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需求不斷前進——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成果

  水安全保障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在水量結構、水質以及防治水害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問題: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配置不盡合理,地區性、季節性水資源供需矛盾日趨嚴重;極端性洪水、乾旱事件日趨頻繁;部分地區水污染及生態惡化趨勢還没得到有效遏制,水質性缺水狀况加劇,生態恢復與生態建設的力度不够;水資源利用效率總體仍較低,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制度和機制尚待健全;洪、澇、旱、咸、風灾害頻繁,防灾减灾能力亟待加强;城鄉和區域水利發展不平衡,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機制尚不能完全適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同時,全球氣候變化、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口增加等對水安全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當前及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内我國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系)研究中心正是在繼承原水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基礎上,因應這一水資源形勢而發展的。

  一、發展歷史(2002年水資源與環境系、研究中心成立之前)

  中山大學最早於1972年設立水文學專業,其發展始終緊跟學科發展前沿和不同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本專業於1985年更名爲水資源與環境專業,1993年專業又調整爲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資源與環境方向),並對課程設置進行相應調整,加强了水環境的教學研究。至2004年增設水文水資源工程本科生專業後,本系承辦有理、工各一個本科生專業,初步形成了具有較强競争力的華南地區主要的水文水資源教學科研力量。

  實際上,早在1935年,中山大學吴尚時先生就翻譯並出版了法國M.巴臺爾的著作《森林與河流》和《江河之水文》(1904),成爲我國較早的有關水文地理的譯著。若干年後,中山大學搬到了粤北坪石,吴尚時、何大章、羅來興等人編寫了《湞武二河之水文》、《曲江潦患與預防》、《粤北之水力》等多篇文章,爲當時的學術界所關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於1952年進行了院系大調整。中山大學地理系成立了自然地理專業,它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一起,首次開設了水文課程。1957年水文課的教師參加了“珠江流域綜合調查”,深入廣東北江血吸蟲低窪地區,歷近三個月的勘察訪問,最終由沈燦燊、潘樹榮、鄧國敢等寫出了《廣東江門專區低塱調查報告》等,並參加1959年在北京召開的我國首届地理學學術會議,得到與會代表及竺可楨先生的好評。1958年,在成立水文教學小組之後,更多次參加由廣東省水利廳、廣州地理研究所等單位組織的考察工作,寫出報告及論文多篇,其中《白藤堵海後珠江三角洲河道水文變化報告》被認爲是一篇很有價值的文獻,並被水利廳所收藏。

  1972年之後,地理學開辦了水文專業及後演化爲水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師不斷增加,研究領域不斷擴大,手段不斷更新,研究成果也更爲碩大豐厚。本節就2002年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成立之前的主要研究成果簡要歸納如下。

  1.臺風暴潮研究

  臺風暴潮是我國最具破壞力的海洋灾害。1960年代初,水文教學小組的教師結合學生的畢業論文,以臺風暴潮爲選題進行野外調查和資料收集。1964年沈燦燊、盧如秀合寫的《不同類型臺風侵襲珠江三角洲河口引起暴潮增水規律的分析》成爲我國最早研究臺風暴潮的文章之一。1970年代後,水文專業成立,隨着舉辦專業培訓班之風,沈燦燊、甘雨鳴等更是進入了這個近海領域的系統性研究。水文專業先後三次和省水文總站、海軍艦隊觀測臺等合辦“臺風暴潮預報訓練班”,並在細緻分析大量臺站觀測資料的同時,多次深入粤、桂、瓊各省沿海調查,結合海洋局“華南臺風暴潮研究”重點課題,用海洋學、陸地水文學、氣象學和自然地理學等學科有關理論,先後發表了系列性論文10多篇。例如《用長浪方法輔助華南臺風暴潮預報的展望》和《臺風暴潮過程預報的一種模式的探討》等,被學術界認爲是我國較早提出用長浪理論作預報和較早提出過程預報方法者。特别是後文,它用陸地水文學加裏寧洪水波理論,結合南海淺海區海岸特點,以海區臺風六級大風邊界代替河槽界,最終導出了可作過程預報的增水方程。當時的國家科委海洋處認爲該文思路新穎,有較高學術價值,除了在國内刊物連載外,更於1984年以英文全文發表在Collected Oceanic Work刊物上,介紹往國外。往後,甘雨鳴、沈燦燊連續發表了《珠江河口風暴潮12小時預報方法》、《用水文氣象要素作36小時台潮預報》等論文,形成了有系列的臺風暴潮研究成果,先後三次獲得國家和省科技奬。進入1980年代,盧如秀、葉錦昭等將珠江河口30年來臺風暴潮發生規律作了總結,並寫成《珠江河口臺風暴潮規律》一文發表。1985年,由甘雨鳴主持了國家“七五”攻關課題“粤西海域和珠江口臺風暴潮數值預報産品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發表了一系列與臺風風場、岸灘强迫增水效應有關的論文,甘雨鳴、劉美南還發表了《珠江河口風暴潮數值預報産品研究》等論文,有關成果於1992年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奬等多次奬勵。1990年代,這類研究多已進入灾害學的研究領域,並在岸綫規劃及海洋産業發展規劃方面獲得纍累成果,成爲近岸海洋學研究的新方向。

