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外開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鎮發展
許學强 胡華穎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在執行對外開放政策中,發展快、層次多的先行地區。 1979年後,中國興辦了四個經濟特區,在珠江三角洲就有深圳、珠海兩個,其中深圳是我國規模最大、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一個綜合經濟特區。1984年4月,中央確定開放大連等沿海十四個城市,廣州是其中之一。1985年初,整個珠江三角洲又被闢爲三個沿海三角洲經濟開放區之一.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加速器,不僅通過加速工農業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變化間接促進市鎮(包括市和鎮)發展,而且還通過加速人口轉化,直接促進市鎮發展。本文重點探討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對市鎮發展的直接影響。對外開放加速市鎮發展。
解放以後至對外開放前,由於本區地處沿海,毗鄰港澳,國家和地方均無在此安排大項目,加上合法或非法向外移民多,市鎮人口增長緩慢。1957—1978年市鎮非農業人口由262.91萬人增至307.6萬人,年均遞增0.75%,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89%)。實行對外開放後,本區市鎮非農業人口由307.6萬增至1985年的487.30萬人(没有包括自理口糧的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年均遞增6.79%,高於同期全國市鎮非農業人口增長速度(5.21%)。1986年,本區已形成了一個特大城市(廣州)、四個中等城市(佛山、中山、深圳、東莞)、二個小城市(珠海、江門)、12個縣城、123個區鄉級鎮的市鎮體系(城鎮數目爲1985年資料,不包括市轄鎮。),成爲全國市鎮數目多、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區之一。
影響市鎮人口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曾以佛山(地級市)、莞城(縣級市)、常平(區級鎮)三個不同等級的市鎮爲例,分析來料加工結匯收入與市鎮非農業人口歷年變化之間的關系,結果證明兩者關系密切,相關系數分别爲0.98、0.98、0.92,説明結匯收入越大,市鎮人口增長越快。用同一方法分析番禺各城鎮利用外資的金額與城鎮人口規模之間的關系,相關系數爲0.89,説明利用外資越多,城鎮規模越大。
存在這個關系是不難理解的。先把利用外資作爲動因,外資企業在空間集聚,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周圍剩餘勞力進城,擴大市鎮人口規模或産生新市鎮。再把人口規模作爲動因,一般來説,人口規模越大,其勞動力的數量愈大,素質愈好,基礎設施配套愈完善,對外資企業愈有吸引力。而外資企業多爲位置依存行業,一般總是選在交通方便、原有基礎好的城鎮裏。以番禺和新會兩縣爲例,外資企業間數分别有67.13%和72.3%集中在城鎮。番禺縣外資企業合同規定投資額的83.3%、從業人員的77.22%都集中在城鎮。 外資企業在空間集聚,加速了市鎮人口規模增長。
從調查資料看,市鎮人口規模越大,其人口增長受外資影響越小;反之,越大。因爲市鎮規模越大,經濟基礎越雄厚,基數越大,因此,雖然外資企業使得新增人口的絶對數大,但相對增長率却較低。另外,大城市户口管理嚴,勞動力自然增長絶對數大,待業青年多。勿須在城市以外招工就能滿足外資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同時,相對來説,市鎮越大,引進外資企業越有可能爲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企業,所增勞力也不是太多。 小市鎮的情况往往相反。
二、對外開放加速市鎮職能變化
對外開放加速珠江三角洲産業結構的變化,作爲經濟中心的市鎮,其産業結構也必須隨之或先行發生變化,導致市鎮職能的改變。由於不同規模市鎮職能的“易變性”或“靈敏度”不同,因而受對外開放影響的程度就有很大的差异。
長期以來,三角洲地區的城鎮多屬地方中心型城鎮,是農村各級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同規模的農副産品集散地。城鎮職能小而全,以專門化職能爲主的城鎮很少。近幾年來,鄉鎮企業,特别是利用外資的鄉鎮企業,充分發揮本區優勢,冲破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的框框,大量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改資源型、封閉型爲市場型、開放型,生産出數以百計的具有國内先進水平的新産品,遠銷國内外。在這種形勢下,廣大城鎮除保留原有地方中心職能外,大力發展了專門化職能,形成了一大批以機電、紡織、制衣、建材工業爲主的城鎮。如南海縣的九江、鹽步、官山,順德縣的桂洲、倫教、陳村,中山市的小欖等。此外還形成了一些專門性對外開放口岸,如臺山縣的廣海等;一些以風景旅遊爲主的小城鎮,如番禺縣的蓮花山等。
