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農業區劃與農業地域結構問題
樑 溥
一、農業地域分异與農業區的形成
農業是一個獨特的生産部門,利用自然資源進行再生産,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極爲密切.在地球表面上,自然環境的地域分异十分明顯,人類利用自然發展農業,也發生地域分异的現象.太陽輻射熱量因緯度高低而不同,形成了與緯度平行的自然地帶.人類利用不同的自然地帶發展不同的作物,形成不同的作物地帶,就發生農業地帶性的差异;地表上的海陸分佈、地貌、河湖等各不相同,人類利用平原種田、山地造林、水域養殖,發展了各種農業部門,因而農業的地域分异更爲明顯,這是非地帶性的差异,它包括了山區的垂直地帶性。
地表上的地域分异是自然現象,農業生産則爲社會現象.農業之所以發生地域分异,是人類利用自然的結果,是人力與自然力合力所造成。不能只用自然規律解釋,也不能只用社會經濟規律所能説明,兩種規律都起作用。
在農業開發的歷史過程中,各地農業發生分异,逐漸形成不同的農業區.各區農林牧漁互相結合,形成一定的農業地域結構與生態系統.各區農業地域結構有其自己的特點,按照“區内共同性與區際差异性”原則,可以劃分爲不同的農業區。我國是一個農業復雜的大國,農業區劃對計劃經濟合理布局極爲重要。
農業區的劃分必須根據農業地域分异的規律性,摸清其形成和發展的來龍去脈.農業地域特徵的形成,是當地人民長期利用自然發展農業的歷史産物,既有一定的歷史繼承性,也有相對的穩定性,不能輕率改變,要改革必先創造條件.農業結構是由多種農業部門所搆成,但在一定區域内形成的農業結構,總是與其特有的資源條件相適應,因而有它的特殊性.它的部門結合有主有次,主導部門反映地區優勢,但也不能孤立發展,必須多種部門配合形成一定的生態系統,才能持續發展。
農業地域結構的特點是識别農業區的主要標誌。認識的目的是爲了進一步改造利用,即根據國家需要與條件的可能性,揚長避短,明確其生産發展方向.因此,農業區劃的基本内容,第一要分析評價自然、經濟條件,第二要分區概括農業基本特點,第三要明確各區的生産發展方向,第四要因地制宜指出采取措施的方向.這也就是農業區劃研究的全過程。
二、廣東農業區的劃分
廣東農業區劃工作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開展了大規模的綜合考察和區城調查.經過廣泛的群衆討論,對全省第一級區的劃分,認識已基本統一。目前,省縣農業區劃機構正在逐級深入研究,結合生産工作使宏觀探討與微觀研究互相配合。
從全省來看,自然地帶性因素(如氣候,土壤、植物等)與非地帶性因素(如山脈、河流、海洋等)縱横交錯,奠定了農業地域分异的自然基礎.農業的長期開發,逐漸發展爲不同的農業區域,形成其特有的農業地域結構。
全省南北由於輻射熱量的差异,農林作物有顯著的不同.北部的油菜,油茶、杉,鬆等與南部的甘蔗,香蕉,荔枝、熱帶作物的地理分佈有明顯的地帶性.廣東中部農業地帶處於亞熱帶到熱帶的過渡地帶,而山河地貌又復雜多樣.在農業開發過程中,喜凉作物南移(如油菜,小麥),喜温作物北移(如甘蔗,雙季稻).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錯綜復雜,農業的地域分异更多種多樣。
全省山河形勢的特點:粤北地區有三列弧形山脈,北江貫穿山脈峽谷而向南行;粤東地區有三列平行山脈,東江與梅江大致與山脈平行;潮汕地區在蓮花山脈之南,另成一個沿海地區,西江、北江,東江合作填海,形成珠江三角洲,是廣東最大的平原;西江主流穿越山區,支流盆地則較開展;湛江地區在雲開大山之南,鑒江、漠陽江等獨流入海,沿海臺地寬廣;海南島獨立成一單元;南海諸島散佈於熱帶海洋。
