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説的是地理、地貌的變化之大。這種情况在沿海地區更是多見。沿海地區是氣候變化最爲敏感的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變化,進而形成海進與海退,使沿海地區常處于海水與陸地的交替變化之中。距現今海面較遠的地方,當時正處在海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加上早期人類以狩獵、採集爲主,生活流動性大,活動的範圍較大,因而,探索南海北岸早期人類活動的歷史,不能只注意現今的海岸邊沿,而要擴大一下視野,要從整個嶺南地區來觀察。再就是由於地區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南海北岸的史前時期,並不完全能與中原地區的歷史年表相對應,一些年代在中原商周時期的遺存,也可能納入我們的視野。在探索南海北岸史前漁業文化中,我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南海北岸及其近海島嶼到底在什么時候開始有人類活動?遠古人類屬於什么人種?他們又具有怎樣的文化面貌呢?
要瞭解南海北岸早期人類的體質,最好、最爲直接的辦法是尋找這里的早期人類化石;要瞭解人類早期的生態環境,最好的辦法是尋找與人類共生的動物化石和對人類活動遺址附近的早期地層進行苞粉分析。
一、對化石人類的一般瞭解
我們知道:最早的生命來自于海洋。迄今爲止,關於生命的最早證據是38億年前的富鐵岩石和二氧化硅石組成的條帶狀序列,這種岩石産自格陵蘭西部,叫做條狀含鐵建造,或簡稱BIF。此岩石普遍發現于古老的緑色岩帶,在BIF中已經找到碳的痕迹,這是至今發現的在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的痕迹①。大約在21億年以前,氧在大氣圈里的濃度開始明顯增加,大約在5.5億年以前,生命樹開始顯示出一種使人吃驚的突然爆發生長期,地球進入一個生命的時代——古生代,但到了大約2.5億年以前的二叠紀末期,地球生命經歷了一次大災難,古老的生命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又經過幾千萬年,一種新的動物——恐龍開始佔據地球。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恐龍進化了,種類繁多。至白堊紀末期,地球經受了雙重打擊,火山噴發影響了全球的環境,而一個直徑約10公里的碎片撞到地球,使地球生命經受又一次災難。化石記録表明,距今2600萬年前,在肯尼亞北部已經有了最早的像猿人祖先的生物,這是一種靈長類生物。大約1800萬年前,非洲古猿在東非的化石記録中出現。大約在距今500萬年前,出現南方古猿,他們與現代人相比腦子相對較小,但用兩腳走路;200萬年前,原始人居住在坦桑尼亞的奧杜韋峽谷,開始用火山岩製造器具。大約170萬年前,直立人看上去更像我們,相對高一些,到2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大約在20多萬年前早期智人出現。中國的南方地區從距今200萬年前後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階段開始,便有一些遠古人類生存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在體質特徵的進化方面共經歷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晩期智人等三個階段,最後發展爲現代人。這些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材料主要包括:巫山猿人、元謀猿人、鄖縣猿人、鄖西猿人、淅川猿人、桐梓猿人、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等直立人化石以及馬壩人、長陽人、巢縣人、柳江人、資陽人、麗江人、穿洞人、左鎮人等智人化石。在發現人類化石的同時,還發現大量共生的古生物化石,它們爲古人類化石的年代確定提供了條件。
