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南粤新農村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的綜合考察
楊鬆 李濤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不僅影響着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而且事關國家、社會的安定和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全面實現。因此,“三農”問題已不單純是一個涉及農村經濟、農民收入的局部問題,而是關係到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全局性問題。所以,深入瞭解和研究新農村經濟協調、社會和諧與文化提昇等問題,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新農村經濟協調、社會和諧與文化提昇的内涵
新農村經濟協調、社會和諧與文化提昇的内涵既有理論界定,又有實踐内容,它們分别藴涵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一)經濟協調中的農業發展
1.新農村經濟協調的基礎仍是農業。我國作爲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其中農業勞動力占全國勞動力的70%以上。據有關資料報導:我國農業净産值占工農業净産值的46%,輕工業原材料中有近70%來自農産品,農村商品零售額占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55%,農産品及其加工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65%。可見,農業對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决定性的影響。改革開放後,我國農村農業生産力獲得空前發展,實現了由人力、牛耕到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逐步過渡。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糧食連年豐收。我國農業發展取得的成就,爲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爲工業提供了豐富充足的原材料,也爲工業提供了最大的市場。在農業與工業的良性互動中,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强,已經進入了“從農業支持工業到工業反哺農業”的良性循環時期。鑒於我國以工業爲主導、農業爲基礎的國民經濟發展現狀,可以説,在我國新農村經濟協調的基礎仍是農業。
2.新農村經濟協調的支柱是農業的技術化。發展農業,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先進的科學技術,一旦應用於農業,就會變成强大的生産力。近些年,我國的糧食增産,39%以上是科技轉化爲生産力得來的。首先是物質裝備的先進。現代農業的物質裝備是各種機械,以電力和石油等作爲動力,農村水利設施在積極建設和逐步普及;其次是生産技術的先進。搞現代農業要以大量的科學試驗爲依據,要廣泛應用土壤學、栽培學、育種學、遺傳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才能進行;再次是管理水平的先進。現代農業對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爲了使農村經濟結構向農、林、牧、副、漁、工、商綜合發展,逐步向專業化、區域化、社會化生産的方向過渡,農業管理者不僅要懂得專業技術知識,而且要懂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計算機應用等知識。只有實現農業的技術化發展,農業生産手段才能日趨完善,農業生産才能取得長足進步。
3.新農村經濟協調的主導是農業的現代化。我國農業已開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正在走向現代農業市場化、産業化的道路,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從2004年開始,我國不斷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力度,2006年補貼預算比前年翻了一番,達到40億元。這一惠農措施提高了我國農業裝備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2007年我國農業機械裝備總量達到7.4億千瓦,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40%。而且,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由改革開放前的20%提高到48%左右。我國將在未來15年力争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農業科學技術成果,到2020年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3%,農業科技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隨着我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業生産力快速發展,抗風險抗自然灾害能力不斷增强,農産品産量不斷躍上新臺階。這一切,充分顯示出農業現代化的主導作用。
(二)社會和諧中的農村建設
1.農村富裕,社會才能富裕。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共同富裕。在我國,農村仍是社會的主體,衡量社會的富裕與否,農村是一個重要的坐標。只有農村富裕,社會才能富裕,只有農民富裕,才有國家富裕,這是一個最普通的邏輯和現實。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鄉鎮企業异軍突起,吸納了1.2億離土不離鄉的勞動力。鄉鎮企業不僅解决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成爲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而且推動了農村工業化,也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從90年代初開始,大量農民工進城,使他們的收入來源更爲廣泛。一些農民把資金用來投資和創業,直接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隨着農業的巨大發展、鄉鎮企業的迅猛崛起和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國出現了一批“富甲一方”的“億元村”。到2007年底,我國國内生産總值(GDP)過億元人民幣的行政村已超過8000個,其中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村莊有11個。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實現了農村的富裕。在我國農業人口占絶大部分的國情之下,只有農村富裕了,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富裕。