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城鎮産業結構變化的趨勢是:工業、建築業比重明顯上昇;第三産業除商業、飲食、服務業比重明顯上昇外,其它均有下降,特别是文教、科研、衛生及交通郵電業下降明顯。這説明,珠江三角洲的發展還處於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對文教科研、交通郵電還重視不够,跟不上形勢發展要求。
1985年10月廣東省政府公佈了59個城鎮爲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的第一批重點工業衛星城,享有各種進出口税收的優惠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會加速形成專門化的工業城鎮。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强第三産業,特别是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及交通郵電等基礎設施的發展,以保证城鎮協調發展。
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勞動力資源豐富,原有工業和城鎮基礎好,對外資有很大吸引力,有條件和可能引進部分大中型項目,擴大縣城專門化職能,改變縣城性質。變化最明顯的是新會縣縣城會城鎮。會城鎮是遠近聞名的葵鄉,直到七十年代葵藝職工人數和産值仍占全鎮工業職工總數和産值的:27.6%和20.6%,城鎮性質定爲“縣城,著名僑鄉,以支農輕工爲主,發展出口商品生産,開展僑胞旅遊的葵鄉城鎮(見新會縣會城鎮總體規劃説明書,1978年。)”。開放後引進先進設備,辦起新會滌綸廠和近20家織布廠,1984年紡織業和織布業的職工和産值分别占全鎮的42.8%,58.7%,而葵業分别下降爲5.8%、2.0%,成爲衆所周知的新興紡織城。
中小城市職能變化也很大。如深圳由邊防小鎮變爲以電子工業爲主的新興工業、旅遊服務的綜合性特區城市,珠海由漁村變爲以風景旅遊爲主的特區城市,中山市由普通的縣城變爲“以輕工、電子爲主的工業與旅遊、商業綜合發展的紀念性旅遊城市”。
長期以來,廣州一直是廣東省省會,華南經濟中心,我國重要對外貿易口岸,國際交易場所。開放後,城市職能變化首先表現爲第三産業比重明顯上昇,其就業職工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32.75%上昇爲1985年的41.19%(表5)。這一方面是出於政府增加了第三産業投資,1981~1985年第三産業投資占總投資的64.97%以上;另方面是由於對外開放,大量引進外資,興辦第三産業。城市職能的另一變化是工業結構更向輕型化發展。1970年輕工業産值占工業總産值的65.78%,以後開始下降;1979年後輕工業比重有所提高,1985年上昇到65.18%,輕工産品外貿收購值占工業品出口的85%以上。在工業結構中電子工業、生活用品工業、日用金屬品工業得到不斷發展,占工業總産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3.24%上昇爲1985年的25.81%。
三、對外開放加速市鎮建設
隨着市鎮人口迅速增長,市鎮用地面積大幅度向外伸展,建築面積倍增,市政設施水平大大提高。以本區的六個城市爲例(未包括東莞市。),近幾年來居住水平明顯提高,廣州由1978年人均居莊面積3.8m2提高到1985年5.59m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5.31m2),其它中小城市的居住水平也超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最高的深圳、珠海分别達到每人平均11.81和8.80m2,六個城市按人均市政設施水平,除個别城市、個别指標外,都大大超過全國所有城市的平均水平。深圳、珠海特區城市市政設施水平特别高,深圳的每萬人擁有公共汽(電)車輛數,每人市政生活用電量,人均擁有鋪裝道路面積,每萬人擁有下水道長度等指標,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都高居榜首(表7)。珠江三角洲城鎮的市政設施水平也比其他地方高。如臺山縣1984年一年就在12個集鎮,62個村莊興建了自來水廠;全部集鎮和99.0%的村莊都已通電。再如開平縣金鷄鎮,1982~1984年,集鎮用地面積由2公頃擴大到8公頃,樓房建築面積5.73×104m2,另外還興建了下水道、農貿市場、自來水廠、文化娱樂中心,成爲初具規模的小城鎮。
