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外開放與珠江三角洲城市化



  許學强

  一、前言

  城市化是國家空間系統中的一種復雜的社會過程。廣義來説,可包括四個方面:①第二、第三産業的比重不斷提高並向城市集中的過程;②鄉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的過程;③城市作爲文明的中心,不斷産生新的文明並通過城市體系,向周圍農村擴散的過程;④城市景觀不斷産生、蔓延,田園環境逐漸進入城市性狀態的過程。其中,産業結構的轉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礎,城鄉人口遷移是物化了的城市化過程,城市文明的擴散是精神上的城市化過程,城市景觀的蔓延是城市化的物質形態。四個過程相輔相承,搆成一個完整的城市化過程。

  自對外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的勞動力、資源、資金和技術,正以社會經濟效益爲目的,在各産業部門和地區之間,不斷地流動和重新組合,帶來了産業結構的深刻變化。同時,人們的經濟來源、勞動方式、居住地點、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此外,市鎮用地面積也在迅速擴大。按居住在市鎮的非農業人口統計,1957~1978年,年均遞增0.75%,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89%),1978~1984年年均遞增7.8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21%),市鎮人口占人口的比重由25.48%提高到36.16%,大大高於全省(15.37%)、全國(15.82%)的平均水平,在短短的6年中,城市化水平提高10.68%。

  這種高速度的城市化過程,必然會打破舊的平衡,産生一系列新問題。如何認識這些問題並采取相應對策,是國内外同行普遍關注的問題。不過,許多學者主要側重研究香港與三角洲的關系,香港與特區的關系,有的側重於珠江三角洲發展趨勢的一般性研究,有的研究是在開放初期進行的,無法預計最近出現的問題。本文着重討論的是在對外開放條件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

  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减少的問題

  産業結構的轉化是城市化的表征之一。珠江三角洲産業結構的總趨勢是:逐漸轉化爲更加商品化的、開放的、第二和第三産業比重不斷提高的、現代化的産業結構。

  在産業結構的轉化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糧食作物比重下降,種植面積减少。1984年本區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420萬畝,比1978年减少27.14%(本文的統計資料除註明來源外,均爲作者到各縣調查匯總,經計算而成的。),减少最多的是城市郊區和經濟特區。减少的面積除少量用於市鎮建設外,大部分用來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在經濟作物中又按市場需要和價值規律,擴大高收入的果、菜、魚塘面積。

  從統計數據看,糧食總産並没有因面積减少而减少。如江門市管轄的6個縣市,1984年與1978年相比,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减少了22.89%,糧食平均畝産由171.45公斤提高到286.1公斤,糧食總産增加27.54%。同期佛山市的6個縣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由506萬畝减至399萬畝,减少21.12%,而畝産由229公斤提高到369公斤,糧食總産量增加27.05%。這些數據大部分是真實的,但有些却有一定的虚假性。有些地方因减少面積而减少總産,不能繳交公餘糧,不得不由糧管所、糧食局集中到湖南、江西等鄰省購糧繳交公餘糧。

  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减少的原因是:種水稻經濟效益低,1畝水稻的經濟收入和1畝甘蔗、水果、蔬菜或塘魚相比,相差幾倍,這樣,减少糧食面積,改種其它作物和養魚成爲農村致富的原因之一;更爲重要的是本區毗鄰港澳,鄰近東南亞,有廣大的鮮活商品和食品市場,中央已明確提出,要把珠江三角洲發展成爲鮮活商品和食品加工基地,要佔領港澳市場,擠進東南亞;本區有着發展經濟作物、蔬菜、水果和養魚的優越的自然條件,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所以説,糧食面積减少是按經濟效益原則和“貿工農”方針(“貿工農”方針是1984年11月趙紫陽總理在視察珠江三角洲期間提出的。所謂貿工農是指市場需要什麽,工業就加什麽,農業就種養什麽。)組織安排農業的必然結果。

  從整體看,爲了發揮珠江三角洲毗鄰港澳的優勢,適當减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發展城郊型農業、創匯農業,向港澳市場輸出鮮活産品是合理的。但考慮到,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之一,70年代後期雖没有糧食調出外省,但仍不失爲省内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目前豐收年份仍有數萬噸糧食可支援省内缺糧區。爲此,我們有必要考慮,將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一個最低限額上,努力提高單産,以防止盲目减少,影響國家糧食生産計劃。至於這個最低限額是多少,有待進一步研究。