  2.降雨對地表的作用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降雨逕流形成理論的研究及降雨對地表冲刷而形成的水土流失問題研究。

  (1)降雨逕流形成理論,即降雨産流研究在水文學科學,特别是水文預報中佔有重要地位。一般認爲,産流有蓄滿産流和超滲産流兩種模式,其中前者以華東水利學院的産流模型爲代表,後者則以南京水文所提出的模式爲代表。1970年代,本校水文專業成立之後,沈燦燊等多次參加了廣西洪水預報訓練班,在具體的教學研究中發現,下墊面情况與産流模式有着密切的關系,其中石灰岩地區更屬典型,絶不能納入已有的任一模型。幾經研究,沈燦燊在美國威斯康星召開的中美地理學學術討論會上發表了《中國南方濕潤地區非霍爾頓産流模式》(英文)一文,引起争論並被認可而發表在The Environment刊物上。往後,結合國家有關重點科研課題,沈燦燊先後與同事發表了10餘篇系列性的文章,例如《Horton産流理論在華南地區的適應性》、《喀斯特地區降雨逕流三個模型》、《地理環境對水資源系統效應的研究》等,其中後文被教育部指定爲部屬高等學校1986-2000年基礎研究規劃地理學科重要領域專題報告。由不同的地理景觀形成不同的産流模型,或者説由特殊下墊面形成特殊産流方式這一思路,大大豐富了産流理論内容。

  (2)降雨對地面形成冲刷作用,從而導致的水土流失,自1960年代以來,在廣東就變得日趨嚴重。1990年,沈燦燊、温琰茂、劉美南、陳俊合等先後接受了廣東省的兩項這方面工作任務,經過前後四年的調查研究,最終編寫出了40萬字的《廣東省水土保持工作調查總結》,不僅就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分佈、類型等作了描述,還針對治理措施、社會經濟情况、森林效應等作了詳細的分區。這一成果獲得了較高評價,被認爲是我國第一部這方面的總結。隨後,上述教師相繼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沈燦燊與林健枝(現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的《廣東水土流失類型和整治措施》更將以往的簡單分類形態擴展爲包括有自然條件、土壤性質、形成地貌和流失量等級諸因素多指標的分類,從而擴展了它的實用性,也爲不同植物覆蓋下的水土流失量的數學模型的建立與運行打下了基礎。1995年廣東省政府就此授予沈燦燊“廣東省水土保持工作先進個人一等奬”。

  3.水文水資源研究

  水文水資源研究是水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本專業參加人數最多的研究内容,從而産生十分豐富的研究系列成果。早在1983年,本專業承擔了“長湖水電廠所在流域的水文規律研究”課題,在長湖水電廠的大力支持下,先後由陳俊合、鐘恩清、劉美南、吕幼治、曾鴻能等一批教師,歷經三年對五個子課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最終由於它在此領域中成果的科學性與實用性而獲得了1986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奬。洪水預報一直是防洪决策的重要手段,也是長期擺在水科學工作者面前的難點,陳曉宏提出了一套利用自適應濾波技術進行洪水實時預報的方法,並建立了相應的預報系統,1999年在福建龍岩市磯頭水庫安裝得到成功應用,爲該水庫入庫洪水預報和水庫調度提供了科學手段。

  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被提出後,本專業研究對象便逐漸轉向了區域水文水資源方面。其中陳俊合及其同事多向城市水資源的研究發展,在1990年紀漢陽、張虎等“廣州市水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研究基礎上,1995年接受省政府有關部門的資助,先後對陽江市、廣州市的水資源進行了分析與評價工作;還有如1994年沈燦燊《廣州市區供需水量研究》,1996年沈燦燊、季冰《香港水資源特徵和供需水量平衡研究》等,都是針對城市的地理位置、供水來源、産業特點、經濟發展程度、需水量等現狀加以分析,找出導致區域水資源供需量不平衡的原因,提出節約用水、用市場經濟手段和政策手段防止濫用水和污染水源的措施。

