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試論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合作關系



  雷 强 張仲深 鄭天祥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合作關系迅速發展。研究它們之間的工業合作關系(中山大學港澳研究所與香港浸會學院經濟系部分學者合作,就《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合作關系》項目開展專題研究。),對實施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和促進香港的繁榮與穩定有着重要的意義。

  一、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在開放總格局中的地位

  70年代以來,一場世界性的經濟調整和改革浪潮汹涌而起。我國適應了這個大趨勢,從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采取了“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粤閩先走一步,首設深圳、珠海、汕頭、厦門四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之後,繼續擴大開放,廣東迅速形成了“海南島、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廣州、湛江開放城市——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開闢於1985年2月,範圍包括佛山、中山、東莞4市和番禺、增城、南海、順德、高明、臺山、開平、恩平、新會、鶴山、寶安、斗門12縣,1986年又新增了珠海市新轄的香洲郊區、三水縣和花縣所轄的新華鎮。1987年12月,國務院同意把原來包括17個市、縣的“小三角”擴大爲包括28個市、縣的“人三角”。)。——内地”這個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從而使珠江三角洲成爲開放前沿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珠江三角洲開放區北靠廣州,南連深圳、珠海,毗鄰港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華僑、港澳同胞衆多,信息靈通,商品經濟發達,向來與港澳經濟聯繫密切。這一系列優勢賦予珠江三角洲開放區在廣東對外開放總格局中以重要地位。

  首先,它有較强大的經濟實力。1987年擁有土地面積4.43萬平方公里,1576.65萬人,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4.9%,總人口的27%,而工農業總産值、鄉鎮企業總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則分别達到39.4%和58.3%(《廣東省統計年鑒》(1988),第23頁。)。

  其次,它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1979—1985年間,工農業總産值平均每年遞增16.6%,其中工業總産值平均每年遞增20.4%,鄉鎮企業總收入平均每年遞增36%,全民所有制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平均每年遞增41.6%(此處指“小三角”,見《廣東省統計年鑒》(1987),第24頁。)。1987年工農業總産值比1986年增長30.1%(《廣東省統計年鑒》(1988),第23頁。)。

  再次,它是廣東出口商品生産基地之一,對外經濟貿易比較發達。本區有發展商品經濟的優越條件,同時具備發展商品經濟的管理經驗與傳統,特别是與港澳貿易關系密切。廣東出口的塘魚、蔬菜、香蕉、荔枝、優質大米、家禽等大部分是本區産品,其農業商品率已達68.8%(此處指“小三角”,見《廣東省統計年鑒》(1987),第24頁。),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987年外貿收購總額占全省41.6%,出口貿易外匯收入占全省26.5%,實際利用外資額占全省的23.8%,表明它在外向型經濟發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此外,珠江三角洲與香港在經濟上存在互相依存、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關系。香港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國際自由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它發揮着多功能的國際都市的作用,是飲譽全球的出口加工製造業、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和信息等中心。可是它本身自然資源缺乏,基本的工業原材料、燃料等生産要素和糧油肉菜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必須仰賴進口。珠江三角洲歷來以港澳爲主要出口市場,輸出的大量物資支持了香港製造業及出口貿易的發展並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從而加强了香港産品的國際競争力和促進了社會的安定。珠江三角洲是香港工業的廣闊腹地和堅强依託,同時香港也是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的主要基地,是世界各國進入中國市場和内地走向世界的橋樑。港珠兩地在經濟上互補互促的合作關系,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了加强。