化石是埋藏在地層里的古代生物的遺物。最常見的化石是由牙齒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動物死後,屍體的內臟、肌肉等柔軟的組織很快便會腐爛,牙齒和骨骼因爲有機質較少,無機質較多,卻能保存較長的時間。如果屍體恰好被泥沙掩埋,與空氣隔絶,腐爛的過程便會放慢。泥沙空隙中有緩慢流動的地下水。水流一方面溶解岩石和泥沙內的礦物質,另一方面將水中過剩的礦物質沉澱下來或成爲晶體,隨着水流會逐漸滲進埋在泥沙中的骨內,塡補牙齒和骨骼有機質腐爛後留下的空間。如果條件合適,由外界滲進骨內的礦物質在牙齒和骨骼腐爛解體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機質,牙齒和骨骼便完好地保存成爲化石。由於化石中的大量礦物質是極爲細緻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機質,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齒和骨骼原來的形態,連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的組織形態都能原樣保存。天長日久,骨骼的重量不斷增加,由原來的牙齒和骨頭變成了還保存牙齒和骨頭原有的外形和內部結構的石頭,這個過程被稱作“石化過程”。除了牙齒和骨骼外,有的動物的糞便也能成化石。例如,有的肉食動物吃肉時是連着碎骨一起呑下的,糞便里有許多沒有被消化掉的碎骨,碎骨不容易腐爛,所以也能成爲化石。腳印也能成爲化石。人或動物踩在泥沙上,造成腳印。泥沙干後,腳印又被另外的物質塡滿。兩種物質都被後來滲進去的礦物質石化後保存下來,但是兩種物質的性質不同,軟硬不同,容易風化或破壞的程度也不同。一種物質被風化或破壞後,另一種物質便表現爲腳印化石①。嶺南地區,雖然目前尙未發現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但是百色地區發現的舊石器製作年代可能早到更新世的早、中期(百色T4的年代約爲距今70~80萬年開始並延續到30萬年前左右)。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和活動遺址及舊石器時代晩期的晩期智人化石及活動遺址則有大量發現。特別是在靠近南海的紅水河-黔江-潯江南岸,甚至在香港地區都有舊石器遺存發現。這里我們對嶺南地區古人類化石作一個系統的介紹。
二、廣西的早期人類
據統計,至2004年底爲止,廣西已經發現的古巨猿、古人類化石、舊石器地點達134處,其中露天地點超過100處,洞穴地點約30處,巨猿化石地點5處,古人類化石的地點多達22處,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共存的地點8處,石器地點115處。這些地點分布遍及廣西大部分地區。其年代早到舊石器時代初期,晩到舊石器時代末期①。根據黃啓善先生介紹②:在柳江、來賓、靈山、隆木等四個縣,發現代表七個人類個體的頭骨、肢骨、體骨等的骨化石。另外,在荔蒲、都安、柳州、桂林、田東、隆木、靖西、圻城等地發現人牙化石20余枚。
