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器印象
玉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對於古老的中華民族來説,它不僅是社會地位的象徵,還是道德標準和價値觀念的載體。正是由於這種給玉器賦予各種特殊內涵的文化現象,才使得中國玉器自遙遠的太古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有多個以玉聞名的國家,如印度、墨西哥、緬甸等都能生産加工各式美玉。但是,只有中國形成了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玉文化。玉,在作爲礦物上的美石之外,在中國被賦予了意識與精神。“君子比德如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玉承載着中國人的美好品德。在先秦時期,玉被作爲鬼神的糧食,用作爲人與神靈勾通的重要橋樑。在甲骨文中,用兩玉交迭,造成巫字,唐蘭先生根據《詛楚文》定出巫字,認爲“巫”字是以玉事神的象形文字。《説文解字》釋靈字時説“巫也,以玉事神,從玉”,段注:“巫能以玉事神,故其字從玉。”可見玉在溝通人與神之間關係時的重要作用,當然,早期巫與神靈對話時除了獻玉之外,還要以舞蹈來取悅神靈,以贊詞去取悅神靈。《説文解字》釋巫字時説“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袖舞形”,又釋爲“巫,所以悅神也。”
巫是早期腦力勞動者,他們的社會地位相當高,甚至被認爲是無所不能的智者,在南方地區更是如此。《國語·楚語》中對巫或覡的認識爲“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古人貴玉,兼貴其聲。所以古樂器有玉磬、玉笛、玉篁、玉簫。春秋時即開採的安徽靈璧玉,最早就是製作玉磬的。明清以後,玉器的製作有了重大發展,使用範圍貫穿在上層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衣帽冠發有各種佩件、飾物;飲食具有食盞、玉杯等;住有玉嵌璧飾、桌案飾等;車馬轎也有種咱玉飾。至於玉瓶、花薰等桌幾上的陳列品及玉如意、墜子等掌中玩物,更是名目繁多,不勝枚舉。
玉質緻密堅硬,滑潤光瑩,古人將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認爲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説。玉又是美麗、富貴、高尙、廉潔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徵,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喩許多事物,使許多人、物、事、景爲之增輝生色。如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稱美女爲玉人;牛嶠《菩薩蠻》:“門外雪花飛,玉郞猶未歸”,玉郞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至於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體、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來讚美美化女性肌膚和姿色的。白居易《長恨歌》中“玉容寂寞淚闌干”、梁簡文帝《烏棲曲》中“朱唇玉面燈前出”里的“玉容”、“玉面”,則是指代“玉女”了。此外,形容人的風致還有“亭亭玉立”、“玉樹臨風”等。
玉和金一樣,是富貴的象徵。“金玉滿堂”極言財富之多。金枝玉葉,是皇族後裔的專稱。玉樓、玉堂,均指華麗的宮殿和住宅,有時又指道觀。道敎中的玉皇大帝、玉虛仙境、玉宇,也都離不開一個“玉”字。皎潔的月亮中有一團黑影,古人不知其奧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搗藥”的故事。舊時文人常用“玉兔”一詞指代月亮,旣文雅又有神秘之感。
二、玉器的區域特徵
