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海南省的城鎮化與城鎮體系
鄭天祥 司徒尚紀 龔紅棉
吸引更多的人口和産業流入城鎮,以實現城鎮化,並建立結構和功能不同、等級與層次不一的城鎮體系,是特區省開發所面臨的一個迫切問題。本文在剖析海南城鎮化的歷史過程、現狀和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今後發展和布局的一些設想,當有助於特區省的建設。
一、城鎮化過程分析
1.改革開放前,海南由於歷史上開發較晚,長期實行封閉、半封閉政策,停留在以資源輸出爲主的農業經濟階段,城鎮化過程緩慢。
海南島有人類活動可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曆史。但是,由於它孤懸於南海,遠離大陸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發展較緩慢。唐代以前城鎮已大部分無考,宋代以後在島上出現地方性商業中心——墟市,但海南人口稀少。直到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海南人口只有298030人,只占當時廣東省人口的1/10左右(司徒尚紀:《海南島歷史上土地開發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68、94頁。),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還不到9人。雖然如此,明清城鎮已經固定化,墟市也有一定發展,形成了作爲全島政治經濟中心府城——縣城——墟市這樣的城鎮體系雛型。但從總的看來,明、清的禁海政策使海南的開發繼續受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基本實行自給自足的經濟政策,而全國的重點建設又不在沿海,海南島位於歐亞航綫的要衝位置和四面環海的優勢並没有得到發揮(海岸綫1528公里,占全國海岸綫長的8.5%)。而遠離大陸、交通不便的劣勢却繼續在起作用。海南島豐富的熱帶農、林資源和鹽、鐵等礦物資源得到較大的開發,但都以資源輸出爲主要利用方式,未能促進現代工業和城鎮化的迅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未能擺脱傳統農業社會發展階段。
1953年海南總人口265.6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1055人,只占總人口的6.4%。(經本文1989年5月9日收到。)經過5年,到1978年,總人口達到428萬人,增加150多萬人,其中絶大部分是從島外遷入從事熱帶生産的農墾工人,接近100萬人左右,占總人口增加量的2/3。1978年的城鎮人口58.4萬人,占總人口的13.64%,發展緩慢,25年城鎮化提高了8.2%,平均每年只提高0.3%。
2.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放寬城鎮設置的標準,海南城鎮化過程加速,但城鎮化的質素和經濟基礎都有待加强。
1987年海南人口達到615.08萬人,9年增加188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1萬人。城鎮人口增加到137.1萬人,9年增加78.7萬人,使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22.29%,9年提高9%,平均每年提高1%,城鎮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例如1985年海南新增加18個鎮,其人口占城鎮總人口的40.8%,但城鎮化的質素和經濟基礎並未有明顯改變。城市各項基礎設施缺口很大,經濟基礎仍未擺脱農業社會和資源輸出的狀况。1987年海南産鐵礦石433.16萬噸,占廣東省的46.1%,而生鐵産量只有2.01萬噸,僅占廣東省約2.7%;干膠産量15.82萬噸,占廣東省的9成左右,但島内消耗量只有0.5萬噸,占廣東省消耗量的4.57萬噸的1/9,橡膠製品産售只有1.2億元,占廣東省的1/10。原鹽産量33.31萬噸,占廣東省的4成。我們並不主張大部分原料一定要在就地加工,但也不能把一個資源豐富的地區變成純原料産地。加工工業不發展就會限制城鎮化的發展。
由於大量的土地、勞動力和其它生産資料被用在發揮熱帶作物的優勢生産上,自給性的糧食生産嚴重不足,1987年海南糧食總産量爲133.49萬噸,人均217公斤,比廣東省人均285公斤少68公斤。1985年調入糧食29萬噸,占海南糧食産量的1/5左右。由於交通運輸的不便,糧食調入困難,外匯嚴重不足也難以進口,因此制約了城鎮的發展。
二、城鎮體系雛型分析
1.城鎮等級和層次較簡單,分化不明顯。