  二、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工業合作的成就及其對兩地經濟的影響

  近幾年來,由於世界性經濟調整和日本、臺灣、南朝鮮貨幣昇值的影響,發達國家/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大量向勞動力資源豐富、工資成本低廉的國家/地區轉移,同時大量過剩資本也在尋找新的投資場所。而香港經濟强勁,加工業和出口貿易保持繼續發展勢頭,海外訂單不斷涌來,却面臨勞工短缺,工資、廠租上漲,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增大和競争日趨激烈的困擾。港方之短,恰爲我方之長。珠江三角洲堅定地貫徹改革開放政策,大力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和工資、成本低廉以及毗鄰港澳、便於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换的特有優勢,同香港工業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據有關部門統計,廣東現有對外加工企業一萬多家,從業人員超過一百萬,加工費收入13億多美元,加工産品門類達一百多種。這些加工企業60%分佈在鄉鎮一級,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港方參加合作的,多以中小資本爲主,也有極少數大資本或財團參加;珠江三角洲參加的,有地方國營,縣市、區大小集體,鄉鎮大小集體,個體户聯營和個體户。其中,鄉鎮大小集體占較大比重。

  從合作的形式來看,以“三來一補”(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爲主,  “三資”(指合資、合作、獨資)企業亦有一定數量的發展。“三來一補”有簡便易行、靈活應變、投資省,見效快、風險少,收益大的特點,成爲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資,同香港實行工業合作的主要形式。但是“三來一補”層次比較低,勞動附加值也低,産銷不穩定,因而它不可能是唯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成爲發展的主要方向。合資、合作、獨資企業及租賃等形式同“三來一補”同時并存,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彼此也有一定的聯繫。不少合資、合作企業是在“三來一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從1979年開放以來,“三來一補”迅速發展,其中以東莞、寶安、中山、南海和順德等市縣較爲突出。據1987'年底統計,東莞已有“三來一補”企業2500家,遍佈全市80%的鄉村,加工産品有毛紡、服裝、電子、玩具等15大類4000多個品種,工繳費收入達3.1億美元。香港接單、内地加工的現象很普遍。服裝、電子、玩具等産品的生産,有的將部分或大部分工序轉移過來,也有的整廠内遷。據估計,電子行業有80%、玩具行業有70%左右的廠商在内地設廠。香港加工製造業中心已擴展、延伸到珠江三角洲。大量資金、技術、人才以及勞動密集型産業向珠江三角洲轉移,促進了本區的經濟起飛,産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表現在:

  1.調整了農村經濟結構,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由於大量利用外資,大辦“三來一補”企業,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技術,不僅改造了舊企業,而且建立了一批新企業,改變了農村單一的農業結構,生産迅速發展。從1978~1986年,珠江三角洲的工農業總産值從60.68億元增長到245.27億元,增長3.04倍,其中工業總産值所占比重相應從64.5%上昇到82.9%,農業則從35.5%下降爲17.1%(《廣東省統計年鑒》(1985),第44頁;(1987),第49頁。)。1979~1985年工農業總産值平均每年遞增16.6%(《廣東省統計年鑒》(1987),第24頁。)。隨着對外加工業的蓬勃發展,紡織、服裝、玩具、人造花、電子、家用電器、制鞋、塑料、包箱等行業迅速興起.促進了工業行業内部結構的巨大變化。比如,電子工業、耐用消費品工業等新興工業已發展爲珠江三角洲的支柱工業,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全區基本上實現主要整機産品生産流水綫化、主要元器件産品生産半自動化。全區電子産品的産值約占全省電子工業總産值的60%以上。

  2.擴大外貿出口,增加外匯收入。開展對外加工業,大力發展外向型企業,開發新産品,增加花色品種,提高質量檔次,爲外貿提供了更多出口貨源。珠江三角洲外貿收購總額和外匯收入從1980年的12.10億元和5.66美元增長到1986年的43.94億元和9.41億美元。在外匯收入中,出口貿易7.49億美元,占全省出口貿易收入總額的28.7%,“三來一補”工繳費收入1.81億美元,占全省工繳費收入總額的50.8%(《廣東省統計年鑒》(1985),第44頁;(1987),第49頁。)。

