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澳門的城市形態與城市規劃
鄭天祥 黄就順
一、城市性質的演變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四百多年來,城市性質幾度變化。
1557年葡人佔據澳門以前,澳門是我國沿海漁舟停泊場所,盛産魚蠔,是個漁港,兼有一些對外貿易,1553年(明穆宗隆慶初年)澳門漸漸成爲我國對外貿易的一個中站。
1557~1840年,澳門是歐亞貿易中心之一,是一個貿易商業城市,1557~1685年期間是我國唯一對外口岸。
1840年中英鴉片戰争以後,澳門雖然是個自由港,但是英國佔據我國香港以及我國五口通商,打破了澳門壟斷我國對外貿易的局面;加以海洋交通由帆船時代進入汽船時代,而澳門港日益汙淺,不適應遠洋巨輪發展需要;葡國在世界上的勢力也日益衰落,澳門對外貿易的地位盡爲香港所奪。澳門從販賣華工、販賣鴉片轉爲東方“蒙地卡羅”(歐洲賭城)。發展特種行業,工業基礎極爲薄弱,僅有鑄砲、造船、神香,砲竹、火柴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人才逾萬人。漁業一直有重要地位,1921年曾有漁民六萬餘人,占總人口的七成左右,至今仍有漁民萬餘人。不過,賭税一直是澳門的主要財源,約占財政收入的四、五成。
今日的澳門已不是單純用賭業來維持,而是以工業、旅遊業、建築業作爲整個社會的三大經濟支柱。金融業日益發展,有可能成爲遠東地區金融中心之一。對外貿易和商業也在振興之中。1982年澳門國民生産總值爲113.5億元(澳門元,下同),其中工業42億元(1984年已增至73億元),占37.2%,旅遊業28億元,占24.8%;建築業10億元,占8.9%;金融業5億元,占4.4%;商業9億元,占8.0%;其它行業占16∶7%(1983年澳門經濟年鑒《澳門華僑編》。)
雖然睹税仍是主要財源,但賭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已日益下降。從就業人口來看,工人已超過七萬人,而娱樂業只有五千人左右。因此,不能説澳門是個消費性城市,澳門正在向綜合性城市發展。
二、土地利用
澳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後者又稱爲離島,基本上仍屬於郊區農村,土地利用以林農漁業爲主,處在城市開發階段。澳門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系指澳門半島而言。據1983年香港大學地理地質系安瑞志編1∶8000《澳門半島土地利用圖》量算結果。
19l0年以前,農業用地約占澳門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到1970年仍占五分之一以上。現今農用地已微不足道,住宅用地占了土地面積的首位,若包括商業區内的住宅用地,幾乎有一半的土地屬於居住用地,但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在三平方公里左右的居住用地上,居住有四十多萬人,每平方公里有十餘萬人,擠逼情形可想而知。據澳門政府1980年調查,全澳有55,000多户,而永久性屋宇住宅只有42,715個單位,因此,不少家庭合住一個單位。另外,有5,043個家庭住在木屋内。全澳門木屋區居民估計有4萬人。澳門的住宅建築大都是兩、三層的低層建築物,1960年以前建成的樓宇平均1.91層。這是因爲政府規定樓宇要整幢交易,業主限於財力而無法建高樓。加以離島交通不便,遲遲未能開發,致使住宅不足。1960年後采用分層交易和分期付款購樓後,大大加速樓宇建設速度和高度,1971年後建成的1,692幢樓宇,平均爲8.7層,城市向高空發展,以充分利用空間。不過由於人口增加過猛,住宅不足在短期内尚難解决。
非商業娱樂用地佔用面積較大,主要是指東、西望詳山、蓮峰山、大三巴等緑化旅遊用地。特殊用地系指監獄、墳地、電臺等用地。
澳門土地利用模式反映殖民地城市特色。核心地帶爲殖民者的行政中心,其毗鄰的南部是環境優美的以葡人居住爲主的高級住宅區,其北部毗鄰最繁華的商業區。商業區處在兩大住宅區之間,可充分發揮商業區的功能作用。港口,無論是漁港還是貿易運輸、旅遊客運,均對澳門發展起重要作用,内港沿岸爲早期港口運輸和工業集中分佈地區,隨着港口東移外港,交通運輸、工商業隨着向東部開拓。
