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漁業史起源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的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時期,那時起就出現最原始的漁獵活動。最古老的漁業始于中華民族的祖先撿拾貝類和徒手捕魚,有古籍記載“上古之世,民食蚌蛤螺肉,長臂人兩手捉魚”。接着是使用木棒、石器、骨制魚叉、魚鈎、魚鏢及弓箭等工具捕魚。在長達十幾,以至幾十萬年的歲月中,漁獵乃是人類唯一的生産活動。
原始社會人類以江河、湖泊、海灣、灘塗撿拾貝類和徒手捉魚爲主,並開始出現最古老的釣漁業。北京周口店文化層出土的漁獵物遺迹中有魚網墜、石鏢槍、海蠟殻及草魚的上眶骨等,據測算距今1.8萬年,成爲迄今出土最早漁業活動的證據。
撿拾漁業是原始人類在生産力相當低下的情况下,在沿海灘塗及湖濱地區最早從事的一頂比較原始的漁業。沿海一帶具有豐富的貝類資源,隨潮汐的漲落,部分擱淺于灘塗;大湖邊灘的淺水區,淡水蚌蜆和螺類資源也相當充裕,古人爲尋求食物便應運而生撿拾漁業。考古證明,沿海地帶及近岸島嶼,從北部遼東半島的大、小長山島;山東半島至閩、台、兩廣均散有古撿拾漁業的遺迹——貝丘。福建的閩江口、金門富國墩;台北園山;廣東潮州、潮安;海南陵水等上百處先後發現有長20~500米,寬5~300米,厚0.3~4米不等的新石器時代古貝丘遺迹。一般由螺、貝、蛤、牡蠣及蟶等的介殻堆積而成,經鑒別均爲人工堆砌物。這種靠撿拾的生産方式一直維持數千年甚至更久,實際上至今還存在這種被動的撿拾活動。淡水貝丘因第四紀沉積物的掩蓋發現不多,僅台北園山貝丘中發現淡水貝殻的堆層。
捕釣漁業的普遍存在。我們的祖先還在原始人類時,就已開始利用骨制魚鈎、魚叉等簡單的工具從事漁獵活動。網鈎漁業是繼被動的撿拾漁業方式後産生的一種漁業方式,無疑是古人類生産活動上的一大進步。舊石器時代的漁具發現尙少,新石器時代沿海貝丘遺址金門富國墩、南海北岸、東興亞菩山等都發現石質或陶質的箭頭、標槍、網墜及骨質魚鈎、魚叉等漁具遺物。在內陸陝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發掘出獸骨削製成的帶倒鈎的魚鈎及魚叉;黑龍江昂昂溪文化遺址也留有骨制魚槍和魚鏢;山東臨沂、大墳口,陝西西安,福建閩侯,四川忠縣,江西清江、修水,浙江吳興等文化遺址均發現石制和陶制的網墜等。浙江河姆渡遺址中有精緻的骨制“織網器”,浙江錢三漾、杭州水田阪遺址等除網墜外還有木槳、浮標、竹魚簍等漁具,表明在當時網鈎漁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漁具的出現遠早于農具,以後得到發展,種類也隨之增多,唐陸龜蒙首次將漁具分成網罟、筌、梁、矠等十多類。明代《魚書》分爲網類、縺類、雜具、漁筏等若干類。近代則按其結構、功能、操作方法等,將漁具分爲網漁具、釣漁具、箔筌漁具和雜漁具四大部,計十五大類。網漁具是最常用的一種捕撈工具,在捕撈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傳説包羲氏“作結繩而爲網罟,以佃以漁”(《易·系辭》)。新石器時代網漁具即已廣泛使用,在遼寧新樂、河南廟底溝、陝西半坡以及浙、閩、粵等地原始文化遺存中就出土有大量的網墜和陶器上繪飾的魚網形圖案。《詩·小雅》:“南有嘉魚,蒸然汕汕。”汕汕,即樔,古又稱爲撩罟,即今日抄網。抄網是比較原始的囊袋狀有把式的小型網具之一。主要用于內陸淡水,作業規模小。先秦及後世還有一種漁具,稱爲“罾”,其“形如仰傘蓋,四維而舉之”,系敷網類漁具。宋周密《齊東野語》(13世紀)在記載海洋捕撈馬鮫魚時,提到漁者“簾而取之”。簾即刺網,今閩廣仍有如此叫法。該“簾爲疏目,廣袤數十尋,兩舟引張之,縋以鐵,下垂水底”。