  爲調動糧農積極性,穩定糧食作物面積,必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首先,要適當調减合同定購任務,通過擴大議價,增加糧農收入;其次,實行“糧肥掛鈎”,“以工補糧”和優先貸款等措施,扶持糧食生産;第三,要使鄰近省産糧區調出糧食有利可圖,不能僅按統購價加固定的調撥經濟費用作價調撥糧食,而應使糧食市場更開放一些,允許缺糧區到産糧區議價購買糧食,通過市場調節,使珠江三角洲通過改種經濟作物所獲利潤,部分轉移到産糧區,使糧農有較大收益;此外,考慮到本區種稻歷史悠久,有豐富的經驗和良好條件,可培育、引進良種,建立優質稻穀基地,出口港澳。

  三、棄農經商、務工會否影響農業發展的問題

  從農村勞動力分配來看,一大批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到工業、商業服務業、運輸業、建築業和其他行業。1978年珠江三角洲實際從事農業的勞動力309.88萬人,1984年减少爲288.13萬人,6年减少21.75萬人。據1984年佛山6縣市統計,農村總勞力105萬人,其中38.57%實際從事非農業勞動,包括工業、建築業及第三産業。東莞市1978~1983年農村總勞力由46.73萬人增至51.24萬人,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占農村總勞動力的比重由80.26%急劇下降爲47.54%,非農業勞動者比重由19.75%猛昇到52.47,其中工業比重由13.36%上昇爲28.28%,第三産業由6.39上昇爲24.18%。從1984年社會生産總值看,有相當一部分縣市,第二産業已經超過農業而成爲最主要的産業,第三産業在廣大農村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其産值一般占農村社會總産值的20~30%,第一産業與第二、第三産業産值之比已由原來的7∶3變爲3∶7。

  産業結構的這種轉化,又産生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一部分農民棄農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由農業人口轉化爲非農業人口,或自理口糧人口,或離土不離鄉人口。我們知道,工業企業招工總是經過一定的考核,擇優録取。能從農業轉爲務工、經商的個體户也主要是農村中活力較强年青力壯的人。這樣,留在農業上的勞動力是否就是一些素質較低的人呢?加上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的收入一般較高,環境條件好,會不會使留下務農的人,由羡慕到不安心務農,進而影響農業發展呢?

  我們知道,在社會勞動力的分配中,務農的比重日益下降,從事工業、第三業的比重不斷上昇,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所有發達國家都曾經過這一轉化。我國10億人口,8億農業人口是落後的表現。隨着生産力發展,相當部分農業人口轉化爲非農業人口,這是歷史的必然。問題在於這種轉化的速度是否與生産力發展相適應,是否以犧牲農業爲前提。

  珠江三角洲人多地少,勞力充足,1984年人平耕地1.15畝,每勞力負擔耕地2.52畝,在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後,勞力過剩問題相當嚴重,迫切要求實現部分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化。在轉化中,難免部分素質高的人,或者説有門路的人優先轉化,在短期内,局部地方也曾出現過丢荒或耕作粗放的問題。但總的來説影響不大。1978~1984年珠江三角洲農業總産值由32.5億元增加到62.9億元,年均遞增11.59%(未包括三水縣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瞭這個結論。

  爲什麽影響不大呢?首先,人口轉化的形式多屬就地轉化,或就近轉化。况且不説由農業人口就地轉化爲非農業人口,參加村辦、聯家辦和家庭辦企業的人,就是自理口糧,進城落户的人也如此。據1984年13個縣市統計,辦理了自理口糧進城者,從移動方向看,73.49%的自理口糧的人口移向本鄉的城鎮,只有26.51%進入縣城或小市城。從來源看,55.04%來自本鄉農村,40.71%來自本縣其他鄉,只有4.25%來自外縣、外省。因此,大部分已轉化的人都没有完全脱離農業,他們或農忙務農,或技術指導,或男的務工、經商、家屬務農,有部分合同工或臨時工,合同期滿返回農村,已進城落户的人也經常返回農村,探親訪友,或溝通信息,建立協作關系。因此,這部分人進城落户不僅不會影響農村發展,反而對農村發展有促進作用。