  沈燦燊等還開展了流域水資源研究,多集中於珠江三角洲、東江、香港地區等水資源利用研究上,1993年發表的《粤北喀斯特山區水資源特性和開發利用》就是其中之典型者。劉尚仁則更多地注意到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廣州市江村水源地的岩溶水資源研究”論文根據該水源地近20年的開採記録作了開採量的新判斷,而“廣東新會市的地質地貌與地下水”則提出了在三角洲和濱海平原中確定地下鹹淡水界綫的方法。教師們在研究中詳細闡述了區域水文的要求與干擾,同時還注意到水資源開發過程中灾害的影響問題。其中,甘雨鳴、陳俊合、曾鴻能、陳曉宏等多位教師合作完成“西枝江流域河庫調度及洪灾預測”是1990年代初期一個最具特色的社會委托項目研究結果,它不僅在研究方法上對江河洪水的隨機和確定性之間進行了組合,而且在灾害損失評估中有所創新。

  實際上,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城市化的擴大,加之氣候變化影響,針對各不同區域(包括城市)的地理特點、供水來源、經濟發展及需水要求等情况找出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矛盾焦點,用經濟、工程技術和管理等手段防止濫用水和污染水,提出合理的規劃方案供有關部門决策,已成爲本專業此項研究系列長盛不衰的課題。

  4.水庫水環境研究

  我國水庫衆多,水庫的建立無疑爲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然而,不可否認,水庫的興建除了改變了庫區的生態條件外,人類活動本身也造成了水體的污染並影響着水庫功能的正常運作。1992-2000年間,陳曉宏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利水電科學基金、中山大學前沿基金等多項基金支持下,展開了水庫水環境的研究,並提出了水庫水温空間分佈的模式識别及模擬模型、水體環流模擬的k-?模式、界面環境交换的信息熵模式、水庫重金屬遷移三維模型等,發表了20篇論文,取得了經專家鑒定爲總體國際先進的重要成果,有關理論應用於貴陽市飲用水源水庫阿哈水庫水環境研究,成果獲得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奬。

  此外,本專業還在工程水環境影響評價和水環境規劃方面開展了一些工作。1978年後到1999年,我專業承擔這兩方面的科研課題20餘項。如歷時7年(1979-1987年),由盧如秀、葉錦昭、劉美南、陳俊合、甘雨鳴負責,全專業10多位教師及部分學生參加的“大亞灣核電站工程選址水文方面的調查評價”項目,進行了大量的海灣水文觀測和調查,寫出了詳細的報告,爲核電站選址和工程施工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水文依據。1981年由盧如秀、葉錦昭負責,劉美南、林英杰等參加的“斗門縣礌蛛區快速圍墾”項目,成果被當時斗門縣采用,得到滿意效果。1991年由劉美南、葉錦昭負責的“汕尾市海岸綫規劃研究”被省科委評爲廣東省重大科研成果。葉錦昭、陳曉宏等負責的交通部“九五”攻關項目子題“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分水分沙規律研究”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河道採砂對水文特徵變异的影響,爲後續開展人類活動的水文水資源響應提供了扎實基礎。

  本專業在水力學、河流泥沙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研究成果。黄進通過研究沙波運動的輸移規律,探討推移質與水動力的關系,提出了河流推移質變化的沙波分析方法;陳曉宏通過參加國家863項目子題,建立了珠江河口三維懸移質遷移模型;黄克中、江濤等建立了一種解决河流污染帶計算的環境水力學的隨機研究方法,並與鐘恩清一道研究了冲積平原河流航道整治工程前後的河相關系;吕幼治等研究了天然河道水面綫計算問題。這些研究成果大多應用於廣東省生産建設實際中。

  建立水文專業至成立水資源與環境系的30年間,中山大學水科學研究從興起到建立,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在前進中開拓了新的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開發了新的成果。20多本專著,數百篇研究論文,正是本專業不斷發展的真實寫照。

  二、發展現狀(2002年水資源與環境系、研究中心成立以來)

  伴隨我國尤其是本校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水資源水環境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劇烈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導致水資源特徵與水資源利用均發生趨勢性變异,即使在水量充沛的南方也不得不面對嚴峻的水資源問題。在這種背景下,2002年學校在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成立水資源與環境系;同年,學校還成立了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2007年,學校與珠江水利委員會合作並簽署協議,成立中山大學—珠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與環境研究院,掛牌於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

  (一)教學

  目前,水資源與環境(系)研究中心有教師16人、專職科研人員5人、秘書1人。教師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博士學位13人。招收2個本科專業:水文水資源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城市水資源方向),每年本科生招生約80人,在校本科生人數約300人。同時,本系主持水文學及水資源碩士點、水利工程碩士點、海洋海岸地理學碩士點、海洋海岸地理學博士點,合作主持自然地理學博士點,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約11名(2009年招生51名,其中水利工程碩士生20名)、博士研究生約7名。本系一、二年級本科生依託珠海濱海逕流試驗場,具有良好的野外試驗條件。該試驗場是以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海水的水分相互轉化與物質遷移爲理論框架,設立相關的試驗觀測設施,是我國華南地區高强度人類活動作用下的陸地水循環的教學、科研試驗基地。它不僅爲我系教學試驗提供了獨特的條件,也爲我系教師和研究生科學研究提供了理想場所,帶動地理學、水文水資源學科基礎研究的發展,服務於教學與生産實踐,服務於華南地區的經濟、生態環境建設及可持續發展。

