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璣巷人南遷文字記載摘録
黄浩烈
研究珠璣巷人南遷的歷史,離不開查閲各遷入地的志書和姓氏族譜,所以收集和梳理這些文獻資料尤爲重要。下面,就一部分南雄珠璣巷姓氏聯誼組織和文化研究組織提供的資料,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史實,摘録於此(按姓氏筆劃多少排序。爲照顧原貌,原文中或有錯與不當的字、詞、句未作改動),從中可見珠璣巷先民南遷的年代、起因、領頭人、到達地,甚至遷徙過程。
劉氏:
清遠市《崗頭劉氏總譜》:明初瑞金縣令廣傳公第五子鉅海公,官授雲南都運使、刺吏,辭官後遷至南雄府始興縣沙水村珠璣巷。其嫡孫元錫公於景泰年間因避明宫事件偕弟元朗從珠璣巷乘竹排遷徙至江口企湖壙居住。延至明武宗年間,元錫公嫡孫、南壽公三子觀成、觀遠、觀德遷至此,係崗頭開基之祖也。明嘉靖未年,元朗公第五代孫奇亮公遷至壙邊上半甲。此乃崗頭四大房之來源也。
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長路村《劉氏族譜》:始祖光叙公原籍南雄府始興縣牛田坊十四圖珠璣巷,在南宋咸淳年間爲避亂隨父遷徙至順德,入贅本鄉鄧子金之女,定居龍江長路村,後世建立了劉氏先祠。
東莞市《 社吉坊劉氏族譜序》:茶山社吉坊劉氏,原籍江蘇彭城(今徐州市銅山縣),南宋時遷居匯西袁州。景炎年間元兵攻江西,劉貴成之子劉荷真即遷南雄,再遷凌江(今南雄全安鎮),繼遷茶山,遂爲茶山劉氏始祖。
《中山市地名志》:南宋初年,雄州刺史劉少雄次子汝賢由珠璣巷遷來香山縣東鎮。宋未,汝賢第六代孫子忠子平兄弟遷至沙溪雲漢建村。(據新會荷壙劉氏族譜載,劉少雄始由南雄珠璣巷徙居新會縣潮速司荷壙鄉礌步村。)
鄧氏:
據南雄珠璣巷鄧氏後裔聯誼會《中華鄧族史略》:八十五世祖達禮公字茂顯,號越南,先世原居江西泰和縣,宋誥授朝議大夫,開寶六年與堂侄漢黻公宦遊入粤,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公自南雄遷南海金紫堡定居。八十九世祖君俊公,南雄珠璣巷人,南宋進士,翰林孔目出身,擢昇廣西賀州大夫,隨任落籍廣西賀縣登村。八十九世祖符協公,爲漢黻公曾孫,崇寧四年進士,授陽春令,昇南雄州倅,公精堪輿,辭老解組南游東莞,樂卦角山(今香港新界)。九十一世祖仲奇公,號雲漢,生於宋哲宗元佑元年。南宋紹興十九年己巳歲,公時年五十九歲,十一月十五日奉旨携帶八子二女由南雄雇船七月到廣州,先搬至波蘿廟職旗洞暫住三年至辛未遷至增城大埔心開基立業。九十四世祖英甫公,字弘譬,南雄有常陳公之婿,年十九南雄府學,四十五歲授南海學教授,隨任徙居廣州家焉。九十四世祖好傳公來自南雄珠璣巷,其父雍肅公由南雄(今查實其原籍爲水口鎮涌溪村)遷任廣西象州防禦推官,後肇基於廣西容縣。好傳公乃明朝敕授六品武略騎尉,三十四歲時奉命領隊入容鎮守,晚年卜居和睦村。
盧氏:
江門市《開平恩平盧氏族譜》序:我祖世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沙水鄉。宋理宗時有胡妃事,兵征南雄。度宗咸淳九年太祖雲陽公與堂弟龍莊公、焕公、恒公等兄弟五人,携父金石及家人跨山越嶺定籍於番禺縣忠村,建大宗祠於忠村村前。其後兄弟五人分居各縣,雲陽公子孫仍居忠村。
朱氏:
佛山市南海區九江《朱氏家譜》:宋度宗咸淳末保昌縣民因事移徙,有元龍者與弟元鳳元虎浮桴南下九江上沙及清遠琶江鐵頭岡、新會水尾等處。
新加坡朱錫湛保存的《朱氏族譜》載:廣東朱氏始祖朱伯璇於宋在福建興化府仙遊縣琳井村開族,曾任古田縣吏部給事。傳至第六代朱民焕,南宋進士,官拜大理寺評事。因得罪賈似道,被貶到南雄珠璣巷。公生三子,長大後各自遷徙,長子人龍遷新寧縣,次子人虎遷南海縣,三子人鳳先居新寧,其子孫繼遷岡州丹竈草園裏。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公會鎮石塔村《朱氏族譜》:遠祖异麟,字子麒,號文焕,原籍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於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二月二十六日,因避亂出逃後卜居南海西隆堡豐崗鄉(今南海羅村鎮聯和村委岡頭村)。…… 傳至第十五代孫廣居公於清干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由南海遷廣西賀縣公會石塔定居。
