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們當研究生那四年

  1961年,中山大學地理系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因應地理學發展的需要,并且考慮到本系的條件,專業方向定爲自然地理的化學地理和水熱平衡。

  黄秉維先生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就根據國外地理學發展趨勢,認爲綜合自然地理學要發展,必須分别深入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自然過程,然後加以綜合。1960年,他明確提出了綜合自然地理學的三個研究方向:地表熱量水分的分佈、轉化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的研究——水熱平衡,化學元素在地理環境中遷移過程的研究——化學地理,生物群落與其環境間物質、能量交换的研究——生物地理群落學。

  當時,中大地理系唐永鑾、黄潤本等老師也早已在教學和科研中開展這些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全國高等學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唐永鑾先生帶領其教研組的青年教師在海南島和珠江三角洲開展了化學地理研究工作,並在加强實驗室建設的基礎上,於高要鼎湖山和珠江三角洲(白藤)建立了野外實驗站,開展以水、土、生物系統的物質循環和元素遷移規律爲主的定位、半定位觀測,深化了環境中地理過程的研究。60年代初在《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先後發表了《西江三角洲濱海荒灘形成和演化中地球化學過程初步分析》、《廣東濱海紅樹林景觀型生物地球化學特點》、《海南島西南部生物化學地理》等頗有影響的學術論文。自然地理57級同學還在當時的教學改革中,參加了編寫《化學地理講義》的工作。黄潤本先生於1960年發表的《廣東省地面的熱量平衡》(《地理學報》26卷3期)、《廣東地面的蒸發、水量平衡與氣候學灌溉定額》(《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期),是我國最早全面闡述區域性熱量水分平衡的兩篇論文;同年,他還編寫了《水熱平衡概論》講義,率先在自然地理專業56級和57級開設水熱平衡課程。

  系裏决定於1961年招收化學地理和水熱平衡的研究生,我們(57級的莫大倫、何遠鈞和鄧漢增)正好遇到這一機會,1961年畢業就被分配留校當了研究生,在康樂園又度過了永遠難忘、終生受用的4年。莫大倫和何遠鈞是化學地理方向,由唐永鑾和黎積祥兩位先生擔任導師;鄧漢增是水熱平衡方向,由黄潤本先生擔任導師。當時研究生課程主要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原理、綜合自然地理研究方法、景觀生態系統、景觀地球化學、熱量水分平衡、邊界層理論、環境化學、水化學與水污染、土壤化學與土壤污染等十多門。

  剛開學時,我們訪問了1960年從蘇聯攻讀地理科學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回來的董漢飛先生,向他取經,請他介紹研究生學習的特點和方法。

  在4年的學習過程中,導師十分重視培養我們的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研究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要求我們加强野外調查和實驗基礎技能訓練,打好扎扎實實的基礎。除了專業基礎以外,還安排我們到别的系選修數學、化學等有關課程。系裏也專門安排李世玢老師給我們三人上地理專業俄語課,强化俄文閲讀、筆譯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開小竈,我們看蘇聯原版地理著作、期刊論文和筆譯的水平和速度都大大提高了。

  還要求我們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能運用自然地理這些新方向去解决生産實踐問題。在4年中曾多次出外進行實地研究。例如:

  60年代初,中大地理系與廣州地理研究所合作開展海南島西南部沙荒地研究。1962年鄧漢增在導師黄潤本先生指導下與自然地理專業58級部分同學到海南島東方縣北黎在防護林網内外布點進行小氣候和水熱平衡觀測,研究防護林對改造農田水熱條件的作用。回來後和黄先生等根據實地觀測研究,寫成《瓊西北黎防護林對於改造農田水熱條件的評價》、《北黎日射觀測》等論文,提交中山大學第5届科學討論會。記得當時何遠鈞也參加了土壤方面的工作。1965年莫大倫、何遠鈞、鄧漢增和教研室部分老師以及自然地理專業61級部分同學到德慶縣水土保持站進行實地研究。鄧漢增指導同學進行短期小氣候觀測,比較土壤侵蝕地段、工程措施地段與生物措施地段的水熱狀况,以評價這些措施的效益;莫大倫、何遠鈞則指導同學進行土壤和風化殻觀測和試驗。莫大倫還到番禺萬頃沙平沙農場與該場技術人員一起開展土壤水鹽運動特徵及其改良利用途徑的研究。

  當時研究生是參加教師活動的,自然地理教研室政治學習、業務討論,我們都參加了,獲益良多。有一段時間,教研室討論專業方向,不同意見争論得相當熱烈,有些精彩的内容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我們也參加本科同學的一些活動,例如實習、勞動等。他們有時候也邀請我們參加一些座談會、爲墻報寫稿和參與部分教學。記得1964年莫大倫利用參加《熱帶生物資源綜合考察》(1961年)的成果,給本科生講授小比例尺景觀圖的製作與體會,反映良好。上述到珠江三角洲、海南島的一些實地研究,就是與他們的生産實習結合起來的。勞動方面,記得有一年和同學們到花縣赤坭秋收,我們因爲有其他工作,後半段才去。