  近些年,本系培養的研究生由於在校期間大量參與科研項目而得到極强的專業工作能力鍛煉,成爲一些水利設計、研究院所重點關注招聘的對象,畢業生大多成爲所在單位的核心骨幹。本科畢業生也因爲具有良好的數學和專業基礎、適應性强而基本100%當年就業,尤其是本專業本科生不少考取環境科學、計算機、經濟管理、人文地理、社會學等差异性極大的專業研究生,表明本專業學生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廣;近些年考取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中國水利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生數量不斷增加,專業交流不斷加强,進一步擴大了中山大學在水科學領域的影響。

  (二)科研

  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擁有2個國家甲級證書: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證書、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证甲級證書。近6年來,本中心(系)一方面積極爲廣東省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保障服務,另一方面積極承擔國家水相關研究課題。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在這一階段都呈現出跳躍式發展,近幾年本研究中心每一年的科研經費都超過本專業設立至研究中心成立30年的經費總和;科研成果和學術影響也同步積累,本專業已成爲我國華南地區水資源研究的重要力量並在國内具有較大影響。

  2002年以來本研究中心跟踪國際水科學前沿和熱點問題,緊緊圍遶國家和地方需求,在開展理論研究的同時,理論用於實際,積極爲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完成近百項科研項目。在劇烈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水文水資源特徵變异方面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在水資源配置、分水方案、水資源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河口與近岸水文、水文預報、地下水以及水環境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了豐富成果。

  1.水資源分配與綜合規劃

  近期完成的代表性項目(項目負責人:陳曉宏,主要參加人員有:江濤、劉丙軍、吕幼治、涂新軍、劉祖發、林凱榮、於海霞、陶貞、黎坤、黄凡、劉德地及研究生20餘人)簡介如下。

  (1)主持完成了廣東省發改委和水利廳重點項目“廣東省水資源綜合規劃”,總經費2438萬元,是迄今廣東省最全面深入的水領域綜合規劃研究項目,也是全國唯一由高校主持的省級水資源綜合規劃,共設12個規劃專題和6個研究專題,全面調查認識了廣東省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狀况,提出了水資源需求、開發、利用、節約、保護、配置、治理、管理的近、中、遠期方案,經省發改委組織全國專家評審認爲,該規劃不僅提出廣東省一系列水資源重大戰略布局,而且在水資源配置理論上有較大創新,是全國同類最好的成果之一,規劃水平實現了“廣東水平、全國一流”的目標。其中開發的“南方濕潤地區高强度用水下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系統(SWROD)V1.0”取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登記號2009SR018977)。

  (2)主持完成的“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是我國南方第一個水權分配方案,已由廣東省政府批準并發佈實施(粤府辦〔2008〕50號),該方案首次提出了水量水質捆綁分配的流域分水方案,已作爲國家水資源分配在南方的示範。此後本研究中心又於2008年主持完成“廣東省鑒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首次提出了不完全分水區域(流域不是分水區的唯一水源)水資源分配的一整套分水方法,並提出河道外可分配水量的計算方法。

  (3)廣東省發改委項目“廣東省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是我省首次完成的最高層次的戰略性的水資源利用研究,首次在廣東省全面提出了從流域層面管理協調水資源規劃、開發、利用、保護、節約、配置並優化供水水源布局的近期和長遠戰略。

  (4)2003年主持完成的“珠海市水務現代化規劃”提出了城市水務管理的四大體系,是我國第一個體系完整的城市水務現代化規劃,經多名院士及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鑒定認爲該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獲2005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3等奬。

  (5)由廣東省發改委和水利廳主持,本中心(系)完成的“廣東省水資源綜合利用‘十一五’規劃”是廣東省“十一五”行業重點規劃,是廣東省“十一五”期間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粤府辦〔2007〕98號)。

  (6)在廣東省發改委的主持下,本中心(系)與廣東省水利廳和省委政策研究室聯合開展“廣東省水資源管理”研究,提出了廣東省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等重要方案和措施,並共同爲省政府起草“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全省水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粤府〔2008〕13號)。

