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好鸽离不开对人的依赖
一、鸽质高低须与一国一地的赛制绑在一起评判比较才为公正
与其先抱有成见、再凭空讨论什么国血外血的孰是孰非,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耳聆听那些真正杰出的养鸽人士不轻易接受外血的忠告呢?说实话,外国鸽是不错,引进也是方向。你能搬来人家的种精,甚至学来人家的观念,可你能连同人家的竞翔地理和人文环境也一块儿搬来吗?而搬不来使用效果就注定要打折扣!比如我们的鸽机警怕人,泊来鸟亲近可人。前者招人喜、后者讨人嫌,完全因国情定势而不同。这就像詹森鸽比赛落棚时天生就会小跑着进棚,但比赛途中一旦停栖也同样会见人家就落、见灯光就闯一样。新引进的国外鸽种飞起来是快,可它中网的机会(这一新因素越来越值得育种时重视)却比久居一地已经适应的本地鸽机会大得多!同样的鸽种,在国外是优点,在我国就是死忌!反之亦然。
现在圈内的价值观是:看谁引到最当红的鸽系,看谁交到最有声望的名家,看谁买到最有名气的鸽子。几乎所有人都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媒体更是罪责难逃。炫耀成为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我们的机制,吆喝半天,最后给人的结论还是外国好。外国的汽车好,外国的环保好,外国的鸽子也比我们的好?我看不如直说是外国的人种比我们的人种好算了。在这种环境里,“我也能培育出像詹森那样快、比杨阿腾还要好的鸽系”,根本被认为是阿Q+阿斗!实际上,许许多多来我国的外国当红鸽主和过气明星,都不曾与国内真正的育种大家和赛鸽高手亲自切磋过,更谈不上真正的技术交流。是巨大的鸽价落差及其从事的投机人群把他们同“润物细无声的中国功夫”隔开了!所以,应该理解他们就中国赛鸽水平和中国鸽主素质不经意发表的与身份不符的鸽言鸽议。他们以为凭借历史和地理,他们天然就是这一行的老师呢。没有关系,真正的老师迟早会明白过来,而我们也愿意永远做胸怀若谷的学生。
二、什么东西才值得写成文章发表呢?
现在的鸽书鸽文普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误区:事情过去了,结论出来了,才大书特书,洋洋洒洒。而且专挑那条曾命悬一线的成功线来讲,其余大块浪费掉的黑暗岁月一笔勾销。读者照着去做,最大可能是重复作者的失败。鸽事是复杂的,鸽蛋都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呢。读者看书阅刊,需要了解的是鸽主事前做了哪些导致后来成功或失败的完整事实,通过比较,找出之所以导致后来两种结果的原因,从而受到启发。即成功者未成功前是怎么想的?引种选配比赛前是如何做的?而不是择其成、删去败的马后炮。文章重点应放在让人们事前掌握促成赢面的几个当务之急上做好一两件事已很好了,而不是事后尽讲些原则上永远没有错、操作上永远派不上用场的废话。鸽刊类属专业技术杂志,不是科普启蒙读物,它的读者对象应定位于行内中高层次鸽友,并以主刊让人们提早看透一只鸽好坏的技巧(这是所有赛鸽技术中最难的)为己任,而不是唯那些仅以赛绩成名的名家之言马首是瞻,人云亦云,甚至偏颇误导,失去专业刊物的独立客观立场。
三、外国名家的坦诚很可爱
很多国外名家的看法是根本靠不住的!更别说他们的话还涉嫌商业动机。什么 “赛鸽界没有人能一眼就确定这是不是一羽好鸽子”,什么“想从鸽眼中看出这羽鸽子是否成为好的选手鸽或种鸽,这是白痴的事(摘“夏拉肯的胜负十招)”。如果能从鸽眼里看出好坏的人是白痴,我很乐意做这样的“白痴”,至少上别家看鸽挑鸽买鸽时,人家不会防着你。其实,不相信鸽眼或永远不得要领的人才是白痴!现在不是李梅龄时代,鸽子要等到放进集鸽笼里才知道好坏,黄花菜早就凉了!我们中国鸽友现在要学的有关养鸽的各种本领,比起西方鸽友要复杂得多、也难得多!西方鸽友从第一天起只要有兴趣加上相信血统书就行了,剩下的就是耗以时日。时间到了,成就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事实上大多数人也的确走得很顺。我们中国鸽友处在世界上养鸽最恶劣的人文环境下,每天一睁眼就要应付各种压力,稍一不慎就会上当受骗钱鸽两空。多年的血泪教训得出一条:惟有相信自己的眼睛才是真的,只有鸽子才不会骗自己!所以,才要下苦功夫,做到“引种掏钱之前,就已知道好坏”!至于这位外国名家说什么“眼睛里看不出好坏”,我也懒得再说什么了(眼睛都不看、或看不出好坏,那还有什么其他东西值得再看呢?),反正像“丝丝号”这种头脸和脚趾,即使不知道身世血统、即使处在幼鸽生长期、即使不用看眼睛,我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看不上它?我祝匡武也可能没有这个水平,但我认为现在福建、广东沿海那些长期经营台鸽天落鸟生意的小鸽友,他们都能轻易看得出当年的“丝丝”是只好鸟。
四、现在的鸽友变成了鸽敌,关系正好与赛场上的对手一致
我从来认为,鸽子是因人而天才。它不像一块宝石,沉睡了几千年,不管人们后来是否发现它,它本来就存在着。好鸽却不是天然就有的。好鸽很短暂。好鸽因人而异。好鸽离不开对人的依赖性。是人的参与和定向培育产生辉煌,也因人的强制和愚蠢干预而堕落。所以,选鸽引鸽时对育出者人的考量,比对具体哪只鸽的选择重要得多。