橫向垂直布設于魚類通道上,阻隔或包圍魚群,使之刺入網目或被纏于網衣上而受擒。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17世紀)提到索罛、圍罛,即圍網。索罛眼疏,專捕大魚;圍罛眼密,以取小魚。這種網具最適于捕撈密集或合群游弋的中上層魚類。除上述幾類之外,古代屬於網漁具的還有拖網類、建網類、掩網類等。釣漁具也是歷史悠久、使用廣泛的捕魚工具。陝西半坡、山東大汶口、黑龍江新開流、廣西南寧、湖北宜昌等地新石器時期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就出土有相當數量的魚鈎,其形制有內逆刺、外逆刺、無逆刺和卡釣等,其質地有骨或牙、貝等,製作精緻。銅質魚鈎也已在早商時期的文化遺存中(河南省偃師縣)發現;春秋戰國時期,隨着冶鐵業的進步和鐵制技術的提高,鐵質魚鈎得到了更爲廣泛的使用。中國古代釣漁具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幾種:手釣類、竿釣類、網釣類。手釣類出現最早。竿釣在《詩經》中也已出現,《國風·衛風》上説:“籊籊竹竿,以釣于淇。”晉人已説到釣車和唐人又説到釣筒這兩個重要部件。釣筒,一般截竹而成,作標漂用,俗稱浮子,使魚鈎在水域中保持一定的深度。陸龜蒙《漁具詩·釣筒》:“短短截筠光,悠悠臥江色。”釣車,即繞線的輪子,利用輪子轉動以調節、控制釣線伸縮和釣鈎上下。到宋代竿釣漁具已具備了竿、綸、浮、沉、鈎、餌六個部件,在結構上已趨于完備。綱釣類即繩釣。以長繩作綱,綱上每隔適當距離系一支線,支線上系以魚鈎,鈎上着餌(或空鈎),使魚呑餌(或觸鈎)遭捕。綱釣法最遲在清代中葉前已出現,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18世紀中期)中已記述其在海洋釣捕帶魚的情况。箔筌漁具是用竹竿或篾片、藤條、蘆秆或樹木枝條等所製成,廣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其形式和功能也多種多樣,有的起源也很早。如笱在原始社會文化遺址中已有發現。罩、罶、椮等在先秦漢代文獻中時有記載。箔筌漁具按其結構特點和使用方法大致分爲:柵箔類、籠箅類兩種。柵箔類是以竹木及其製品編織成柵簾狀揷在水域中攔捕魚類的一種漁具。柵箔始自魚梁。魚梁也是以攔截方式捕魚的,但魚梁主要以土或石築成,工程難度大、耗費多且效果不佳。唐時稱柵箔類漁具爲篊、滬或籪。籠箅類以竹篾藤條等編織成小型陷阱、潜藏處所或作盛貯水産品的漁具,以及作捕撈用的笱、罶、簍、笭箵等通常設置在江河緩流處,湖、海近岸淺水場所或雜草邊緣,使魚蝦入內。根據捕撈對象的特性,有的在籠內放置芳香物、重膻味的餌料;有的以彩色,陰影等引誘;也有的將魚籠編成細長狀,口成喇叭形,口頸部裝有逆須,放在河流魚蝦通道上攔截,導其就範,入不復出。雜漁具則是除上述種類之外的許多結構各異、功用不一的漁具,如獵捕刺射用的、抓耙水底用的和窩誘用的漁具等等。
在釣魚方面,創造出網罩釣梁筌叉射滬椮等等,不管什么水域,什么水層,都能展現身手。在古代條件下,創造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漁業生産。從單人釣魚看就有多種方法。李挺、任潔就曾介紹多種古代的釣魚方法:
1. 無鈎釣
鈎釣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在西安半坡遺址之中曾經出土過骨魚鈎。當然,半坡遺址中出土的也不是最早的釣魚方法。最早的釣魚方法應該是無鈎釣。即使晩至20世紀40年代,在雲南金平地區生活的古聰人婦女,還是採用無鈎釣魚。她們在釣竿上系一條蔴繩,繩端系上蚯蚓,一俟魚兒咬餌,立即甩動魚竿,將魚拉出水面,甚至還能準確甩進身旁的竹簍中。這種方法可能是原始的釣魚方法。後世還盛傳“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這一諺語,説姜子牙的魚竿,就是沒有鈎子的魚竿。
