到農業、水利、環保等部門,各部門均負有治理責任,一個需要環環相扣纔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變成各部門步調不一致的局部行動。同時農村的各類環境污染呈現出與城市污染迥异的特點。農村生産導致的面源污染隨流域内土地利用狀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徵、氣候、天氣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間异質性和時間上的不均匀性。因此農村環境治理的模式以及各級基層政府的職責應該有所不同。只有打破職責同構,合理調整政府縱向間職責配置,才有可能使政府職能轉變、行政體制改革和理順條塊關係等工作同步推進。要在打破職責同構的基礎上,倡導建立伙伴型政府間關係,科學規劃上級與農村基層的關係,以全面推動環境政策的落實。比如建立針對農村生態問題的地方環保局、地方監測站等因地制宜的職責體系等,從而從制度上避免農村進一步受到來自城市的環境污染,也可以從本地鄉鎮企業的具體情况出發進行分析和治理,减少鄉鎮企業污染所帶給農村的損害。

  (四)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促進“人——自然資源——農業”良性互動與發展

  生態農業作爲一種在生態文明框架下的生態經濟優化的農業體系,是指在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作爲農業生態經濟複合系統,是將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又是將農業生産、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的對象和内容,即在於不只局限於種植業,而是將種、養、加做爲一個整體來看待和處理的,要求將一定範圍内所經營的農、林、牧、副、漁各業和産、供、銷各個環節作爲一個整體,從而將整個農村地區的各項産業發展帶動起來。例如,合理調整和安排各類生物種群的時間和空間分佈結構,利用生物之間的互補互利關係,如開展棉、麥、緑肥間作,糧、豆間作,稻田養魚、養鴨,稻、萍、魚結合等,提高農業生産效率。生態農業也可以在傳統農業的生産食物鏈中引入新的生物環節,多極循環生産農産品,如“桑基魚塘”、“蔗基魚塘”和“糧——猪——魚”模式等等。這些都表明,在農村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是可行的,科學、環保且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生産發展。發展生態農業,既可以在農業生産中保護龢利用自然資源,又可以在發展的同時促進農業生産條件的改善,因而也就促進了農業生産力的提高。作爲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生態農業既有利於農業現代化,也是實現農業資源持續、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選擇,因此它也是實現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

  (五)要努力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

  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農村,還應該通過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來促進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四位一體的良性發展。這樣才能更全面的達到“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理想狀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當然包括村容村貌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更重要的還是牽涉環境面更廣泛的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作爲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最重要的理性選擇,不僅在發展農業生産和帶動農民致富方面有着積極作用,而且對農村地區以及農民的影響日益增大。農民通過發展生態農業,促進人口、資源與環境的良性互動,從而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寬裕”,不僅在生活水平上有所提高,而且在生活環境上也有所改善,從而能有更多的時間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農民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意識到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的重要性,從而注重自身與環境的和諧,這本身就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使農民具有了更多的環境保護意識;居住環境的改變,使農民身心愉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與人關係更加和諧友善,從而促進了農民的社會道德的發展;生態農業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發展方式,更重要的在於培養出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這樣,在這一過程中,農民就實現了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而在各地建設新農村的實踐中,都很注重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幫助農民樹立新觀念、塑造新農民。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生態農業作爲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模式,不僅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而且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生産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農業的益處惠及廣大農民,農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看到了黨帶領廣大農民搞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也就更有積極性和熱情參與到自身的民主管理和建設中去。這樣,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得到有效發揮。由於生態農業促進了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和鄉風文明的發展,村民自治的展開也就有了更爲穩固和堅實的基礎。另外,生態文明新農村的發展模式使農民們逐漸擺脱了傳統農業模式所帶來的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認識到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高,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到公共事業中來,對於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和基層民主政治的發展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即不僅要維護好自身的民主權力,更要積極參與基層民主建設龢民主管理,進而促進農村地區的“管理民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個環節並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一種環環相扣的漸進關係。十七大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論貢獻——生態文明建設,如果我們能以此爲路徑,層層遞進地開展新農村各方面的建設工作,就能够充分開發各個層級的生産力,更快、更好、更系統地推動新農村建設向着既定的方向挺進。

   

   (作者分别係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