1. 柳江人。柳江人是舊石器時代晩期人類,爲晩期智人的一個代表。1958年發現于廣西柳江縣通天岩洞旁一個無名小洞。人類化石主要是一具基本完整的頭骨和部分體骨、肢骨,屬於一個中年男性。是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種,形態具有一定的原始性,也帶有熱帶地區人類的共同特徵,如鼻骨寬闊,身材較爲矮小,與現代的東南亞人接近。共生的動物有猩猩、大熊貓、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猿、豬、熊、箭豬、牛、羊、鹿類等,時代爲晩更新世,比山頂洞人早。1958年至1965年,裴文中敎授等曾兩次到柳江人洞考察,採集到動物化石並對地層作了描述。1977年柳州市博物館在該洞調查時也發現了一些化石。1997年至2000年,沈冠軍等人對柳江人洞地層進行調查硏究。迄今爲止,柳江人已經發現一個完整的人頭骨,最下的四個胸椎骨和全部的五個腰椎、骶骨、右髖骨、左右股骨各一段。柳江人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晩期智人化石。近年有學者對柳江人化石地層進行了鈾系測年,得出結果爲距今15至7萬年①。
2. 麒麟山人。舊石器時代晩期的人類。195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野外調查隊,在廣西來賓縣橋鞏圩麒麟山的卡姆頭(壯語)洞穴中發現一具殘破的人頭骨。麒麟山的北面有獅子山和猴子山,西面有扁山和龍口山,西南有老蚌山和板山,東3公里有江山,在江山之東有紅水河。卡姆頭洞穴(亦稱蓋頭洞)高出地面7米,洞口朝南偏東,洞口高2.7米,洞的縱深4.8米。洞內堆積厚1.7米,可分兩層:上層是黃灰色堆積,含角礫岩和大量軟體動物硬殻,人頭骨化石出于此層。這里還出土1件粗制的石器和2件人工打制的石片。麒麟山人頭骨化石只有顱底部分保存,包括大部分上頜骨和腭骨,右側的顴骨和大部分枕骨,但三者不連續,不能互相粘結。骨質是灰白色的,化石程度中等,上頜骨保留有右側的三個臼齒和第一前臼齒,左側的第一臼齒和兩個前臼齒,其餘的牙齒都是生前脫落的,臼齒齒冠大部分被磨蝕掉,前臼齒則已磨蝕到了齒頸部分。據古人類學者鑒定,認爲是一具男性老年遺骨化石,屬於新人類型。在這個地點還發現鹿牙、豬牙、豬肢骨等化石,以及小量的斧足類殻和大量以田螺、烏螄爲主的腹足類殻,並發現有灰燼;其中有炭塊和燒土。同時還出土用石英岩礫石製作的石器。
3. 靈山人。屬更新世末期新人階段的化石。1960年,中國科學院顧玉珉等5人在廣西靈山縣城東2.5公里的馬鞍山的東勝岩、葡地岩和縣南約4公里的那坡村石背山的洪窿洞發掘。在馬鞍山的東勝岩、葡地岩和石背山的洪窿洞發現了人骨化石一批。其中東勝岩發現了一塊顳骨的鼓室部、兩枚牙齒及一段右側股骨上段,同層還出土有熊牙化石和已鈣化的蝸牛等動物化石。葡地岩發現了三塊小頂骨、額骨的眶上緣和一塊額骨的眉間部分。同時出土的還有中國犀牛、野豬、鹿、牛類等化石。洪窿洞出土一塊頸骨,一塊髖骨,半塊骼骨及一枚上臼齒,兩枚門齒等。同時出土貘等動物化石。從三個洞發現的四個個體人類化石看,其體質形態特點大體與柳江人和麒麟山人相近,從門齒舌面呈鏟形等特徵來看,具有蒙古人種的基本性,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專家的鑒定,“靈山人”化石至少已有兩萬年歷史。
4. 德峨人。晩更新世之末至全新世之初的人類化石。1976年,張興永等人在廣西百色地區隆林進行地質調查時,在德峨鄉後背山一個山洞中發現人類頭骨、肋骨、椎骨、肢骨等化石。人類頭骨(包括下頜骨)已經石化,但石化不深,呈淺蓇白色,牙齒粗壯,磨耗較深,左右第一臼齒在生前脫落,齒槽萎縮較甚,據有關專家鑒定,此人爲一中年個體,年齡在36~55歲之間。
5. 那來洞人。更新世晩期人類。1984年,彭書琳等人在廣西百色地區隆林縣祥播鄉紅岩山那來洞發現人類化石,爲兩枚牙齒化石,爲左上第一臼齒和左下第二臼齒,並伴隨出土6目14個種的動物化石,有獼猴、古豺、中國熊、大熊貓、虎、華南豪豬,中國犀、野豬、鹿、羊、水牛、蘇門羚、劍齒象等動物化石,這些動物化石都 是華南晩更新世典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中常見的主要成員。
6. 都樂人。更新世晩期人類。1975年在柳江市東南約12公里的都樂岩磨菇洞發現人類化石,有一段股骨,一枚右上側第二乳臼化石,石化程度中等,一起出土的還有豪豬、熊、豬、羊、牛、馬、狼、鹿等哺乳動物化石。