2. 直鈎釣
在無鈎釣之後,可能經歷過一個直鈎釣的階段。所謂直鈎釣,是一種魚卡,它用獸骨磨制,成棒形,兩端尖利,中間鑽孔穿線。魚兒呑之,會卡于口鰓。魚卡出現于新石器時代。而魚卡、骨魚鈎與無繩釣也共同存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來發明瞭銅器鑄造,又與上述三種釣魚方法共存。
3. 鐵魚鈎
鐵魚鈎出現于春秋時期,到西漢完成大換代。《淮南子》曰:“釣者靜之。”《説苑》曰:“必細綸,芳其餌。”《西都賦》曰:“揄文竿,出比目。”説明漢代在鈎、線、餌竿等方面已經掌握了相當先進的技藝。
4. 車釣
一般來説,車釣出現于晉代,主要産生於長江流域。先人制一釣車,將長線纏繞于車上,魚兒上鈎膈,用釣車收線取魚。這種車釣,是線輪的始祖。
還有一種筒釣,出現于唐代。它截竹爲筒,不系線和釣鈎;釣時定置于適當水域,無人看守,隔一定時間收線取魚。韓偓詩曰:“盡日風扉從自掩,無人筒釣是誰抛?”描寫的就是這種筒釣。
5. 拖釣
宋代,隨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釣魚出現大的飛躍。一是釣具走向完善,《漁樵問答》中將釣具歸納爲竿、綸、浮、沉、鈎、餌六物,與現在釣魚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則是可在海上捕獲大魚。北宋地理學家朱或在《萍洲可談》中描述南海海域的拖釣:漁人用大鈎如臂,縛一鷄鵝爲餌,俟大魚呑之;隨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風則棄之。取得之魚不可食,剖腹求所呑小魚,小魚一腹不下數十枚(尾)數十斤。
6. 滾鈎釣
它在一根竿上附結許多支線,支線再結大量釣鈎,通常用于江海底層大魚。這種釣法創于南宋,盛于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作過記載:“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無鱗大魚也……其行也在水底,去地數寸。漁人以小鈎近千沉而取之。一鈎着身,動而護痛,諸鈎皆着。”
7. 餌延繩釣
明清時期,隨着海上進軍的深入,人們已經認識了帶魚的諸多習性,棲息中下水層、集群洄游、兇殘自食等。據此,漁人截竹爲筒縋索,索間橫系釣絲,絲數“或百或數十”,絲距“各二尺許”。然後絲上以帶魚尾爲餌。“一釣則群帶銜尾而升”(郭拍蒼《海錨百一録》)。
8. 手鈎釣。屈大均《廣東新語》載:疍人“見大魚在央穴中,或與之嬉戲,……俟大魚張口,以長繩系鈎,鈎其兩腮,牽之而出”。
據江西省博物館劉侍中先生吿之,在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之中就曾經出土1萬年前的網墜,距今60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遺址之中則較爲普遍了。
南海沿岸地區在4000多年前有大規模魚網捕魚活動。用于近海的大型魚網在4000多年前的珠海寶鏡灣遺址、香港涌浪遺址及3000多年前的珠海平沙棠環遺址中大量發現,這些遺址之中都出土800至1000多件網墜,並發現大量較普通網墜大得多的沉石。刺網在史前時期已經爲先民所發明。
據張振東、楊金秋編著的《中國海洋漁業簡史》介紹:刺網漁業普遍分布在我國南北沿海,種類很多,網具是由若干橫長縱短的長方形網片聯結成一長垣狀。網的上緣和下緣結敷浮、沉子綱和浮、沉子,個別種類網具也有缺沉子綱的。刺網網衣的長度和高度以及網目大小和扎網的締結系數,依所捕魚類、漁場條件和地方作業習慣而有所不同。每一生産單位所用網衣片數自幾片至幾百片,也因作業種類和漁船大小而不一樣。作業時一般橫斷潮流,將聯接在一起的網具布設海中,遮擋魚群通路,或包圍魚群,使魚體頭部或鰭部刺入網目、或纏絡于網衣上加以捕獲。
