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鄉村社會面對城市化的召唤:問題與對策



  張國玲 

  我國處在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廣東由於地處開發開放前沿和經濟高增長的東部沿海地區,城市化的進程更是備受矚目。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鄉村社會受到城市化的衝擊而發生了和正在發生着劇烈的社會變遷。

  一、廣東處於城市化加速期

  (一)世界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是人類生産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爲農村人口轉化爲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生活方式轉變、生産方式轉變、組織方式轉變的過程。

  城市化作爲一種全球性的現象,是工業革命的伴生現象。城市化程度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特别是工業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從1800至2000年,世界人口增長了47.5倍多,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長了56倍。

  (二)中國城市化進程

  中國的城市化開始於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此後100餘年間,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帶上了濃厚的殖民主義、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徵。1949年新中國成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主要是城市的性質與職能、數量與規模、布局與結構等的改變。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特别是1992年以後,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19%,相當於同期世界平均速度的3倍。

  據新華網2007年10月5日公佈的數據,2006年全國城鎮人口57706萬,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爲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2006年我國城市總數爲661個,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287個,比2002年增加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年末總人口36764萬人,比2002年末增加3840萬人,增長11.7%。

  (三)廣東城市化進程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2001年4月份公佈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00年廣東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已達4752萬人,占全省常住總人口的55.66%,比1990年上昇了18.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出18.9個百分點。省内珠江三角洲爲72%,其他地區爲40%;而浙江省爲43.5%,江蘇省爲44.7%。廣東城鎮人口比重僅低於北京、天津、上海,居全國内地其他省市自治區的首位。這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廣東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鎮人口的絶對量超過了農村人口,意味着廣東已經初步進入了城市社會。

  在城市化發展和城鎮建設方面,廣東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廣東省政府對全省275個中心鎮的發展給予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特别是提出在中心鎮建設資金方面給予的10點扶持政策。2004年3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和《關於推進城鎮化的若干政策意見》兩個文件,確立新理念,從戰略高度對新時期廣東城鎮化建設進行部署,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城鄉規劃編制與實施。廣東省委、省政府組織編制了《廣東省城鎮體系規劃》、《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並從政策和技術層面進行引導和調控,組織編制印發了《廣東省城市廣場指引》、《廣東省村鎮規劃指引》、《廣東省區域緑地規劃指引》、《廣東省環城緑帶規劃指引》、《廣東省中心城鎮規劃指引》等文件作爲法律法規的有效補充,大力推進規劃的實施,對規範城鎮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點推進中心鎮建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該省組織編制了《廣東省中心鎮規劃指引》,提出實施“三區”、“六綫”的規劃控制體系[廣東省中心鎮總體規劃强化了鎮域範圍對涉及區域協調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管理、自然與文化遺産保護、公衆利益和公共安全等强制性内容的控制,提出了“三區六綫”的控制體系,要求在編制中心鎮總體規劃時,必須在鎮域整體範圍内劃定三大不同類型的規劃管治用地(即:不準建設區、非農建設區和控制發展區),同時建立“六綫”(即:黄綫、紅綫、紫綫、緑綫、藍綫、黑綫)規劃控制體系並提出規劃控制要求。],在全國開了先河;廣東省財政從資金上支持中心鎮的規劃編制工作。廣東省直部門對中心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項目、交通、水利、文化、衛生、教育、環保等投入達幾億元,有效地改善了中心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

  推行包括省級城鎮化、村鎮建設、農村康居工程等在内的一系列試點。廣東省政府擬定了佛山市、興寧市以及東莞長安鎮等城鎮化試點方案,並在三地分别召開了“城鎮化試點工作專家諮詢會”,邀請省内城鎮化建設、規劃等方面的專家爲三地城鎮化建設出謀劃策。廣東省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聯合發文布置各地推薦省級農村康居工程試點,並向廣東省財政廳申請試點工作經費,推動試點工作的開展。

  據悉,廣東省推進城鎮化的總要求是:堅持以人爲本的城鎮化基本理念,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遵循城市化發展規律,加快城鎮化步伐,促進城鎮化和工業化、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走大中小城市與中心鎮協調發展的有廣東特色城鎮化道路。2010年,按户籍人口全省城鎮化水平達50%。其中,珠江三角洲達70%,基本實現現代化;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城鎮化步伐加快;形成以廣州、深圳兩大中心城市爲龍頭,以一批大中城市爲骨幹,以遍佈城鄉的小城市、小城鎮爲依託,廣大城鄉協調發展的格局。

