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當你想到明天會更好,也許就會更好——訪中山大學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專業1981級校友樑江洲

  非常榮幸,我們地理學院、生科院、歷史系組成的采訪團隊能够采訪到地理學院81級校友: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的首席合伙人樑江洲校友。從這次采訪中,我們瞭解到了一位閲歷豐富,專業精湛,充滿激情與社會責任感的杰出校友。

  一、終身學習,不斷進步

  剛一走進樑校友的辦公室,我們就看到了一塊寫有中山大學校訓的匾額,對母校的情深意切可見一斑。當年高考時樑校友在一位高中老師的“誤導“進入了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專業,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與計算機專業一樣熱門的學科。自認爲是天之驕子的樑校友輕鬆的度過了自己的新生生活。可是,第一學期結束後高等數學等科目高高竪起的紅燈讓他一下子措手不及,從此再也不敢小視任何事情。樑校友對當年的校園生活依然記憶猶新。憶往昔,那些與老師父子般的情誼和與同學純樸的感情都讓樑校友不能忘懷。

  1989年,樑校友在深圳市政府對城市管理“法制化“的口號下開始了在深圳大學專科夜大三年法律專業的苦讀。樑校友説,很多當時的律師、法官來上這個夜大都是混文憑的,但我却是來認真學習知識的。很多老熟人現在會説“你怎麽一下子變成個律師了”,但是他們却不知道我那三年每天晚上騎着一輛破舊的單車在夜大苦讀的經歷。有了這段時間的學習基礎,樑校友在1992年成功的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成爲了一名律師。1999年,事業上已經小有所成的樑校友又選擇了西南政法大學的在職研究生,繼續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隨後的2002年,樑校友再次返回母校,開始了自己的MBA學習。

  “磨刀不誤砍柴功”,樑校友這樣詮釋自己的學習生涯。不斷的學習可以幫助樑校友解决工作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彌補自己的不足。正是這種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精神,使得樑校友一路走來,都對自己從事的行業和事業有着精準的把握。

  二、職業轉换與專業技能的重要性

  樑校友的職業生涯在我們這些學弟學妹看來頗有一些傳奇色彩。1987年,在剛分配來深圳不久的樑校友正仿徨與自己專業不對口,準備回廣州的時候,他抓住深圳政府成立城市管理辦公室的機會,進入機關,開始了自己公務員生涯。躊躇滿志,一腔熱血的樑校友决定在這裏大展拳脚,有所作爲一番。這也就有了上文提到的夜大苦讀的一幕。

  “但是,自己發現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想做却不能做的,有太多的限制。”漸漸的樑校友感到自己在政府部門處在了一種有力無處使的“無爲”狀態。這種感覺在1994-1997年他做兼職律師的時候更加的突出,最後他終於决定,離開政府,做一名專職律師。1997年,樑律師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律師事務所,取名“四方”。他先後辦了300多起案件,其中包括《鄧小平南巡》宣傳板等爲人們熟知的案件,事業上蒸蒸日上。2004年,在母校MBA學成之後,樑校友又更上一層樓,開辦了現在的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可以説是一個大有所爲的大律師。

  一個是地理相關的城市管理工作,一個是專業性極强的律師工作。談到在這兩個跨度很大的職業間轉换,樑學長却覺得這對自己來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從三年的夜大到司法考試,再到做兼職律師,這十餘年的準備爲後來成爲一個專職律師,開辦律師事務所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説到專業技能的重要性,樑校友更是語重心長的説這對於不同行業來説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專業素質就不能在一個行業中有所作爲,自己不斷深造就是爲了使自己的專業素質更强。

  三、創辦事務所,事業有成 

  樑校友已經先後創辦了兩所成功的事務所。現在的普羅米修事務所從名字上就很有特色。這是樑校友通過自己在母校MBA所學結合自己跳躍的思維所想出的一個既讓人感興趣又不過於標新立异的名字。“普羅米修即是英文名稱“promise u”的譯名又與希臘神話中爲人類盗火的普羅米修斯暗合。兩個意思都很好的結合了律師這一行業的特質。目前,事務所已經由一開始的4個人發展到了41個律師的規模,雖然還在打基礎的發展階段,但事務所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樑校友非常强調團隊合作,在他看來各種性格的人都可以在同一行業中共事,但是大家必須組成一個緊密合作的團隊。人的性格有很多種,有的人性格内向,就負責專業研究,有的人性格外向,就負責對外聯絡,等等等等。只有各種性格的人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整個團隊才能成功,就像唐僧師徒的團隊一樣。

  四、三點建議,真知灼見

  樑校友最後也向我們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建議。

  第一他希望我們在校的時候能够學好專業技能,不管是在什麽環境中,專業永遠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他希望我們能够更好的參與到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之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樑校友説在我們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不應當死死盯住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是要着眼於整個公司和自己未來的發展,爲自己做一個長遠的打算。這樣在事業上才能得到比較良好的發展。

  采訪感言

  樑校友在采訪過程中一直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激情并且極有社會責任感的的形象。在他看來,他現在從事的行業並不是單純的爲了賺錢。這十幾年來,他已經見证了我國法律的種種改變。他所希望的,是去挑戰那些法律的死角,讓我們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樑校友有着一個樂觀的信念,那就是“當你想到明天會更好,也許就會更好”。樑校友對自己的普羅米修事務所的未來有這樣一個設想:成爲國内一流,擁有上百人的律師團隊,在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設有機構的事務所。只要樑校友繼續保持“promise u, do it”的宗旨,保持激情與社會責任感,他的設想一應能够實現的,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校友尋訪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