  3.擴大勞動就業,增加群衆收入。珠江三角洲發展對外加工,不僅解决了當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而且爲外地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僅東莞吸收本地農村勞動力15萬人、外地勞動力17萬人,爲本地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找到出路並間接支援了内地的經濟發展。由於經濟發展和充分就業,群衆的收入增加。東莞市常平區1986年人均收入達1170元,比1978年的127元增長8.21倍。1987年東莞市農村人均收入1039元,超過全省人均收入645元的水平,城鎮職工人均收入達2067元,70%的農户蓋了新樓。

  4.提高勞動力素質,培養了一批人才。對外加工業在引進先進適用技術的同時,還引進了新的生産工藝和科學管理方法。有些“三資”企業和“三來一補”企業還從香港聘請技術專家或熟練工人前來傳授技術。來自農村的農民通過學習培訓和生産實踐,一般能够勝任生産要求,迅速轉變爲工人。同時,一批黨政幹部逐步成爲外經人才或企業家。

  5.促進城鎮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城鎮數成倍增加(《廣東年鑒》(1988年),第308頁。),運輸網絡進一步完善。

  港珠工業合作的發展,特别是“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對香港的影響也是積極的和顯著的:

  1.降低産品成本,提高産品競争力。香港廠商在珠江三角洲設廠設點,委托加工,最能享受人力多、工資低、廠租低的優勢,從而緩解香港勞工短缺、工資上漲、地價昂貴的困擾,在競争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上能維持香港産品有較强的競争力。

  2.順利實現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的轉移。香港的服裝、塑膠、玩具、人造花等的生産力已基本飽和。在當前國際經濟結構大調整和港元聯繫匯率不變的情况下,香港承受了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是海外訂單繼續涌入,加工業出現超負荷現象,另一方面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又因條件的變化而逐步削弱原有的優勢。這就迫使香港工業向内地尋求支持與合作,實現工業轉型。由於勞動密集型産業順利向珠江三角洲轉移,一大批原舊設備不再成爲工業技術昇級、轉型的負擔,加工業可以加快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而且能取得珠江三角洲在科技力量和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方面的支持。

  在當前有利的國内外條件下,港珠雙方工業合作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的發展迅猛。佛山市1988年上半年共簽利用外資合同1196宗,總金額2.2億美元,比1987年同期增長3.5倍。實際利用外資1.79億美元,比1987年同期增長1.4倍,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1988年8月15日《羊城晚報》。)。東莞“三來一補”的協議從1986年的559宗昇到1987年的729宗,協議工繳費從2億美元增加到4億美元。1988年1—6月份,來料加工共簽約794宗,比1987年同期增長1.6倍。新簽合資、合作項目105宗,比1987年同期長3.7倍。1988年已建和在建廠房300萬平方米,70%已被預定(1988年8月14日《人民日報》。)。珠江三角洲其它市縣也出現類似趨勢。這一趨勢具有如下幾個新特點:

  (1)整廠内遷,加速行業轉移。主要是香港傳統的發展成熟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服裝、玩具、塑膠、電器、制鞋等。有些廠家把有些工序安排在珠江三角洲加工,有些則整廠遷入,逐步形成行業轉移趨勢。

  (2)出現連片開發趨向。“三來一補”企業由零星分散到大批集中,逐步向專業化發展,形成許多加工企業群體和工業村或工業區。如東莞“玩具城”、番禺“電子城”、順德“風扇城”、“燈飾城”等。

  (3)投資長期化傾向。初期試探性的投資短期化行爲已逐步轉向長期化。如九江玩具廠增加投資額,擴大廠房,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培訓骨幹,美化廠區環境,增加職工福利,培養企業精神,以增强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有些新項目的合同期限長達30年時間。   

  (4)技術向較高檔次發展。原來對外加工業多屬勞動密集型産品的後工序簡單加工裝配。現在開始有一部分前工序加工,伴隨而來的是高科技的引進,出現産品從粗到精、技術從低到高的端倪。

  (5)外資來源多元化的趨勢。進入珠江三角洲的外資,過去以港資占絶對優勢。去年以來,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聯邦德國等國資本開始注入。特别是臺灣資本也通過香港進來,在制鞋業方面投資較多。