根據費孝通先生的硏究,玉器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六大地區①:
1. 北方地區:最早的玉器發現于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大約距今8000年左右至距今7000年左右,在瀋陽新樂文化遺址和農安左家山遺址也發現玉器。距今6000~4000年之間,在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松遼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遼東半島等地,其史前時期考古文化遺址中普遍發現了玉器,其中以遼西紅山文化玉器的出土數量最多,特點亦最鮮明,遼河流域的玉器大體經歷了從興隆窪文化到紅山文化,再至小沿河文化的發展過程,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
2. 黃河中上游地區 最早的玉器發現于關中一帶老官台文化遺址,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爾後,在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和秦王寨文化等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中也都發現了玉器,但數量較少且形制比較簡單,年代大約在距今6000~5000年之間,然而,在山西襄汾陶寺,陝西延安蘆山峁,神木石峁等地龍山文化時期或稍晩的遺址中,卻發現了數量衆多而且形制複雜的玉器,年代在4500至4000年左右。
3. 黃河下游地區 年代較早的玉器都發現于同長江下游地區相毗連的黃淮一帶,屬於大汶口早期,大約距今65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這一地區的玉器主要發現于秦沂周邊一帶。到了龍山時期,玉器的分布更爲廣泛,山東膠縣三里河、臨■和日照兩城鎮等地也出土了鳥形飾、齒形璧、冠飾、簪、鉞、圭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玉器。
4. 長江下游地區 最遲在距今7000年左右便普遍出現玉器,而且一直風行。這一地區的玉器以太湖流域分布最爲密集,蘇皖平原其次,寧紹平原發現較少。太湖流域的玉器由馬家浜文化,經崧澤文化至良渚文化,從簡到繁,由粗到精,整個發展脈絡十分清晰,尤其是良渚文化的玉器,不僅種類衆多、造型多樣,還一掃樸實無華的傳統,運用浮雕、鏤孔、陰線細刻等多種手段,雕琢出神面圖像,雲雷紋、鳥紋等各種圖案紋飾。其嫻熟程度,達到了史前時期治玉的頂峰。
5. 長江中游地區 較早的玉器見于大溪文化遺址之中,年代距今6900~5100年左右。大溪文化的玉器以玦、璜和各種墜飾爲主,同樣的玉器種類在其後繼者屈家嶺文化中亦有發現,但數量較少。在稍後的石家河文化遺址中卻出土了一批人頭形和獸頭形玉器,造型非常奇特。這一地區的大溪文化玦、璜源于長江下游地區。石家河文化的玉器比較複雜,可以肯定其來源應是多方面的。
6. 南方地區 珠江流域、雷州半島、台灣島等地都發現了玉器,年代大體在距今5500~4000年之間。其中石峽文化的遺存中出土了玦、璜、鐲、琮、璧、鉞、錐形器等多種玉器,與長江下游地區的關系甚密,應屬於同一系統。不過這一地區出土的外緣帶“C”字形裝飾的玦,顯然具有很強的地方性特點,只是年代較晩。
南海北岸地區屬於上述的南方地區,發現較多的玉石器。在珠海高欄島寶鏡灣、珠海平沙棠下環、澳門路環黑沙等地都發現了專門的玉石器製作場。出土玉石器種類有玦、環、璜、穿孔墜飾、鉞、圭等,以玦爲大宗,在陸豐等地也曾出土過玉琮。
三、南海北岸早期玉石器的特點
南海北岸附近,本身不是一個出産玉石的地區。這里的玉石器,事實上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玉器,而只能是美石。從石質看,主要有脈石英、石英岩、板岩、頁岩、玉髓、水晶、蛇紋石、高嶺石、粉砂岩、瑪瑙、泥灰岩、角岩、凝灰岩、花崗岩、泥岩、片岩、透閃石等石材,這些石料在南海北岸較爲常見。