海南島目前的城鎮等級和層次十分簡單,據中日合編《海南島綜合開發計劃調查報告書匯編》中的劃分,(1987年7月)可分爲:中等城市——縣城——墟三個等級。但嚴格來説,只有中等城市(海口)——各縣城鎮二級,因爲農村墟鎮規模小,幾乎没什麽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尚未進入城鎮的範疇。1987年海南島共有173個墟鎮,其中非農業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只有43個,不足1000人的只有66個,有些墟鎮缺乏固定建築物的集市場所。墟鎮是農村向城鎮過渡的一種社會形態,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發展爲城鎮。三亞和通什雖已設市,但從人口規模和目前的職能來看,基本上仍未脱離縣城鎮的社會形態和功能。
2.城鎮規模小,首位度大。
海南只有一個剛跨入中等城市規模的海口市。除了三亞市、通什市和石碌、八所、府城、那大鎮的非農業人口在3~8萬人以外,其餘的城鎮非農業人口均在2.5萬人以下,其中有3個鎮,非農業人口均不足1萬人。海口市的規模不大,但幾乎是三亞市的3倍,城鎮首位度高,反映其對全島的控制作用,也是全島城鎮化水平區域差异大的表現,而且海南四城市指數爲1.4(第一大城市人口與第二、第三、第四大城市人口數總和之比),也比較大(1981年我國城市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數分别爲1.3和0.53)。
3.城鎮分工不明顯,職能多,專業性質不强,大都是農業區域中心,缺乏城鎮之間的横向聯繫,主要是和海口市的直接輻射關系。
海南的城鎮,只有石碌、八所、白馬井和新英鎮具有較强的專業性質。石碌鎮因鐵礦而興起,八所是它的專業港口,白馬井和新英鎮是漁港。由於資源未經加工輸出,這些專業城鎮規模也不大,和一般縣城鎮規模相當。其餘的市鎮都是各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實質是農業區域中心。除石碌以外,各個城鎮的工業勞動者占城鎮勞動者總數都在35%以下,而且都是以區内服務的食品工業爲主。21個城鎮有9個城鎮食品工業占工業産值的一半以上。
4.規模較大的城鎮分佈在沿海,規模較小的城鎮沿海榆東、中、西三條主要公路分佈,分散化發展的結果使城鎮分布較均匀,城鎮規模不大但分佈的平均距離比較大,反映城鎮化水平較低。
按城鎮所處的地理位置,可分爲傍海和内陸城鎮兩大類。傍海的城鎮有海口市、三亞市、八所、白馬井、新英鎮,這5個城鎮以海港爲依託,發展較快,規模較内陸城鎮大,城鎮數量雖占全島的1/4左右,人口却占全島城鎮人口的一半。而内陸城鎮數量大,規模小。這種分佈格局也反映了一部分城鎮尚未充分發揮臨海的優勢,象文昌、嘉積、萬城、陵城、臨高等縣城,距離海洋很近,都屬沿海城鎮,却没有選擇傍海地段作爲城址,這些縣的港灣並没有很好地開發利用。
海南的城鎮分布較均匀,據羅蘭士曲綫計算,其密度指數爲16.78(密度指數從0~100、由均匀到集中分佈)。這是均衡、分散發展的結果。
三、城鎮化與城鎮體系發展設想
根據上述城鎮化特點分析,本島今後應該:
1.控制人口和城鎮化的過速發展,注重提高城鎮化的質素,講求效益,以適應農業和經濟基礎發展的需要。
近年,海南島的人口增加較快,若以1987年爲基數,1978~1987年平均人口净增加量21萬人計算,到2000年人口净增273萬人,總人口將達到888萬人,顯然增長太快。按每人每年佔有糧食0.25噸計算,海南缺糧將達到100萬噸以上,從大陸增調糧食進來的可能性很小,依靠進口,又没有這麽多外匯。海南島有一個與大陸隔離的瓊州海峽,平均距離29公里,可以比較有效地防止大陸過剩的人口盲流入海南,避免受我國人口過剩所造成的惡性循環的影響。今後除引進海南建設所缺少的專業人才以外,必須控制一般勞動力遷入。以1987年的總人口爲基數,按1985年自然增長率10%計算,到2000年.海南人口達700萬人(1983~1986年自然增長率分别爲14.76‰、13.45‰、10.4‰和0.18‰)。從島外遷入的專業人才,每年控制在1萬人左右(1983~1985年三年净遷入3.6萬人,平均每年1.2萬人,其中有些是非技術人才)。本世紀木海南省總人口不超過720萬人,城鎮化水平控制在30%以下(按工農業産值翻三番達155億元相關求得)。城鎮人口達到216萬人,比1987年增加79萬人,平均每年增加6萬人。每增加1個城鎮人口需基建投資1.4萬元,因此年需8.4億元新增基建投資。而舊的欠賬仍未算,例如1987年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設投資,海口爲26247萬元,三亞5938萬元,通什754萬元,全省達7.46億元。龐大投資.是城鎮化水平限制因素之一。
