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離政治最遠的官員講話最政治
2008-7-29 13:41:44
北京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昨天在奥組委新聞發佈會上,用“空氣質量無礙健康”來回應外國媒體用霧蒙矇的照片對北京空氣質量的質詢(見《南方都市報》A06)。杜説:“判斷空氣質量是不是合格,不能依靠照片,也不能僅憑感覺,而是要相信科學依據監測數據”。這話怎麽跟前些日子廣州市民質疑全年霧霾100天却宣稱空氣質量300天優良同出一轍呢?連距離政治最遠、最具專業的業務首長也開始學着講官話啦。不過,要做到滴水不露,難。水這個東西,無孔不入。好比如果有人要問:照片不算數,感覺也不做數,難道由人控制的“監測數據”就靠得住嗎?誰又去監察這個出濫測數據的機構出否客觀公正呢?什麽科學儀器也比不上人的肉體感覺。三環内肉眼都難見央視發射塔、鼻孔天天都能摳出一砣黑鼻屎的地方,硬是要求外國人不容置疑京城的空氣質量。見難以自圓其説了,就甩出一句“空氣質量無礙健康”的話,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明擺着欺生嗎?前兩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集體會議的精神,就是全力辦好奥運,尊重和執行國際標準。對外國媒體的質詢,没有必要用那種解决國際争端的口吻來表態,更不適用不符合身份的外行話來敷衍搪塞。况且奥運會鐵定馬上就要在北京開幕了,各種質疑已經失去了此前威脅的意義。不管再難堪的問題,只要事實求是,就是最好的回答。難怪國内没有任何一家媒體提出同樣的質詢。因爲他們瞭解國内的體制是怎麽回事。
環保官員愚鈍,氣象局更蠢。昨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稱,“41%”並非開幕日鳥巢的降水概率(見《新快報》7月29日A3)。弄了半天,此前發佈的權威預測,現在它又不認了!本來,下雨就是下雨,它用“降水概率”來替代,已是抽换了概念(爲將來萬一失誤增加推脱的介材,以降低自己的責任風險)。現在倒好,連“降水概率”所指也否認了,説是“歷史統計”這一天的“降水概率”是41%,而非這一天有41%可能性降水的天氣預報?!不就是預報8月8號那天北京下不下雨嗎?又不是什麽世界尖端難題,用得着一個國家級氣象部門這樣玩弄語言遊戲、胡攪蠻纏嗎?不過這一回它好像有了點底氣(可能上面給它壓力),破例用行業術語表示:下不下雨“提前三天可預報”。真是謝主隆恩哪,盡管它只是預報了它有預報下不下雨的能力。一條老寒腿也能知道三天後頭頂上的天下不下雨,地球背後的美國人7天前就能準確預知世界任何一地的天氣如何,到時還輪得到鳥巢旁邊的國家氣象局立功建業啊?
一句話能説明白的,往往後面要跟着四五句話去解讀它。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表明話是多麽重要,説話人是多麽權威。其實呢?正好想反:連句話都説不明白的,四五句話才能説明白的,人們都知道它並不重要,因爲不容易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