  港珠工業合作的進一步擴大和逐步向多領域、高層次、專業化和長期化發展,促進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和商品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産力,爲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走向世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對香港工業的昇級换代和整體經濟的持續繁榮和穩定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工業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珠江三角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從宏觀來看,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對發展“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有强烈興趣,渴望早日引進外資,競相争取,往往對引進項目來不及作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主要着眼於投資金額的規模上,對企業的性質、設備、産品技術等級、原材料來源和出口市場前景等,不是疏於調查研究,就是缺乏專門的分析研究人才。各市縣互相競争,互不通氣,信息閉塞,重復引進或引入“傳統工業”的例子屢見不鮮。有的外資企業甚至佔用大量農田,並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行騙之事也曾發生。而珠江三角洲的不少領導人却認爲發展“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必然有得有失,只要得大於失,對存在問題往往視而不見,甚至掩蓋矛盾。

  目前,珠江三角洲勞動力不足,外來勞工有100-150萬人。當地工業已有一定基礎,有一定的人才和資金,並積累了經營管理經驗。爲今後在國内外競争中争得一席地位。保持持續發展的勢頭,現階段必須考慮以引進適用的較先進的技術和資金較密集的工業爲主,也可以引進出口創匯量大和替代進口的企業。只有技術檔次較高、質量較好的産品,才能真正起替代進口的作用,而不是出口不行轉爲内銷。對於傳統工業不應來之不拒,并且應當嚴格控制污染工業。這方面一定要有立法和嚴格審查的控制機構,出了問題要追究責任。

  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引進的外資絶大部分是港資,引進的企業必然與香港工業結構雷同,以成衣紡織居多,其次爲塑膠、電子業。據香港大學薛鳳旋教授的有關調查資料,香港5000家與珠江三角洲工業合作廠商,成衣占31.5%,紡織占18.5%,塑膠占24.1%,電子占18.5%(《港澳與珠江三角洲關系的研究》,第79頁,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香港在市場知識、供銷關系、産品設計、品質管理、原料購買、管理及技術指導和資金籌措等方面發揮作用,珠江三角洲則在勞動力和土地上發揮較大作用,港珠合作和分工相得益彰。不過,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内部競争和矛盾相當嚴重。爲了吸引外資,競相爲外商提供各種優惠,例如免費或廉價提供客貨運輸、客商食宿、娱樂等。

  在外資企業的區域布局上,走的仍然是工業分散化的老路,這與1958年“大躍進”時期農村普遍發展五小工業以及前幾年普遍發展鄉鎮企業是一脈相承的。工業分散化適應工業化初期封閉經濟的需要,反映了“就地就業”“亦工亦民”“離土不離鄉”等小農經濟和地方利益的經濟思想。村村辦工業,短期内可促進農村經濟繁榮,但投資分散化,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分散化,運費高漲,管理水平低下,效益低,成本高,必然導致經濟發展失去後勁,失去競争力。工業分散化還會帶來污染的擴散,並多佔用耕地。

  可喜的是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已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紛紛在區位條件優越的港口和交通要道附近設立成片加工區和各種專業化城鎮。工業成群布局.基礎設施成片投資開發,必將大大降低投資成本,减少用地,集中處理各種污染源,發揮規模效益和獲得各種信息的效果,同時加速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形成和發展。經過篩選,將區位條件好、效益高、産品有一定聲譽和有一定規模的外資企業作爲骨幹企業,聯合各中小型企業,組成集團公司.以提高國内外的競争力。不過,切忌互相攀比,不斷擴大開發區建設規模.造成基建規模失控。

  我國的法律明文規定禁止雇用十七歲以下的青少年,但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外資、合資廠廣泛雇用外來童工。有些童工十歲剛出頭,工作時間却超過8小時,有些甚至加班達14—15個小時。可以考慮嚴禁童工進入珠江三角洲,對雇用者和童工家長應課以重罰,否則我國民族的素質將會大大下降。