玦是這里玉石器的主要種類。玦,是一種環形的器物,與“環”不同的是,玦在“環”上開出一個缺口。這個缺口使玦穿入耳垂成爲可能。佩戴時先將缺口朝上套入耳垂,穿過耳垂上的事先開好的穿孔,再旋轉玦,使玦的缺口朝下,這就佩戴好了。在香港東灣仔北遺址的考古發掘過程中,人們已經發現玦在人頭骨的兩側近耳處出土,説明在先秦時期,玦,確實是一種實用的耳飾,先民的審美意識在耳朶上下了不少功夫。
可能由於當時人們普遍地認爲玦是一種美麗的飾物,在對神靈的祭祀中這種器物也派上用場。相當多的時候,用爲向神靈進貢的糧食。在珠海寶鏡灣遺址的考古發掘中,我們發現玉石玦作爲祭祀活動的一個場景。
在T15探方的第3層,我們發現一件石玦,放在一件灰陶豆之中,陶豆盤口向上,同出的還有紅陶盆等陶器。再就是寶鏡灣遺址的兩個祭祀坑,H21與H22,其中都出土有玉玦、水晶玦。
特別有趣的是,一些遺址出土的玉玦,好似爲先人有意敲成兩截的。
玦的直徑都不是很大,2~6厘米的居多。從玦的圓環的剖面看,主要爲五邊形,寶鏡灣遺址中的玦也有個別是長方形的,但一邊磨有凹槽。
四、玉玦的源流
世界上最早的玉玦,是距今8000多年前內蒙古赤峰市興隆窪文化遺址的玉玦。就在那個時候,人類已經懂得用玉磨制耳環來裝飾自己,這是迄今爲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耳環。這些玉制耳環大小不等,直徑在2.5~6厘米內,形狀像玉鐲鋸出一條縫,這條縫隙可以讓耳環穿進耳朶。
從興隆窪文化玉器的種類看,主要可以分爲裝飾類和工具類兩大類,裝飾類玉器中主要是以玉玦爲代表,數量最多,它常常是成對出在墓主人的耳部,由此斷定玉玦應該是一種耳部的裝飾品,或者通常爲玉耳環。那么從世界範圍內的資料看,興隆窪文化所發現的玉玦是世界範圍內最古老的玉耳飾,那么從它的佩戴方式看,有成年的男性,成年的女性,也有兒童。在當時佩戴玉玦非常講究,講究雙耳佩戴,非常對稱,但是沒有這種性別和年齡的差別。5000多年前的許多精美玉器令人目不暇接,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奇特的玉鳥和獸形玉,它們是當時玉器製作工藝的杰出代表。這里還發掘出了龍形玉,它們雕刻十分精美,是目前考古學上發現的最早的以龍爲題材的玉器。
東南亞有些地方的人還佩戴這種形狀的耳環,沉重的玉玦能把耳朶拉長,佩戴者以此爲美。考古證據表明,雖然現代耳環以女性佩戴爲主,8000多年前的耳環卻是男女都佩戴的飾物。日本著名古玉專家藤田富士夫説:“玉玦採用的玉料溫潤碧緑,與內蒙古草原的顔色十分相近,古人可能以此顔色爲美。耳環形狀製作成圓形,可以從審美學上解釋——方型的臉佩戴圓形的耳環很漂亮,而蒙古族人種的臉都是方形,也許他們已經意識到圓形的耳環能更好地裝扮他們。”
影響南海北岸特別是環珠江口地區玉石器的文化遺址,値得一提的還有高廟文化遺址,它是湖南境內沅水一級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位于洪江市岔頭鄉岩里村靠近沅水河邊,分布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最厚處距地表5米多。1985年,在全省文物普查中最早發現,1991年10月至12月進行首次發掘,主要出土了一些陶片,2004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在懷化市文物管理處的協助下,又對高廟遺址進行了一系列主動發掘。出土了大量質地好、做工精湛的宗敎藝術神器,包括紋上了禽獸動物紋形的各種陶器和象牙、石頭等各種雕刻,更進一步證實了7000多年前的人類具有相當豐富的精神生活。這些文物具有濃厚的宗敎色彩,在全國同時期的文化遺址中獨樹一幟。2005年3月至8月底進行了第三次發掘,也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一次。三次發掘,高廟遺址總共揭露1600多平方米。2004年4月,遺址中出土了7400年前的女性人體骨架,其下還有一個竹篾墊子。篾片之薄,與現在的同類物品沒有視覺上的差別,説明製作工藝十分考究精湛。經專家測定,篾墊比之浙江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竹蓆、竹簍、竹籃等,要“年長”2000多歲。由是,高廟篾成爲迄今爲止全國已知最早的竹工藝品。鳳凰是傳説中的神鳥,具有圖騰意藴。史界及考古界一直公認,河姆渡遺址發現的“雙鳥朝陽”象牙雕刻,是我國最早的“鳳凰圖騰”。