廣東農業區在上述自然條件下,經歷了長期的農業開發而逐漸形成.遠在秦以前,少數民族在廣東從事農業活動.秦(公元前222年)以來,漢族先後移民入粤,人口漸增.宋以後的一千年間,農業才迅速發展.全省開發的方向路綫,首先由粤北沿北江而南下,開拓到東、西、北江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先後形成了坑田,洞田、洋田、圍田、沙田、咸田等不同的農田類型。這些最先移入的居民,現操廣州方言,多分佈於平原地區。其次,由閩南移民進入潮汕,向沿海地帶發展,現操潮汕方言。最後,由贛南、閩西移民進入東江和梅江流域,向山區開拓,操客家方言。不同的地區仍保持不同的方言和生産生活習慣,這些歷史因素對農業區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廣東沿海多港灣,與海外交往很早,農業商品化比較發展,對農業地域結構的形成(如桑基魚壙,海南熱作等),也有很大的影響。
廣東全省劃分爲粤北、西江,粤東、潮汕、珠江、湛江、海南、南海海洋等8個農業區(見《廣東省綜合農業區劃》1981年稿)。①粤北林業區,位於北江中上游,中亞熱帶山地,森林生境優越,杉,鬆、油茶優勢發展,形成以林業爲中心的地域結構和生態系統;②西江農林區,包括西江、綏江谷地,歷史上是肇慶府,向來農林並重;③粤東農林區,包括東江和梅江流域,山多田少,人口衆多,濫墾造成水土流失嚴重;④潮汕農業區,包括潮汕平原及海陸豐臺地,背山面海,人口密集,精耕細作,人均耕地不足半畝;⑤珠江農業區,包括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圍丘陵,耕地廣,人口多,城鎮發展,農業商品性高,糧,蔗,蠶、魚等多種生産基地萃會,加工發達,農業地域結構復雜而多樣;⑥湛江農業區,包括雷州、鑒江、漠陽江三大片,各自成一流域,上中下游互相聯結,沿海臺地面積大,發展糖蔗、花生比較突出;⑦海南島已成爲我國最大的橡膠熱帶怍物基地,熱帶用材林極爲珍貴,但破壞嚴重,⑨南海水産資源豐富,大有發展前途。
總觀全省8個農業區的面貌,縱横排列形似方格狀的經緯網,秩序井然(參看附圖),明顯是受地帶性與非地地帶性交織所影響.横排由北到南,形成林業地帶,農林地帶、耕作地帶、熱作地帶、水産地帶,縱列由西到東,西、中、東部三種地區顯明不同,這與山河地貌和流域開發息息相關。
三、農業地域結構問題
農業結構是當前全國討論的一個中心問題.農學家側重生態系統,經濟學家側重經濟結構,地理科學則從區域着眼,因而提出農業地域結構問題(見廣東地理學會1981年年會論文集)。
農業區内有多種農業部門,部門互相結合就形成一定的農業結構.農業區與農業結構二者互爲表裏,前者表現爲一定範圍的區域,後者則表現爲有結構的綜合體.農業結構(綜合體)在地表上各佔有一定的地域,因而稱爲農業地域結構.區域各有不同的資源條件,各區利用資源也並非一樣,因此農業地域結構各有不同的特點.部門有主有次,專業化與綜合發展相結合,是農業地域結構的普遍性.各個地域結構的主導部門不同,主次結合也不一樣,各有其特點,這是特殊性。分析農業地域結構必須認識它的特殊性,才能進行合理的改造利用,作相應的調整。
農業地域結構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下述三方面去分析。①資源結構,是土地、水資源,氣候、生物資源在地域上的結合,是相互影響的,一般以土地類型爲主要標誌,以綜合反映其相互結合的特點,②生産結構,是農林牧漁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結合,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一般以食物鏈爲主要標誌,以反映其生態系統,③經濟結構,是農業經濟部門的相互結合及其比例關系,是互相促進的.一般以産值比重爲主要標誌,以反映其經濟結構體系.以上三個方面是互相聯結的,這也就是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
