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筏子

  《物原》上説:“燧人氏以匏(葫蘆)濟水,伏羲氏始乘桴(筏)。”這一記載中先講匏,後講筏,一定程度上説明先有匏後有筏,而且筏也是從浮具發展而來的。單體的浮具在使用過程中有較多的缺陷,因爲此法使用中,人體大部分都浸泡在水中,只有上半身或僅僅是頭伸出水面喘氣,在天氣寒冷時,人泡在水中就不是很舒服。而將若干根木頭或竹子並排捆在一起,形成一個水上的平面,人可以立在上面,身體可以離開水面,材料還是這些,但功效則大不相同。各種迹象表明,不管是江河還是湖海,筏都是人類較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遠古先民們爲了渡水、運輸以及捕捉魚蝦而製作筏。並且,人類只有創造了筏以後,才開始脫出水浸,進入到一個主動建造水上運載工具的新時代。最早、最簡單的筏是木排和竹排,木排、竹排由多根樹幹或竹竿結紮在一起而成。木排、竹排配上槳、稽、篙,有的架上風帆,發展成各種各樣的筏。這種筏可以控制方向,不再隨水漂流。有些筏,如帆筏,還可利用風力作遠程航行。筏是這種新型水上工具的通稱。古代因其大小、地區、質地的判別而有多種名稱:如泭、柎、筏、簿等。從材料和大小上區分的在《詩經》卷一漢廣引郭璞釋文有“木曰簿、竹曰筏、小筏曰泭。”的記載,《詩經》卷一漢廣引孫炎釋文有:“方,水中爲泭,筏也。”《論語》卷三公治長釋文:“柎,編竹木。大者曰筏,小者曰柎”《方言》中有:“泭謂之簿,簿謂之筏。筏,秦晉之通語也。”《説文解字》編木以渡曰泭。或作柎,通作桴。孫炎曰:方木置水曰柎栰。《管子·兵法篇》方舟投柎。製造筏子選用樹幹、竹竿、蘆葦體,將它們橫向排列,用野藤、皮條拴扎起來。在北方地區,主要是木筏。《爾雅》中對筏的解釋有“並木以渡”,《國語》中有“方舟設泭,乘桴濟河”①。孔子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②之語,注曰:“桴,筏也。程子曰:浮海之嘆,傷天下之無賢君也。”這句話雖然是孔子周遊列國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但沒有得到各國君主所採納而鬱鬱不歡時的感嘆,但這里提到了可以在海上漂行的(桴)筏。古籍中也有用蘆葦作筏的記載,如《詩經》:“誰爲河廣,一葦航之”,“正義曰,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能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③等等。筏子發明之後,以其製作方便簡易,造價低,可就地取材等等的優勢,一直爲人類所使用。

  經近代學者考證,筏是新石器時代的百越人發明的。筏的結構簡單,製造方便,可大可小,吃水淺,適于在各種特殊條件下航行。《事物紀原》上説:“變乘桴以造舟揖。”筏與獨木舟,都是中國漁船的始祖。有學者認爲,但從製造方法、製作工具和中國古書《物原》等資料看,筏可能先于獨木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