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水口戰役



  肖 鋒

  水口戰役是中國革命戰争史上有名的戰役,也是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一場罕見的惡仗。它作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一部史詩,載入了輝煌的《中國工農紅軍史略》。

  1931年9月,中央蘇區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向中央根據地發動的第三次“圍剿”。但蔣介石不甘心失敗,又深感軍力不足,便收買和任命廣東軍閥陳濟棠爲贛粤閩湘鄂南路“剿匪”總司令,令粤軍入贛“助剿”。陳濟棠便於1932年3月中旬派第一軍軍長餘漢謀率2個師進入贛南:第一師李振球部駐贛州及其附近地區;第二師葉肇部進駐南康及其附近地區;一軍軍部和直屬部隊駐大餘及其附近地區。另派第二獨立旅陳章部進駐南雄。其後又派第二軍第四師張枚新部進駐贛南的信豐,直接威脅中央蘇區的安全。

  同年6月初,爲瞭解除粤軍對中央蘇區的威脅,保障中央蘇區的安全,中革軍委命令紅一、五軍團回師粤贛邊,痛擊粤軍,佔領梅嶺關,隨後再沿江北上。

  6月下旬,紅一、五軍團從閩西到達贛南,接到中革軍委的命令:由信豐南部進窺南雄,使敵人以爲我可能要取韶關甚至廣州,估計各路粤軍必將回援南雄,紅一、五軍團、十二軍及江西獨三、六師分别協同配合,相機在運動中於南雄附近給粤敵以最大打擊。於是,一、五軍團離開贛南,向粤北南雄進發,於6月底7月初到達了南雄烏逕一帶。紅三軍團也由湖南桂東、江西遂川地區向南行動。

  7月2日,紅三軍團在大餘池江大路坳一綫與敵第一師(6個團)遭遇,經過激戰,擊潰4個團。粤軍便退守大餘城。

  7月初,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恢復,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兼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兼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之後不久,中革軍委根據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的命令,重新任命毛澤東兼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下轄第一軍團、第三軍團、第五軍團。

  7月3日凌晨,紅一軍團一部擊潰梅關守敵一個團,控制了梅關要隘。紅一方面軍在梅關、中站一帶設立了指揮部。之後,粤軍即由韶關、信豐兼程趕赴廣東南雄,意圖與北面國民黨軍合擊紅軍。毛澤東與紅一方面軍將領决定集中一、三、五三個軍團,同時進攻正在進行南北合圍的國民黨兩路軍隊。

  7月3日至5日,紅三軍團圍攻大餘城,餘漢謀憑藉堅固的城墻,龜縮不動。紅三軍團連攻二日,未見城内動静,誤以爲大餘粤軍主力已於早幾天向仁化方向逃竄。指揮部便命紅五軍團直插南雄南部,防止南雄粤軍向南逃跑。

  7月4日,紅一方面軍進攻南雄。這時,敵第十四師、第五十二師由上猶向大餘前進,粤北獨立第三師、第五師由韶關兼程奔向南雄,第四師由信豐會集南雄。當敵第五師、獨立第三師扺達南雄,第四師扺達南雄東北烏逕時,紅軍决定以第三軍團和第十二軍進攻到達南雄之敵,以第五軍團和江西軍區獨立第三師進攻到達烏逕之敵。

  7月6日,粤軍張枚新第四師按照餘漢謀關於“縮小防區,回師南雄固守”的命令,離開了信豐,正向南雄撤退。指揮部又命紅五軍團返回湖口待命。

  7月7日,粤軍第四師到達了烏逕地區。陳濟棠派來增援的李漢魂獨立第三師和張達的第五師也已到達南雄;並以一部向我中站方向出擊,當天到達新逕附近。指揮部於是命令聶榮臻和林彪統一指揮一、三軍團和十二軍,準備殲滅南雄出犯之敵;命令紅五軍團和江西獨立第三、六師負責殲滅第四師。

  7月8日凌晨,正向烏逕開進的紅五軍團發現粤軍第四師由湞水南岸向南雄逃竄,即改變行軍方向,命軍團各部向水口阻擊。下午1時,兩軍在水口以東的篛過村遭遇,當即與隔河的敵人打響。粤軍被紅五軍團優勢兵力擊潰,當晚退守水口圩及附近高地,並向大餘、南雄兩地守軍發電求援。然而,紅軍誤認爲水口之敵已向南雄城方向逃竄,致使方面軍改變了原先一度决定的由紅一軍團和十二軍向水口增援的計劃,而没有趕到水口。

  7月9日凌晨子時,餘漢謀一面命第四師固守待援,一面命令獨立第三師和獨立二旅由南雄縣城星夜趕往水口援救張枚新師。正午12時,粤軍第四師得到來自南雄張達、陳章部6個團的支援,粤軍韶關航空站也派出18架戰機飛往水口附近一帶偵察、轟炸。下午3時,粤軍組織優勢兵力首先向水口西南面的紅三軍猛撲,戰鬥激烈。紅三軍指戰員佔據有力地形,英勇頑强地阻擊敵人,多次打退敵人的全綫衝鋒,把失去的陣地奪回來。在水口東面陣地上,粤軍也向紅五軍進行反撲。這時,紅五軍團總指揮董振堂把外衣脱掉,只穿一件白襯衣,走到陣地前沿,親自指揮四五千名大刀手,分四路冲向粤軍第四師陣地展開白刃戰,隨着震耳欲聾的喊殺聲,戰士們手起刀落,敵人一片片倒下,陣地上屍横遍野,戰士們渾身上下血迹斑斑。敵人一次次進攻,又一次次潰退,戰鬥達到白熱化程度。據戰後統計,光被紅五軍團戰士砍死的粤軍就有近千名。