市鎮面貌的改變,主要是我國重視增加市政建設投資的結果,而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利用外資,合作興建住宅,既方便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購房,又加速改善市鎮居民的居住條件。所謂合作興建,一般是港商負責全部投資,我方合作部門負責提供土地,建成的住宅按商定比例分成,屬港商的房子可在香港出售。據統計,廣州就與20多家港商合作興建住宅。利用外資合作興辦或改造的還有其它公用事業,如出租小汽車、加油站、大型旅遊設施等。
外資來源的另一種形式是華僑港澳同胞捐贈辦公益福利事業。據不完全統計,五年多來,珠江三角洲華僑港澳同胞捐款總額12.6億港元,其中臺山、開平、新會、恩平四邑地區約6億港元,以臺山最多,並有逐年上昇的趨勢。這些捐贈大多用於中小學、幼兒園、醫院、華僑大厦、文化娱樂、商業服務設施等第三産業和公用事業的發展。如新會縣羅坑區陳冲鎮接受華僑港澳同胞捐贈850萬港元,興建校舍2萬多m2,鋪設長816m、寬15m的水泥路,建設自來水廠等,城鎮面貌日新月异。
2)中山市因郊區特别大,人口多,所以按人均計算指標值偏低,但不能説明山市市政設施水平低。
對外開放加速市鎮建設,除上述直接利用外資外,還通過“三來一補”和合資經營等形式,發展鄉鎮企業和地方工業,爲市鎮建設積累資金。如東莞縣大朗鎮,1984年全區加工費收入459.6萬美元,占區鄉兩級收入的49%,該年利用所得利潤40多萬元建設廠房,投資85萬元建自來水廠,還投資大筆款項建設道路、農貿市場等。
總之,對外開放增加了市鎮建設資金來源,加速改善了市鎮居民的居住條件,增加和完善了商業、服務業及旅遊設施,提高了市政設施水平,改變了市鎮面貌。
四、對外開放加速市鎮體系空間格局的變化
開放前,廣州是珠江三角洲市鎮網絡的中心,佛山爲次中心。它們與周圍的小市鎮一起搆成了一個巨大的引力核心 1978年廣州市城市人口加上佛山市區人口占珠江三角洲市鎮人口的73.27%;工業總産值69.99億元,占珠江三角洲工業總産值的65.5%。江門、中山、新會是珠江三角洲南部地區小引力中心。南海、番禺、順德、新會等縣及廣州、佛山、江門、中山等市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區,經濟最發達,聯繫最密切。1978年該區工農業總産值占珠江三角洲工農業總産值的89.67%,而本區面積只占52.09%。這一地帶工農業産值平均密度達148.93萬元/km2,遠遠高於珠江三角洲全區工農業産值平均密度86.5 1萬元/km2。
東南部沿海深圳、珠海等地和西部三水、高明、鶴山、恩平地區交互作用引力小,屬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工農業産值平均密度均在5萬元/km2以下。對外開放前,深圳、珠海僅爲一邊防小鎮,邊境經濟發展十分落後。 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空間格局是以廣州爲中心,向南部三角洲地區單向輻射,經濟發展水平由廣州到沿海逐步降低,輻射力逐步减弱,到邊境形成一個“絶緣帶”。由於界綫兩邊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太大,潜在的聯繫密切,造成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人口偷渡外流。這不僅説明我國邊境地區落後,也説明外來的潜在影響不可忽視。
對外開放後,最突出的變化是深圳、珠海的崛起,對周圍地區的吸引力增大,而且增幅相當大。 1984年與1978年相比,深圳、珠海兩市對外交互引力分别增加了753.43%、603.33%,以至深圳、珠海成爲珠江三角洲東南部新崛起的一個引力中心。應該指出,我們利用重力模式計算交互引力時,p值以人口數爲代表,吸引力隨着人口增多而增大。但實際上,引力增大遠不只是人口因素的作用,還有其它特殊功能的影響。深圳、珠海是特區、窗口,具有强大引力的香港和澳門透過窗口,大大加强了特區的引力,這一點在模式中難以計算。
其次,由於沿海和三角洲地區快速增長,造成珠江三角洲引力梯度差异减小,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有均衡發展的趨勢。1984年與1978年相比,廣州在珠江三角洲的地位有所下降。廣州城市人口占三角洲市鎮總人口的比重由67.13%下降爲57.51%,工業産值比重由65.5%下降爲49.25%。雖然如此,廣州與佛山一起,仍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處於三角洲偏北的地位。深圳與珠海興起於廣州、佛山相對應的另一翼,位於三角洲南部,并且它們的規模和經濟水平很快超過了中部地區的其他小市鎮,加上它們具有獨特的窗口和輻射作用,影響三角洲其他市鎮發展。因此,可以認爲,開放後的珠江三角洲市鎮空間格局變爲雙翼輻射型,展示兩翼齊飛的趨勢。
本文所研究的珠江三角洲的範圍包括:廣州市的市區(包郊區,下同)及番禺、增城縣;佛山市的市區、中山市及南海、順德、三水、高明縣;江門市的市區及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高鶴縣;深圳市的市區及寶安縣;珠海市的市區及斗門縣;惠陽地區的東莞市。面積2.53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