江氏:
臺山市《江氏族譜》: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江萬裏第三夫人何氏所生子江鑄、江鏜隨叔父江萬載扶帝昊南逃入閩。後來江鏜又由閩遷至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其後代孫江若波,帶領部分子孫遷入廣州居於南番、新寧等處。若波公第七世孫德興公再遷往新寧的端芬之江屋巷一帶,建造對面洋村、大洋美村等,逐漸形成如今臺山市數條江姓村落。
沈氏:
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水瀝村、人和鎮鳳和村、横瀝村,花都區東湖村《沈氏族譜》記述:始祖禹功,原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沙水村居住,至宋咸淳九年,因懷玉皇妃被貶,逃到南雄,官府奉文查訪,村民恐累及,慌結伴而逃。太祖禹功帶着三個兒子宥莊、宥禾、宥谷南下,到了番禺鴉崗,耕田落户,但三年都被水浸,失收,復遷移到鴉湖村,… 嗣續綿長。後知,太婆帶着肴維肴撥逃生到南海縣沈村建村落户。
廣州市增城區及從化區太平鎮文閣北向村《沈氏族譜》:我祖穎貴生於宋寶裕元年(公元1253年),宋末任南雄總兵,鎮守南雄、江西。元兵南侵,失陷,遂棄官遷增城石湖沈竹園村居住。後裔分佈增城、從化、龍門等地。
英德市白沙鎮《沈氏族譜》:始祖醜山公曾居住南雄珠璣巷,在元明之交,遷居英德白沙,後裔散居英德、清遠、羅定等地。
李氏:
南雄《西平堂李氏六修族譜》:李郡,南雄州茹惠都七甲古城村中正坊人(今油山鎮古城村),宋徽宗戊戌榜進士,殿中侍御史加授朝請大夫。其子李琰,宋高宗己未歲進士、驃騎都尉,遷居沙鎮。四世孫李仙芝徙廣州府番禺縣澄村定居,其後裔廣布於廣州、番禺、南海、順德、東莞、增城、新會、茂名、花都、連州、龍門、翁源等處近百個村房。
陽江市《李氏道全翁雁雲祖族譜》:始遷祖棟翁號任堂,原住南雄珠璣裏沙水村。宗欽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元熾亂,公篙目時艱,義篤勸王隨營而渡,見事不可爲,乃解兵權與弟棕配室榻氏率三子侃、侚、佁南徙番禺流溪裏,復徙古岡州西效禮義坊之中步巷。侃、侚、佁之後裔現分佈中山、臺山、順德、鶴山、開平、恩平、陽江等地。
東莞市長安鎮《李氏族譜》:李卓,字天挺,號隴西,宋内閣學士,官朝議大夫,居四品。南宋建炎年間避亂南遷駐南雄沙水村。紹興年間宦遊東官(今東莞),覽川源之盛,因卜居獺步村(今長安涌頭白石山東北面),遂爲長安李氏之始祖。
佛山市三水區州邊村《李氏族譜》:始祖李冒孫,於宋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與堂弟白孫由南雄珠璣巷遷三水縣州邊鄉居住。
肇慶高要市硯東村《李氏族潜》:始祖李珩,字天通,號瓊巷。官任南昌知府,先居南雄珠璣巷。明洪武年間,因事挈家遷肇慶,擇地於城東南五十裏之硯崗卜居焉。
蘇氏:
廣州市番禺區鐘村鎮韋涌南邊坊《蘇氏族譜》:始祖蘇鼎,字世寶,號梅嶺,世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裏,弱冠登大宋紹興元年甲戌科進士,授朝議大夫……。宋哲宗元裕年間南遷入廣,定居番禺海陽鄉韋涌村,生子渝,字廷器……(大明正統七年序)。後裔分佈東莞、順德及港、澳、新加坡等地。
廣州市白雲區東圃鎮車陂《蘇氏家譜》:蘇紹基,字嗣良,號晴川,生於宋神宗熙寧三年,世居南雄沙水鎮珠璣巷,元佑九年榜進士,授迪功郎,宣和年間由州庠領薦累官殿中監轉任太尉,掌四方兵事。紹興時避亂携家奔廣州…… 。紹興十年卒,葬於白雲山月溪寺。
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蓬村民國十七年《蘇氏家譜》:始祖蘇存,字所養。公自大宋景炎戊寅年由南雄珠璣巷遷居三水縣蓬村東堡……
