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烏逕路的盛衰



  劉興洲

  烏逕路,在南雄市區的東北部。這條古道西起烏逕,途經田心、松木塘、鶴子坑、鴨子口、石逕圩、老背塘、犁木丘、蕉坑俚等村,至東北面的江西信豐縣九渡水圩,全程長60 多華里。路寬2 至3 米不等,路面爲鵝卵石和花崗石砌成,四季可通牛、馬車。

  據浙江寧波“天一閣”館藏,明嘉靖二十一年(l542年)郡人譚大初編纂的《南雄府志》載:“烏逕路,通江西信豐,陸程二日,水程三四日扺贛州大河。庾嶺未開,南北通衡也。”從史籍所述,烏逕路古已有之,而且比梅關古道還較早開發。在古代,爲嶺南地區直達豫章(江西)、入中原地區的古道之一。

  自唐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路之後,來往於嶺南和中原内地的貨物和客商,雖多經梅關古道,但通過烏逕路的仍然十分繁忙興盛。因烏逕路是一條僅次於梅關古道貫通南北,接江西和達閩西,水陸聯運的交通要道。它不僅是粤鹽贛糧交流之路,還是中原和閩西貨物運輸,取道烏逕路至廣州的古老道路。古代,中原内地和廣州沿海各地來往物資運輸,雖經萬裏之途,但走陸路只不過是數十華里,其餘多賴於水路舟楫船夫之功。烏逕路地處湞江上游之昌水,昌水源於江西信豐縣中亭坑,這條水系是南雄境内唯一的内河航道。在歷代,南來北往的貨物運輸,主要是靠木帆船走水路運輸,溯北江,入湞江,沿昌水直達新田、烏逕。然後經烏逕路陸運數十華里,到達江西信豐九渡水碼頭轉水運,以每艘僅載四五十石(一石爲一百昇)的小艇,沿九渡小浥直下桃江、入貢水、出贛江。水運里程200多華里,三四天到達虔州(今贛州)。明嘉靖年間,在烏逕設平田巡檢司。史籍記述新田、烏逕沿河岸上有鹽店牙行211間;來往烏逕路至南大坊的牛車每天約100輛;烏逕河下(湞江上游之昌水)有木帆船500艘。可謂“日屯萬擔米,夜行百只船。”由此可見,當時這條水陸連運的烏逕路是非常繁盛的。在明清時期,稱烏逕市,該地是南雄直隸州的第一大圩鎮,在新田沿河建置河邊街,街上商店客棧,鱗次櫛比,各種作坊100餘間,且專設水運裝卸碼頭3個。粤贛閩三省來往貿易的人川流不息,走烏逕路的客商及人力肩挑、畜力運輸不計其數。迄至民國22年(1933年),南雄縣城至新田的水運木帆船仍有240餘艘。民國23年,南雄至江西信豐縣公路建成通車,替代了烏逕路,從此,走烏逕路陸運的人逐年减少。抗戰時期,國民黨在重慶成立全國性的戰時驛站運輸管理委員會,各省相繼設立戰時驛站管理處。其時,南雄亦開辦至贛南驛站運輸辦事機構,在新田專設官運站,負責戰時粤東鹽業驛運和南鹽北運、北糧南運的任務。是時,烏逕路是粤贛物資驛運綫路之一,在戰時爲軍需民用運輸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建國後,隨着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機動車輛日增,來往的貨物半數改車運。到了70年代初,由於湞江航道日益淤淺,南雄市區以上航道無法航船。貨物運輸全賴於機動車輛。從此,烏逕路才失去了作用。

  1966年10月,南雄大力興修水利,爲解决南雄境内的孔江、烏逕、大塘、黄坑、湖口、珠璣等鄉鎮11萬多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問題。興建孔江水庫及灌溉系統,經過10年的艱苦奮鬥和完善,於1975年全面完成儲水、引水等建設工程,水庫總容量7000萬立方米。從此,孔江水庫淹没了烏逕路的大部分路段,而烏逕路亦隨之長期沉睡在水底之中。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