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試論人口分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朱雲成 陳浩光

  人口是一個内容極其復雜、具有多種社會特徵和某些自然特徵的綜合性實體,而經濟也是一種内容十分豐富而復雜的社會現象。研究人口與經濟的關系,勢必先要從它們的各個側面及其相互關系着手,然後再作綜合性探討,才能找出它們之間的客觀聯繫的規律性。因此,本文擬對人口的一個側面——人口分佈,和經濟的一個側面——經濟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作爲引玉之磚,就教於同行學者。

  人口分佈及其制約因素

  人口分佈這一術語,雖爲多門學科廣泛應用,但對其内涵實義的理解尚不一致。我們認爲,人口分佈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域範圍内某一時間的集聚狀况。有的同志把人口分佈單純地表述爲“在空間的分佈狀况”,這雖反映了人口分佈的一個重要方面,即“空間特性”,但却忽略了它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時間特性”,因而是不可能全面揭示出人口分佈規律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調查、觀察的人口分佈現象,也總是指某一時間、某一地區的人口集聚狀况,而不能把“時間”和“空間”割裂開來。當然在具體研究一個地區人口分佈時,我們也可以分别對這兩個特性進行探討。

  人口分佈,從時間特性方面來看,包括人口的静態分佈與動態分佈兩種形式。人口的静態分佈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域範圍内某一特定時刻的集聚狀况。人口的動態分佈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域範圍内某一時間序列的集聚狀况。前者是後者演變的結果,後者是一段時期内人口分佈的變化過程,需用這一時期的起點和終點時間的或這一時期内各個特定時間的人口静態分佈變化狀况來表示。明確上述的人口兩種分佈形式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説明人口分佈與經濟發展關系時更是如此。我們透過人口的静態分佈和當時的人口生活水平可推測出某地某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透過人口的動態分佈和人口生活水平的變化,亦可瞭解某地在某個時期經濟發展的變化。例如,人口分佈受農業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大而表現出較爲均衡的散佈形式,往往與當地當時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爲基礎的經濟特徵聯繫在一起;人口高度聚集於若干消費水平高的大城市及其周圍,而其它廣闊地區則人烟稀少的畸形分佈現象,往往與當地當時的以工商業爲主的資本主義發達經濟特徵聯繫在一起。比較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時期起點和終點的人口動態分佈現象和人口生活水平的變化,則往往能窺視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所經歷的變化情况。    

  從空間角度來説,人口分佈有垂直分佈和水平分佈兩種形式。人口的垂直分佈是指某一時點同一地區不同地形高度的人口集聚狀况,具有帶狀特徵,人口的水平分佈是指某一時點,同一地域不同平面上人口的集聚狀况,具有面狀特徵。比較一時期的起點和終點人口的垂直分佈和水平分佈,亦可瞭解它們的動態變化過程。

  研究人口的垂直分佈和水平分佈,對於瞭解不同類型區的人口資源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此各類型區的勞動資源的數量和素質與資源之間的關系,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類型區經濟發展方向和規模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又是根據各類型區經濟發展情况調整原有人口分佈的一個重要依據。

  全世界陸地上人口分佈千差萬别。有的地方,如南極大陸,除少量科學考察者外,荒無人烟。有的地方,如特大城市及其周圍,每平方公里居住着數以千計的人口,有的甚至住着十多萬人。有人作過統計:世界上約有64%的陸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其中35%一40%的地區更是杳無人烟。有的國家或地區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區,人口聚集越來越密。有的國家或地區人口增加很慢,個别地區甚至出現人口减少現象。爲什麽會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這是長期來多種因素直接和間接作用的結果。

  直接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分佈變動的因素有三:一是人口自然增長,二是人口機械變動,三是人口的社會變動。間接因素是指制約人口自然變動和人口機械變動、社會變動的各種因素。間接影響人口分佈的因素很多,可分爲非人爲因素和人爲因素兩大類。