7. 水岩東洞人。更新世晩期人類。1961年,吳新智等人在荔浦縣兩江公社蘇村大隊水岩東洞發現一枚左下第二前臼齒,屬於12~15歲小孩的牙齒化石,牙齒形態與現代人牙齒非常接近,但比現代人粗大,有一定的原始性。
8. 干淹人。更新世晩期人類。1972年在都安瑤族自治縣加貴公社加圖大隊干淹洞發現2枚人牙化石,其中一枚爲右側門齒,僅存齒冠和齒頸部分,可能屬於中年個體,另一枚爲左下第一或第二臼齒,也只保存齒冠和齒頸部分,可能屬於靑年女性個體。
9. 九楞山人。更新世晩期人類。1977年,在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公社東風大隊九楞山洞穴內發現4枚人牙化石,其中三枚恆牙,即左側第一或第二臼齒,左側第三臼齒,右側第一或第二臼齒,從牙齒磨損程度判斷,當屬於中年個體,但是否屬於同一人,則還無法判斷;另一枚爲乳齒,爲右下第二乳齒。從乳齒遠中側存在一接面和磨損的情况分析,其年齡大約7~8歲左右。齒冠較低、較長,下原尖與後尖有不大的齒嵴相連,存在一個較明顯的步尖,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徵。但是在形態上與現代人的同種牙齒沒有多大的區別,伴隨出土的動物化石有35種,包括有華南豪豬、大熊貓、掃尾豪豬、板齒鼠、竹鼠、獼猴、金絲猴、似長臂猿、豬獾、靈貓、果子狸、古爪哇豺、貉、鬣狗、中國熊、熊、豹、德氏野狸、小野貓、亞洲象、野豬、水鹿、鹿、麂、水牛、蘇門羚、龜、鰐、鷄、雉、巴氏亞種似高冠劍齒象、虎、獏、巨獏、中國犀等,其中滅絶種類6種,其餘爲現生種,在這批化石中未發現第三紀的殘餘種和早更新世的典型種類,因而排除了都是更新世“柳城巨猿洞”動物群的可能性。而以華南地區中常見的種類爲主。
10. 白蓮洞人。1956年,賈蘭坡、裴文中敎授在柳州市西南約12公里的白麵山南麓山腰的白蓮洞中發現。此地離柳江人遺址東北約2公里。白蓮洞分外廳和後部穴道兩部分。外廳寬敞,明亮,穴道屈曲,後部開闊。人牙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及石器等都發現在外廳,堆積中含有十分豐富的文化遺物。1973年至1982年行後進行了五次考古發掘,尤其是1981年到1982年的考古發掘規模較大,在洞中西7層發現兩枚人牙化石,其中一枚爲下左側第三臼齒,齒冠碩大粗壯,似代表一個男性個體;另一枚爲右下第三臼齒,齒冠完整,齒體較顯得纖細,屬於靑年女性個體。這兩枚人牙,石化程度深,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被認爲是晩期智人的代表。伴隨出土的有華南地區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常見成員,計有豪豬、熊、大熊貓、豬獾、水鹿、劍齒象等哺乳動物化石。這個遺址中還出土大量打制石器,依據地層可分成三期,其中一期爲舊石器時代晩期。
11. 甘前洞人。晩更新世人類。198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在廣西柳江縣土博公社四案大附甘前洞發現9枚人牙化石。1997年黃啓善等人在該洞調查時,又發現8枚人牙化石。兩次發現出土的17枚人牙化石中,有4枚可能屬於6歲左右的兒童牙齒,計有上內側門齒、上第一臼齒、下臼齒、左第二乳臼齒,並在上第一臼齒的齒頸處發現齲洞,這是發現古人類患齲病的最早記録。另外,還有20多歲、50多歲等人牙化石。經過有關專家對牙齒化石進行測量並與猿人、長陽人、現代中國人比較,發現這些人牙化石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在分類上無疑地可歸屬於晩期智人,伴隨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18種,計有獼猴、猩猩、中國熊、大熊貓、巨貘、中國犀、華南豪豬、劍齒象、野豬、鹿、羊、牛等華南地區“大熊貓——東方劍齒象”動物群常見成員,其時代爲晩更新世。