  城市化總是與鄉村社會關聯的。在城市化浪潮的衝擊下,鄉村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遷。

  二、面對城市化的召唤:現狀與問題

  (一) 城市化導致農村人口流向城市

  按照“人口城市化”的觀點,城市化是農村人口轉化爲城市(鎮)人口或農業人口轉化爲非農業人口的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農業剩餘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農民變市民,從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二是暗含了農業人口轉化爲非農業人口的途徑,即工業化。通過工業化,使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生産要素不斷在城市聚集,並創造大量第二、三産業就業的機會,通過産業結構的變化,不斷减少第一産業人口,增加第二、三産業人口。

  二元經濟體系導致中國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一是雀飛東南-來自農村的大量打工者-農民工;二是鳳落梧桐-農村高層次人才流向城市,包括學業有成的農民子女。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劉易斯創立的“二元經濟體系下的人口流動模型”認爲:處於經濟發展早期階段的國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經濟結構,即傳統農業部門和現代工業部門共存。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現,導致農業部門邊際生産率低下;與之相反,工業化與技術進步極大地提昇了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産率。兩者之間的勞動生産率邊際差异引導農業人口源源不斷地從農村流向城市。喬根森進一步提出:這種人口轉移的根本原因在於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消費需求拉動的結果。人們對農産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對工業品的需求是無限的。托達羅則從收入差距的直接内驅力入手,强調農村勞動力的城市轉移取决於在城市里獲得較高收入的概率和對相當長時間内成爲失業者風險之間的利弊權衡;只要城市里還存在較高預期收入,農業人口就會源源不斷的涌入城市。並指出,這有可能造成城市勞動力市場嚴重失衡,失業問題日益嚴重。該理論的缺陷在於並未能就工業爲何要集中於城市而不是分佈在農村做出合理解釋。其實,這是城市自身所具備“經濟集聚效應”的功能體現。[劉海湘、青連斌:《城市化的内涵和研究視角》,《學習時報》,2006年10月24日。]

  (二)人口流動給廣東帶來巨大壓力

  1.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大量外來人口帶來的社會壓力,人們形象地稱之爲“民工潮”、“打工族”。爲避歧視之嫌,有稱之爲“進城務工人員”。2005年1月27日,黄華華在廣東省十届人大三次會議廣州代表團的分組討論會上,透露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信息——目前廣東全省有户籍人口7900萬,常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3100多萬,總人口達到1.1億,另外還有半年以下的流動人口1100萬。黄華華在討論會上表示,“盡管河南、四川歷來是人口大省,但是不少河南、四川等外地人來廣東打工,終於使得廣東成爲全國的第一人口大省”。有專家曾經表示,中國未來數十年的城市化將是最爲驚心動魄的事件,估計每年會有2000萬至3000萬、總計5個億的人口將會從農村進入城市。無論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發展趨勢上看,廣東都是見证這一歷史進程的最佳標本。“僅就廣東自身而言,流動人口的大幅增加,是一件弊大於利的事情。”有代表表示,由於珠江三角洲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産業爲主,大量青壯勞力的聚集,對空間逼仄的珠江三角洲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常將:《廣東首度承認總人口過億》,《21世紀經濟報導》,2005年2月1日。]

  2.值得重視的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半城市化”是相對於“城市化”而言的。農村流動人口雖然進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系統,在城市的生活、行動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産生一種疏遠乃至不認同的感受,處在“[王春光、王芳:《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現象堪憂》,中國信息報網絡版,     2007.10.10.http://www.zgxxb.com.cn/news.asp?id=9158。]半城市化”狀態。一是非正規就業和發展能力的弱化,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勞動强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证,更享受不到法定的節假日休息權利;就業不穩定,缺乏職業經歷累計和晋昇的保证機制。二是居住邊緣化和生活“孤島化”。農村流動人口没有能力租住或購買體面的住房,居住條件是非常“邊緣化”的。三是社會認同的“内卷化”。“内卷化”最早是由美國人類學家戈登威澤提出來的,後來另一個美國人類學家格爾兹在研究印度尼西亞農業變遷時引用這個概念來解釋他遇到的情形。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内卷化”的表現一是對城市社會不認可,或者不被城市社會所認可。更多的情况是他們不被城市認可;二是對農村社會逐漸失去了認可或者不被認可;三是逐漸轉向對自己群體的認可,或被自己群體所認可,在這點上認可與被認可同時存在。 城市的社會排斥是造成農村流動人口不能認同城市社會的主要原因。社會歧視、制度限制、就業非正規化、居住邊緣化等等,都搆成了對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排斥,使他們難以認可城市社會。

