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遺址區域地質
一、遺址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貌類型
黄地峒遺址位於香港特别行政區東部,西貢半島西側,企嶺下海東海岸。地理位置爲東經114°17′,北緯22°26′。遺址範圍東起黄地峒山西麓50m至60m等高綫處,西至海邊潮間帶以下淺海,南起鰲魚頭,北至深涌碼頭南約600m處。
香港地區海灣和島嶼的形成基礎條件是斷裂搆造,同時新生代形成的搆造格局又控制了各種地貌形態,黄地峒遺址所處的區域地貌類型屬半島海灣型。
西貢半島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峰石屋山(481)聳立在半島中央,環繞石屋山爲一群低矮的丘陵,海拔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丘的坡度較陡,坡度大於25°的山地面積占整個半島的90%以上。山谷大多狹窄陡峭,溝谷平地不多見,較爲平坦的是西貢半島北部的爲白沙澳,爲白流沙河入海口的的冲積平原——這裏在學術名詞上被稱爲“河流”和“平原”的,真正意義上只能算爲溪流和平地。山澗溪流呈放射狀分佈,季節性十分强,旱季多數乾涸斷流;雨季逕流豐富,易造成山洪爆發。夏季,在鷄公山等處還可見到多處瀑布景觀。
西貢半島海岸綫曲折,海灘類型多樣,有石灘、沙灘和泥灘。在海灣處,灣口沙堤發育,灣後有小溪注入,如西岸的深涌灣、榕樹澳灣等,沙堤後有潟湖,潟湖平原面積都不很大。局部海岸段可以見到海蝕遺迹,如深涌角,石灘上的海蝕平臺寬達5 m,海蝕崖高約1 m,海蝕穴深0.5 m,平臺高出現海面約3 m,反映某一歷史時期,海平面曾相對穩定在這一高度。
黄地峒爲石屋山西南面的一座小丘,海拔高度154 m。東面與石屋山相連,西麓面向企嶺下海,西麓山坡的坡度爲23°~38°,局部有10°左右的緩坡。遺址東側不遠處有一條較大的溪流,兩處源頭位於黄地峒山背後與石屋山交界處,在遺址旁邊匯合後入海。從溝谷遺留的卵石看,磨圓度較高,以前這條溪流的水流相當大。
企嶺下海是大鵬灣的内海灣,水面南北向長約2000 m,寬450 m,水深5~10 m。遺址位於黄地峒西坡,延伸至企嶺下海水面以下。根據香港香港1∶20000的海圖判讀,黄地峒遺址西側海面之下有一個小平臺,南北長100~200 m,寬10~20 m,水深約5 m左右。推測在上萬年前,海平面尚未達到現今高度時,這裏爲一處河流階地,寬闊而平坦。適合古人在此生活和生産。
西貢半島的氣候爲熱帶-亞熱帶海洋季風區,潮濕温暖,日照時間長。黄地峒的條件更爲優越,它位於海灣内避風向陽處,可謂“冬暖夏凉”。
遺址範圍内的植被較好,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主要爲熱帶—亞熱帶草本與木本,樹木以馬尾鬆、桉樹和細葉榕等次生林爲主,海灘上還有成片的紅樹林。
二、遺址的區域地質概况
西貢半島地表多被坡積物覆蓋,但在黄地峒西坡和海邊潮間帶仍可見大面積的基岩露頭。
遺址附近主要岩石地層爲中生代晚期的火山岩碎屑岩、熔岩和沉積岩,香港地區廣泛分佈的火山岩主要爲中生代侏羅-白堊係的荃灣群、淺水灣群和滘西洲群。據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編繪的地質圖(2006, web-based edition),荃灣群火山岩由老到新劃分爲鹽田仔組、城門組和大帽山組;淺水灣群劃分爲6個組,分别爲鴨脷州組、魔星嶺組、大灘海峽組、鷓鴣山組、孟公屋組、檳榔灣組,在清水灣附近還有清水灣組、糧船灣組。
