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省寶安縣經濟發展與城鎮化



  鄭天祥 王旭昇

  寶安縣鄰近香港。1978年前,全縣轄1個建制鎮——深圳,20個圩鎮,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年産商品糧1.2億斤,商品率達35.6%,耕地畝平收入爲45~85元,是一個主産糧食的窮縣。深圳劃歸特區後,寶安縣又成爲没有城鎮的純農村縣。但開放政策却促使該縣農村經濟迅速高漲,尤其是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令人矚目。因此,瞭解寶安縣近幾年的經濟發展與城鎮化進程,對促進我國城鎮化的進展有重要參考意義。

  一、農村經濟變化與城鎮化的進展

  寶安縣自1978年以來,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和發展鄉鎮工業,五年時間,即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效。以1978年與1983年工農業産值的增長變化情况看,農業由6,070萬元增加到11,726.11萬元;工業由1,800.69萬元增加到11,742.61萬元;工農業總産值由7,870.69萬元增加到23,468.72萬元;工農業人平産值由351.7元增加到1,030.1元。農業産值增加93.1%,工業産值則增加5.5倍。經濟高漲,以及工業産值開始超過農業産值,標誌着城鎮人口和圩鎮的發展變化。

  1.農業結構由自給自足型向郊區型、外向型發展

  深圳的建設發展,特别是香港的市場供應,都需要大量的農副産品。安寶縣近幾年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港澳同胞眷屬多的特殊條件,大力發展郊區型與外向型的鮮活農副産品生産,且進展甚快。例如,寶安西北部光明畜牧場生産的鮮奶,已供應香港需要的4/5。該縣還擁有年産10萬只以上的大、中型鷄場30個;養殖專業户已達884户,利用外資發展花、菜、魚、果生産,年收入外匯逾百萬美元,工資和地租收入872.6萬元,並安排2,600餘人就業。内聯花、菜、果生産,除安排本地350餘人就業外,還安排外縣、市勞動力3,000人。同時,農副業生産還帶動了飼料工業的發展。現代化飼料廠已建兩座,其中西鄉飼料廠即可年産配合飼料6萬噸,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繁榮。

  2.鄉鎮工業的發展與城鎮化的進展

  近幾年,寶安縣的鄉鎮工業發展甚快。1983年鄉鎮工業已有182個,職工總數9,646人,占全縣勞力的l/4。工廠中,以農産品爲原料的71個;以非農産品爲原料的81個;重工業30個。主要是利用外資的來料加工或合資經營,進行勞動密集型爲主的生産,由發展技術性較低級的塑膠製品逐步轉成技術性較高級的電子産品。每個圩鎮都設有工業區或工業都,職工規模在1,000人左右。其中,布吉工業邨有企業61家,職工總達6.000人。是目前該圩鎮人口總數的2倍。現在廣大農村所用建房材料,除部分鋼材外,99%是鄉鎮工業産品。鄉鎮工業的收入已占農村三級經濟收入的58.8%。1983年每個農業人口從鄉鎮工業所得的净收入達41.4元,與全國職工工資中可用於生活消費部分很接近。可見,發展鄉鎮工業,既爲寶安農村剩餘勞動力找到了出路,也爲寶安積累了大量財富,並爲寶安城鎮化奠定了牢固的經濟基礎。

  交通,是鄉鎮工業和圩鎮選址的重要條件,其重要性有時還超過資源條件。寶安縣16個圩鎮有11位於交通幹綫上,其中有4個是新成立的鄉級鎮;新縣城也是選在水陸交通方便之處,布吉之所以成爲工業發展的重點區,原因在於它有鐵路、公路的方便運輸條件,以及處在全縣中心和深圳特區邊緣的位置。現全縣有公路286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17公里;通航河流162公里,有利於物資的運輸和圩鎮的繁榮。