  非人爲因素,即人們賴於從事生産和生存的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不能對人口分佈起决定性作用,而且隨着科學技術和生産的發展,它對人口分佈影響的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减小,但它畢竟是制約人口分佈的一個經常性的因素。自然環境對人口分佈的制約作用,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直接制約作用。主要是通過直接影響人們的居住生活環境來制約人口的分佈。例如,險阻的地形,嚴寒的氣候和極度缺乏飲用水的乾燥沙漠地區,使得人們無法或不願在那裏定居生活。第二、間接制約作用。主要是通過作爲影響生産的條件來制約人口分佈。譬如,平坦而廣闊的沃野,肥沃而易於開墾的土地或富有礦産資源的地區,利於發展生産,吸引着人們向這些地區流動,也有利於容納本地出生的人口,從而人口密度較高;相反,在不利於生産,也即經過勞動還無法得到良好物質生活條件的地區,則人口分佈稀疏,甚至杳無人烟。

  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經濟因素,即生産發展水平及其分佈狀况、商業及其他服務行業水平的差别、對外聯繫的便利性以及工資和福利水平的差异等等。第二、政治、軍事因素,即國家人口遷移和生育等等政策,地區的政治安定性以及戰争等等。第三、文化、思想因素,即文化教育程度和文化教育設施規模、宗教信仰、民族的傳統風俗習慣等等。第四、科學技術因素,即促進生産力發展的科學技術發明、節育技術和醫療保健技術水平的進步等等。

  上述四類人爲因素中,對人口分佈長期起决定性作用的還是經濟因素,特别是生産發展水平及其分佈狀况。  

  人口分佈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在上個世紀,一些西方學者創造了一種關於經濟類型與人口密度有固定的直接關系的理論。他們認爲,人口密度的變動是决定某種經濟類型向另一種類型過渡的因素。

  1883年,法國學者列凡塞爾提出了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數量之間的如下對比關系公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02—0.03人爲漁獵時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5—2.7人爲畜牧業時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 0人以上爲耕作業時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60人爲工業時期,如果人口密度更大則爲商業時期。列凡塞爾根據對某些近代國家和地區的觀察,從人口統計方面得出這種簡單結論,雖曾爲西方有關學者所重視,廣爲應用,但他却没有揭示出人口分佈與經濟發展之間真實的本質關系。相反,這種結論恰恰把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顛倒過來了。

  誠然,人口是經濟活動和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數量就不可能有某種經濟的活動和經濟的發展。但能不能由此就得出人口密度越大經濟發展水平就越高、人口密度的增加是經濟發展的决定因素這種結論呢?大家知道,人口作爲經濟活動的一個條件,主要是指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活勞動,而活勞動本身又有數量和素質兩種屬性。在現代化的經濟條件下,活勞動的這兩種屬性是互爲反向聯繫的,即人口素質較高,物質生産中所需的活勞動數量則相對較少;人口素質較低,則所需數量相對較多。當今世界,通過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而不需增加人口就使經濟大爲發展,是不乏其例的。因此,人口密度的增加是經濟發展的决定因素的説法,若舍去技術進步(或活勞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方面,似乎還有些道理。但這種情况是不會存在的,因而這種説法也是站不住脚的。相反,作爲人口,還有消費的一面。一個國家或地區能養活多少人口,能擁有多大的人口密度,是與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與人民的消費水平成反比的。人民的消費水平,也是依賴於經濟水平的,俗話説“水漲船高”。因此,從實質上看,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分佈對人口分佈起决定性作用。人類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轉變過程,正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不是人口密度逐漸增大所造成的。由此可見,是經濟發展决定了人口數量的增加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而不是人口的增加和密度增大决定經濟的發展。

  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對人口分佈密度的决定性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規定了維持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物質生活資料數量、質顯和提供人類生活的各項服務性設施。在一定的消費水平前提下,經濟發展水平决定了人口的容量和人口密度。

  第二、隨着經濟重點或經濟部門結構的差异,基本人口的職業搆成也會有所不同,各部門所要求的活勞動數量也往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人口與被撫養人口的比例關系的變化是頗爲緩慢的。因此,經濟重點或經濟部門結構的差异,客觀上也要求國内各地區有不同的人口密度。