2.農村穩定,社會才能穩定。從一定意義上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關鍵在農村。我國的農業人口占絶大部分,國民經濟又是以農業爲基礎,如果農村不能穩定發展,必將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和社會治安的惡化,社會的穩定就會受到嚴峻挑戰。只有農村穩定了,社會的穩定才能成爲現實。目前,我國雖然仍有2800萬以上的絶對貧困人口,扶貧攻堅仍有很大的困難。但是,黨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惠及“三農”的方針政策,將有助於推進我國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的進程,有助於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3.農村和諧,社會才能和諧。農村的和諧與否直接關係到城鎮的和諧與否。我國的城鎮與農村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農村的富裕穩定抑或貧窮動亂都會對城鎮産生極大影響。由於現代社會城鄉二元結構的鬆散性,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流動,如果農村不和諧,這些不和諧的主體會隨着人口流動而涌入城市,直接導致城鎮社會的不和諧。黨的十六届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其總要求是: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是解决“三農”問題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徑。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和諧建設,既是新形勢下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提高農業生産力、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解决“三農”問題的現實選擇,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提昇中的農民大軍
1.農民是農業及農村的主力軍。農民是農業和農村的主體,是發展農業,建設農村的主力軍,改變農村面貌的根本在農民。表現在:農民是新農村經濟發展的主人,生産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人,爲新農村建設提供永不枯竭的動力支撑。農民是管理新農村的主人,靠農民自身的投入和管理,才能完成新型農村的建設。農民是新農村創業的主人,是發展農村生産力的主體,是增强農村經濟活力的細胞。只有農民意願得以尊重,農民作用得以發揮,農民的自覺行動得以提高,農民中藴藏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得以挖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才能得以完成。
2.農民素質影響農業及農村的建設。在農村建設中,農民素質的提昇對提高農民科技水平、增强就業創業能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源、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説,農民的素質决定着農業生産力的發展和提高,影響着農村的進步乃至社會的進步。而農民的文化素質在農民素質中又起着主導作用。農民文化素質越高,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就會越快。當今國際上發達國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實踐表明,農民的文化素質對農業的現代化進程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農業勞動者的文化科技素質的高低,决定了他們采用高新技術能力的高低。同時對加速農業由資源依附型向知識依靠型轉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掌握了先進文化科技知識的現代農民,才有可能打破愚昧、落後、封閉的傳統農村社會組織形態,建立科學、民主、法制、秩序的現代農村社會組織形態,才有可能全面實現我國農業的技術化和現代化。
3.農民價值觀制約農業及農村的發展。價值觀是人的思想觀念的核心,農民的價值觀是農民思想觀念的核心,它制約着農民的整個精神狀態,影響着農民對農業及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的生活不再圍遶着低層次的生存價值,而是有了更高的價值追求。工業化與城市化是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政府的引導下,農民的價值觀順應了農村城市化發展的要求。在對城市生活的追隨中,在社會轉型的今天,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們對物質需求已經像城里人一樣成爲最主要的需求形式之一,對精神的需求也越來越强。當我國農民普遍處在追求生存價值的階段時,經濟的增長具有很强的緊迫性。但是當温飽已經解决,並開始尋求發展的時候,社會以及人的發展的生態性和整體性就顯得更爲重要。
二、南粤新農村發展的現狀、特點和問題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南粤新農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現狀、特點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較爲明晰地展現和顯露。
(一)南粤新農村發展的現狀
1.南粤農業生産的現狀。南粤農業生産的現狀與傳統農業相比至少發生了這樣幾個變化:一是農産品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在南粤,長期以來的農産品短缺狀况得到了解决,各種新型農産品不斷發展,不斷增多,豐富了農業市場,改善了農民生活。二是農業發展的任務得以改變。以提高農産品的質量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樹立農産品品牌意識,增强名牌、優質農産品管理。鼓勵具有名牌産品的優勢企業跨部門、跨地區、聯合成立企業集團,積極招商引資,合作開發名牌、優質農産品等,在南粤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村鎮已較爲普遍。三是農業運行機制發生了變化。在南粤,農業的增長方式在向市場轉變,向集約經營轉變。發展鄉鎮企業,尤其是農産品深加工業,增加其附加值,一套爲農民提供信息及科技服務的機制正逐步建立,並不斷促進農業發展。
2.南粤農村社會的現狀。南粤農村社會的現狀與傳統農村相比至少有這樣幾個變化:一是農村面貌得以改善。比起傳統的農村,今天南粤農村的基礎設施、農村的住宅、農村的環境保護建設等,得到不斷加强,農村在逐步向城鎮轉變。二是初步建立了農村的社會救助體系。如農村的教育體系、農村的醫療衛生體系,農村的社會保障等與以往相比有了較大的改善。在南粤,以人爲本,以農爲本在逐步的實施和深入。三是農村的郵政和電信得到發展。南粤農村的公路建設、農村的有綫電視、農村的信息網絡建設均得到不斷發展,這一切在傳統農村是不敢想、不能想、甚至不會想的事情。