  其次,農村中的人材是多方面的,既有務工、經商的能人,更有務農的好手,在人口轉化和重新組合的過程中,各顯神通,各有所得,爲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事實上,許多農業專業户就是種田能手,成了富裕户。

  第三,隨着農業向商品業、集約化、現代化方向發展,開發農業的經濟收入也不一定比務工、經商的少。因此,近年來在一些地區出現了退工歸農的現象,如東莞市大朗區1985年就有400多人退工歸務。

  雖然如此,我們應從宏觀上,控制農業人口轉化爲非農業人口,使其轉化的速度與生産力發展相適應。一方面,不要因這部分農業人口的轉化而影響農業生産,另一方面也要考慮非農業活動的接納能力。

  四、大量人口進城會否擴大城鄉差别的問題

  農村人口變爲市鎮人口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非農業人口進入各級市鎮,另一種是以自理口糧形式進入各城鎮。據統計,珠江三角洲1978年非農業人口爲376.47萬人,1984年達486.75萬人,6年增長29.29%,年均增長4.37%。非農業人口增長如此之快,除自然增長部分外,主要是國家招工、招生分配及徵用土地安置勞動力的結果。這類人口的絶大部分都進入各級市鎮,是農村人口轉化最徹底的一種。

  第二種是通過自理口糧,進城務工、經商、辦服務業,取得城鎮户口。據不完全統計,1984年,僅1年時間,珠江三角洲自理口糧進城落户的人口有11.7萬人。這種自理口糧的非農業人口,進入市鎮以後,除近1/4爲被撫養人口以外,1/4從事工業、1/5從事商業、服務業,其他則從事建築、交通業等。這類人口不僅勞動方式、經濟來源發生變化,而且遷居到城鎮,與前一種人的不同之處僅在於自理口糧。

  根據各地經驗,允許農民自理口糧進城落户是有條件的。其中主要包括能自理口糧,能購買或解决住房,能解决就業等。珠江三角洲地區70~80%的家庭均有華僑和港澳關系。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後,由於華僑和港澳同胞的大量資助,使他們有能力在城鎮購買商品房,興辦個體或聯辦企業,解决就業問題。因此,這些人常常有條件被允許自理口糧進城落户。在一些地區,爲了吸引外資,還規定凡給區、鄉、鎮捐贈資金的華僑和港澳同胞,其家屬和親友可優先辦理進城落户手續。

  由於上述兩類人口進入市鎮,使珠江三角洲市鎮人口由1978年的307.6萬人增至1984年的483.68萬人,年遞增率高達7.84%。這樣會不會形成畸形膨脹的大城市和蕭條荒蕪的農村,擴大城鄉差别呢?

  會不會擴大城鄉差别,關鍵在於大城市規模能否得到控制,小市鎮能否得到發展。多年來,我們采用户籍管理、糧食供應,甚至强行下放等手段,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長。然而,有些措施現已基本失靈,同時,由於過去人爲控制,使城市經濟結構不合理,所以近來大城市得到了應有的補償性的發展。廣州人口每年平均遞增率爲3.14%,預計今後還會有一定的發展。然而,小市鎮發展更快,1978~1984年珠江三角洲市鎮人口净增176.09萬人,其中廣州占23.91%,小市鎮占73.77%,小市鎮人口年增長17.11%。這樣,廣州城市人口占珠江三角洲市鎮人口比重便由原來的67.13%下降爲57.51%,工業産值比重由62.81%下降爲51.3%。可見,鄉鎮企業在三角洲經濟建設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爲什麽小市鎮人口增長速度快?主要原因是:①1978年以來,通過改革、開放,擴大農村和小市鎮的自主權,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三來一補”、外經外貿活躍,小市鎮經濟得到迅速發展;②剩餘勞力樂意移居小市鎮,在小市鎮裏,他們容易找到工作,容易解决住房,容易習慣環境,容易照顧家庭。小市鎮居民既能享受一定城市型設施,又避免了大城市的交通阻塞、住房緊張、空氣污染等問題。人們對大城市的向往没有那麽迫切了,③實行以鎮管村的體制,新設了大量城鎮,也是小市鎮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小市鎮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周圍農村發展。由於地方交通設施改善,周圍農民可隨時進城享受城市型設施。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擴大了城鄉之間的勞力、資金、資源、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和聯繫,打破了過去工業品下鄉的單一流向,形成了城市工業品下鄉,農村工業品進城的對流的新局面。由於農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大幅度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據統計部門抽樣調查,珠江三角洲大部分縣農民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與廣州市區人均工資不相上下,平均每人居住面積,廣州市區爲5.81平方米,屬中等水平的番禺縣爲16.9平方米,較落後的增城縣也有12.38平方米(指市鎮的建成區面積。)。

