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州市社科院向罪犯嘴裏討數據,是個創舉
2008-8-5 11:46:37
民意調查不民意?指的是組織者受“預定結果”的壓力,先圈定有利於産生這個“結果”的調查對象及人數,再通過將調查項目分拆套裝、提問空泛籠統等手法,最終得到滿意或基本滿意的調查結果。因爲調查對象都是守法公民、正面人物,調查百分比數據即使跟現實不吻合,你也不好説什麽。這一次廣州市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轉换思維,分4個問題大膽向850名在押犯做調查,結果是不言而喻的震撼(見《南方都市報》A22)!4個問題是:
認爲廣州治安狀况不好的,有91.3%;
認爲廣州見義勇爲的人很少的,有70.9%;
認爲廣州市民防範意識差的,有41.2%;
認爲在廣州作案收穫較大的,有34.1%。
罪犯在被羈押失去自由的狀態下,没有理由講謊話。何况提問的問題都是他們最熟悉不過、最長於研究的。相反,一般市民、國家幹部等隨機被調查的人員,由於每個人社會角色不同、經歷不同、見識不同、壓力不同,面對同一提問,却有很大機會説謊話、講大話!在押犯得出的結論,跟政府部門、一般市民得出的結論存在很大差异就是明证!哪一個更真實?我們更應該相信哪一個?還用説嗎?如果我們的對應策略屢屢建立在一個明知有誤的調查結論之上,這個策略能起作用嗎?
親手把廣州治安搞壞的人91.3%説廣州治安不好!可憐市公安局調查報告却説廣州公衆安全感上昇至86.7%,爲5年來最高(見《新快報》A13)?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