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强化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麗雯 

  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决定》(以下簡稱《决議》),明確提出了要把加强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作爲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政治保证。加强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就是要堅持把解决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加强農村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完善黨管農村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保持黨同農民群衆的血肉聯繫,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農村黨的建設,增强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水平。本文是在總結2008年4月初在茂名市電白、高州、信宜地區7個村落的實地調研情况基礎上進行論述的。這些村落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農村,瞭解其存在的真實問題,探討解决途徑,相信對進一步深入探討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深刻借鑒意義。   

  一、當前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爲農村基層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在充分肯定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農村工作的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許多新情况新問題。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意識不够强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共産黨作爲當今中國執政黨的一項偉大工程,迫切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要進一步加强和改進對農村工作的領導。但是,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對自身定位認識不足,分不清工作重心,不注意加强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和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一些地方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存在着“老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管用”的問題,不知道該如何開展農村工作。同時,一些地方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理解不够深,抓統籌協調發展的意識還不够强,能力和水平也亟待提高。此外,在新農村建設20字經裏面,位列首位的是生産發展,村容整潔只列第四位。但是過去幾年中,有相當多的基層黨組織采取了本末倒置的辦法,不切實際的做面子工程,没能真正履行作爲人民公僕的職責。

  (二)基層黨組織工作方式方法滯後

  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大局意識不够强,落後守舊,與社會發展需求脱節,缺乏主動服務意識,不知道怎樣調動廣大幹部群衆勤勞致富的積極性,時常和群衆發生衝突,得不到群衆的擁護。班子内部也不能和諧共處,各自干各自的工作,相互不溝通協調,互相推卸責任。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忽視在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中開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視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使一些黨員長期游離於黨組織之外,支部形同虚設;不重視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形不成核心,黨組織作用不能發揮。黨支部人員不解放思想,就很難提高自身素質,没法做好排頭兵,不能凝聚群衆力量,起不到正確引導人民群衆功能。

  (三)幹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由於村幹部出身各异,有的自己先富起來,利用基層黨組織平臺服務村民,希望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有的是老實肯干,但是腦子不活,上級安排好工作就能幹好,自己不會找出路;有些爲了謀求個人利益,利用不正當手法參與競選,當然也就不會誠心爲群衆辦實事,更加不可能得到群衆的支持和擁護;甚至有極少數村幹部是自私自利,群衆不信任,不爲群衆服務的幹部。幹部隊伍的文化水平也不一,大部分都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不高。由於良莠不齊,經常會導致有好處的事搶着干,盡義務的事不願干;凡事以錢爲先,有利就干,無利則不干;不以群衆利益爲重,優親厚友,在項目建設、退耕還林、扶貧工程、計劃生育、通達工程建設等方面,一心私謀自己的利益。造成的結果往往是,村上的事情尚未辦結束,群衆已經議論紛紛,甚至造成集體上訪。長期下去,群衆對支部産生看法,失去信任,村上組織的活動不願參加。如辦集體公益事業,群衆認爲這是打招牌斂財,不支持反而找對策阻礙。有的基層黨組織幹部,爲了保住職位,虚報業績,迷亂上級領導眼睛,更不敢正確反映群衆們的呼聲,怕得罪上級領導。

  (四)依法行政能力弱,與人民群衆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和參與意識不相適應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政務公開不到位,村民對村幹部所做的事不了解,導致村民存在很多猜疑,得不到群衆的擁護。個别村每次换届都更换新幹部,財務交接不清,財務制度混亂,導致遺留問題年復一年,群衆積怨深,新上任幹部工作難開展。財務交接和財務公開没搞好,財務監管失控,“雙代管”執行不好,財務制度形同虚設,有的村民理財小組人員只是村幹部報個名,從没理過財、開過會,財務公開避實就虚,只是做個樣子,長此以往導致財務收支失去監管,難免負債越來越重,問題越來越多,造成村級工作開展十分被動。

  (五)農村基層幹部缺乏保障和激勵機制,生活和養老問題没有保障

  首先,幹部任期短。第一年熟識情况、第二年開始工作、第三年就面臨换届。爲了不得罪群衆而落選,不能放開手脚做事,責任心不强;就算勉强上項目,還没有看到效果就可能被擱置。其次,幹部福利待遇低。税費改革後,農民的負擔减輕了,但是幹部工資却没有制度保障,每月只有300多元(調研得來平均數據,不少地方還没有這麽多),村幹部根本没有辦法養家糊口,以後的生活也缺乏制度保障,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難免受限制,也難免出現工作責任心不强、自私自利的基層幹部。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雖然不是廣大農村的主流現象,影響不了黨的建設大局,但也産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决,將不利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引起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並盡快予以解决。

  二、進一步强化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哪個地區加强了黨的領導,那個地區的經濟社會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調研過程中也能明顯的感受到,黨組織領導好的村落,發展速度快,經濟增長水平高。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盡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必須進一步强化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一)提高認識,統一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極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决定》明確指出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保证。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們黨的一貫戰略思想。“三農”問題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强,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基層黨組織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把各方力量整合起來,齊心協力進行新農村建設。只有民心所向,新農村建設才能健康、快速發展。這些都要求基層黨組織要不斷的進步,解放思想,團結群衆。