  可見,珠江三角洲市鎮人口猛增,城鄉差别並没有擴大,相反正在逐步縮小,城鄉經濟一體化正在逐步形成。問題在於,這些人口涌進市鎮後,各市鎮又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發展經濟,在三角洲範圍内形成一個既相互分工,又彼此聯繫的市鎮群。還有,各市鎮如何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能力,决定在某一時期内可接納剩餘勞動力的數量。這些問題都應通過區域規劃或市鎮體系規劃來解决,避免盲目性。

  五、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轉化

  在經濟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同時,實行對外開放,受外界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開始發生變化。

  在精神生活上,從枯燥、單調趨向豐富、高雅。在交際方式上從封閉式趨向開放式,交際場所由家庭轉向集市、茶樓,交際範圍從家屬、親友到同行同業,交際内容從生活瑣事到談生意、交流信息、傳播技術。在家庭關系上由依附型轉向民主型,子女自主意識大大增强。在婚戀意向上由注意物質趨向注重感情、人品和本事、女子自主能力增强,獨立人格得到尊重,在物質生活上,飲食從單一化趨向多樣化、營養化;住房從講究實用趨向雅致、美觀。在生活用品上從追求耐用趨向新穎;衣着從追求耐穿、保暖趨向款式新、色澤鮮、布料好等。

  人們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上述變化,是城市化的表征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空間擴散模式是兩翼齊飛,雙向幅射。北部以廣州——佛山爲中心,城市化由北向南幅射,南部以港澳爲中心,城市文化透過深圳和珠海,或直接由南向北幅射。港澳是資本主義的“小老虎”,就是主權回歸後,仍爲“一國兩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這樣,西方文化就會透過港澳在珠江三角洲傳播。

  青年人在開放的環境下,通過兩種制度、兩種文化的比較,會增强鑒别真善美與假惡醜的能力。西方文化中强調自强、自力、富於進取和革新的精神會對青年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外來文化的衝擊也會産生一些消極的影響,難免有些人會接受外來文化中某些低級、落後的東西,錯誤、糊涂的觀念,唯利是圖的資産階級思想也會影響某些人的商業道德和經營作風……

  應該看到,由於珠江三角洲的特殊位置,西方文化通過電視、廣播、報刊及人與人的接觸是無法絶對禁止的。因而,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長期任務就是:在引進先進技術、資金和設備,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設,一方面使農民進一步擺脱不懂文化、不懂科學,愚昧落後的狀態,另一方面要教育人們,增强對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後、不合國情部分的鑒别力和免疫力。

  六、城市性用地迅速向外延伸的問題

  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城市性用地必然迅速向外蔓延,覆蓋周圍的農田菜地。據珠江三角洲191個城鎮統計,建成區面積由1980年的121.23平方公里到1984年的170.13平方公里,擴大了40.3%(不包括廣州、佛山、江門、中山、深圳珠江市的建成區面積。)。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深圳市所轄城鎮,4年共增204.1%,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帶的佛山6縣市所轄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大了51.99%(附表1)。

  珠江三角洲歷來人多地少,1984年共有耕地975.4萬畝,農業人口848.81萬人,平均每農業人口有耕地1.15畝,每勞力負擔耕地2.52畝。近幾年來,耕地面積有所减少。佛山6縣市統計,1978年~1984年耕地减少10.11萬畝,相當於1978年耕地面積的3.6%,使人平耕地由1.11畝降至1.06畝,每勞力負擔耕地由2.09畝降爲1.89畝。四邑地區(四邑指新會、開平、恩平、臺山四縣。)耕地6年净减14.57萬畝,擔當於1978年耕地面積的5.13%,使人平耕地由1.1畝降至0.98畝。由於耕地大幅度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尖鋭,如不加强對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任其自由發展,必將帶來嚴重的後果。