農業區與農業地域結構都有大有小,可以分爲不同的等級.上述廣東省的八大農業區,是省内第一級農業區,區内還可分爲第二級,各級都有其地域結構.大區結構比較復雜,小區結構則比較緊密。例如珠江農業區是省内第一級區,資源豐富多樣,開發歷史長,部門繁多,商品性高,運輸便利,農工商結合,對外關系密切,因而結構至爲復雜。珠江區土地資源搆成的特點,平原大而水域廣,外圍丘陵環繞成半圓。耕地1100多萬畝(稻田占83%,蔗田占10%),魚壙約40多萬畝,灘涂達80多萬畝。全區農林副漁各業俱全,但以耕作業爲重心,水稻、糖蔗、蠶桑、果蔬、水産成爲主要部門。
珠江區内農業地域分异十分明顯,特别是明中葉(16世紀)以後,商品生産發展,農業專業化逐漸形成。桑基魚壙結構形成於三角洲的中央,其南爲大沙田,以稻爲主,稻蔗結合.北爲圍田,糧食與經濟作物結合發展。廣州附近形成郊區農業結構。三角洲外圍丘陵則以糧、油、水果結合較爲普遍。五種農業結構各有特點,現分述如下:
①桑基魚壙結構,是明中葉以後發展起來的。明嘉靖年間封閉寧波、泉州二市舶司,廣州獨佔全國對外貿易,葡占澳門又成爲國際貿易港,生絲出口激增。三角洲農民在沙圍上挖壙培基,形成基壙結構(半水半基,6水4基等)。種桑(生産者)養蠶(第一消費者),蠶沙養魚(第二消費者),魚糞壙泥經過微生物分解(還原者),培肥桑基,這樣在順德、南海、中山之間的基壙區域上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參看鐘功甫: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壙,地理學報,1980年第三期)。三十年代我國生絲出口一落千丈,廣東開始建立現代糖廠,因而部分桑基魚壙改爲蔗基魚壙。目前,糖蔗逐漸向沙、咸田發展,恢復桑基或桑蔗輪作。
②沙田稻蔗結構,分佈於番禺、中山、斗門、新會、東莞等大沙田區。解放前,單季稻及間作稻耕作粗放,1953年推廣雙季稻,糖蔗也開始發展。糖蔗耐咸耐浸,稻蔗輪作有利於保持地力、錯開勞動力緊張季節,並增加經濟收入,因而形成了稻蔗輪作結構。根據番禺縣農業區劃材料,稻蔗面積比重已由1953年的93:7發展到1980年的74:26。
③圍田糧食經濟作物結構,形成於三角洲的北部,耕作歷史長。水稻、甘蔗、黄麻、香蕉、柑桔等多種作物綜合發展,農田穩産高産。土地利用率高,輪作、間作、套作,耕作制度多種多樣,復種指數很高。但如何提高地力,防止基建佔用良田,急待解决。圍田區形成了很多農業專業化區域,例如東莞的黄麻、香蕉,新會的柑橙、葵,鶴山的紅煙,開平的火蒜等等,都高度集中生産。
④城郊農業結構,是供應城市農副食品的一種農業類型,廣州、佛山、江門、石歧、珠海、深圳等城市郊區都有出現,其中廣州郊區已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農業地域結構。廣州市14個郊區人民公社面積13000平方公里,郊區人口達百萬以上。耕地50多萬畝,占郊區面積28%。城郊密切結合,互相依存。郊區農業結構以蔬菜、花卉、水果、乳肉畜牧、養魚等爲主,精耕高産。近郊的三元裏、沙河、東圃、新滘、鶴洞等公社,專門生産蔬菜。羅崗與新滘已形成果園區域,前者利用丘陵臺地,後者則利用圍田種果,均集中連片生産。遠郊八個公社則發展瓜、豆、果、蔗、油料、糧食等作物。
⑤丘陵糧油果結構,環繞三角洲外圍成半環狀。丘陵臺地發展果樹,但目前還未充分利用。洞田、坑田以種糧爲主,花生與水稻輪作,互相促進,正在不斷推廣。低丘熱帶水果多種多樣,如東莞、增城、從化的荔枝、龍眼、烏欖、菠蘿等均大片種植,逐漸走向專業化發展。
以上是第二級農業地域結構,與第二級農業區可以互相印证。至於第三級農業地域結構,可與縣級農業區劃結合進行,1981年博羅縣農業地域結構的研究,指明分區發展方向,對農業調整有積極的作用。
我省“七山一水二分田”,資源多樣但農業結構單一。林牧小而耕作大, “以糧唯一”影響了經濟作物,調整農業結構是必要的。當前實行對外開放、靈活措施政策,我省經濟結構將逐漸發生變化。尤其是經濟特區的建設,不僅促進工交與貿易。對農業結構也有很大的影響,農業地域結構的研究,不僅包括農林牧副漁大農業,對農産品加工運輸和農業工程建設也應結合考慮,才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