麥氏:
南雄縣民國二十六年二修《麥氏族譜》:十五世祖麥三壁原世居珠璣巷,宋咸淳九年,因胡妃之禍,率五子及家小南遷廣州黄閣。
周氏:
佛山市瀾石鎮奇槎《永思堂家譜》:周紹定,號應龍,於宋未由南雄遷新會,後再遷南海奇槎鄉居住。
新會橋亭《周氏族譜》:周日譽,宋宣蔚司提督、定遠大將軍,於宋末元初由南雄珠璣巷遷新會橋亭居住。
鐘氏:
南雄市珠璣鐘氏記念館《鐘氏源流史略》:唐睿宗中書令、越國公鐘紹京第十三世孫鐘柔,於宋哲宗年間致仕南雄州,後從珠璣巷遷古岡新化裏香山宅場(今鶴山共和來蘇村),其後裔分遷江門、陽江、湛江、茂名、中山等20 多個縣市。
徐氏:
民國三十五年南雄《徐氏宗族》:宋代,徐姓人由江西石城、南昌遷入南雄珠璣巷。珠璣巷始祖東魯公有三子,長子徐澤江於宋皇裕八年登進士第,歷官中書臺誅。紹興元年爲避胡妃之厄,澤江公携祖父、父親、兄弟等全家老幼與貢生羅貴、黎仁杰等共九十七户人結伴南遷,先居花都三華,後遷肇慶。其後,次子徐澤潤官至朝奉大夫,居琶江帝田村。三子徐偉誥封光禄大夫,待母至孝去龍潭山隱居教授三百餘家…… 。
黄氏:
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大龍頭村《黄氏族譜》:我村黄氏始祖鰲公出自南雄府保昌縣珠璣裏。唐僖宗干符六年七月山東曹州黨句人寇陷廣州,嶺南士民悉罹鋒鏑,井野丘墟。唐昭宗景福元年六月奉詔均保邑之士民,於是我祖翁應命而起偕弟三人賚金買艫領眷率僕帶牛馬騾驢望南而發,諸弟一留清遠一就東莞一扺新會,其時秋風薦爽,碧嶺之際蔚蔚葱葱,語家人曰,此中地靈洵長發之基也,爰卜而居,割草辟地營方建廬,乃號其曰大龍頭。
佛山市南海區鹽步鎮平地村《南海平地黄氏族譜》:始祖莊臺公乃浙江衢州府龍游縣人,宋紹興十八年登進士旋出江西知南安(現大餘縣)軍事……,卒於任。次子九韶公(二世祖)因江右兵亂隨其母往南雄珠璣巷水井頭依外祖而居,逮年長折節讀書科博士後赴選廣州,偶游名勝,見南海平地村地勢寬廣民風淳厚…… 。及淳熙丙午年遂奉母彭氏携妻李氏長男敬軒次男則惠來居此土焉。
高要市金利民國七年版《黄思廉祖族譜》:始太祖思廉字尚節,宋孝廉,原係南雄府沙水村珠璣巷人,宋孝宗時任廣州府教授昇湖廣靖州知州授奉直大夫,咸淳年任滿回鄉因避亂與弟思義同到南海馬村…… 。思義留居馬村,公繼而遷居高要縣金利胥宇於雲津裏。
東莞市2006年版《黄氏族譜》:唐進士尚書令峭山公第九代孫高公世居南雄七星樹下。公生五子,長希堯、次希舜留居七旱樹下,三子希聖二十歲時,即宋高宗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奉母陳氏携弟希賢希尹南下宦遊,經廣府到羅浮過東江至莞邑,初居小鐵崗,次居城洞,中年定居琥珀坑(今東坑鎮黄屋村),爲東莞黄族一世祖。
廣西省欽州市2006 年《黄氏世譜》:其一,先祖黄鳳公字達經,峭山公後裔,原籍廣東省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人,明正德十二年由府撥貢特受靈山縣訓導,正德十五年任欽州知州訓導。致仕後,携次子治廉到靈山舊州開基。其二,我祖黄一公於清順冶初年由南雄府米梗村而來,直至靈山西鄉下山練,開懇菩提八冬田和小董胎盤村。
藍氏:
《香山縣誌》第三卷:麻洲藍族於宋咸淳間自南雄珠璣巷四世祖分支小欖。
黎氏:
佛山市《高明黎氏族譜》:粤瑛字仲南號梅嶺,北宋熙寧三年進士授翰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授南雄太守,後辭官定居珠璣巷。其子景樣於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6年)由珠璣巷南遷新會岡州。
南雄珠璣巷《第三届黎氏後裔懇親大會特刊》:高要宋隆白土黎氏源自南雄珠璣巷,六世晋卿公於北宋干德至至道年間定居白土。順德杏壇鎮西岸黎氏來自南雄州保昌縣沙水村,宋咸淳九年遷廣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真明公遷順德昌教西岸,爲太始祖。
(黄浩烈:原南雄市人民政府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