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鍾銘彝
(1582-?)學名大濩,字鍾台,明萬曆十年(1582年)生,桃源新東山下人,為桃源鍾氏五世祖,號千四公。二十三歲中府試第十名庠生。才華拔萃,自撰詩詞甚豐,子孫亦秀,受宗師賜“三代書香”牌匾,懸於祠堂。時因涉訟官山,公推呈首之一,被判重刑,枉獄日淹。嗣蒙大埔令尹張思調公正廉明,重斷官山一案,使沉冤昭雪,比鄰鄉縣民眾受益無窮,感恩不盡。自歸道山后,裔孫上墳祭祀,沿途民眾恭奉茶水,盛情款待,並備祀香儀,以銘恩德。(見本書卷五《鍾銘彝傳》)
中秋客感(回文)
涼炎幾度又秋天,外國居難感暮年。
霜髮漸添傷世亂,赤心猶動著鞭先。
黃花映鏡明如月,白霧飄雲淡似煙。
鄉梓念人離別久,光燈夜耀照庭前。
回文讀如下
前庭照耀夜燈光,久別離人念梓鄉。
煙似淡雲飄霧白,月如明鏡映花黃。
先鞭著動猶心赤,亂世傷添漸髮霜。
年暮感難居國外,天秋又度幾炎涼。
春遊即景(回文)
怡情好上石岩巔,暖日春流客萬千。
池滿落花飛絮亂,徑幽通岫遠崖懸。
絲絲綠柳楊籠霧,點點紅桃杏繞煙。
詩畫有如佳景美,芝蘭映水碧連天。
回文讀如下
天連碧水映蘭芝,美景佳如有畫詩。
煙繞杏桃紅點點,霧籠楊柳綠絲絲。
懸崖遠岫通幽徑,亂絮飛花落滿池。
千萬客流春日暖,巔岩石上好情怡。
遭判逆旨罪押送高州府監獄途中作
逆旨無端晚急行,束裝書劍一身輕。
雲山縹緲何棲止,林壑蒼茫那送迎?
半夜竹籬驚犬吠,孤燈茅舍聽雞鳴。
東方未白催途遠,安得知心問去程?
編者注:明朝萬曆年間,地主豪強與官府勾結,欺壓良民,在泥源鄉(即今桃源,在大埔縣境之南)收“官山稅”,苛征如虎。桃源士民不服,以士子鍾銘彝等為首,聯名上書訴訟,遭判逆旨罪,被押送高州府監獄服刑。後經新任萬川縣令張思調重新審案,最終判泥源鄉士民勝訴,使之免受繳納無端苛捐雜稅之苦。為銘記張思調功德,桃源人民修築“仁侯祠”永世祀奉。祠于文革期間被毀,後桃源人民在南安寺側建張思調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