  3.職業搆成多樣化和非農業人口擴大化

  寶安縣人平耕地高於廣東全省平均水平,但仍存在大量的剩餘勞動力。1983年與1978年相比,農業勞動力减少l/4,人平産糧却增加50餘斤,耕地畝平收入增長了3倍,勞動生産率和經濟收益都有很大的提高。隨着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鄉鎮工業的發展,從事商業、服務業等的人員已顯著增加。1983年全縣有勞動力81,121人,在各部門勞動力所占的比重如表l。雖然非農業行業勞動力所占比重尚不甚大,但數量增加很快,且大部分集中在圩鎮内,有力地促進了圩鎮的繁榮。農村就業與城市就業最大的區别在於其兼業性。例如,1983年寶安鄉鎮企業25,600名從業人員中只有2l%是固定工,其餘部是合同工和臨時工。農村經濟發展擴大了就業,减少了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口,而且還廣泛出現招聘外縣、市勞動力到寶安就業的現象。據1982年9月該縣公安局統計,外來勞動力2.9萬人,1984年初增加到6.3萬人,占該縣勞動力的78%。這些勞動力約30%居住在圩鎮内,其中:建築占14.5%;種菜占7.9%;燒磚占6.3%;采石占4.7%;代耕占1.4%;水利占0.08%;其餘從事商業和飲食服務業。除此,女勞動力的比重也有加大。

  非農業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鎮化的重要表現。1983年寶安縣非農業人口增加3,508人,其中遷入2,720人,農業人口轉非農業人口604人;原來的非農業人口减少2,150人,其中遷出1,966人。自然增長所占比例很小,而以機械增長爲主。由於我國限制農業人口轉非農業人口,農村中許多人長期居住在圩鎮内,從事非農業生産,但在統計上仍屬農業人口,這部分兼業人員實際上是非農業人口。寶安縣圩鎮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8%,若計兼業人口則爲28.5%。外來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27.2%,其中30%在圩鎮從事非農業生産,居住時間有的達6年以上。因此,全縣實有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33.3%,加上縣城鎮占總人口的4.8%,全縣城鎮化人口應爲38.1%,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4.圩鎮的數量增加和規模擴大

  寶安縣住在圩鎮的人口已占全縣人口的26.7%,擁有全縣個體工商業者的49.2%,營業額的52%,工業企業的60%以上。1983年與1982年相比。全縣非農業人口增加l,358人,圩鎮占96%。隨着經濟的發展,五年時間,寶安從没有一個城鎮、也没有一個鄉級鎮,變爲擁有一個新縣城、四個鄉級鎮(鬆崗、西鄉、布吉、龍崗)。新縣城常住人口1,800人,非常住人口近l萬人。隨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還會有一批新的圩鎮出現,原有的圩鎮有一部分會昇爲鄉級鎮或區級鎮。

  5.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方式普及,寶安縣近幾年在物質方面已接近或超過了廣州市的水平,只是在文教醫療等方面還有較大的差距,但這個差距很快就會逐步消除。例如,1982~1983年,全縣集資(自籌)70多萬元興建和擴建了52所中、小學。横崗區各鄉都成立了教育基金會,兩年自籌資金20多萬元和30多萬港元。平湖區自泥坑鄉從1982年起實行了退休制,按不同情况逐月發給退休農民7~20元。傳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純農業生活方式逐步爲多樣化的城鎮生活方式所代替。

  總上可知,寶安縣的城鎮化,既表現在農業人口轉爲非農業人口、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及新城鎮不斷出現等方面的變化,也表現了城鎮因素向農村的轉移和擴展。

  二、城鎮化的地區差异和存在問題

  寶安縣各地區經濟發展的自然、歷史、社會經濟條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也就存在地區不平衡,因而,城鎮化也相應地存在地區差异。如西部沙田地區(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因地坦、土肥、臨海,歷來是全縣經濟發達地區,也有利於多種經營,廣深公路縱貫南北,圩鎮規模較大,西鄉、沙井、鬆崗三個圩鎮的非農人口均超過2,000人;東部丘陵山區只有龍崗盆地較大,是交通和經濟中心,圩鎮人口超過2,000人。前述四個鄉級鎮的非農業人口占其總人口13.3%。福永和公明屬半沙田地區,觀攔、布吉、坪山是中部或東部次一級的經濟中心,歷史上也是以交通和多種經營較發達而居全縣重要地位,僅次於上述四個鄉級鎮,1978年觀攔,布吉、坪山三個區的工副業收入占全縣的23.9%,圩鎮人口占全縣的18.8%。大鵬雖然位於較偏僻的東南隅半島上,但却是寶安東南的經濟中心,福永、公明、觀攔、布吉、坪山、大鵬六個圩鎮的非農業人口,各在1,000~2,000人間,占該六個區總人口的85%。非農業人口規模不足1000人的圩鎮都位於地勢較崎嶇,交通不便的中、東部山區,它們是石岩、龍湖、平湖、横崗、坪地和葵冲,這六個圩鎮的非農業人口只占該六個區總人口的7.3%。深圳特區建設使這些圩鎮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城鎮化也帶來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問題,主要是:

  1.人口的老化和女性化。例如,鬆崗鎮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5以上,而1983年北京市同齡老人只占總人的8%左右。1983年寶安縣女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57.2%,廣東是全國女勞動力占比例最高的省,1982年爲45.6%,性别比不協調,男青年外流是造成人口老年化和女性化的主要原因,調整産業結構是解决不協調的主要途徑。

  2.農村人口外流掩蓋了人口的高自然增長率。例如,1981年有一半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19‰,其中最高是龍華區,達26.19‰,這有礙於穩定農村和提高生活水平。

  3.棄耕現象未能完全制止。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這是個進步,但不應脱離我國的國情和農業生産水平,否則會使農業萎縮和發展棄耕現象。如1978~1980年,鬆崗區棄耕地竟占耕地的1/4。近年農業産值的增長主要是依靠調整結構,發展魚、菜、花、果而獲得的。不僅耕地面積不斷縮减,而且主要作物~稻穀的畝産下降了,1977年畝産449斤,1981年下降到418斤(鄰縣東莞稻穀畝産576斤)。大量的棄耕雖已及時制止,但忽視農業的傾向仍存在,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宣同步發展。

  4.城鎮化與文教科技的發展不協調,還帶來環境污染的問題。如寶安縣東部地區開放初期建立的牛皮廠,嚴重地污染了環境。

  寶安縣的城鎮化不能説是健全的。此外,工業發展,目前以來料加工爲主,但應逐步增加内聯的比例,謀求工業多元化發展,以减少國際市場衰退的衝擊,增强競争力和促使技術的引進、擴散。

  三、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前景

  到公元2000年,寶安的經濟將有更大的發展,縣城和每個圩鎮所建立的工業區和工業都將不斷擴大和完善,並出現幾個新的圩鎮,形成1個縣城鎮,3~4個區級鎮,7~10個鄉級鎮,7~10個一般圩鎮,200個鄉(中心村),900個自然村的六級城鄉居民點體系。縣城規模達6萬人左右,它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與南海石油後勤基地,石油化工廠連成一片。區級鎮至少有西鄉、布吉和嶺下(麻嶺)三個。西鄉鎮的人口規模超過1.5萬人,它是來料加工,農産品出口和加工的中心,港口、國際機場,南海石油後勤基地及穗港高速公路建成後與縣城連成一片。布吉鎮人口規模超過二萬人,它是寶安的工業中心和大型外貿倉庫(特區後備倉庫)區,寶安中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鐵路在此分綫至蛇口,將有利於各省在此建設内聯企業。布吉鎮與特區連成一片。嶺下鎮人口規模不足千人,核電站建成後,人口還要减少,但地位特殊,它是由於核電站建設管理而形成的區級鎮。鄉級鎮有兩類:①龍崗,鬆崗、平湖、沙井鎮規模較大,人口規模都接近萬人左右,它們的發展與交通運輸有密切聯繫。龍崗鎮是寶安東北公路樞紐和經濟中心,至淡水,澳頭的鐵路支綫若經龍崗,人口將發展到近2萬人,有可能成爲區級鎮。鬆崗鎮系廣深公路重要站點,是東莞縣東南部進入寶安的咽喉,也是寶安西北部交通和經濟中心,正在建設全縣第二個現代化飼料廠,將來來料加工和内聯企業都會有所發展。平湖鎮是廣九鐵路至鹽田貨櫃碼頭鐵路支綫的交會點,將建大型綜合物資倉庫。沙井鎮以農業和養蚝著稱,隨着南海石油化工及其北部沙角大型火電站的建成,蚝田因受污染行將衰落,目前沙井鎮也因離廣深公路4公里左右,經濟發展受到一定限制,現將工業區遷至廣深公路邊(新橋),僅工人就有2,000人,沙井鎮將成爲雙圩鎮,將來穗港高速公路從鎮沿通過,沙井鎮將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公明、坪山、大鵬鎮的人口規模在5,000~l0,000人之間,公明鎮是寶安西北部農牧産品出口和加工的中心,坪山是寶安東部公路網的樞丫,是粤東進入寶安和特區的咽喉,大鵬鎮是核電站的後勤基地。②福永、石岩、龍華、觀攔、横崗、坪地、葵冲等圩鎮是各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服務中心,人口規模分别達到5,000人左右,其中福永、葵冲横崗鎮有可能發展成鄉級鎮、因爲福永附近可能建國際機場和穗港高速公路,平湖至鹽田的鐵路支綫通過横崗,而葵冲附近有大型紡織聯合企業(1,000人以上)和屯洋港(建5千噸泊位),故葵冲鎮將是一個三足鼎立的鎮,由三個各距1公里左右的居民點組成。