  (7)主持珠海市、中山市流域規劃修編、參與廣東省流域規劃修編。陳曉宏、陳志和正在主持並基本完成中山市和珠海市的江河流域規劃修編項目,根據兩個市河流的水資源條件、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按照人水和諧、促進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合理確定流域防洪、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節水、灌溉、水能開發、河流生態、水土保持、航運等規劃目標和方案,包括如下規劃内容:水文分析計算和水資源供需分析與評價、總體規劃、防洪規劃、内河涌綜合治理規劃、治澇規劃、灌溉規劃、供水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水土保持規劃、水生態與環境修復、河道整治規劃、航運及灘涂開發規劃、管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以及實施效果評價等。同時,陳曉宏、劉丙軍正在主持廣東省流域規劃修編中的水資源配置和水環境容量計算等核心内容。

  (8)“珠江三角洲地區水利現代化規劃”(陳曉宏主持,江濤、劉丙軍、吕幼治、涂新軍、劉祖發、林凱榮、於海霞、黎坤、黄凡以及廣東省水電設計院規劃分院參加)是繼本中心完成“廣東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之後的又一個大型里程碑式的規劃,目前正在進行中。通過該規劃將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一體化的水利現代化理念、模式、發展方向和具體方案。

  此外,本中心近幾年由陳曉宏、涂新軍、劉丙軍等主持,還完成了佛山市、珠海市、潮州市、汕頭市(部分)水資源綜合規劃,其中劉丙軍、劉德地、陳曉宏主持完成了廣東全省8大片區以及佛山市、珠海市、潮州市、汕頭市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廣東省東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等重要項目,發表了南方濕潤區水資源優化配置理論和方法的系列論文,即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濕潤區變化環境下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理論方法與東江流域應用實踐》,形成了我國南方濕潤區獨具特色的水資源配置的模式和體系。劉丙軍還先後參加完成了國家重點973項目“長江流域水沙産輸及其與環境變化耦合機理研究”專題之“長江流域水沙資源優化配置模型”、“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海河流域洪水資源安全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專題之“海河流域洪水資源化潜力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北乾旱區鹽碱地改良排水多準則優化設計模型”、“南水北調中綫引江濟漢工程規模優選研究”(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奬)、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啓動基金“廣東省作物需水尺度特徵研究”等項目,近年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

  在水資源調配方面,陳洋波還提出了以隱隨機優化方法爲支撑的水庫優化調度的理論和方法,發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論文,出版了專著《水庫優化調度:理論、方法與應用》,完成了“深圳市水資源承載能力及其對社會、經濟、人口的影響”、“惠州市水資源優化配置”、“白盆珠水庫功能調整與西枝江水資源合理配置”、“深圳市生態需水方法研究”等科技項目,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2.劇烈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水文水資源響應

  這是本研究中心的一個具有長期積累的重點研究課題。自1996年陳曉宏開展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水位特徵時間變异性研究以來(主持完成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洪水時空變异性的模式識别及熵理論”、“華南地區枯水逕流特徵時空變异性研究”),本研究中心已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100餘篇。目前,本中心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珠江三角洲地區水文因素變异及其水資源響應量化研究”(50879005,主持:陳曉宏,參加者:陳子燊、劉丙軍、江濤、林凱榮,本校海洋學院任杰以及武漢大學謝平、梅亞東等),將針對當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水資源響應提出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珠江三角洲水文要素變异性測度、識别與特徵量重構

  研究水文要素時空變异性的内涵,提出水文要素變异的(時間、空間和特徵)尺度理論,建立水文要素時間變异性時間序列分析模式、空間變异性區間化變量分析模式,提出水文要素變异性(時間、空間)識别的復雜性模型,進行水文要素變异後的水文特徵量(極值、頻率/重現期/保证率等)重構。

  2)珠江三角洲水文要素變异的驅動因素貢獻分解

  研究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下的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水文要素變异機理,分離出氣候變化對水文要素變异的驅動作用和貢獻,揭示水文要素變异的下墊面驅動因素,建立不同類型下墊面變化産生的水文要素變异驅動模擬模型,識别分解水文要素變异驅動因素,識别其主次影響因素。

  3)珠江三角洲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雙重影響下的水資源供需系統響應

  提出珠江三角洲濕潤區氣候變化和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水資源供需變异響應關系,揭示該濕潤區域水量水質交互作用及水質型缺水的機理;建立水資源供需變异下的水資源配置模型;提出水資源供需變异的水資源脆弱性的評價方法。

  4)珠江三角洲河口區水文要素變异下的鹹潮入侵規律

  研究珠江三角洲河口區徑潮流特徵變异規律,揭示珠江三角洲河口區劇烈人類活動下的鹹潮入侵機理,給出珠江三角洲河口區鹹潮入侵對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影響結論。

  在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水資源響應方面,本研究中心多名教師開展了系統研究。陳建耀近些年除從事城市水資源、地下水、環境水文、水文過程與機理的研究外,在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水資源響應研究方面完成了創新性成果,包括主持了APN (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項目“亞洲地區全球水系統項目熱點——超大型城市&大壩”、中山大學百人計劃項目“華南城市化的地下水環境效應研究”、中日合作項目“黄河下游水資源利用變化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垃圾填埋場的地下水流系統與物質遷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熱帶亞熱帶地區城市化的水環境效應研究-以珠海市爲例”等。