3.南粤農民自身的現狀。南粤農民自身的現狀與傳統農民相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面對着時代的巨大挑戰,信息化、現代化的時代特點已與慢節奏,不怕時間短缺的舊觀念發生强烈的撞擊,新的觀念和思想在南粤農民中不斷的産生和確立。二是社會的發展吸引了大批青年農民離開土地,農村剩下老人小孩留守,他們體力不支,能力不足的現狀又不斷使有爲的外出農民工返回家鄉,用學來的技術和增長的才幹及智慧建設家鄉,建設南粤新農村。三是隨着農村現代化的推進,農業技術化的提高,農民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素質自感不足,爲此在不斷的學習、培訓、提高。各種學習班、培訓班、輔導班應運而生,南粤農民的學習熱情不斷高漲。
(二)南粤新農村發展的特點
1.農業趨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日益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武裝起來,使農業生産力由落後的傳統農業日益轉化爲先進的現代農業,實現了這個轉化過程的農業就叫做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在南粤農村已有了良好的起步,其農業生産的技術含量、經濟結構隨着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發展變化。
2.農村趨向城鎮化。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提出了以“城鄉一體化”的方式解决農村土地制度問題,實現農村現代化的戰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勾勒了一幅切實可行的“路徑圖”。這一路徑在南粤新農村正加緊實施。重視小城鎮的功能建設,優化城鎮生活空間,解决城鎮環境容量和人口平衡等問題已形成基本經驗。尤其是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深感:農村城鎮化是農村人口不斷向農村城鎮集聚的經濟社會過程。解决“三農”問題,必須從農村本身挖掘出路,突破口就是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
3.農民趨向市民化。農村城鎮化還意味着國民經濟增長模式、國民生活形態的重大轉變。人口的絶對數量並不是問題,關鍵是人口的素質,也就是説,要有教育的水平、創新的水平。農民的文化、技術水平是影響農業生産的重要因素,現代化農業必須以農民具備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爲前提。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要通過正規教育、職業教育和在崗培訓等形式,提高人口素質,加快農民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將農民生活轉變爲市民生活。在南粤,尤其在南粤的珠江三角洲,廣大農民正在加速完成這種轉變。
(三)新農村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業集約化生産與家庭承包經營之間的矛盾仍是突出問題。目前,在我國大多數農村不可能實行規模化生産,南粤農村也是如此,尤其是“席地經營”不可能獲得高額回報。在南粤的農村,由於歷史的原因,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不高,農業的副業化明顯,以糧食爲根基的農業受到極大的挑戰。
2.農村自治與政府機構不斷膨脹的矛盾仍然存在。農村自治是我國民主改革的先導,是尊重農民自主經營的必要形式,是農民自主管理的組織方式。但是,由於體制和機制的不够健全,村委會往往成了上傳下達的管理機構。又由於觀念的相對陳舊,南粤農村自治進展仍然緩慢。
3.農業人口過剩與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突顯。城鎮化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實力,即需要較大的投入。目前的南粤農村還較爲缺乏資金流動、信息流動、實物流動相結合的城鎮。此外,農業的現代化和技術化必然帶來失去土地的農民的增加,這些農民要麽涌入城市,要麽被就地安置,這也會促進城鎮的發展。而南粤農民所需的城鎮發展並不平衡,諸多問題仍然存在。
4.農民素質不高,勞動力老化與農業現代化要求不相符的矛盾突出。農業技術化、現代化的發展,要求與此相適應的農民的思想素質、技術素質和强健的身體素質。由於南粤農村建設還缺乏健全的體制和機制及配套的措施、辦法,多數强壯的勞動力仍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數仍是年老體弱和未成年者。一些有助於提高思想文化的條件和設施,仍缺乏和不够到位。此外,長期以來存在的城鄉二元文化結構障礙,即城市居民佔有的文化教育資源多、自身文化素質高,而廣大農民佔有的文化教育資源少、自身文化素質低,二者之間形成較大反差,廣大農民被排擠在文化教育的邊緣,無法躋身於主流社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三、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國企改革、金融改革、機構改革等處於攻堅階段,國民經濟處於調整時期,出現内需乏力、後勁不足等新問題;國際環境亦不容樂觀,我國承受着沉重的壓力,經受着歷史性的考驗。面臨着嚴峻的挑戰,提醒我們更要關心、重視和解决“三農問題”。
(一)經濟協調决定社會和諧與文化提昇,確保農業基礎得到加强
1.要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對農業和農村投入不足,是制約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廣東經濟的非農化應該以政府的重農化爲前提,要有一個政策平臺,全面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有關精神。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指出,政府將終結過去財政支農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比例不斷縮小、農村儲蓄資金倒流城市的模式,從制度上確保財政資金、金融資金向農村傾斜,以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這一系列既有制度激勵又有政策扶持、既有保障性措施又有推動性要求的政策措施,能够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動力。
2.要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産業昇級和産業化。農業産業化就是按照産業組織發展經濟,以國内外市場爲導向,以經濟效益爲中心,打破封閉的農業發展格局和管理體制,建立新的市場農業管理體制和農村經濟運行機制。農業進行産業化經營,是增强農業自我發展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市場化程度和科學化程度的有效途徑。南粤農村要發展面向市場的經濟型規模農業,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資本有機搆成準備條件;提高糧棉油等重要作物種植的科技含量,降低生産成本,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3.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目前,南粤仍存在着較嚴重的人均資源貧乏,生態環境脆弱,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嚴重,資源與環境壓力日趨增大等問題。如果繼續以傳統粗放型高消耗、低産出、高污染的生産方式來維持我省經濟的高速增長,我省農業資源輸出會更加嚴重,農業生態環境狀况會進一步惡化,農業的有限資源會加速耗竭。農業環境和資源所承受的壓力反過來對南粤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會産生嚴重的制約作用。所以必須轉變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根據農業的自身特點推行循環經濟,將農業與自然生態環境緊密相連。農業與人類自身消費最貼近,這爲循環經濟要求從根本上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爲直接的實現途徑。農業的産業搆成特點也易於發展循環經濟,農業産業系統的“天然聯繫”及農業産業結構的整體性特徵,正是循環經濟所要建立和强化的。
