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特徵分析



  許學强 黄丹娜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農業商品化、農村工業化和第三産業迅速發展,加速了農村城鎮化進程,農村社會正經歷着一場深刻的變化,在這場變化中,城鎮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時總結城鎮發展特徵,對於瞭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發現問題,采取對策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範圍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七市,番禺、增城、順德、南海、三水、高明、臺山、開平、恩平、新會、高鶴、寶安、斗門13縣,面積2.53萬km2,1986年人口1406萬。城鎮指建制鎮,未含市郊城鎮。本文試圖在處理大量系統資料的基礎上,從量、質、空間和時間幾方面進行總結。

  一、城鎮發展很快,城鎮人口增長由以自然增長爲主轉爲以機械增長爲主,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首先,按建制情况,1957年三角洲有城鎮32個,1983年24個,1986年252個(表1)。可見,1957年至1983年間城鎮個數减少,這和當時所謂“消滅城鄉差别”的指導思想和鎮的建制不健全,致使有些該調整而没有設鎮有直接關系。1984年後,建鎮標準調整,許多集鎮改設爲鎮,城鎮個數一躍而增至129個,比1957年增長了三倍多,形成城鎮數目的第一次躍增。在此基礎上,1985年下半年開始撤區(鄉)建鎮,形成了第二次躍增。兩次躍增使城鎮數在短短幾年間增長了七倍,年增增長率達118.82%。

  可見,建制標準的變化是城鎮個數增長的直接原因,然而直接原因並不等於本質原因。城鎮的迅速發展,歸根結底是因爲區域經濟的迅速發展,提高了區域對城鎮發展的促動作用和承受能力。而建制標準的調整,是對這種增長的一種承諾。

  其次,城鎮人口數由1980年的103.72萬人到1986年的179.62萬人,增加了73.81%,年均遞補增9.58%比1980年前23年的增長率(4.02%)大一倍以上,加上廣州、佛山等各城市人口數,則珠江三角洲市鎮人口達642.2萬左右,占全區總人口的45.39%。可見,珠江三角洲城鎮化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20%)。

  城鎮人口增長除城鎮個數增加和範圍擴大帶來的增長外,主要是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1957~1978年間,珠江三角洲城鎮人口遞增率爲1.63%,小於同期全國人數的自然增長率1.91%,可以判斷,珠江三角洲城鎮人口以自然增長爲主。1980~1986年間,城鎮人口的年遞增率爲9.58%,大大超過珠江三角洲總人口年均遞增率 1.56%,説明城鎮人口的來源主要是機械增長。據計算,1980~1986年三角洲城鎮人口的增長由於城鎮個數增加而帶來的有約29.12萬人,占總增長數的38.37%。1980年全區城鎮有非農業人口99.11萬人,1986年達130.82萬人(已扣除新增城鎮中的那一部分),增加31.71萬人,除去自然增長9.26萬人,剩22.45萬人,約占城鎮人口增長總數的29.58%.1980年全區有自理口糧人口1.49萬人,1986年則達22.93萬人,增加了21.46萬人,剔除新增城鎮的相應部分爲17.77萬人,占全區城鎮人口增長總數的23.41%。這樣,由於城鎮個數增加,非農業人口和自理口糧人口的機械增長帶來的城鎮人口增長之和達69.34萬人,解釋了九成以上的增長爲機械增長,其餘是自然增長。