  張强通過主持“長江中游地區河床演變與洪水互動影響研究”、“長江中游磯頭、卡口對河道演變與洪水下泄的影響”、“歷史洪水事件演化與氣候變化關系分析”、“歷史時期長江中下游平原旱澇序列時空格局與風險評價”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以及主持中科院重大方向性項目子課題“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游水文過程以及濕地生態系統影響研究”等科研課題,在流域水文水資源與流域管理、流域旱澇灾害及可能機理、水文統計與模擬以及大尺度水汽循環對區域水資源影響等方面提出了創新成果。尤其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水文水資源特徵的影響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理論研究體系。最近張强主持中山大學“百人計劃”項目“中國南方河流蒸發時空變化及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水文響應研究”,系統開展華南地區流域水循環演變特徵及其對流域水資源影響的理論研究工作。近幾年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6篇,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上發表通訊作者論文1篇,SCI第一作者論文28篇。2008年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發表的“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maxima during 1960-2005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large-scale circulation” 學術論文成爲當年該雜誌最受關注的25篇論文之一(排名第2)。

  江濤等通過選取東江流域内人類活動影響很小的低人口密度鄉村區進行長時間序列水文特徵變化研究,揭示了氣候變化的影響,主要成果發表在2007年Journal of Hydrology 上:“Comparison of hydrologi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simulated by six hydrological models in the Dongjiang Basin”,該論文成爲當年該雜誌最受關注的25篇論文之一(排名13)。

  涂新軍等提出了水文時間序列變异點及其變异特徵的識别方法,并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10餘篇。

  3.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研究

  近些年本中心針對珠江三角洲地區人類活動加强,水污染加劇,水質性缺水日益突出等問題,爲一些地級市政府主持完成了大量的水資源保護與水生態修復課題。如“珠海市河流健康整治規劃”、“廣州市水資源環保規劃”、“廣州市洪奇瀝水道污染控制方案研究”、“廣州市蕉門水道污染控制方案研究”、“佛山市水污染源調查”、“佛山市水質模擬系統”、“佛山市面污染源調查”、“佛山市水源地污染風險應急對策”、“佛山市飲用水源地污染源調查”(以上由陳曉宏主持),“廣州市入海排污口調查及海域功能區劃”、“珠海市水功能區劃”、“佛山市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佛山市北江水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調整可行性研究”、“佛山市汾江河水污染控制仿真模擬”(此5項由江濤主持),“佛山市西江水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調整可行性研究”(於海霞主持),“廣州市中心鎮(石灘鎮)生態保護與污染物控制方案”(黄凡主持)。等等。

  陳曉宏主持並已基本完成國家支撑計劃項目子題“維持河口生態環境健康的洪水流量閾值計算技術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子題“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以及廣州市白雲區水利局項目“廣州市石井河水生生態修復研究”(陶貞共同主持),在河涌生態修復和河流水污染控制指標體系及對策方面提出了創新性成果。

  本研究中心在水環境生態方面的研究内容十分廣泛。劉祖發長期從事水處理工程、水處理微生物學、地下水資源與環境、以及有機岩石學方面的研究,近5年來完成相關科研項目25項、發表論文11篇。陶貞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濕熱小流域特徵水文過程生源物質侵蝕通量及性質研究”和“西江流域河流碳的通量及性質變异規律的研究”,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用穩定碳同位素示踪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韵律”,現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碳循環同位素示踪研究”,已發表相關論文12篇。於海霞主要開展了水資源與環境系統模擬與管理研究,近年來參與國家863項目、教育部基金項目及省級課題10餘項,主持相關研究課題2項,已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餘篇,並獲發明專利1項。陳志和通過電鏡與吸附實驗,研究泥沙顆粒吸附污染物後污染物在泥沙顆粒表面上的分佈特徵,分析泥沙顆粒表面形貌特徵及其與污染物吸附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内外重要期刊上發表10多篇論文,近年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

  4.水文水資源信息系統

  近兩年,陳曉宏主持,涂新軍、江濤等具體負責完成了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水量水質監控系統的“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這是我省第一個體系較完整的流域水資源監控系統,包括信息采集、傳輸網絡、信息接收和處理、軟硬件支撑平臺和應用系統等,對9個流量斷面、11個水質斷面(其中9個與流量斷面重合)、12個幹流梯級、3大水庫、19個重要取水口和10個主要入河排污口共55個監控點進行在綫監控或巡測,建設“信息運行中心、水質監控中心、水量調度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設“水量水質監控及預警系統、水量調度管理系統、水質監控管理系統和會商支持系統等”4大應用系統,通過這4個系統的運行,落實東江分水方案和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