(二)社會和諧支撑經濟協調和文化提昇,確保農村和諧得到實現
1.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圍遶加快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完善村鎮規劃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加快鄉村規劃編制步伐,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加大投入,强力推進,全面提昇鄉村容貌環境質量;搞好村莊人居環境治理,推動農村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爲建設又强又好的南粤新農村做出更大貢獻。
2.努力解决農村土地産權問題,有效地逐步减輕農民負擔。公有制是我國的經濟基礎,土地國有是公有制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農村應做到耕者有其田,既杜絶土地私有制,又防止出現土地依附上的剥削行爲和農民的内部分化。在我國,土地所有權主體爲全民所有,既不是政府所有,也不是農民私有。爲此,農業部應成爲土地生産資料的獨立法人,對國家和農民負責。在此基礎上實行土地租賃制,以便理順國家、集體和農户三者之間在土地收益分配上的關係,將這種關係規範化、制度化,從而根本解决農民負擔問題。
3.要加快城鎮化發展,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度。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步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從我省的基本省情出發,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南粤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大中城市的經濟規模較大,産業門類較多,消費水平較高,這是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推進城鎮化,要不斷加强現有城市建設。要加快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經濟效益,完善區域中心城市功能,充分發揮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現有城市對於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帶動城鄉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4.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轉移既有益處,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轉移成本。對農業勞動力輸出而言,提高本地農業勞動力的就業水平,增加了勞動者和勞動輸出地的收入,提高了勞動生産率;對城市和工業地區輸入地而言,則因流入的勞動力是一種廉價資源,降低了當地工業和其它非農業的工資成本,增强了産品的競争能力,增强了當地的資本積累能力,促進了當地的經濟迅速發展。當然,農業剩餘勞動力流向城市也帶來了負面影晌。但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爲謀求生存和預期中較好的生活條件而背井離鄉進入城市,從經濟規律上説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南粤,關鍵是制定好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具體對策,爲農村剩餘勞動力自由流動創造一個公平、有序、合理的制度。
(三)文化提昇主導經濟協調和社會和諧,確保農民素質得到提高
黨中央强調指出:現階段我國的工業應反哺農業、城市應支持農村,約束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將逐步被消除。面向未來,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低、素質不高,便上昇爲農村的主要矛盾。因此,着力加强農民文化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和造就一代新型農民,便成爲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建設南粤新農村的長遠目標出發,全面提高農民素質需努力做到:一要切實加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實施力度,確保農村每一個適齡兒童不失學、不輟學,以徹底杜絶新一代文盲的産生。二要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農業廣播學校爲龍頭,定期培訓鄉鎮農技幹部和村幹部,以普及文化知識、提高生産技能、增强綜合素質爲目標,逐步建立不同梯次的綜合教育體系,形成全面的文化覆蓋。三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不斷爲農村輸送各類實用人才。温家寶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今後我國新增勞動力的主要來源在農村。農村初高中畢業生不僅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也是我國産業工人的後備軍,搞好農村職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精神,要制訂適合南粤新農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計劃,充分利用廣播電大、自學考試、遠程教育等方式,發展面向農村青年的職業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使南粤農民教育工作真正走上正規化的道路。四是拓寬籌資渠道,增加農民教育的投入。在國家不可能包攬全部經費的情况下,應走多元籌資之路,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以確保農民教育經費開支。應在省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建立南粤農民教育的長效機制。
總之,應通過多種形式、多種辦法對廣大南粤農民特别是南粤的青年農民進行深入持久的文化教育,真正把他們培養成知政策、曉法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新、講文明的一代新型農民。
(作者分别係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統戰部部長、教授,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