澳門没有街道用地的統計,只有寬七米以上街道長度的統計,總長九萬米。若以平均寬15米計算,道路用地135萬平方米,即使加上廣場和寬七米以下的街巷用地估計,也不過只占全市土地面積的一成左右。不過,道路、廣場絶大部分集中在半島上,半島的道路廣場用地估計占土地面積的二成左右。在土地利用圖表上没有反映出道路廣場用地,而是被混在各種用地内。
三、城市的區域開發與區域搆成
澳門半島原有面積2.78平方公里,經過多次填海開發,面積已達5.7平方公里,增加一倍有餘。氹仔、路環也有小面積填海開發。
古代我國人民初到澳門,居住在西北岸低地,從三巴門到紅窗門,逐步開發西部和中部,即火船頭路、草堆街西、而迄白鴿巢以西,以後擴至關閘前和下環。葡人來澳門後,居住在南環及新馬路,以後擴至西環、板樟堂、白馬行,城市的開發從西部擴至西南部、中部。1930年後,隨着西部内港日益汙淺,港域太窄不宜填海開發,無法取得新的城市發展空間。而東部外港,水域寬廣,疏浚河道的泥沙用以填海,獲得53公頃的新填地,東部成爲城市發展新區。隨着交通的發展逐步開發離島。
根據澳門城市形態分佈的差异、功能分工及其集中連片程度,可以明顯分爲商業住宅區、居住區、工業區、機關學校區、港口運輸區和旅遊區等幾個不同性質的地區,這些功能區有的不止一個,而各種功能點則分散於各區中。
(一)商業住宅區:大致可分爲新、老兩個商業住宅區,至於小型商業網點則散佈於全市各個角落、老商業住宅區薈萃在市區之南,以新馬路和十月初五街爲中心,包括火船頭路、康公廟前地、草堆街、營地街及灣平街一帶,是澳門最繁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百貨公司、銀行、洋雜貨業集中在新馬路;酒樓、茶室業多在十月初五街,牲口、鮮咸魚農副産品在海傍下環河邊新街、海邊新街、沙攔仔一帶,沿岸漁船,漁欄櫛比,分佈長1~2公里;布匹業多在草堆街;賭押業集中在清平街、怡安街、福隆街、通商新街,這裏也是過去的“紅燈區”。
新口岸至南灣一帶,由葡京、總統、東方等豪華酒店組成的新商業區,集中了全市的大型、新型的商業機構、大公司、大銀行等高層建築群,是澳門現代化的象徵。
(二)住宅區:除上述商住區内的建築物上層分佈有許多住宅,還有以下幾個住宅區。
西灣附近環繞海堤的高級住宅區和隱没在西望洋山半山緑樹叢中的小别墅群,是澳門環境最恬静優雅的地區。人們遊覽了南灣繁華鬧市區以後,到此海堤漫步,迎着徐徐海風駐足遠眺,令人心曠神怡。較高級的住宅區還分佈在中北部的柯高馬路、雅廉坊馬路、美副將馬路、新花園等地。
一般居住區分佈在荷蘭園、提督馬路、大堂街、新橋市、白馬行。沙攔仔、沙梨頭、下環等處。近年這些地方紛紛改建、新建大厦。
平民住宅區以磚木結構爲主,主要分佈在西北部的臺山巴波沙坊、筷子基、青洲等處。近年開始改建了一些木屋,變爲四、五層的平民大厦。東北部黑沙環工業區内也分佈有不少平民大厦和木屋。平民住宅區地窄人稠,令人感到擠逼,基礎設施和環境條件均差。
(三)工業區:工業主要分佈在西部和東北部。1984年工業場所調查顯示,全市有64%以上的工業場所分佈在花王堂堂區和花地瑪堂區(分别占42%和22%)。西部屬傳統工業區,包括林茂塘、筷子基、青洲三個部分,是造船、火柴、神香、糧油食品加工、釀酒、肥皂、造紙、機器製造、水廠等傳統工業分佈地區,工業企業規模小、工藝和設備均較落後,有待於更新設備與廠房。六十車代該區增添了一些紡織廠和人造花廠。東北工業區過去只有電廠等幾間爲數不多的工廠,六十年代澳門興建的紡織、成衣、塑膠、玩具、電子、皮革等新興出口加工業大都集中於此,有數以百幢計的冷氣設施的新型工業大厦。不過,東北工業區已出現擠逼、住宅與工廠混雜、道路彎窄、學校、市場設施不足等環境惡化問題。
離島工業不多,只占全市工業場所的2%,工業區尚未成型。不過離島的工廠規模較大,如氹仔砲竹廠、九澳電廠和水泥廠,都屬污染性工業。氹仔擬建占地四萬平方米的紡織廠和占地4,800平方米的化工廠,在澳門都堪稱大廠。政府有計劃將工廠引向離島,但因交通和生活設施等問題而收效不大。