  近兩年,陳曉宏還主持完成了“珠海市港口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議書”、“汾江河(佛山水道)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建議書”等編制工作;並正在主持編制“廣東省水資源管理系統項目建議書”。

  陳洋波綜合運用水利專業模型、軟件工程技術、數據庫技術,以GIS/RS技術爲平臺進行水利信息系統開發,開發完成了流域洪水預報流溪河模型系統CYB.LMS,並獲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登記號2008SR27060。

  5.河口水文與近岸地形動力過程

  陳子燊通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岸帶長重力波運動和碎波帶地形演變的耦合過程”、“極端波况下的前濱地形動力過程與海岸侵蝕機理”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岬間海灣濱面帶波流聯合輸沙與沉積動力環境研究”,研究了近岸地形動力作用與大尺度海岸行爲,包括:近岸風、浪、流、泥沙輸運;近岸帶波-波非綫性相互作用、波高-週期聯合分佈、碎波帶波流運動、海灘地形動力過程(時間、空間演變經驗診斷分析)、大尺度海岸演變與穩定形態;珠江河口區水流運動、物質輸運機理、鹹水入侵分析與預報。同時,將研究理論成果應用於實際,近些年完成了沙質海岸環境修復與防護、潮汐分析與預報及其工程應用、珠江河口鹹潮研究、珠江河口鹹潮入侵機理與預報等項目,並把當前各類主要波浪與潮流泥沙數學模式應用於河口近岸潮波、物質遷移和鹽水入侵模擬預報。

  陳曉宏主持完成了“珠江河口西四口門鹽度預測研究”,采用一維模型對珠海市磨刀門水道飲用水源地的鹽度及其超標天數進行了預測。

  6.降雨、逕流預報

  陳洋波開展了新一代洪水預報方法及其相應的系統軟件開發研究。針對廣州多普勒雷達測雨,以流溪河流域爲研究對象,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工作,系統提出了國産多普勒雷達數據質量控制及同化方法、多普勒雷達流域降雨定量估算及校正方法、多普勒雷達流域降雨定量預報方法,自主開發的多普勒雷達降雨估算系統CYB.Radar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獲得了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登記號:2009SR20031。

  林凱榮先後參加國家防辦“洪水預報調度系統”的設計與開發、“黄河流域水循環動力學機制與模擬”(國家973項目)研究、“漢江流域水資源動態監測和優化配置模型研究”(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研究、“漢江水循環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研究、“基於大氣模式的洪水預報系統研製與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並正在主持水文模擬與預報不確定性驅動因素貢獻分解與對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等。完成水庫防洪信息網以及基於WEB的水庫洪水預報調度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獲2002年中國電力高科奬學金特等奬;參與研製的“丹江口水庫調度决策自動化系統”獲得2003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奬,排名第15。

  7.水資源論证

  本研究中心擁有國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证甲級證書,近些年按照水利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证導則”,發揮本中心水動力水環境數學模型及計算能力强、資料積累豐富的優勢,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開展了大量的取水水資源論证項目,特别是完成了難度很大的地下水取水論证。這些項目包括(除註明外,均爲陳曉宏主持):東莞市第六水廠水資源論证、中山市新涌口水廠擴建工程水資源論证、百威啤酒(佛山)有限公司地下取水水資源論证(林凱榮主持)、高明區供水總公司合水水廠擴建工程水資源論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官山自來水公司水資源論证(黎坤主持)、廣州市新洲環保工業園水廠擴建工程水資源論证(林凱榮主持)、廣州明旺地下水取水水資源論证(林凱榮主持)、高明區高棉發展公司高棉水廠擴建工程水資源論证、中山市南鎮水廠應急抗咸取水工程水資源論证。等等。爲地方供水保障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完成大量廣東省科研和生産項目的同時,本中心(系)積極承擔國家研究項目。近6年來,本中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青年基金項目3項、重點項目1項;承擔國家支撑項目子題、中國科學院院士諮詢項目、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科研項目多項。在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水文水資源效應、水文特徵變异、南方濕潤區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河口及近岸潮波運動與物質輸運機理、水文模擬與洪水預報系統、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華南獨具特色的水資源與水環境研究理論方法和應用體系。爲廣東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水安全保障做出了突出貢獻。