  這種不同尋常的增長,與改革開放以來三角洲迅速發展的農業商品化、工業化和第三産業的興盛密切相關。爲了證明這一點,我們以各縣、市工農業總産值代表區域工農業發展水平,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反映第三産業發達程度,鄉鎮企業從業人數表示鄉鎮企業發展規模,分别分析這三項指標與城鎮人口之間的單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别爲0.823、0.948、0.849,都在99%水平上顯著,説明工農業、第三産業、鄉鎮企業越發達的縣(市),城鎮人口越多。這是因爲,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産結構,帶來了巨大的結構釋放力,導致農業勞動力大量剩餘,迫切要求轉向第二、三産業,尋求發展;另方面,近幾年來三角洲工業、鎮辦企業發展快,第三産業十分活躍,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城鎮人口的自然增長已不能滿足需要,迫切需要人口機械遷入以適應城鎮經濟發展。兩方面結合導致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以不同形式轉移到城鎮,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當本地剩餘勞動力轉化爲非農業勞動已不能滿足需要,而本地較高的勞動力報酬又對區外、省外勞力産生較大吸引力時,便導致大批勞力從外地、外省遷入,大部分集中於城鎮的二、三産業,從而加速城鎮人口增長。

  第三,隨着城鎮人口規模急劇增長,城鎮建成區面積也迅速擴大。1980~1986年珠江三角洲城鎮建成區面積由106.06km2擴大到350.16km2,年均遞增22.03%,大大超過城鎮人口的增長速度。這充分反映了農村景觀迅速向城市景觀轉化,是農村城鎮化的表征,是一件好事,城鎮用地相對於城鎮人口的超前發展也反映了一般客觀規律。但不能不指出,城鎮用地浪費現象十分嚴重。每城鎮人口平均佔有建成區面積由102.25m2,擴大到194.94m2(表3)。1985年我國大城市人均用地80m2左在,2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爲104m2,估計城鎮一般爲100—140m2。珠江三角洲爲我國重要高産農田區之一,城鎮人均用地應偏低,然而實際却大大高於平均水平。也可以發現,許多城鎮徵用農田控制不嚴,存在着多征少用,早征遲用,征而不用的現象。這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在城鎮化過程中注意節約用地。

  二、城鎮職能由“地方中心型”向以工業爲主的專門化職能轉化

  1978年以前,由於商品經濟欠發達。農業生産處於封閉半封閉狀態,城鎮往往作爲“地方中心”,僅爲周圍地區提供低水平的生産、生活服務。加上關閉農貿市場,禁止農民務工、經商,因此城鎮發展缺乏活力,景觀單調,職能雷同。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後,農村推行一系列改革,從農業中解放出來的大批勞動力向二、三産業轉移。同時由於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外資、設備和技術與本地的剩餘勞動力和瀕於破産的社隊企業廠房相結合,大大加速了鄉鎮企業發展,使得區域經濟經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工業産值占工農業總産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52.69%上昇到1986年的79.66%。

  城鎮是區域經濟的中心,區域經濟結構的上述轉化必然帶來城市經濟經構的變化。工業在城鎮經濟中的地位逐年提高,工業職工在社會勞動者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42.69%上昇到1986年的46.50%。同期城鎮工業産值由24.44億元增長到90.47億元,短短六年增長了3.2倍,出現了一大批以工業爲主要職能的城鎮。

  還要指出,由於區域經濟的發展逐漸向外向型經濟轉化,小城鎮工業已完全改變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圍遶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爲農業”的格局,而是以經濟效益爲目標,進口原材料,出口加工産品。這樣,不僅城鎮工廠數目大量增加,而且尤爲重要的是工廠性質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許多原有的農具廠、糧食和農副産口加工廠等紛紛轉型,生産家用電器、紡織品、成衣和玩具等。引進了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了老企業,擴大了生産規模。

  由於集聚經濟和規模經濟的作用,在一些縣鎮形成了自己的“拳頭”産品,如俗稱“中山一口缸”(生産洗衣機),“順德一把扇”(順德各類電風扇産品占全國1/5以上,成爲全國最重要的電風扇生産基地),“新會一條綫”(化纖、紡織,爲廣東省新興的紡織工業基地),“三水一杯水”(三水縣是我省主要運動飲料生産基地),出現了一批專門化的工業城鎮。