  下午4時,在紅十三軍陣地上,粤軍的進攻有所减弱。但是,紅五軍團第三軍陣地上的敵人,仍在猛烈進攻。連續激戰八小時,第三軍的戰士傷亡很大,幹部傷亡很多,預備隊已經全部參戰,彈藥也漸漸缺乏,戰局仍無法扭轉。這時,第三軍只有固守陣地,没有出擊能力。粤軍看出紅三軍這個弱點,又派遣强大兵力從左右兩翼猛攻。紅八師及十九團,因團連幹部死傷過多,失去指揮中心,全綫十分混亂。於是軍長、政委、參謀長親自上陣,維持隊伍,才把陣脚穩住。下午6時許,粤軍還在進攻。第三軍陷於困境時,幸得陳毅率領江西獨立第三師、第六師趕來增援,打退粤軍的進攻,穩住了戰局。晚間,方面軍總部命令紅五軍團選擇有利地形固守待援。

  7月10日,紅軍對水口之敵發起總攻。當天拂曉,紅一軍團和十二軍在毛澤東親自率領下,從中站、裏東、鄧坊等地出發,星夜奔馳,直趕水口戰場。毛澤東、林彪、聶榮臻一起到了設在水口橋北側無名高地的紅五軍團指揮所,毛澤東聽取了總指揮董振堂和政委肖勁光的匯報,瞭解了敵我兩軍態勢。又親自觀察了敵軍陣地,當即部署了戰鬥任務:紅一軍團增援在南岸作戰的紅三軍,紅十二軍增援北岸作戰的紅十三軍。 

  上午7時,紅一軍團和十二軍按照命令開赴指定位置,會同紅五軍團和獨立第三、六師,向粤軍勇猛冲殺。下午2時,紅三軍團的第七軍從大餘遊仙圩轉出,趕到水口增援,這時紅軍進攻更加猛烈,粤軍潰退南雄城,戰鬥持續到黄昏前結束。

  下午,彭德懷率紅三軍團主力從大餘趕到水口,與一、五軍團會師。這時水口戰役已經結束。

  水口戰役期間,中共南雄縣委和南雄遊擊隊及廣大人民群衆給予蘇區紅軍大力支持。7月初,當一、五軍團到達南雄時,南雄地下黨組織和遊擊隊立即發動群衆迎接紅軍的到來,主動給紅軍騰房子,籌集糧草,安排生活。水口戰役打響後,南雄地下黨組織和遊擊隊又動員群衆大力支援前綫。

  當紅五軍團奔赴篛過村附近截擊粤軍第四師時,篛過村群衆不分男女老幼,都踴躍參加支前工作,日夜爲紅軍燒水、送飯、送信、救護傷員;晚上,又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一些來給紅軍休息。

  戰鬥越來越激烈,由南雄地下黨在各地組織起來的擔架隊,也及時地趕到水口前綫,搶救紅軍傷員,僅上朔村就出動了幾百人,幫助紅軍挑子彈、行李、抬擔架,把18名傷員抬回上朔村醫治。當時,南雄地下黨還幫助紅軍建立了一條從水口直達中央蘇區的傷員運送路綫,即由水口經烏逕,入孔江,上油山的畚箕窩,再轉江西信豐、贛縣直至於都,南雄地下黨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孔江鄉。孔江鄉蘇維埃政府主席趙世煌,帶領鄉里的骨幹分子,挑選了40多名身强力壯的中青年組成救護隊。他們負責接收從烏逕方面送來的傷員,然後抬着這些傷員翻山越嶺,送到粤贛邊的畚箕窩,交給下一站運往蘇區和各地治療。在戰鬥中,參加支前的革命群衆,冒着槍林彈雨,在戰場上來回奔走,有的爲革命流血犧牲,光是上朔村就傷亡了幾十人。同時,南雄遊擊隊也積極配合紅軍作戰,主動擔負軍事偵察、警戒、通訊、帶路等重要任務,爲這場戰役作出了貢獻。

  水口戰役後,紅軍一部在南雄東部的烏逕、界址、坪田等地休整,打土豪籌款。7月下旬開往江西。南雄縣委書記葉修林隨紅軍行動,1934年4月21日在江西筠門嶺與粤軍作戰時犧牲。紅軍離開南雄時,留下李樂天等10多名幹部和150條槍,堅持贛粤邊遊擊戰争,並由李樂天接任南雄縣委書記。

  水口戰役歷時3天2夜,雙方傷亡慘重,作戰雙方出動兵力共3萬多人。其中紅軍方面有五軍團的十三軍、三軍,一軍團的十五軍、十二軍及江西獨立師第三師、第六師及三軍團的第七軍,共1.8萬紅軍與1.5萬多敵軍,形成這場惡戰,雙方損失很大。敵軍傷亡3000餘人,而紅軍傷亡也很大。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争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一九三二年七月廣東南雄縣水口圩地區打陳濟棠的作戰”,“吃了兵力不集中的虧。如象水口圩……這一類的仗,本來一般算作勝仗,而且還算作大勝仗的,然而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在某種意義上簡直還可以説它是敗仗。因爲没有繳獲或繳獲不超過消耗,在我們看來是很少意義的。”

  (肖 鋒:南雄市史志辦公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