12. 寶積岩人。晩期智人。1979年,歷史敎師李慶忠在桂林市中山北路寶積山的一個岩洞中發現兩枚人牙化石。該洞由主洞和若干支洞組成,洞口方向爲南偏西,高出附近地面約8米,高出水塘水面約12米,洞口高約4米,主洞口2~5米,寬6~22米不等,深44米。人牙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及石器發現于主洞的堆積物中。洞內堆積分三層:上層爲膠結堅硬的石鍾乳蓋板;中層爲灰黃色膠結土,內含石灰岩角礫、化石和石器;下層爲黃色亞粘土,不含化石。人牙化石中有一枚爲右下第二臼齒,因其磨損嚴重,估計爲一個老年個體,另一枚爲左下第三臼齒,牙冠相當高,齒根不甚粗壯,原始特徵不明顯,應該屬於晩期智人,同時出土的有6目16種哺乳動物化石,如獼猴、長臂猿、中國熊、豬、獾、巴氏大熊貓、最後斑鬣狗、華南豪豬、中國犀、巨貘、野豬、鹿、麂、水牛、羊、劍齒象、竹鼠等,屬於華南地區典型的“大熊貓——東方劍齒象”動物群。另外,還伴隨出土12件打制石器,計有石核石器7件、砍砸器4件、刮削器1件。這些石器與百色地區盆地發現的石器,在類型、形制、製作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處,在廣西目前已發現的舊石器中,人類化石、動物化石、打制石器三者共存的情况十分罕見。
13. 定模洞人。晩更新世人類。1979年,曾祥旺等人在田東縣布兵鄉模範村定模洞發現2枚人類牙齒化石。1981年中國科學院李有恆等人又在該洞地層中發現1枚人牙化石。定模洞,洞口向東,海拔約140米,高出當地地面3米,高出右江水面約46米。洞內寬1~8米不等,高0.5~10米,深90米左右。洞內支洞較多,洞室分南北兩支,在南支洞的盡頭出現人牙和動物化石。其堆積可分二層,上層爲黃色膠結鬆散的砂質粘土,含人牙和動物化石,厚0.5米;下層爲顯塊狀暗紫紅色粘土,起裂縫中有鐵錳質黑色物質附着,含動物化石很少,厚度不詳。這3枚人牙化石分屬於三個不同的個體,其中一枚左上第二臼齒,牙齒粗大,齒冠呈橢圓形,顔色靑白,石化很深,在近中、遠中兩面接近的複合部分,在幾個可能因患齲而留下的小洞眼,根據這枚牙化石的特徵,似屬於早期智人的牙齒,可能代表一個25歲左右的男性個體,第二枚人牙化石是左下第一臼齒,齒冠近似棱形,顔色灰白,石化程度中等,近中面的中部至原尖的窩坑已病變,有一個齲洞,從該牙齒的外部特徵看,可能代表一個30多歲左右的早期智人個體;第三枚人牙化石爲右上第一臼齒,齒冠是棱形,黃白色,石化不深,在咬合面的中部有一個齲洞,外部形態與現代中國人的同一牙齒沒有多少差異,可能代表一個35歲左右的晩期智人。伴隨出土的有32種動物,有大猩猩、猩猩、東方劍齒象、納瑪象、亞洲象、中國犀、獏、巨獏、犀、野牛、水牛、野豬、華南豪豬、水鹿、鹿、麂、大熊貓、中國熊、虎、最後斑鬣狗、豬獾、狗、竹鼠、豪豬、陸龜、雉科以及麗蚌、田螺、蝸牛等化石,同時出土10件打制石器,其中砍砸器2件、刮削器3件、石核2件、石片3件。
14. 賓山人。晩更新世時期人類。1985年,在廣西靖西縣新鎮東約1公里的賓山洞穴中發現4枚人類牙齒化石,有左上第一臼齒或第二臼齒,右下第一前臼齒,外側門齒和第二乳臼齒。其中左上第一或第二臼齒,齒冠保存完好,估計是23~27歲靑年個體;右第一前臼齒,齒冠保存完好,輕度石化,右下第二乳臼齒,齒冠比較低,保留完整,爲一個6歲左右的個體。伴隨還有哺乳動物化石,具有6目18種均爲我國華南地區洞穴堆積中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中成員,有華南豪豬、板齒鼠、竹鼠、獼猴、豬獾、虎、豹、狼、大熊貓、亞洲象、巨貘、野豬、水鹿、鹿、麂、麝、水牛、蘇門羚。其中大熊貓、巨貘爲絶滅種,其餘均爲現生種,從所發現的人類牙齒形態特徵看,均屬於晩期智人類型,地質時代屬於晩更新世。