  工業城鎮可分爲兩種類型,一爲順德和南海類,一爲東莞和寶安類。前者原有基礎好,開放後較好地捕捉了機會,獲得了很好的發展。如順德縣北滘鎮,70年代末機械工業有一定基礎,改革開放後及時適應市場變化,利用這一基礎引進外資發展電風扇生産,一躍而成爲具有全國意義的風扇生産基地。再如南海縣官山鎮,原爲公社中心,現成爲廣東最大的布匹市場。1986年全鎮擁有380多間紡織廠,近6000臺絲織、棉織機,全鎮一半的勞動力從事紡織業,紡織業收入占總收入的65%。鎮上有150多間布鋪,酒店和招待所常被來此采購布匹的外省人住滿,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幾千個業務關系網點。類似的城鎮很多,主導部門十分突出。

  第二種類型屬原有基礎差,但由於利用鄰近香港的有利位置,大力發展“兩頭在外”的“三來一補”企業而形成工業城鎮,但主導工業不明顯,行業涉及制衣、玩具、電子等。原材料是“萬國貨”,産品貼上的也是“萬國牌”,與本地經濟聯繫不密切。

  工業爲主的專門化城鎮主要集中在臺山、恩平、開平、高明、鶴山等縣,還有以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爲主的專門化城鎮,位於重要交通綫路沿綫和交通樞紐點。

  三、城鎮空間分佈由集中型逐漸向均衡型方向發展

  首先,城鎮密度核心區高,逐漸向外圍降低,但核心與外圍的差距在縮小。珠江三角洲是全省,乃至全國城鎮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城鎮密度爲1.146個/km2,大大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85)。三角洲核心地區的南海、番禺、順備和中山等縣市最高,其次爲三水、新會、寶安、東莞,外圍地區的恩平、斗門、增城、鶴山、高明等縣城鎮密度最低。我們選用各縣市的人口密度、工農業總産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三個指標與城鎮密度作回歸分析,結果單相關系數分别爲0.65、0.51、0.47,分别在99%,95%,90%水平上顯著,復相關更顯著,達0.71,説明人口密度越高、工農業越發達、商業越興旺的縣市,城鎮越稠密。將1986年與1987年相比,發現外圍地區城鎮密度提高快,核心地區慢,城鎮密度的地區差异明顯縮小。1978年密度最高的順德縣爲0.87個/km2,最低的高明縣只有0.05個,前者爲後者的17.4倍。1986年最高的番禺爲2.09個,最低的臺山爲0.79個,前者爲後者的2.6倍。在1978年密度最底的縣,如高明、恩平、寶安、臺山(只有0.06個/km2),近幾年來城鎮密度提高了12—20倍,而核心地區的縣市,如順德、南海、中山等提高慢,核心與外圍地區的差异在縮小。

  其次,城鎮人口增長速度外圍快,核心慢。分析各縣市城鎮人口增長速度發現:外圍地區鎮的高明、開平、鶴山、寶安四縣最快,年增遞增率20.39%以上;三水、恩平、增城、臺山四縣次之,年遞增率在8.97%—2.39%之間;核心區的番禺、中山、順德、南海等縣市最慢,除個别例外,基本上呈現外圍地區增長快,核心地區增長慢的趨勢。

  將各縣市城鎮人口遞增率與工農業總産值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作相關分析、結果相關性不顯著,説明各縣市城鎮人口增長率快慢並不一定與經濟增長的快慢相一致。如核心地區1980~1986年工農業總産值年均遞增率達19.21%,而城鎮人口年均遞增率僅4.36%,同外圍地區工農業總産值年均遞增率爲14.21%,而城鎮人口增長率達20.09%。這説明只從經濟發展速度來解釋城鎮人口增長快慢是不够的,還存在其他原因。原因之一是基數大小不同。核心地區城鎮發展原有基礎好,城鎮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相對較慢;外圍地區各城鎮發展基礎差,人口基數小,增長快。原因之二是經濟增長類型的差异。核心地區經濟發達,勞動生産率高,經濟增長主要不是靠增加勞動力,因此每增加萬元工農業總産值或城鎮工業産值所帶來的城鎮人口,分别爲0.23人和0.75人;而外圍地區經濟落後,勞動生産率相對較低,經濟發展主要還是靠投入大量的人力,故每增加萬元工農業總産值或城鎮工業産值帶來的城鎮人口分别達2.13人和5.10人,因而城鎮人口增長核心地區慢,外圍地區快。