而高廟遺址出土的白色陶罐,其頸部和肩部各戳印有東方神鳥(包括獸面、太陽)圖案,一只朝向正面,一只側面回首,雖經年代浸淫,依舊栩栩如生。專家鑒定,沅水鳳凰早于河姆渡鳳凰400年。太陽崇拜是遠古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又一種精神情結。2005年4月,高廟遺址挖掘出“太陽”彩陶,已歷7400余歲,爲新石器早期陶工藝品。令專家心儀的是,此陶不僅有逼眞的“紅日”形象,還是我國出土最早的陶工藝品。在該遺址一個墓葬中還發現玉石璜、玦等精美玉石器。由於高廟文化遺址與位于珠江口東岸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深圳咸頭嶺有一些淵源關係,特別是兩者的彩陶和戳印紋白陶有一定的承襲關係。雖然在咸頭嶺文化中沒有較多的玉器發現,但稍晩的珠江口地區其他遺址中的玉石器完全可能受到高廟及後來的大溪文化湯家崗類型影響。
鄧聰認爲:“同樣的玉玦數千年間在東南亞地區不斷傳播。考古證據表明,同一類型、顔色、質地的玉玦最早出現在8000多年前的中國內蒙古地區,于3000多年前消失,卻在3000多年前中國西南的雲南地區出現。這一飾物在長江流域出現在6000到7000多年前,而在珠江流域出現在4500年前左右,在越南北部出現在4000多年前,在越南南部出現只有在3000多年前。”
五、玉禮器與飾件
南海北岸地區先秦時期曾經出土大量玉質、石質的禮器與飾件,種類有如琮、鉞、圭、璋、矛、戈、璜、管、環、珠、墜等。出土這些物品的遺址主要爲香港涌浪遺址、珠海寶鏡灣遺址、深圳大梅沙遺址、屋背嶺遺址等。
石鉞 在廣東石峽文化中有較多發現,在南海北岸地區的珠海寶鏡灣遺址、香港涌浪遺址中都有發現。石鉞原本是一種大斧,從原始農具中演化而來。商周時期作爲一種靑銅兵器,並多用于儀仗、裝飾和軍權的象徵。寶鏡灣遺址中發現兩件石鉞,可以明顯看出都是沒有實際用途的禮儀用品。器型非常薄,最大厚度只有0.35厘米,其中一件(編號T11③B)長19厘米,寬7.4厘米,表面非常光滑,肯定經過抛光處理,三面鋒刃,刃部鋒利,爲透閃石質,頭上鑽了一個穿孔,是單面鑽而成,一面大一面小,孔徑0.85~0.65厘米。穿孔應當是石鉞用于裝柄固定的。香港涌浪遺址出土的石鉞與珠海寶鏡灣遺址出土石鋮,形製作法都基本相似,只是尺寸上稍有大小。珠海寶鏡灣遺址、香港涌浪遺址出土的石鉞與粵北石峽文化中出土的石鉞形制、作法與石質都有相同處。
琮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較早在安徽薛家崗文化中發現,是中國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帶有神秘色彩的禮器。廣東北部的石峽文化中也有較多發現,在南海北岸的海豐縣也曾經出土一件,年代屬於新石器時代晩期。在中國古代,琮常用來祭祀大地,也是權威的一種象徵。《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靑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也是後世“蒼天、黃土、靑龍、朱雀、白虎、玄武”思想的由來。琮在浪渚文化中最爲發達,其中影響範圍達半個中國。
圭 本來也是一種斧,原始社會晩期開始成爲一種禮器,在周代是一種主要的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説:“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靑圭禮東方……”;“以玉作六瑞,王執鎮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在珠海寶鏡灣遺址中也出土一件圭,製作也是相當的光滑精美,爲靑灰色板岩製造,通體磨光,長條形,剖面呈長方形,一端有穿孔,爲單面鑽,孔徑一面大一面小。圭的通長28厘米,寬4.3~4.7厘米,厚1厘米,孔徑1~1.2厘米,由於石質不硬,只能作爲禮器用途。