  除上述嶺下新鎮以外,還可能出現四個新圩鎮:一是粤東地區進入深圳特區的門户——沙灣,它處在深圳水庫(供港水源)上游,不宜發展工業,人口規模也要嚴格控制在l,000人左右;二是石崗圩,位於龍崗鎮南約7公里,是深圳市建材工業點,有水泥廠年産12萬噸)和石灰廠,人口規模約l,000人;三是光明農場總場部,四是南澳漁港。

  綜上所述,到公元2000年全縣城鎮人口將達到20萬人左右,1982年全縣總人口22.6萬人,按自然增長率10%計,2000年增加到27萬人,機械增長每年2,000人1983年遷入2,720人,遷出1966人),其總人口達30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66%。外地在寶安就業的人數估計達到10萬人左右,40%住在城鎮。

  公元2000年的土地利用狀况將和城鎮化相適應;非農業用地從1983年占土地總面積的33.6%,增加到40%;建設用地以開發利用荒坡地爲主,但耕地仍會减少約1/5,從目前的37.8萬畝减至30萬畝,由於農業人口减少,農業人平耕地由1983年的1.8畝增加到3畝,畝産將達到現在珠江三角洲畝平1,100斤的水平。20萬畝稻田,將可滿足全縣30萬人平均700斤糧食的需要;其餘10萬畝耕地用來發展菜、魚、花和飼料生産。

  到公元2000年,還要建成一個與城鎮化相適應的交通運輸網,以使區與區和城與鄉之間,形成縱横交錯的聯繫網絡。除完成廣深鐵路複綫和電氣化建設外,並建設布吉和蛇口、平湖到鹽田、平湖到澳頭的支綫。特區現有直昇機場位於西部沿海不能滿足東部核電站建設需要,宜在大鵬附近再建一直昇機場,配合國際機場的建設形成强大而便宜的航空運輸。除目前蛇口、赤灣及鹽田等幾個特區港口以外,還宜在大鵬灣的屯洋、西鄉坪洲建沿海客貨碼頭,而連接上述各城鎮,港口、機場及火車站的則是方便的網狀公路。只有南北幹綫七條和東西幹綫三條。

  東西幹綫是:

  1.澳頭港(惠陽縣)—坪山—横崗—沙灣—布吉—龍華—石岩—西鄉或沙井;

  2.淡水(惠陽縣)—龍崗—平湖—觀攔—公明—鬆崗:

  3.澳頭港—葵冲—接深南大道。

  南北幹綫是:

  1.廣深公路;

  2.穗港高速公路;

  3.南頭—石岩—公明—東莞黄江:

  4.深圳—布吉—觀攔—東莞塘厦,

  5.深圳—沙灣—平湖—東莞風崗;

  6.深圳—横崗—龍崗—惠州;有一支綫到鹽田;

  7.南澳—大鵬—龍崗。

  以上公路網除高速公路、坪山至澳頭、葵冲至澳頭、觀攔至公明爲新綫以外,其餘均已有路,但要提高公路級别,至少提高到三級以上,其中高速公路,廣深綫、深惠綫均爲一級以上公路。

  2000年預計工農業産值比1980年翻四番,達到17.9億元,人平産值5,900多元,超過1982年京、津、滬三市人平産值3,000~5,000元的水平,工業産值占工農業總産值70%,文化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城鎮化進入全國各縣最高水平的行列,並引向深化。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