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也是一個海洋國家。海岸線全長 3.2萬多公里①,從北往南瀕臨渤河、黃海、東海、南海和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73萬平方公里,又有台灣,海南島等大小島嶼數千座。前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硏究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在劃分爲六大區系的基礎上,又將其區分爲面向內陸和面向海洋兩大塊,是完全正確的。但從考古工作來看,發展並不平衡,嚴重存在着重大陸、輕海洋的傾向。導致這一局面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旣有客觀條件的制約,也有主觀上努力不夠的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陞,科學技術手段日益精進,走向海洋已成爲考古工作者向往的目標,中國水下考古中心的成立及以“南海一號”沉船成功打撈爲標誌的沉船考古領域的一系列業績,已成爲國人的驕傲。不過從總體來看,以面向海洋爲中心開展考古工作,還相當薄弱。在此情况下,肖一亭繼《先秦時期的南海島民》一書之後,又推出了《南海北岸史前漁業文化》專著,實屬難能可貴。
該書涉及地域、海域十分遼闊,時間從舊石器時代直至秦漢,在很好把握南海北岸居民文化的共性和區別,又考慮到了不同時期發生的變化的前提下,分九章二十七節詳述了南海北岸發現的早期人類、南海豐富的生物資源以及考古發現的居民的漁獵工具、水上工具、制鹽業和居民的精神生活,歸納了南海漁業文化的特點及其交流與影響,是一部在掌握分析考古材料基礎上,參考有關文獻記載和民族志材料,經過綜合分析,全方位介紹南海北岸居民漁業文化面貌的著作,資料豐富,視角獨特,分析合理,讀後對南海北岸居民的生活會有一個較比清晰、完整的認識。
2003年至2005年我曾有幸在粵東揭陽做過一些考古工作,但總的來説對南海北岸的瞭解仍屬一知半解,這次乘肖一亭邀我寫序的機會,認眞讀了一遍,算是補了一課,增長了不少見識。其中,第一章第三節對貝丘遺址和沙丘遺址異同及形成原因的分析,第五節、第六節對南海先民人種和文獻記載的早期南海族群的介紹;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生物學家瞭解的南海海洋生物與考古出土的海洋生物的比較;第三章第一節關於寶鏡灣遺址出土石網墜、沉石、石錨的分別,第四節關於穿孔石器用途的分析;第四章第四節關於出土及岩畫上漁船資料的介紹;第五章關於古代捕魚方法及工具演進歷史的梳理;第六章第三節從考古發現的竈、竈具及炊具對先秦南海島民生活的推斷;第七章關於南海制鹽業起源的線索;第八章關於漁民精神生活諸方面的介紹;第九章從考古學角度作出的對南海漁業文化特點的概括以及其與周邊的交流和影響,都開闊了我的視野,對我因長期在內陸做考古工作而形成的重中原輕周邊、重大陸輕海洋的思維模式以極大的衝擊。使我意識到,硏究濱海地區和島嶼考古,就必須站在當地向外看,而不能仍站在大陸、中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正像該書所展現出來的那樣,南海北岸的廣東、廣西以及海南島等地,也有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緣于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當地的居民也有自己獨立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在積極吸收周邊文化精華的同時,也不斷對外交流發生影響。站在大陸看海洋是一番風景,站在海洋看大陸又是一番風景。如果飛上天空,旣看大陸又看大海,感受會全然不同,那時看到的風景,也許會更接近于現實世界的眞實。這個境界,我難以企及,一亭也還有距離。依該書爲例,重點雖然是南海北岸史前漁業文化,但對海外的涉及也過于少了。南海北岸居民與太平洋諸島居民在人種、族屬和文化上的聯繫十分密切,本可以有更多一些描寫,考古上也還會找到更多的證據,但只在第九章第三節用了三千多字作了交待,未免美中不足。這點缺憾,我想將來一定是會補上的。
我和作者肖一亭相識已近三十年,1987年他考入北京大學硏究生院以後接觸就更多了。他原在江西省萍鄉市博物館工作,l993年調入珠海市博物館即致力南海考古。二十多年來,他兢兢業業,孜孜以求,從未放棄過在考古學上的追求,出版了多部專著,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從自己特有的視角對南海北岸考古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種精神値得讚揚,値得學習。
是爲序。
李伯謙
2008年11月于侯馬
編者注: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原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主任兼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敎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技攻關重大課題“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中國文明探源工程預硏究》課題主持。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