  此外,穩定政策,完善法制,提高各級行政辦事效率,也是當前吸引外資和辦好外資企業的重要問題。

  從微觀來看,選用合宜的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是很重要的。如臺山縣某花崗岩建材廠,因缺乏内行的技術人員,引進的設備安裝後仍不能投産,只有再請意大利專家來處理。

  籌措足够的配套資金,是保证外資企業順利投産的重要措施。多方案比較選擇外資企業的廠址,加强工程建設和進料、出口外銷等信息調研,加强各市縣成片出口加工區的規劃,是當務之急。而重點是解决投資軟環境問題,即進一步放寬政策,下放權力,簡化手續,按國際慣例辦涉外企業。

  (二)香港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香港工業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轉移,爲香港工業的技術昇級創造了時機。但是,一些香港企業家並没有抓住時機,進行長綫投資,改進技術設備,爲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以便在國際競争中持續發展。有些香港企業家爲香港前途問題擔憂,裹足不前,過多地依賴“三來一補”的簡單工業合作,企圖在短期内獲利並收回投資,對提高生産管理技術、更新設備和向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型工業過渡缺乏熱情,長遠來説,必將有損於港貨在國際競争中的地位。

  港珠工業發展産業結構近似,技術水平相差不遠,同是以出口爲導向,面對大致相同的市場。長遠來看,兩地難免産生原料、資金、市場等方面的矛盾。必須及早研究兩地的産業分工與協作,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香港要在新産品的設計、産品的推銷和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更多地發揮作用。

  四、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工業合作的前景

  當前,日本、臺灣和南朝鮮資本繼續向亞洲政局比較穩定、工資低廉、地租便宜、勞動力衆多且素質較好或容易培訓的國家和地區轉移,以减輕他們因幣值上昇之後産品或成本上漲,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争力的困擾。1987年,臺灣對泰國投資金額達30餘億美元,而日本對泰國投資比臺灣還多(《泰鼓勵外商投資設多項優待》,1988年9月24日香港《經濟日報》。)。    

  日本、臺灣、南朝鮮資本近年來間接通過香港或直接對珠江三角洲作過一系列調查、訪問和衆多的試探性投資。目前,港澳及海外向珠江三角洲作較大規模的直接投資已陸續出現。這種大規模的海外投資,以及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工業合作的進一步發展,是在以下特定條件下進行的。

  第一,由兩地廠家自發進行到雙方政府一級協調,創造必要條件,商定發展戰略,在有一定計劃和一定組織的層面上進行。近年來,廣東省政府與香港英國當局就人員出入境,交通,能源,供水,倉庫,碼頭使用,修建機場、核電站、深水港、高速公路,官員互訪和定期交换情况等問題,增加了接觸,加强了聯繫。民間促進經濟發展的商會活動和學術交流早已頻繁開展,近年的對口行會活動,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隨着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關系的發展,廣東省與香港當局之間建立經常性處理有關經濟關系的協調機構很有必要,並要長期協調,共同探討促進雙方經濟發展的戰略。

  第二,加快工業技術進步與梯度轉移。近年來,勞動密集型生産綫從香港大量進入珠江三角洲。香港與珠江三角洲是以勞動密集型爲主、外銷爲主、輕工業消費品爲主的工業結構,而香港的工業技術、工藝水平檔次比較高,珠江三角洲的檔次比較低,内地又低一些,形成三地工業技術的梯形狀態及梯度轉移。珠江三角洲從香港引進以外銷爲主的輕工業消費品的先進製作技術之後,再轉移到内地。香港勞動密集型工業向珠江三角洲轉移,有利於從香港引進新技術,促進工業技術的昇級换代。而珠江三角洲掌握新技術並加快向内地轉移技術的速度,又會促進港、珠工業合作向更高的技術層次發展,加快兩地工業結構和産品的優化,在國際市場上保持强勁的競争能力。