  學校對研究生工作很重視,也很關心研究生的生活。我們開始的兩年正值經濟困難時期,學校教師糧食定量都降低了,可是研究生的定量還是跟本科同學一樣,記得是33市斤!住宿方面,開始一段短時間,安插在學生宿舍,8人房,雙層床。後來搬到東北區北校門附近一棟新建教師宿舍,我們3人住一間房。再往後,學校騰出東區一棟紅墻緑瓦學生宿舍給研究生,一間房只住兩人,每人還有一個大儲物架,既放行李又放書。那就是“東一”研究生宿舍。研究生住在一起,來往、活動也多了,還曾在宿舍後面空地舉辦過羽毛球賽。用餐是在教工飯堂。我們在學校圖書館的待遇也跟教師一樣,可以直接進書庫選書。不過,研究生既然是“生”,當然没有工資了,每月領取45元助學金。

  踏入第四年,在導師的指導下畢業論文終於完成了。導師要求我們的畢業論文不要只從理論到理論,而應當包含用理論去分析、解决生産問題的内容。那時候還没有微電腦,論文的分量本來就不小,還要一式幾份,用原稿紙工工整整地鈔寫,英文、俄文也要用楷體一個一個字母地鈔寫,工作量可想而知。插圖更是大問題。鄧漢增的論文有132幅插圖,大部分是地域等值綫圖,一式幾份就要畫好幾百份底圖(當時好像還没有複印機)。後來他只好找印刷廠將底圖制了鋅版印幾百份出來使用。可是繪等值綫也費了不少功夫。

  莫大倫的論文《珠江三角洲濱海低地土壤鹽漬地球化學過程研究》。論文在野外調查和室内分析取得大量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影響土壤地球化學過程的各種因素,對濱海低地土壤和植物的化學組成,土壤一植物之間的物質循環和元素遷移規律進行了系統研究,初步提出濱海土壤形成、演化中鹽漬地球化學的主要特點是脱鹽化(Cl-/S042-<1)和鹽漬化(Cl-/S042->1)過程,土壤水鹽動態季節變化和地域差异明顯,在時空分布上有一定的規律性。

  何遠鈞的論文《海南島西南部的化學地理及其對紅褐土的影響》,論文通過各景觀要素的綜合分析,對紅褐土分佈區的成土過程進行研究,主要内容有:①岩石風化過程中原生礦物組合的變化與成土時粘粒的淋失累積和元素的遷移規律;②在50多種植物灰分分析和8類生物吸收系列基礎上,導出生物地球化學相的概念;③利用偏回歸方程揭示了紅褐土形成過程中粘粒化、腐殖質化與降水的關系;④在地質循環與生物循環矛盾統一下,根據本區紅褐土形成過程及其内部差异,將紅褐土分爲四個亞類指出它們在發生學的聯繫。

  鄧漢增的論文《韓江流域熱量水分平衡及其在自然地理過程中的作用》,後來壓縮發表於《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65年第3期。論文以較大篇幅討論了熱量水分平衡各分量的確定方法,詳細分析了研究區域熱量水分平衡在下墊面熱量、濕潤狀况形成以及植被、土壤發育和分佈中的作用,結合當地農業生産討論了光能利用與作物産量、熱量資源的充分利用與濕潤狀况的改善、氣候學灌溉定額與作物需水量等問題。論文中提出了熱量水分交换强度與方向的定量指標,並指出應當同時采用濕潤指數(降水量與蒸發力之比)與蒸發比(實際蒸發量與蒸發力之比)才能全面評價一地的濕潤狀况。

  論文答辯順利通過,要畢業了!我們三人,一個在廣州土生土長,一個從西邊,一個從南方,走到一起來了,在康樂園同窗了4年又4年,這一次真的要各散西東了。幸好又都分配在廣州(何遠鈞後來到了美國定居)。

  我們那個年代是没有學衔的,我們填表只填“研究生畢業”。1994年的地理系校友名録把我們也歸入碩士研究生之列,實在不敢當。這裏想起了一段小插曲,記不清是1963還是1964年,有一次在小禮堂開研究生大會,於教務長傳達,談到國家準備恢復學衔制度,正在徵求意見,除了學士、碩士、副博士、博士等正規的名稱外,他説還有人提了什麽“進士”之類的名堂,當場引起了哄堂大笑!

  1961到1965這4年,在地理系至今已走過的80年中,只不過是二十分之一。可是,在這4年中,我們從導師和系裏其他老師們所學到的一切,對我們日後數十年來在教學、科研、工作、處世等等方面起的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遠遠不止二十分之一。

  衷心感謝地理系對我們的培育!衷心感謝歷年教導過、幫助過我們的領導和老師們!深切懷念已離我們而去的領導和老師!

  衷心感謝我們敬愛的導師唐永鑾先生、黄潤本先生和黎積祥先生對我們的教導和栽培!遥祝大洋彼岸的黄潤本導師健康長壽!永遠懷念唐永鑾導師和黎積祥導師!

  (莫大倫 鄧漢增系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1961届畢業生,中山大學地理系第一批研究生,莫大倫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鄧漢增系廣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