  第三、經濟布局在地域上伸延和擴展,必然引起人口分佈形式的變動。其變動的趨勢,取决於各個生産部門伸延和擴展的速度和方向。

  必須指出,雖則經濟發展對人口分佈有决定性的影響,但在不同社會制度下有着原則的差别。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受生産無政府主義的盲目自發規律制約的,因而人口分佈變動也隨之帶有明顯的盲目性和自發性。社會主義國家則實行有計劃發展經濟,對人口分佈的變動,亦可能做到有計劃的安排。不過,由於人口分佈還受其它許多因素影響,要實現與計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人口分佈,也需要經歷一段較長的時間。因此,人口分佈往往落後於經濟發展和生産布局的合理性要求。

  人口分佈一方面受制於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其本身狀况也會影響經濟發展。那麽在什麽情况下,一國一地區的人口分佈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呢?第一、人口分佈與生産力的分佈基本一致。這裏所講的基本一致,指的兩者的分佈規模、地點及分佈的方向等方面都比較一致。在這種情况下,有利於就近組織生産和組織生活,人口的分佈就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第二、人口分佈的疏密與當地自然資源的規模,利用潜力比較協調。

  若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分佈的數量(規模)與素質都能與開發當地的各種資源的數量(規模)和開發潜力相協調,既能滿足當地當時對勞動力的需要,又可能適應進一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潜力來發展生産的需要,這無疑有利於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在什麽樣情况下,一國或一地區的人口分佈會延緩經濟發展呢?我們認爲至少有下列三種情况:

  首先,人口分佈與資源分佈不相協調。例如,在耕地很分散的山區,若農村居民點過份集中,導致耕作半徑太長,就會造成耕作過程中每日往返費時多,浪費大量勞動力,從而延緩其經濟的發展。其次,人口分佈過於分散,或人口密度過稀,往往出現開發當地富源時感到勞動力不足。例如,我國西部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而那裏又藴藏着豐富的資源,由於勞動力不足(包括素質),不能很好地開發利用。第三、人口過分密集,當地的資金、資源和生産資料又不足,大量適齡勞動人口既不能充分就業,成爲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生産者,又要消費社會財富,從而减少社會擴大再生産的資金積累。此外,由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甚至下降,也會影響在業人口的勞動積極性,從而延緩該地經濟的發展。此外,人口過密,又濫墾土地資源和濫伐森林資源,破壞當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也會阻礙當地經濟發展。

  不過,要分析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分佈狀况是促進或延緩當地的經濟發展,這是一項復雜、細緻的工作。下面,我們就準備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合理分佈人口促進經濟發展

  人口分佈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會引起人口地區間遷移,改變原有的人口分佈形式。在資本主義國家裏,這種改變處於盲目、自發狀態。在社會主義國家裏,則可能而且應當根據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的要求,通過大力推行計劃生育和有計劃有步驟組織人口遷移,來合理地分佈人口,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人口的合理分佈,首先要正確地分析評價現有人口分佈狀况的合理性。有些學者曾試圖從不同側面對此作出評價。例如,有的學者從人口分佈區的居住建設用地和公共建築的經濟性來評價人口密度的合理性;他們提出在城市的居住區的人口密度以每平方公里一萬人較爲合理。有的學者認爲,應從合理分佈生産的角度來評價人口分佈的合理性;還有些同志提出從生産生活資料的數量和質量與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高低是否相適應,從生産資料的數量和質量與人口數量和質量是否相適應來評價人口分佈的合理性;此外,還有人主張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人口分佈是否合理。顯然,以上的各種評價,都是從各個不同的側面來觀察人口分佈的,雖説都有一定的客觀依據,但也還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有一個科學的綜合的評價。

  在社會主義國家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各個地區的人口的分佈是否合理,我們認爲需要用綜合的觀點,着重比較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是否有利於生産力的合理布局,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合理的生産力布局,是在計劃經濟指導下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加速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勞動資源保证,如果現有人口分佈狀况能滿足合理的生産力布局所需要的勞動力數量和質量要求,那麽這種人口分佈是合理的;如果不能完全滿足或完全不能滿足它的勞動數量和質量要求,則這種人口分佈是不那麽合理或是十分不合理的。第二、是否有利於較快地提高全體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如果人口分佈得合理,則勞者有其業、人能盡其力,生産發展也較快,全體人民都能較快地提高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第三、是否有利於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人口分佈不合理,往往造成一些地區的資源過度開發,可再生的資源無法再生、不能再生的資源無法綜合利用,浪費極大,破壞原有生態的良性循環,産生惡性的生態循環。而另一些地區則萬古寶藏在沉睡,得不到開發利用,不能爲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作出貢獻。人口的合理分佈,則有利於合理開發各地資源,改造自然環境,化不利因素爲有利因素,促成生態循環向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    