石璋 史書記載,璋爲傳統禮器之一,它與圭、璧、琮、璜、琥同列,稱之爲六瑞。《周禮》中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的記載。南海北岸發現多件石璋:在增城紅花林山崗曾採集到1件牙璋。V型首,石質,寬檯式闌。1938年,陳公哲在香港爛頭島東灣的地表以下0.43米的深度掘得1件牙璋,闊首凸弧刃,階梯式闌,長31.1厘米,有灰浸赭斑。在該地點2米內的地層中還出土有陶、石、銅、水晶等製品①;1990年冬,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硏究中心與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發掘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在編號爲M6的墓葬中發掘出土牙璋1件,同墓還出土有串飾管玉、玉珠、玉璧、三角形墜等共29件玉器。這件“牙璋”爲高嶺岩質,灰白色,表面布滿褐色土斑,器身作扁平長條形,首端斜刃內凹呈弧形,刃寬大於體寬,方直內,無穿孔,內與器身之間有一段兩側邊飾有突狀扉棱,一側的突狀扉棱特別突出,扉棱之間有兩行平行的斜線紋。器身中斷,斷口兩側各鑽有兩個穿孔,用以縛接。牙璋長21.8厘米,刃寬4.8厘米,體寬3厘米,厚0.7厘米。這是牙璋出土最靠南的地點之一,爲當時南中國海唯一一件經考古發掘出土的牙璋。
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有1件曾爲明代理學家陳獻章珍藏的玉牙璋,該玉牙璋藏于一長方形獸頭紋木盒內,蓋中間竪刻兩行四句,曰:“儒者度珍,克垂厥後,什襲而藏,永昭世守。”玉璋形體較寬短,平首微內凹,單面刃,柄部略呈方形,有穿,兩側各有一對稱的凸牙,通長25厘米,柄寬5.5厘米,刃寬7.6厘米、厚0.6~0.7厘米,柄部留有粗糙面,年代定爲商周時期①。東莞虎門村頭村貝丘遺址,在1980年的發掘中出土多件穿孔帶扉棱的石器,如一種叫“石戚”或可稱帶扉棱鑿刃器。1988年5月,樂昌縣長來鎮圓嶺崗遺址,曾採集到20件大小穿孔的殘石器,其中一殘石磨制精細,柄前端中央有一穿孔,兩側有扉棱,特徵顯著。80年代初,曲江縣樟市拱橋山岡遺址採集到一件殘石器,首刃已殘,有穿,兩側有扉棱,柄端有斜邊,類似的有闌或有棱或有穿的石器在曲江馬壩獅子岩、南雄縣大和嶺土坑墓、和平廬屋嘴山岡遺址、平遠寒頂山遺址、中山南修遺址,甚至浮濱類型文化的一些遺址中均有發現。1995年,揭陽考古隊在揭陽市仙橋山前村發現兩件石璋②。一件是灰黑色砂質板岩,通長25.5厘米;另一件淺灰色砂質板岩,通長27.9厘米。
石戈。本是一種長柄兵器。《説文》上説:戈者,柲也,長六尺六寸,其刃橫出,可勾可擊,與矛專刺、殳專擊者不同,亦與戟之兼刺與勾者異。南海北岸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晩期出現石戈,其中香港沙洲出土一件長30.5厘米、寬7厘米的石戈,在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中出土多件石戈。
商時期開始較多使用靑銅製造的戈。
玉璧 璧是一種圓板形、片狀、中部有孔的玉器。是先秦時期最爲重要的一種禮器。《周禮》上説:“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靑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説文》釋璧:“瑞玉,圓器也。”《爾雅》有“肉倍好謂之璧”的説法。肉即邊,好即孔,邊爲孔徑的兩倍便是璧。在古代,璧是一種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長、品種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幾種用途:其一爲禮器,周禮有“以蒼璧禮天”之説;其二爲佩玉古稱系璧,《説文》釋“瑋”:“石之次玉爲系璧。”以璧爲佩飾早在戰國至漢代已普遍風行;其三用作禮儀饋贈之用品;其四是葬玉。2001年在深圳大梅沙村商時期墓葬中曾經發現玉璧。外徑14.5厘米,內徑6.5厘米,厚0.3厘米。
玉璜 《説文解字》上説半個璧也就是璜,也是一種重要的禮器。這類物品在深圳大梅沙村商時期墓葬中也有出土,其中一件長7厘米,寬1.6厘米,現藏于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