  (二)把發展經濟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的背景就是當前我國城鄉差距拉大,9億人口的農村總體上還是貧窮落後。農民没有脱貧致富,談小康社會將成爲空話。發展農村經濟,是改變農村貧窮落後的基礎。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真正實現其他新農村目標;只有經濟發展了,農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纔可以實現真正意義的和諧社會。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繫群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保障,也是黨執政的重要組織基礎。農村基層組織首先必須把發展農村經濟放在第一位。農村基層黨組織是發展農村經濟的組織者和帶頭人,應當結合當地條件,做好經濟建設的整體規劃,發展産業化經濟,樹立特色經濟,從而帶動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當前農村機遇和挑戰并存,也對基層黨組織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農村基層組織要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組織農民從傳統的種植、養殖業中跳出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况,在尊重農民自主生産經營權的前提下,團結群衆力量,綜合開發,産業化經營。

  (三)切實加强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首先,選好配强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加强村黨組織建設,關鍵是選好配强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特别是選好黨支部書記。農村基層黨組織要領頭提高自身素質修養,爲群衆提供優質的服務,爲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環境,做到“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其次,重視培養,提高幹部素質。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實力,一定要提高農村基層組織班子成員的素質,吸收一些懂科技、會管理、能經營的黨員進入基層組織領導班子;使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具有較强的帶領群衆發展經濟、增收致富的本領;要有能力因地制宜制訂本地經濟發展規劃,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再次,樹立爲民服務的意識,改變不適宜的工作方式。提高爲人民群衆服務意識,利用好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農民工精英“回流”、大學生回鄉創業、技術能手回鄉服務等。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都存在缺乏資金、人才的困境。農村本身有技術、有能力的青壯年和大學生幾乎都到外務工或自主創業,導致新農建設大部分項目由於缺乏資金和人力而無法進行。人才是發展的生命綫,基層黨組織必須實行“推——拉”政策,既鼓勵群衆走出去,又要想方設法吸納人才回流。爲需要希望到外務工的群衆提供就業信息、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競争力;幫助農村群衆解决“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城市邊緣人”等問題,讓他們在外面能更快的成長,也是爲村裏建設需要他們時能隨時召回鋪好路;同時爲有能力的精英們敞開大門回鄉創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和政策上的優惠。

  (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設法制經濟

  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善於管理,做到民主管理,村中事務公開公正,爲新農村經濟建設長遠發展築建堅固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尊重農民生産經營自主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揮”和盲目攀比,農村基層組織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生産經營的自主權,不能像計劃經濟那樣,代替農民作决策,下指標,定任務,搞强迫命令。農村基層組織主要是爲農民提供服務和示範,幫助農民解决好資金、技術和信息等問題;從實際出發,本着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的原則,在優化産業結構的同時,幫助農民精心謀劃一批短平快、科技含量高、發展潜力大、市場銷路好的農業生産項目。大力興辦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特色農業、支柱産業和市場競争力强的自主品牌,形成以農爲本、項目牽動、多元並舉、統籌發展、全面繁榮的新格局。例如潭頭村村委兩套班子,實行了四套班子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老黨員、德高望重老人資源,使得全村群衆一條心,如成立助學基金會、興修水利、辦文化廣場等各項工程都能得到群衆擁戴,經濟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管理越民主的村,民衆越擁戴,經濟建設更有動力。

  (五)建立健全農村基層幹部激勵保障機制

  充分調動黨員幹部和廣大群衆參與創建活動的積極性。現在是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時期,多數農村基層幹部工作條件較差、待遇較低,任務又比較重、工作難度比較大。中央反復强調,對基層黨組織幹部要多肯定、多鼓勵、多體諒、多支持,做到真正的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但是總的來説力度和機制完善程度還是不足,基層幹部换届後的保障還是很有限。基於此,首先應該完善退崗後的福利政策,根據工作年限到退休年齡後給予相應的退休金,這樣不單止讓基層黨組織幹部安心工作,消除其後顧之憂,而且更能調動其積極性,激勵其連任的信心。其次,提高基層黨組織幹部在職時的福利待遇,只有讓基層黨組織幹部家庭生活有保障,才能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總之,要把關心愛護基層幹部作爲加强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點在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上下功夫,激發農村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結合各地實際和農村基層幹部的特點,認真研究選拔優秀村幹部進入鄉鎮公務員隊伍和擔任鄉鎮領導的問題、村幹部報酬待遇落實以及正常增長機制的問題、村幹部的社會保障問題等等。同時,要注重對優秀基層幹部從物質上、精神上給予表彰和奬勵,注意引導社會輿論和新聞媒體客觀公正地宣傳評價農村基層幹部,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作者係廣東商學院政治與教育學院研究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