  第三,港珠兩地合作投資生産工業原材料。香港是海島型經濟,基本上是出口加工業而没有什麽重工業。當地出口加工業所需原材料則依賴國際市場,受到國際市場貨源和價格的左右。

  珠江三角洲近幾年搞外向型工業很有成績。它基本上是以輕紡工業爲主的出口加工業,引進機器設備、原材料、技術、主要管理人員。但廣東本來就没有多少重工業,新的輕紡工業缺乏重工業基礎的支持,已嚴重制約着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的引進工業的發展速度。目前,廣東已注意到制訂和調整産業政策,正積極進行優化産業結構,建設一些重工業基地,在努力開發能源、交通的同時,發展一些直接支援出口輕工業的原材料的生産,如紡織原料,塑膠原料(主要是聚苯乙烯),擴大天然橡膠生産能力及生産合成橡膠的投資,發展鋼鐵業、有色金屬工業、造紙業、水泥業等。從遠期發展戰略來看,廣東應建立的戰略産業是鋼鐵,汽車、船舶、乙烯工程、電子、有色金屬工業等。

  1988年以來,珠江三角洲的基礎工業不僅國内投資擴大,而且還以外資參加基礎工業尤其是以原材料工業投資爲重點。但發展原材料工業必需從實際出發,如果廣東省内因資源所限,難於生産某種原材料,港、珠兩地不妨轉向外省或海外有條件生産的地方投資,或聯合投資生産。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

  第四,港珠工業合作前景要着眼於中國大陸、臺、港,澳經濟圈的最終形成,發揮巨大的作用。近幾年來,臺灣海峽兩岸轉口貿易與間接投資發展迅速,在未實現直接貿易與投資以前,香港起着轉口貿易與間接投資的橋樑作用。這種通過香港而形成的中國大陸、臺、港、澳的經濟貿易關系,已經在東亞、東南亞中顯示出極有生命力的經濟力量。這裏,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工業關系又起着先鋒的作用。香港、臺灣與珠江三角洲逐步形成新的輕工業品出口基地。

  香港的一些不受配額影響和産地來源限制的輕工業産品如制鞋,玩具、電子製品等,已大部分遷到珠江三角洲。1987年香港鞋類總出口值約爲38.6億美元,其中港産品占14億餘美元,中國轉口達23億美元。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成爲世界上鞋類的最大出口地區。當然,這裏包括很大數量的臺灣投資在内。1987年港珠合作出口鞋值38.6億美元,已經超過臺灣鞋類出口值34億美元和南朝鮮鞋類出口值25億美元。(薛鳳旋:《港商在國内設廠前景》,1988年9月9日香港《經濟日報》。)

  當前,臺灣經濟正苦於産品的勞動成本上昇與資金過剩,發展與大陸的貿易和投資關系,可以緩和這些矛盾。臺灣正處於工業技術轉型期,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大陸在長期的經濟建設過程中,形成了以尖端科技爲核心的一支龐大的科技隊伍。臺灣與大陸的經濟技術合作交流,有利於臺灣工業技術昇級轉型。

  可見,加强臺、港、澳與中國大陸(首先是珠江三角洲)的貿易與投資關系,對各方的經濟發展有莫大裨益,而且爲搆成“中國經濟圈”這個亞洲的新興工業基地將起着重要作用。

  關於“中國經濟圈”問題,香港浸會學院高級講師黄枝連先生、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坤耀教授早就提過,並得到不少香港朋友的支持。近年有人提出“大中國”的理論(《中港臺經濟聯繫難免,廿一世紀料雄踞東南風》,1988年9月26日香港《經濟日報》)。這都是根據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實際情况,尋求加快經濟發展的策略與途徑。

  香港與海外學者提出:中國的勞動力、臺灣的技術、香港的金融服務是一個偉大的組合。筆者認爲,應該是大陸的勞動力資源與科技力量、臺灣的資金和技術、香港的金融服務與國際營銷渠道三者的結合,形成强大的新興出口加工基礎,將稱雄於亞太地區。

  

  1988年10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