  同時,上述這些標誌性的成果顯示本校水資源與環境學科在華南地區佔有了重要地位,並躋身於國内少數主要水資源與環境教學科研團隊之列。

  本中心(系)近些年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如附表。

  三、未來展望

  (一)人才培養

  本系將繼續把本科生培養作爲學科基礎,把研究生培養作爲提昇學科水平的動力。通過教師引進、教材更新、强化理論與實際結合、課堂與試驗實習結合、結合社會需求的啓發式開放式教學方法改進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既强調素質教育也强調專才培養,努力辦好資源環境與城鄉區域規劃管理(城市水資源方向)和水文水資源工程兩個本科專業,進一步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通過科研項目推動研究生凝練科學問題、深化理論創新的能力培養,把研究生納入主體科研團隊,緊緊圍遶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熱點研究問題,不斷培育新的學科創新研究課題。繼續辦好水文學及水資源、海洋海岸地理學以及水利工程等三個碩士點,合作辦好自然地理、海洋海岸地理學等博士點。使本學科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成爲具有很强水科學問題把握的敏鋭力、交叉學科運用能力、理論創新能力、獨立科研動手能力、解决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專業型人才。

  (二)學科發展

  本系(研究中心)將繼續堅持以科研項目、研究成果推動學科發展的方針,通過科研實力的增强和科研成果的積累,穩定發展並不斷擴大本校水資源與環境學科在國内外的影響力。

  本研究中心已經通過承擔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在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水文水資源響應等方面形成了較成體系的研究成果,爲珠江流域和廣東省地方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節約、管理提出了大量决策參考依據和成果。此後,本研究中心將繼續高舉獨具特色的華南濕潤區水文水資源研究的旗幟,進一步圍遶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的水文水資源效應等熱點問題和學科前沿,圍遶國家和廣東省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水資源需求,既强調理論創新,又强調服務地方建設。充分利用中山大學—珠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與環境研究院的合作研究平臺和位於本校珠海校區的華南濱海逕流試驗場,開展水科學問題研究,重點是:

  (1)以江河流域内行政區域爲單元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初始水權分配(目前已經完成“東江分水方案”、“鑒江分水方案”、“東江水資源水量水質監控系統可行性研究”等項目),將按照一定的準則和水平年,根據流域來水和流域内各行政區需水要求,完成流域内各個行政區的取水量和水資源保護責任分配。近期將以“東江水量分配”項目成果爲基礎,力争爲廣東省完成全部跨市界流域的水資源優化調配方案和水量分配工作,形成南方濕潤區高强度用水條件下的水資源分配方法體系。

  (2)網河區、河口泥沙與污染物遷移、鹽水入侵。針對近些年華南沿海地區出海河口口門不暢、鹹潮威脅造成部分地區嚴重供水危機等問題,建立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水環境耦合模型,建立河口水動力與泥沙遷移模擬耦合模型,建立河口鹽度模擬模型,爲廣東省各(珠江、韓江、鑒江)三角洲、口門整治及應對鹹潮威脅提供科學基礎。

  (3)水文水資源水環境特徵變异機理及其修復。以人類活動影響劇烈的珠江三角洲網河區爲研究典型,開展其人類活動活動作用下水文水資源特徵及其變异機理研究,提出珠江三角洲水、沙特徵變异性因素分解識别模式方法,研究三角洲網河汊道分水、分沙規律及其變异特徵。研究城市化不斷擴張導致的城市區域暴雨洪澇特徵變异,探討城區内澇形成機理的變化和排澇標準的適應性,提出變异環境下城區洪澇應對策略。重點開展氣候變化的水資源響應研究,包括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昇對河口區水資源利用的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的水文極值變异、極端性水文水資源事件發生機理和應對等。探討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共同作用下的水文水資源特徵量重構。

  (4)水危機(灾害風險)及其對策。以“水資源綜合規劃”、“江河流域規劃”等爲基礎,進一步以南方濕潤區高强度用水區爲重點,深入研究區域水危機的成因,評價不同地區水危機的特徵以及風暴潮、洪澇灾害,水源地突發性污染威脅,水質性、工程性和資源性缺水的現狀與變化趨勢。研究水灾害風險,制定水灾害風險應急預案。

  (5)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態修復。針對伴隨快速城市化導致的人口高密度聚居、産業快速發展産生的水污染和生態惡化問題,研究城市化區域水生態惡化尤其是南方城市河網區生態環境惡化狀况及其致因;研究流域水利工程建設對河流生態的影響;研究變化水文條件下河流納污能力及水污染控制方案;探討華南水網地區尤其是城市河涌水環境生態修復的方法。

  (6)地下水開發利用與保護。以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片、湛江等地區爲典型,探討地下水的賦存、補給、運動規律及水質特徵,研究地下水源的開發利用條件和途徑,探討濱海區地下水與海水的交换和鹽水地下入侵機理,研究地下水的污染機理和保護措施。

  (7)水資源管理及其體制改革。結合現行水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重點的轉移,開展水資源管理制度、體制改革研究,並結合節水型社會建設、水污染控制等,尋求可持續的、人水和諧的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調度和管理方案,確定實施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用水定額管理及水量水質優化分配的實施辦法。

  附表:近10年來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略)

  (陳曉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