(四)機關文教區:政府機關主要分佈在西南風順堂區的南灣附近,學校主要分佈在東望洋山的北、西、南麓及南灣一帶,各居住區和離島也散佈一些學校。近年在氹仔北部觀音山上興建的東亞大學,占地10.1公頃(25英畝),逐步形成一個新的文教區。
(五)港口運輸區:可分爲新舊兩個港口運輸區。舊的港口碼頭、倉儲設施主要在西部内港沿岸的爹美刁斯拿地馬路、火船頭街、以迄比厘喇馬忌士街,共有大小碼頭數十個,大都是木碼頭,正逐步改建爲鋼筋水泥碼頭。配合港口客貨運輸,設有岐關車站、公共汽車總站、至離島和過海到灣仔的輪渡,以及各種運輸機構的辦事處,倉儲設施和旅店、酒店,過去是澳門最繁忙的地區。
隨着港澳碼頭東遷外港,外港形成新的港口運輸區,客運碼頭、公共汽車總站相繼建立,寬直的友誼大馬路上新建海運大樓和許多高層商住大厦,成爲澳門都市現代化的標誌。
路環石排灣建有小型集裝箱碼頭,九澳擬建深水碼頭,路環北部和東部規劃形成新的港口運輸區。
(六)旅遊區:澳門是個花園旅遊城市,旅遊點甚多。有媽閣、普濟禪院(觀音堂)、蓮峰廟三大廟宇;各區均有西式教堂;花園廣場有葡京酒店,銅馬廣場、南灣花園、華士古花園、得勝花園、二龍喉花園、螺絲山花園、盧廉若花園和白鴿巢花園等九個花園,離島有菩堤園、彈丸之地的澳門共有十個花園。不過花園規模都不大,小巧玲瓏。著名歷史性遺迹有中山紀念館、望厦古堡、賈梅士情物館。游樂中心有:跑狗場、回力球場、氹仔賽馬車場、路環的黑沙海灘和竹灣水上活動中心。規劃在氹仔建度假中心,投資3,000萬元,占地13,000平方米。路環闢爲旅遊專區。
澳門是中西結合、華洋共處的城市形態與結構,十分復雜。既有富麗堂皇的中式廟宇,令人莊嚴肅然,又有羅馬式精巧别致的教堂。所有政府機構不論式樣如何,一律以紅白兩色裝飾外墻和門窗廊柱。新馬路和友誼大馬路集中豪華高層建築群,最高的建築物是33層有隔熱反光玻璃大屏幕的國際銀行大厦。是都市現代化標誌之一。葡京大酒店的鳥籠建築獨具風格,古建築物多就地取材,如沙梨頭、白鴿巢公園西坡及媽閣街一帶的花崗岩建築物。中式住宅多平房式大堂,前有門廊,次爲天階,中有客廳,後有神位,系深廣府第。在塔石盧家花園内及水坑尾一帶尚可見有。西式住宅多爲樓房,有走廊,四面開窗,門楣多作園拱形,紅墻粉壁,頗爲美觀。舊建築物大都有百葉窗,適應南亞熱帶海洋氣候,新建築物則用空調。多種多樣的建築景觀爲旅遊業增添去處,系澳門城市風光特色。
澳門半島酷似一靴,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4公里,寬約l~2公里。使街道以東北西南走向爲長軸,西北東南走向爲短軸,形成棋盤式街道格局。不過沿海、沿山則爲環狀,半環狀、自由式道路布局,多有坡度。半島中心部分有幾個放射狀街道中心,有利於人車流散向四周。澳門這幾種道路框架形態也反映中西結合的特色。不過,總的來説,舊街道狹窄,交通工具不够現代化、多樣化,如還有許多人力三輪車。道路負荷過重已成爲城市交通的嚴重問題。1982年每公里道路有汽車218輛,半島部分更高達250輛以上,超過每公里200輛的飽和度,而且每公里街道内尚有近100輛輕、重電單車和一百八十多輛單車同時行走。道路全部是平交,只有四座人行天橋。
四、城市發展與規劃
葡人十分重視澳門城市規劃,澳督親自參加澳門城市規劃工作會議。都市化總計劃工作組設於海外部工務交通司内,工作組組長由工務交通廳廳長兼任,成員有當地的商會代表、廠商代表、建築商代表及澳門市與海島市政委員會主席,葡國委派高級視察專員指導規劃,還有一名海上工程師參加。
都市化總體計劃先訂出各項使用目的的地段,如住宅區或工業區,主要道路(框架)的設計,然後訂出各區每段的都市化計劃(小區規劃),或將現有規劃予以調整。一般優先考慮規劃新建設地區,如外港新填地、離島建設等。對舊城區改建也加以注意,如木屋區改建爲平民大厦等。
澳門比較詳盡科學的城市規劃,可以1971年城市規劃草圖爲代表。1971年在葡京制定的澳門城市規劃草圖寄到澳門,聽取澳門各方面的意見後加以修訂。規劃草圖共分爲十一個部分,根據地質地形、河海變遷和人口、經濟發展,確定城市發展、用地、交通網、機場、港口、住宅、工廠的布置。澳門城市規劃由工務廳貫徹執行。工務廳内設有土地委員會,管理全市土地權益,還設城市管理,屋宇、地産、街道、園林、名勝古迹、測量、河海工程八個科,各科按城市規劃意圖運作。以下就澳門都市化的幾個重要問題加以評述:
(一)填海開發與港口建設