  誠然,若從上述幾個方面來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人口分佈是否合理,要采用一個指標來表示是不可能的,需要有一組指標匯總作綜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問題,尚需要有關學者共同努力,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僅從其中最爲重要的方面,提出衡量人口分佈合理性的指標。

  我們認爲,采用人口經濟密度是個衡量人口分佈是否合理的指標。所謂人口經濟密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時期(一般爲某年)達到的經濟發展水平所擁有的人口數量(同年平均或年中數)。它可以這樣計算:某年的平均人口數除以同年的經濟發展水平指標。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可用多種具體指標表示,諸如國民生産總值,國民收入、能源消耗總量等綜合性經濟指標和工業總産值,農業總産值,鋼鐵和糧食産量或産值等部門或單項經濟發展水平指標,因此在計算人口經濟密度指標時,應選擇能反映該國或該地區全貌的綜合經濟指標或能正確反映與人口及其分佈密切相關的部門或單項經濟指標。采用綜合經濟指標所計算出來的人口經濟密度,便於對國家間或地區間的人口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作綜合比較;采用有代表性的部門或單項經濟指標計算所得的人口經濟密度,往往能看出某國或某地區某時的人口負擔。例如,在比較各農業國或農業區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分佈是否合理時采用人均耕地面積或人均糧食産量指標,就有很大意義。此外,在評價人口分佈是否合理,還應結合運用人口經濟密度指標的歷史比較法。例如,在正常年份,一個農業區的人口糧食密度指標(即每萬斤糧所供養的人數)或人口耕地密度指標(即每公頃或每畝耕地擁有的人數)出現下降趨勢,這表明該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或提供了較多的商品糧,從這個意義上説這個地區的人口分佈是合理的,或許還有增大人口容量的能力;如果人口糧食密度指標或人口耕地密度指標出現上昇的趨勢,則這個地區的人口分佈可能是不合理的,尤其當這種指標反映出該區所産糧食不能給養本區人口的時候,如果不是天灾或人禍的影響,則可以肯定該地的人口分佈是不合理的。

  由於没有衡量人口經濟密度的統一標準,在具體工作中,需因地制宜選取有關經濟指標作計算基數。同時,還必須結合其它有關指標,詳細地進行分析,才能對人口分佈是否合理得出合乎實際的結論,找出産生不合理的原因。

  爲了促進社會主義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全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調整不合理的人口分佈是完全必要的。在我們的國家裏,總的説來,是人口太多了,各地區都得實行計劃生育,人口稀少地區也不能例外。因此,必須在統一的計劃經濟指導下,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采取招工或移民辦法,有計劃有步驟地增加人口過少地區的人口,减少人口過多地區的人口。地區間的人口一進一出必須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的要求,有計劃地逐步實施,杜絶盲目性,使之遷入人口的地區能得到適應經濟發展的一定數量和素質的人口,又不至於使遷出地區人口因外遷而影響經濟發展。由於人口遷移是件極爲復雜的工作,除需做耐心細緻的政治思想工作外,遷入地區特别是條件困難的新墾區,首先要盡力做到使新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致低於他們的原居住區。其次,要教育本地原住居民與新居民密切合作,友好相處。這樣,新遷入的居民才能安居樂業,努力工作,在發展新區經濟中作出貢獻。遷出地區也要根據遷入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組織遷出適當的人口或給予遷出人口以技術訓練,以使他們能盡快地適應新地區的工作。

  一個地區的人口是過密還是過疏,是相對於某時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不能只分析一個年度的經濟密度指標就得出結論,而應分析多年的經濟密度指標,方可得出結論。我國當前不少地區存在人口過密的情况,除了繼續大力開展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以外,還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因地制宜,千方百計挖掘當地的生産潜力,努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向生産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我們在研究調整各地區的人口合理分佈問題時,切不可忘記這一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