15. 龍洞人。更新世晩期人類。1988年9月,在廣西隆林縣者保鄉岜內村龍磨廣屯約1公里的龍洞中,發現人類牙齒化石2枚和一批古生物化石,該洞高出地面70米。洞口海拔約1200米,2枚人類牙齒化石都是右下第三臼齒,屬於兩個不同的中年個體,齒冠保存完好,外觀乳白色,石化程度較深,牙齒粗大,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咬合面的花紋較豐富,但齒冠下部四周無齒帶,各齒尖較圓鈍,且嚼合面無明顯齒脊,齒冠較高等特徵,其時代應屬於晩期智人階段,伴隨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6目12種,有華南豪豬、板齒鼠、竹鼠、獼猴、中國熊、大熊貓、豬獾、劍齒象、中國犀、野豬、水鹿、鹿、麂、羊類、牛類等,屬於華南地區“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常見的成員,時代應是更新世晩期。
16. 牛岩洞人化石。更新世晩期人類。該洞位于廣西忻縣古蓬鄉牛岩洞,洞口高程20米,人牙化石出于洞內堆積的黃色砂質粘土中,伴隨出土的還有猩猩、大熊貓、巨貘、野豬、牛、鹿、麂等屬於華南地區更新世晩期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成員。
17. 九頭山人。1975年柳州市博物館,在柳州市東南約6公里的九頭山洞中發現2枚人類牙齒化石,屬於前臼齒。伴隨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大熊貓、豪豬、狼、羊、鹿、麂等屬於華南地區晩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常見的成員。
三、廣東的早期人類化石
目前,廣東地區已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多處,人類化石在曲江、封開、羅定等地有發現,其中最爲著名的是粵北地區的韶關馬壩人,他被稱之爲中國早期智人的一個典型代表。此外在粵西封開峒中岩、羅沙岩和蘋塘下山洞也有人類化石發現,被稱之爲封開人①。近年在中國香港也有關於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報道②。
1. 馬壩人。1958年6月,在廣東韶關馬壩發現一個早期智人的頭蓋骨化石和許多動物化石③。地質年代在中更新世末或晩更新世初。專家認爲:馬壩人頭蓋骨的性狀比直立人爲進步,比晩期智人爲原始,而具有一般早期智人(包括歐洲及其鄰近地區的尼安德特人)的形態特徵,所以從總的形態類型來説,馬壩人應爲早期智人。但馬壩人與尼安德特人又有一些不同,如馬壩人的鼻額縫等約位于同一水平,而歐洲發現的尼安德特類型人類的鼻額縫大多上凸而成拱形等④。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原思訓先生對包括馬壩人在內的一系列人類化石作不平衡鈾系測年,馬壩人的年代爲距今12.9+1.1或-1.0萬年。在20世紀80年代,古人類學家與考古工作工作者在其相鄰各個洞穴中陸續發現的6枚人牙化石,年齡在20~45歲之間,以20多歲的男女靑年較多。根據其形態特徵的差異,基本可分成兩組:但均屬於晩期智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另外,從飛鼠洞口的堆積物中清理出來的左下頜骨具有較明顯的原始特徵,其存在年代很可能比人牙化石早些,而比馬壩人化石晩些。屬於早期智人後一階段或晩期智人前一階段。
1975年,美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威廉·豪厄爾斯(W· Howells)來中國訪問並觀察了馬壩人的化石。l977年他著文發表了對這一化石的見解。他寫道,“在看了眞化石以後,它在形態上與尼安德特人(狹義的)的相似也許就更加顯著了”,“如果1950年發現于歐洲,此頭片會被稱作‘典型’尼安德特人”①。同時他也指出了馬壩人有與尼安德特人不同的特徵。馬壩人應屬於一種與尼安德特人不同的地區性人種。有比較重要的特徵可以將其與尼安德特人分開而歸入中國古人類的進化系列。