看一个人,可以提前知道他以后鸽子的成就。看一只鸽,同样可以预先明了它的前景。区别只在是谁看!!!既然名家和公众都认为鸽子是事先看不出好坏的,我想,那些个原本想做奉献的人也不会傻到非要跳出来把毕生心血白送给辱骂和怀疑的鸽圈大众,也懒得跟人家争执一词。看不出就看不出吧,我还正想让所有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呢。鸽界本来就是赤裸裸的名利场。你若真的比我强,我心生敬佩,争取赶超你。再说,强不强始终要靠鸽子争气,不是鸽主斗气。现在写鸽技交流文章,像是挨家挨户白送到人家门口都不要,还放出狗来咬你。中国鸽界的软件环境远没有达到学术交流的程度。
五、买鸽一定要亲往
挑选自己用的种鸽懒不得。杂志、网上的照片影像,跟实际上手亲眼所见的感觉,相去甚远! 除了这个区别,剩下的就是一个未交钱,一个已付款。很多人自以为算盘打得精:照片看好的,有头有眼有身膀,号码、出世纸一样不少,还能跑得了?再说跑一趟路费都省下半只鸽钱了,更别说省去来回奔波的辛苦。等拿回鸽子,才暗暗叫苦:那岂是来回一趟车马费的损失,恐怕5趟、10趟花的钱也补不回来。因为它根本不能用,或几年也用不出来。花了钱,买回担心和拖累,不是倒赔是什么?这里所说,仅仅是合理“技术误差”,还未将”隔山买牛“的人为因素包括进去。照片和实感之间的“技术误差”,使懒人们除了羽色、眼型和足环号码外,其他所有对一只种鸽的考量因素都一无所知!照片无法看到喉咙的结构,无法窥见眼睛的动态,无法明白头脸泻出的智慧,无法感受握在手里由肌肉、骨架、气囊、肋肉、背脊、双翅、活力、健康等共同传递出来的良性信息,甚至连粪便好坏也反映不出来。花钱买这种起码连呼吸道和肠道好坏都不知的图中鸟,等于是有偿品味风险。实在万不得已,此般下策最好不用。
六、学会提前看出幼鸽的好坏
人各有志,我还是喜欢生来怎么都不会生病的鸽子,任凭环境怎样恶劣。永不生病的鸽子不是没有,而是之前鲜少有人把它当回事儿,无人相信、也更没有人像金子般珍视进而上升为一种战略,主动运用到年复一年的育种筛选和数不清的大小战役中去。
所有的圈内“理论”,最后都将流经奔腾入海前的小溪——只要看一眼就能判断它是否有潜力胜任长距离或艰难赛事的好鸽。当然,如果有把握能将这“深深一瞥”的功力大大提前,幼鸽期就难逃法眼,当然最好!
不知不觉,参赛主体已成了幼鸽的一统天下,实际的幼鸽赛不但统治了短中程,连长距离也不例外。幼鸽赛风起云涌,也整个颠覆了传统的赛鸽理论。过去说鸽子应该怎么怎么看、眼睛怎么怎么挑,到了幼鸽身上,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幼鸽赛让一切变得无章可循。幼鸽的不确定性和大起大落的表现,也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其的认知和判断难度。普遍缺乏瞻前意识和不能宽容的鸽主,让大量具有发展潜质的幼鸽提早汰出,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庸鸽所蒙骗。是风靡不减的短程赛制鼓励了幼鸽赛! 是人们把本来对这项高难技巧的驾驭力比试,变成了宁愿交给赌桌轮盘去主宰。
七、书好不好是一会事,会不会读是另一回事
现在著书论文者喜欢引用名人之语。什么话都有引的,但所引之句一定合乎引用人胃口。这里我也俗一回。克拉克曾说:“鸽子的体型并不重要”。我相信这对国内一大群唯体形骨架是举的“短程高速友”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克拉克等于是他们的偶像级大师啊,风驰电掣的鸽系创造者竟说出这般让追随者丧气的话,是何等的失望?我知道克拉克之所以有此悖论,完全是因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就是营造他一生荣耀的“克努克”号(荷兰语“难看”的意思)。当年,就是这羽骨瘦如柴的丑鸽,居然生出主人一辈子最好的赛鸽613!这不啻给克拉克骄傲的心当头一捧!从此以后,克拉克逢人便说“没有人懂得鸽子”,同时也说“鸽子的体型并不重要”。其实,养鸽大师这些负气的话并不可靠。他如果真是大师就不会不明白:仅凭一两个特殊的个例并不能成立继而支撑一种结论。生命的履历是最复杂的。养鸽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养鸽家前后感觉不一,并以灵活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和尊重隐在这种变化背后的神秘事物,恰恰证明了他心智过人,非等闲之辈!可惜,我们中国鸽友多喜欢克拉克说的前一句,不明白他说的后一句。再如,克拉克还说过“赛鸽运动不是科学”的话。我理解老克的意思是强调赛鸽家在养鸽过程中的自我感觉,比书本上或别人哪儿来的更重要,并不是真的不要科学。所以,书刊中有益的营养,能否正确被吸收,除了取决于写得怎么样,还在于你会不会读,以及有没有准备好读鸽书鸽刊的头脑。
(此文发表于2004年《中华信鸽》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