  第三,工業鎮集中在核心地區,但逐漸向外圍擴展。從城鎮職能分析可見,1986年工業鎮主要分佈在順德、南海、中山、番禺等核心地區,雖然1980年的情况也大體如此,但對比兩年情况,1980年工業鎮集中程度更高。1980年三角洲共有45個工業鎮,其中35個集中在核心地區,比重達77.8%,而1986年工業鎮總數81個,核心區擁有53個,占總數的65.4%,説明工業鎮開始由核心向外圍擴展。具體而言,這種擴展主要向三角洲翼的東莞、寶安推進。寶安縣1980年只有2個工業鎮,1986年發展到13個,增加了11個,占核心以外地區工業鎮增加數的58%。

  三角洲工業鎮由核心向外擴展的原因有二:一是外圍地區近幾年工業發展快,城鎮中工業職工大量增加,比重提高,迅速進入工業鎮。如寶安縣由於鄰近香港、特區,“三來一補”企業發展快,規模大,城鎮由地方中心型轉化爲工業鎮的趨勢更普遍。二是核心地區城鎮工業經過幾年發展,已達到較高水平,並帶動了商業、飲食服務業、金融等第三産業的發展,城鎮職能趨向綜合化。城鎮中工業職工占職工總數的比重上昇不快,有的甚至下降。如順德的陳村、容奇鎮,工業職工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65.32%、71.22%降至1986年的58.23%、69.94%。順德大良鎮1980年工業職工比重57.62%,而1986年下降爲46.87%,同時商業飲食服務業職工比重由15.89%上昇到24.64%,由工業鎮轉化爲多功能綜合性城鎮。

  第四,城鎮空間布分由集中型向均衡型轉化。上述分析可見,近幾年來三角洲城鎮發展的地區差异縮小了,當然會影響城鎮空間分佈格局。爲了考察城鎮分佈格局的變化趨式,我們采用羅倫兹法對1978和1986兩年的城鎮發佈情况進行了分析,發現1978年珠江三角洲城鎮密集指數達62.66%,説明城鎮分佈屬集中型,基本上集中在南海、番禺、順德等核心地區。但1986年密集指數驟降到 24.22%,説明城鎮空間分佈已趨向均衡型。發生變化的原因有三:①設鎮情况變化的影響。1978年前建制鎮只有縣城及少數區級鎮,城鎮個數少,又多集中在核心地區。1986年撤區(鄉)建鎮,基本上形成每區一鎮的格局。由於行政區的大小和分布較均匀,導致城鎮分佈也較均衡。②經濟空間格局變化的影響。改革開放前,三角洲經濟的空間格局是圍遶廣州這一單中心的單向向南輻射,位置越近廣州市的縣市,城鎮發展越快,個數越多,形成集中型。改革開放後,港澳逐漸成爲一新的輻射中心參與三角洲的經濟運行,形成“雙中心,雙向輻射”的新格局,加上珠江三角洲八門入海,各城鎮通過水陸交通可直接與港澳聯繫,爲各城鎮提供的發展均等機會,容易導致城鎮空間分佈的均衡趨勢。③改善交通條件的影響。過去三角洲受河網阻隔,公路交通很不方便。1987年後,隨着經濟發展,内外聯繫加强,各地區紛紛修路架橋,大大提高了通達性,使公路由原來的放射狀逐漸連接成網絡狀,爲城鎮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節點”,從而也促進了三角洲城鎮的均衡分佈。

  總之,近幾年來,珠江三角洲城鎮發展特徵是點多,速度快,工業城鎮比重高,分佈漸均衡。

  本文受美國王安基金會贊助,在定稿時,曾懷還同志曾提出修改意,特致謝。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