  如果説人口流動理論更多的是從歷史演變的時間維度解析城市化進程,那麽,空間理論主要是基於不同規模的城市之間、城市與其所處區域之間(主要是城鄉之間)的視角來研究城市化現象。在關於空間理論的諸多論述中,非均衡發展模式贏得了衆多支持者。最爲典型的莫如法國經濟學家E·佩魯和布代維爾相繼提出的“增長極理論”,他們認爲:經濟增長並非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極”(growth pole)上。先是由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形成增長極,在其特定産業處於支配地位,並在其“經濟聚集效應”的作用下,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匯聚在一起,搆築主導型的産業群;逐漸完善的産業群所在的城市則進一步發展成更爲宏觀意義上的區域性增長極,並通過其吸引功能促進自身不斷成長,同時藉助其擴散效應帶動其腹地的發展。

  3.城市與農村的二重互動效應。繆爾達爾和赫希曼則分别創設了内容大致相當的“擴散效應”——“回波效應”、“極化效應”——“涓滴效應”,用以解釋區域之間尤其是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現象。所謂“回波效應”或“極化效應”,是指某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會引起另一些地區的經濟衰落;所謂“擴散效應”或“涓滴效應”,是説某地區的經濟發展後,會逐漸形成經濟中心,由此促進該地區及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美國城市規劃學家弗裏德曼進一步提出了“中心——邊緣理論”,他指出:在整個空間經濟結構中,城市是核心地區處於支配地位,聚集了資本、知識、信息等各種要素,而小城鎮和鄉村等邊緣地區則不斷地輸出各種資源,逐漸走向衰退或相對停滯狀態,形成明顯的“馬太效應”;但是,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日趨成熟時,上述過程會出現逆轉,即由處於中心地位的城市向邊緣地帶擴散,從而逐步達到平衡發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劉海湘、青連斌:《城市化的内涵和研究視角》,《學習時報》,2006年10月24日。]

  這一理論在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得到驗证。處於廣州和深圳之間的東莞地區已經城市化了,廣州作爲省會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版圖擴大令人瞠目,佛山地區的城市化進程也呈突飛猛進之勢。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强勢發展,一方面帶給粤北山區和東西兩翼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在新時期和諧社會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爲廣東相對落後地區提供强大的財力物力和科技支持。財政轉移支付、珠江三角洲産業結構戰略性轉移等帶給廣東相對落後地區良好的發展預期和想象。從地處粤西的湛江市就可以看到這一點。湛江官渡工業園區的成長、湛江廉江電飯鍋生産中心的形成,限制廣州南沙地區重工業發展,轉而支持湛江發展重工業等等;廣東城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增幅近幾年明顯低於内地,而對山區、農村的財政支持明顯表現發達省的經濟實力,把國家意志貫徹到具體工作中,體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政策導向。由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在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優勢,使粤北山區和東西兩翼更顯落後,貧富差别城鄉差别懸殊、“三農”問題突出是廣東必須正視的嚴重問題。

  三、鄉村社會變遷中的城鄉協調發展訴求

  (一)國際國内的戰略舉措

  爲了城鄉協調發展和體現城鄉的各自功能,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其主要做法一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鄉村地區城鎮開發;二是積極引導工業的分散化;三是發展農業集約經營和多種經營,改變農業生産落後局面,並在種植業内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城市工業部門對農村農業部門的反哺;四是大力興辦農村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工程,加强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的就業機會,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五是建立功能齊全的農村組織——農業協同組織。所有這些方法和手段農村農業同整個經濟一起進步,實現了農村農業現代化,促進了農民收入提高,維護了社會公平。[李泉:《中外處理城鄉關係的實踐與啓示——兼論西部地區的城鄉協調發展》,《開發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因此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决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二)廣東城鄉協調發展的對策