  耕地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城鎮用地的擴展是原因之一。以佛山6縣市爲例,1980~1984年耕地减少8.78萬畝,而城鎮用地增加3.08萬畝,相當於耕地减少數的35.08%(因珠江三角洲的城鎮大多數位於平原地帶,爲高産農田菜地所包圍,因此,城鎮所增加的建成區面積絶大部分是耕地。耕地减少的其他原因主要是農村建房,公路建設和水利工程。)。城鎮要發展,難免佔用部分耕地,但是,必須要認真貫徹節約用地的原則。

  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貫徹“一要喫飯,二要建設”和在發展生産的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針(《國務院關於嚴格控制城鎮住宅標準的規定》,農牧漁業部土地管理局,1984年12月。),嚴格征地審批手續,避免“早征遲用,征多用少,征而不用”的現象。

  其次,要編制好城鎮規劃,使城鎮土地利用布局合理、緊凑,提高用地的經濟效益。目前,雖然許多城鎮都編制了城鎮規劃,但由於對形勢估計不足,規劃較粗,難以指導城鎮建設,造成布局分散,占地過寬,每城鎮人口平均佔有用地由1980年的103平方米,增加到1984年的111.1平方米,同時,每平方公里有工業産值由217.2萬元提高爲347.6萬元(我們一般城鎮用地每人100平方米左右,南方,特别是三角洲人多地少的地區應爲80平方米左右。1984年廣州每人占地82.9平方米,每平方公里工業産值594.6萬元,其它5個城市平均每人占地101.4平方米,每平方公里工業産值709.4萬元。)。從工業産值看,雖用地經濟效益提高了,但從居住人口看,經濟效益降低了。

  近幾年來,在城鎮建設中,由於居住建築層數提高,居住建築密度加大,生活居住用地得到節約。但是,由於缺乏控制工業用地的標準,工業區没有統籌規劃,因而工廠用地的布置往往是一廠一路,横七竪八,造成許多零星的、不規則用地無法使用,工業用地浪費很大。東莞市長安區,在兩片居民點較爲集中的地段,建設兩個工業區,集中建設3~4層工業廠房,統一解决交通、供水、供電,這樣,不僅改善了投資環境,有利於吸引外資,有利於青年工人就近居住,减少城鎮建設費用,有利於“三廢”的統一治理,而且可節約用地。據典型調查,統一組織工業區可以節約用地40%。因此,應該在三角洲普遍推廣建設工業區的做法。

  第三,在靠近低丘、臺地的城鎮,應合理確定用地發展方向。盡量少占農田,不占良田。要把佔用農田多少作爲規劃方案比較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要盡快制定法規,采用經濟手段鼓勵建設單位少占耕地。可根據占地數量和質量等級征收土地使用税,對於超標準佔用的土地應責令退還,否則,可對超標準征收累進使用税等。

  七、結論

  綜述,珠江三角洲的社會經濟狀况正在經歷着一場深刻的變化。在這過程中,難免産生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既然要争取多一些鮮活商品出口中,發展創匯農業,就勢必要减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要調整産業結構,就標誌着有大批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到第二、第三産業,必然有大批農村人口脱離農村涌進各級市鎮;由於市鎮發展,一定會佔用部分耕地,加劇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於對外開放,在所接受的大量新鮮事物中,難夾雜着一些糟粕,對人們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很明顯,這些問題是社會經濟向前發展中的問題,不宜因噎廢食,而應以積極的態度,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既要保证鮮活商品出口,發展創匯農業,又把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一個可接受的水準上;爲了適應生産力發展,産業結構的轉化,有計劃有步驟地將一部分農業勞動力轉化爲非農業勞動,由農村人口轉爲市鎮人口,由農業用地轉化爲城市型用地,但切莫過量、過速,以免影響農業和農村發展;加强教育和引導,使人們既有機會接受外來的先進的東西,又盡量减少消極影響。只有這樣,珠江三角洲的社會經濟轉化才會健康進行,才有可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城市化道路。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範圍包括7市13縣,即廣州市市區(含郊區,下同)、番禺、增城縣;佛山市市區、中山市、南海、順德、高明、三水縣;江門市市區、新會、開平、恩平、臺山、鶴山縣;深圳市的經濟特區及寶安縣;珠海市的經濟特區、斗門縣;惠陽地區的東莞市。土地面積2.53萬平方公里,1,337.5萬人。1984年的資料見《中國城市統計手册》、《廣東省統計年鑒》,其他是根據統計部門提供資料計算的結果。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