從糧食生産的人口容量來看,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應穩定在1987年的710萬畝,畝産量從當前173公斤提高到本世紀末250公斤,總産量爲17.75億公斤。若糧食需要量按人均250公斤計算,需18億公斤,剛剛達到自給。因此,能否獲得穩定的糧源,仍然是人口增長和城鎮化水平提高的制約因素。從糧食生産和人口增長的態勢來看,不應盲目追求人口規模和城鎮化水平。應着重於提高城鎮的質素以發揮其帶動區域經濟效益的作用,而不是成爲經濟發展的包袱。例如通什設市,但還没公共汽車。回顧海南人口遷移的歷史令人深思。自康熙以後,海南已有人滿欲耕無地的困難,一部分人開始向海外遷移,1902~1911年净遷往東南亞的每年有1.6萬人,1911年爲1.8萬人,1927年爲4.8萬人。解放後大力開墾熱帶作物,遷來近百萬人口,造成糧食不足。
2.以海口市爲中心城市,以五大港口爲中心,帶動五大經濟區發展,建立大城市(省會)——小城市(主要港口)——縣城鎮——一般城鎮的四級城鎮體系,集中建設大、小城市,提高城鎮質素和效益,避免平均,分散、小規模低效建設的弊端。
第一層次海口市省會、大城市
1987年海口市總人口31.2萬人,包括府城爲36.5萬人,按自然增長率10%計算,2000年總人口達41.5萬人,13年遷入海南的技術人才及其家屬15.6萬人,其中約有7成(約10萬人)居住在海口市,加上吸引附近地區一部分的剩餘農業勞動力,海口市的總人口可以達到50萬人以上,其中非農業人口35~40萬人。海口市作爲海南省的省會,是海南對内對外交往的主要紐帶,全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集中建設爲全省服務的高等院校、科技系統、出口加工區和深水港,完全有必要建成一個大城市,才能帶動全島的經濟起飛。海口市的城鎮人口和工業總産值占全島的1/3左右,到2000年,其城鎮人口只占全島的1/4左右,比重有明顯的下降。
第二層次三亞、洋浦、八所、清瀾四個港口小城市
重點建設四個港口小城市,充分發揮海南臨海的優勢,以帶動各個經濟小區的發展,是海南從封閉經濟走向外向型經濟的重大步驟。
三亞位於海南南端,是我國緯度最低的城市,是重要的港口和海榆東、中、西三條公路的匯合點,還有鐵路可通鶯歌海、八所、石碌。榆林也是我國南海重要軍港。三亞是海南旅遊勝地,還將建成僅次子海口的工業區,成爲以儀器、儀表産業爲主的港口旅遊城市,1987年總人口32.9萬人,超過了海口市(不含府城),2000年控制在40萬人以下,非農業人口發展速度加快,由1987年的7.8萬人發展到本世紀末有15~20萬人,成爲海南的第二大城市,與海口市南北呼應。海口——三亞成爲帶動海南起飛的軸心。三亞還是南海開發和南海及西沙、南沙群島開發的服務基地。海南城鎮首位度降爲2,使海南城鎮化水平的區域發展更趨臺理。
洋浦八所、清瀾都是海南各經濟小區的中心,腹地都有2、3個縣,人口都宜發展到10萬以上,才能起小區中心作用。
洋浦位於海南東北部,包括新英、白馬井兩漁港,1987年有4.9萬人,是避風深水良港,可建10~20萬噸級以上的泊位,計劃中的西環鐵路連接該港,發展石化、化肥、制糖、電力等工業,成爲海南的第三大的海港工業城市,人口規模10~15萬人。大中型石油化工企業若設置在洋浦港附近,還可形成5~8萬人的石油城,洋浦市人口可達15~20萬人。
八所位於海南西南部,1987年人口4.8萬人,是石碌鐵礦輸出港,附近有石灰石儲量3億噸,利用輸出鐵礦,輸入煤炭的鐘擺運輸原則發展鋼鐵工業,年産鋼30萬噸左右(鋼鐵廠也設置在石碌附近),以滿足海南省建設需要。還可利用附近石英砂(儲量370萬噸)發展玻璃、水泥建材工業。嶺八鐵路已修通,擴大了八所港的腹地,本世紀建成爲有10萬人的鋼鐵、建材爲主的港口城市。
清瀾港和文城組成清瀾市,1987年人口5.7萬人。清瀾港目前主要是漁港,已建設5000噸泊位的客貨碼頭,成爲海南東部的運輸樞紐。清瀾市腹地較富裕,人口文化素質較高,是著名僑鄉,爲椰子主要産地,椰林風景優美,將發展成爲以食品工業爲主的港口旅遊城市,人口達l0萬人左右。
以上5個城市是海南城鎮體系建設的重點,總人口120~130萬人,將占全省城鎮人口的6成左右。其餘13個城鎮,爲第三層次。除那大、通什作爲内陸的中心;石碌作爲鋼鐵、水泥生産中心(鋼鐵廠增加人口2.2萬人左右),將有較大發展,成爲10萬人左右的小城市外,一般都是其縣城的農業中心,人口增長基本上是自然增長,人口分别達到3~8萬人,第三層次城鎮人口共有80~90萬人,占全省城鎮人口的2成以上。
海南島現有173個墟鎮,每個縣應該選擇經濟發展潜力大、區位條件好的3—5個墟鎮作縣内小區農業發展中心或農墾中心(場部),16個縣共50個鎮左右,到本世紀末重點建設成爲建制鎮,作爲海南城鎮體系中的第四層次。每個鎮的人口發展到1萬人以上,才能帶動小區經濟發展和具有建設一定基礎的設施的經濟實力。這部分城鎮的人口大約也占全省城鎮人口2成多(約80萬人)。
3.城鎮建設應根據海南處在熱帶、土地資源較豐富、能源嚴重不足的特點,以園林低層建築爲主要形式,盡量少建耗能多的高層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