澳門人稠地窄:過去和香港一樣采取同心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在中心區高密度發展,以充分利用空間。同時在四周不斷填海擴展城市區域。六十年代以後,隨着離島交通的改善,澳門的發展將逐步分散到氹仔、路環,形成多中心的發展模式。填海造地是澳門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根據澳門長遠發展大綱,首先完成澳氹大橋至燒灰爐古堡之間的填海,即填平南灣,繼而在外港以東再一次大規模填海,最終將氹仔與路環之間的海面全部填滿,澳門土地總面積將發展到三十平方公里,幾乎是目前面積的一倍。
澳門的填海造地是與港口建設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1923~1926年,爲建設外港,需開挖一條長6.5公里、深4.6~5.5米,寬約一百米的航道,挖出的泥沙填成沿岸53公頃的新土地,一舉兩得,爲以後三十年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土地。新填地已發展爲新城區,使城市面貌迅速改觀。目前已開發完畢,迫切要求再次大規模填海。發展大綱擬結合開挖深水港及深水航道,估計長約18公里,寬100~200米,水深從4~5米挖至8米,所挖泥沙用以填平路氹之間的海面,工程十分浩大,非短期内澳門經濟所能承受,而僅僅交私人投資發展,更是困難重重。澳門周圍海域屬珠江泥沙沉積範圍,有利於填海造地而不利於築港和維持深水航道。深水港的建設和維護耗資大,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够的吞吐量。有人建議與珠海合建深水港,以分擔投資,增加吞吐量,值得考慮。
(二)機場、鐵路、高速公路與第二澳氹大橋的建設
根據澳門政府的長遠發展大綱,擬在路氹之間填海的東部建機場,但經可行性研究認爲噪音對城市污染嚴重,而且牽涉到領空權問題。有人建議在邊界的前山與珠海市合建一機場,以保持足够的客貨運量。
廣東規劃修建廣州至珠海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這將大大改善澳門對外交通和促進澳門的經濟繁榮。高速公路和鐵路從何處進入澳門是城市規劃的重要課題。曾設想從西岸的灣仔建大橋將高速公路引入澳門最繁華的新馬路,並可以最短距離通過澳氹大橋到達氹仔。不過,由於新馬路太窄,兩旁高樓林立已難於拓寬,不能適應大量車流通過和疏散。看來,無論是高速公路或鐵路,都宜從關閘進入澳門,經東北部到達新港,通過新建第二澳氹大橋到達氹仔,可以大大促進城市向東部擴展,有足够的空間建設車站、停車場,便於水陸交通銜接。
(三)城市規模
澳門近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大約在l%左右,但機械增長量大。據人民日報(海外版)1 986年4月24日公佈澳門人口爲408,500人(截止1985年12月31日)。若按1%增長計算,到本世紀末澳門人口將達到474,285人。1980年澳門人口爲268,300人,五年净增141,200人,平均年增長達10,52%。1983和1984年,澳門人口分别净增32,800人和33,000人,其中機械增長27,000~28,000人。若按此增長量計算,到公元2000年,澳門人口將突破九十萬大關。加上毗鄰的珠海城市人口達到20~25萬人。從區域發展的角度衡量,城市人口規模過大。除非深水港、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幾項大型工程均動工,南海石油開發進入盛期,否則將可能造成失業、生活水準下降、住房緊張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因此在澳門也要宣傳計劃生育,更應控制人口的機械流入。
(四)開發離島
六十年代提出開發離島以來,收效甚微,人口增長還低於自然增長,也就是説有少量機械流出。工業場所在全市的比重近年從占3%下降到占2%。究其原因是離島交通和各種設施仍然不足,半島東部尚有可供開發的空間。看來離島的大規模開發有賴於上述幾項大工程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