刺網類可分爲定置刺網、流刺網(一般稱爲流網)、圍刺網和拖刺網。依布設的水層不同,又有浮刺網和底刺網之分。此種網具所捕魚類體型大小比較整齊,不傷害幼魚,並可捕撈散群魚,作業範圍廣闊,是一種進步的重要漁具。
明殘本《漁書》所稱的“縺”就是刺網,福建、廣東至今仍有稱爲“廉”的。《漁書》描述不同的制網有這樣的記述:“縺……亦有長短深淺疏密之異,如四指縺者,其目可容四指。出外海取大魚者爲靑鱗縺(這里所謂靑鱗可能是指鮐、鲹魚類),深可成丈,數人同舟,各出數幅,連而爲一,七、八月間取靑鱗者。……赤水縺下腳用鉛爲墜,于水頭取鯔魚者。蝦縺不疏不密,專用于取蝦者。蠘縺(蠘即蟹)目比蝦縺而疏。鱟縺視蠘縺尤疏,似網而非網,以大繩爲之,下用石爲墜,以入海底。”
清沈同芳《漁業歷史》也有關於刺網的分類記載,如:“鰳魚船亦名溜網(溜網即流網),谷雨到洋,大暑回洋。系用輕網法,隨潮流行,上不出水面,下不及海底,量魚高低以爲度。其網用麻線結成,如平面方格窗欞,長約三丈,闊約二丈。舵水(即船員)八人,用網二百數十口,在水中竪立,排聯若長城。有風管以竹筒爲之(即浮子),浮摯上綱,有錘石,外圓里空,以土燒成,鎮壓下鋼。一端用大索,名爲魚繩,引長帶在船首,一端用小索系竹竿爲表(即標杆),浮植水面,以便瞭望。所獲以鰳魚爲大宗,用鹽腌漬,色白味美。”黃魚船立夏出洋,小暑回洋。亦用輕網法,隨潮流行。其網以細麻線結成,形式大小收放略如溜網(指鰳魚流網)。亦一端帶在船首,一端系竹竿爲表。上綱有浮子,杉質方形,長五寸,兩端稍尖,提浮水面;下綱系錘石,以土燒磚,外圓里空,懸墜水中。舵水六人,用網一百數十口。所獲以黃魚爲大宗,用冰則售鮮,用鹽則劈曬爲鮝,色由黃轉白,故謂白鮝。
“沙魚船立冬出洋,至下年清明節回洋。系用重網法(即底刺網),上綱用風管提挈,下綱用錘石拖沉,因重力稍大於浮力,而網自竪立在海底,隨潮進退,授括潜魚。其網式大小和收放略如鰳魚網,惟一方系大石,名爲拖腳石,約百餘斤。系石用大索,名爲魚繩,引長帶在船首,大索之長短以海水之深淺爲度。舵水八名,用四八十口。視網上之水草,以定洋之遠近:如曰鷄毛、曰鵝毛、曰金花、曰瓜花、曰楊梅、曰大炮等類。”
定置刺網 網具有底刺網和浮刺網之不同,前者布設的水層接近海底,後者接近海面。布網以錨碇或木樁固定網位。
圍刺網 這種刺網的作業方法,有一種是用刺網包圍魚群後,敲擊木板發出音響以威嚇魚類刺入網目加以捕獲;另一種用圍網包圍魚群後,再在包圍圈內投放刺網捕撈;還有以網包圍魚群集中于岩礁處而捕撈的。
拖刺網 這種漁業,是一種雙船作業的底拖刺網,捕撈門蟮(海鰻)。廣東諸多地方仍然使用此法。如陽江東平港的拖刺網:網身以苧蔴線編織。網目10厘米,以40目起編,長500目,死結,橫目使用。浮、沉子綱各二條,各長25米,縮結系數爲45~55%。全網共二片,互相連接。浮子松木制、棒形,每片網用5個,沉子石制,結附數目同于浮子。叉綱長33米,對折使用。曳綱長66米,一端與叉綱中部對折處相接。另一端係于船上,浮標筒3個。白天生産,在漁場上二船互相靠攏,縫合網片,均匀系上浮標筒,二船斜流下網,相背前進,至放出曳繩後,並力拖行3小時起網。
有關硏究者根據台灣南端的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出土漁業工具,參考台灣地區土著族群和大洋洲地區的民族學材料,以及漁撈學理論和方法的分析,認爲①:史前鵝鑾鼻聚落的漁撈技術,至少包括:1. 竿(繩)釣法,2. 拖曵繩釣法,3. 鏢魚法、4. 手撈網法,5. 投網法,6. 手網法,7. 拉網法,8. 毒魚法,9. 採貝等。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