  《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决定》强調“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加快農業基礎設施、農村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强調統籌城鄉發展,以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質量爲中心,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努力建設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廣東實現城鄉協調發展,需要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發揮新型城市化道路對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功能。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和“結構轉换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導作用的是“結構轉换型”的城市化。其顯著特徵是,在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下,周邊廣大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會發生深刻的城市化轉型。從我國的國情看,社會經濟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産業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二是就業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三是空間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四是文化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可以發現,這四大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從不同方面體現出新型城市化對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功能。[程必定:《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論成渝試驗區的發展思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2.要縮小公共産品供給差异,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區與高速發展的城市相比,不僅在經濟方面是落後的,而且在公共事業建設領域也被遠遠的抛到了後面,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當前,城鄉公共産品供給差距已遠遠大於城鄉的收入差距,成爲制約“三農”問題解决的根源之一。因此,“三農”問題的解决,城鄉的協調發展,突破口在於縮小城鄉公共産品供給差异,實現農村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楊静、陳亮:《縮小公共産品供給差异,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新疆農墾經濟》,2006年第9期。]

  3.要“建設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徵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産業化。與傳統農業相比,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産品原料生産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産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産,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於城鄉生産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後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産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産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産品貿易國内外流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决定》要求“繼續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省、市、縣三級要積極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大力興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濟協會,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産的組織化程度,加快農業産業化、現代化進程。各級政府要加大農業産業化投入力度,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金融部門要積極爲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信貸服務。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聯合創辦信貸擔保機構,鼓勵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以社員聯保形式辦理貸款,解决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貸款難問題。”《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强調“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區域比較優勢和競争力强的農業主導産業,發展效益農業、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廣農業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强農業基礎研究和重大應用技術研究開發,改革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業增長向科技推動型轉變。”

  4.要積極推動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根據目前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必須逐步進行諸項改革: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過給予農民工準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漸過渡,最終形成城鄉統一的户籍登記制度,並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從公民權益、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等維度來看,一元制模式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終選擇。借鑒國外的經驗,實行居住地户口登記制,以公民的實際居住地作爲登記證明,建立以身份证管理爲特徵的户籍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機制,强化農民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發展農村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允許農民對其所承包的土地可以轉包、出租、繼承和有償轉讓,並可作爲資本入股取得其應有的股權和紅利,促進土地從轉移出去的農民手中置换出來,實現土地的適度集中。三是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人口多,政府財力有限,短期内難以建立覆蓋面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可以先把有限的資金投向農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發展大病統籌合作醫療等保障,分階段、分地區地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孫旭玉:《論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問題》,《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7期。]

  5.要合理配置城鄉資金投入。城鎮化建設需要大規模資金,新農村建設同樣需要較多資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家財政支出、預算内固定資産投資和信貸投放,要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

  6.以發展縣域經濟爲基礎,統籌城鄉發展。《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强調“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把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增强第二、三産業對第一産業的帶動作用。以縣域工業化爲龍頭,以産業集群和專業鎮爲載體,大力招商引資,主攻民營經濟、培育特色經濟、發展配套經濟、提昇勞務經濟,以科技富民强縣,增强縣域經濟實力。從實際出發,選準和發展特色支柱産業,培育市場競争力强的優勢産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産品,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産業結構。大力發展專業鎮和專業市場,引導和促進企業進園區發展,提高縣域工業的聚集水平。健全農産品市場體系,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落實簡政放權政策,按照責權統一、重心下移的原則,進一步擴大縣級政府管理權限。完善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激勵型財政機制和幹部人事制度。”

  7.要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加强農民文化科技教育。大力開展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加强農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開展農村形勢政策宣傳教育,在農民中廣泛樹立“勤勞、自强、互助”精神,加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樹立以“八榮八耻”爲主要内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增强農民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念;加强農民法制教育,加强農村普法宣傳,增强農民法制觀念,使農民知法、懂法、守法,增强農民依法維護權益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加强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8.切實加强農村規劃與整治。加强鎮村建設規劃工作,抓緊編制完善鎮(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建設發展規劃,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一是加强村莊整治。按照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的要求,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及環境綜合治理,改變農村“臟、亂、差”的舊面貌和農民落後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村莊公共設施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電網、有綫電視、通訊和信息網絡設施建設,全面推進農村通電、通電話、通有綫電視、通郵、通信息網絡。三是繼續完善村莊生態環境建設,鼓勵和引導各地采取以村爲單元、整村推進的方式,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莊緑化示範村創建活動。四是鼓勵農村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綜合利用和有效處理生活及農業廢棄物。五是健全村莊公共管理規章制度,加强生活公共設施管理,推進村莊建設管理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作者係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