馬壩人顴骨額蝶突的前外側面比尼安德特人更甚地朝向前方,而尼安德特人則較甚地朝向外側。馬壩人這一結構的特徵與大荔人相近。馬壩人的鼻骨側面角度較大,與大荔人相近,而西歐典型尼安德特人則此角度較小,亦即後者的骨性鼻梁段較向前突。如將眉間點額顴眶點之間連一直線,再將此線投影到法蘭西克平面上,由此所得的直線在馬壩人比尼人較近冠狀面,亦即尼安德特人的這條直線由內側向外側延伸的方向較馬壩人更多地指向後方。如果只觀察眉脊的外側半,則這種差別更加顯著。以上三項特徵共同反映了一個現象,即馬壩人的面部較尼安德特人更加扁平。馬壩人頭骨的額鼻縫和額上頜縫合以一條大約水平的淺弧,這是與北京猿人、大荔人一致,而與尼人不同的特徵。再者,中國的晩期智人也大致如此(Wuet Zhnng 1985)。著名人類學家吳新智等人認爲:上述幾項特徵也是從北京猿人到中國晩期智人這條進化線上所有人類化石共同特徵組合的一部分。馬壩人具有這些性質,説明他是中國古人類連續進化線上的一員①。
也有學者認爲,馬壩人頭骨的黃種人(蒙古人種)的種族特徵比較明顯,馬壩人是據有“南方”地望的早期智人。因此,它是支持我國人種起源于南方的有力證據②:
1)頭形:頭骨呈印圓形。
2)顱頂縫:顱頂縫的前端一小段可辨認,似乎是不複雜的深波到鋸齒型的。
3)顴骨右側的顴突保存,可見其眉脊的外側下延與顴骨的粗厚的額蝶突相續。從額蝶突的方向來判斷,馬壩人的顴骨也較前突,其顴面不可能朝向外側方,這是蒙古人種的重要特徵。
4)鼻根點和鼻額縫都較明顯,鼻額縫呈水平走向,鼻骨較寬,鼻梁側面觀稍呈凹形;
5)鼻額角152度,顯示其額面上相當扁平;
6)顱頂正中有類似矢狀脊的結構(痕迹);
7)右眶緣大部保存,約呈圓弧形,眶批數88,屬高眶型。圓鈍而高的眶型多見于蒙古人種。
馬壩人化石地點還發現幾件打制的石器。1984年宋方義、張鎮洪等人發現兩件石器,都是由礫石製成,半錐體陰痕大都模糊不清。礫石可能來自附近的河灘或階地,岩性均屬石英砂岩。KP84001號標本是用長條形礫石打製成的砍砸器,殘長15.82厘米,橫軸最寬8.64厘米,尖端2.31厘米,橫斷面最大厚度4.90厘米。打制時沿礫石的一個側面,採用單面的方法,獲得一道厚刃,刃不整齊,刃角67度,器身一端尖,相對一端鈍厚。KP84002號標本,直徑9.41厘米,最大厚度4.73厘米。打制工作限于礫石一側的小部分邊緣,使器形成上窄下寬,有明顯弧度的刃口,刃門角約75度,整個標本周邊薄,中部隆起,橫斷面略呈三角形,另1983年黃志高先生在獅子岩洞中採集到一件石錘①。
2. 封開人——垌中岩、羅沙岩下層的早期智人
封開河兒口鎮,有座石灰岩山峰,1978年在山峰坡上的峒中岩洞堆積中,發現一枚人類的牙化石。1998年考古工作者再次對該洞進行考古挖掘,出土兩枚人類牙齒化石。據專家硏究,這三枚人類牙化石具有較多的原始性。牙齒化石出土時除根部有部分缺損外,其餘均完好。其中一枚爲右第三臼齒。將人牙化石M3與早前韶關曲江馬壩獅子岩飛鼠洞出土的那個人類左下額骨帶的那顆第三臼齒相比較,除個體稍小外,在結構上則複雜了不少,這表現出垌中岩人牙化石具有較多的原始性。垌中岩人牙化石的年代據鈾系法測年爲14.8±1.3萬年,而馬壩人牙化石測年爲12.9±1.0萬年。比馬壩人人頭骨化石早近兩萬年。1991年在封開河兒口羅沙岩洞穴遺址中發現4枚人牙化石,30余件石製品和古動物化石千餘件,洞穴堆積分爲四個文化層,據鈾系法測年:第二、三、四層絶對年代分別爲2.24萬、4.8萬、7.9萬左右。代表三個不同年代的文化,這一發現塡補了廣東距今2萬年至10萬年這一段史前文化的空白。其中下文化層發現的人牙屬於早期智人、上層發現的人牙屬於晩期智人。廣東省文物考古硏究所邱立誠先生提出,有一條很値得注意的文化現象,這就是古人類的西江走廊。封開人“他可能是從雲南元謀人以及廣西百色地區的遠古人類發展而來。西江流域衆多的人類化石遺存爲廣東古人類文化遺存提供了發展、演變的源頭。”①
1984年以來,在羅定縣下山洞和飯甑山洞內,各發現一段晩期智人的橈骨化石以及灰燼、炭屑、動物化石,其年代屬於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