黄地峒遺址的山地土質多爲坡積土的黄沙壤,平原土質爲海陸相沉積的沙壤土。遺址的基岩出露位置爲遺址之北的深涌至遺址南部的鰲魚頭,多爲粗火山灰晶屑凝灰岩(coarsh ash crystal tuff),屬中生代中侏羅紀荃灣群城門組(Jts)火山岩地層。
在中侏羅紀,香港地區遭遇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活動,地殻不規則上昇,原來淺海環境變爲陸地、山丘和一些封閉的内海或湖泊。大部分陸地被酸性熔岩、熔結凝灰岩和凝灰岩覆蓋,而遺址所處區域爲一個平静的深水體,微細的火山灰散落在水中,沉積爲火山灰凝灰岩。城門組在香港地區荃灣群火山沉積系列中是較爲特殊的,厚度可達400~600m,它由一套十分復雜的岩係搆成,無論在走向還是垂直方向延伸的岩性變化都很大。主要岩性有流紋質熔結凝灰岩、英安質熔結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火山角礫凝灰岩、流紋岩、層凝灰岩,以及礫岩、砂岩、凝灰質粉砂岩和泥岩等。
遺址上方出露的基岩,呈岩墻狀聳立在山坡之上。岩性以凝灰岩爲主,多爲層狀凝灰岩,微層理清晰,局部爲粗粒凝灰岩與薄層砂岩、粉砂岩或泥岩互層,層理清晰,層間可見菊石、雙殻類古生物化石。岩層呈NW-SE走向,傾向 65°,傾角大部分比較平緩,多在18°左右,局部有折曲搆造。基岩節理發育,主要有兩組:傾向 238°,傾角 76°;傾向 177°,傾角 72°。基岩很容易沿節理、層理風化自然碎裂、或人爲地切割爲立方體、長方體和斜方體的石塊。岩墻下遺留下許多大小不一的碎石,多數呈斜方體,截面爲平行四邊形,稜角明顯,人工撬落和擊碎的可能性遠遠大於自然剥落。
未風化的凝灰岩新鮮面呈淺灰—灰黑色,緻密塊狀,微晶—隱晶質,質地堅硬,敲擊斷口呈貝殻狀。古人正是采用這種凝灰岩作爲石料,打制各種石製品。風化後的凝灰岩呈灰白色—白色,質地鬆散。在山坡上,無論是基岩,還是滚石或者石製品,其表面都風化了一層“石皮”,而被海水浸泡着的滚石和石製品,却仍保持灰黑色,表面未風化。這是由於凝灰岩在地表受到酸雨或富含腐植酸的逕流侵蝕,岩石表面的長石礦物高嶺石化而變成了白色,隨着風化時間加長,風化程度越深,這種退色層——風化層(patina)就會逐漸由薄變厚。
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在風化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异,如位於探方上層T14L2的石製品,灰黑色的凝灰岩表面僅有1 mm左右厚的白色“石皮”,表面光滑,對岩石的硬度影響不大,保持在6以上;而中下層T14L3、L4的石製品,白色風化層厚度往往大於3 mm,表面較粗糙,可用指甲刮劃,搓之有粉末剥落,岩石表面硬度降爲3左右。埋藏越深,受酸性腐蝕時間越長,則風化程度越深。散落在海灘上的石製品,因長時間浸泡在海水的弱碱性環境下,凝灰岩中長石類礦物的高嶺土化作用不明顯,所以還是保留爲黑色—灰黑色。
陸地上風化後的凝灰岩,表面的長石多數已被風化剥蝕,只剩下石英顆粒,外表粗糙,顔色變淺,酷似石英砂岩。本遺址在第一次試掘報告中,曾將部分的凝灰岩定爲砂岩,標本經過實驗室鏡下鑒定,確定爲凝灰岩,應予更正。
石器時代人類製造石器的岩石原料是經過選擇的,如硬度較大的燧石、石英岩、安山岩、流紋岩、玄武岩、緑輝岩、霏細岩和一些變質岩等都是經常選用的石材。然而,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長距離搬運難度大,因此往往受到遺址點附近所産石料種類的限制。一般來説,製作石器的石材來源大體有3種:一種是河床、山谷和海灘上礫石,經過流水冲蝕磨圓的礫石(河卵石)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種;二是在岩石露頭開采石料,並就地打成石器的粗坯,如廣東南海西樵山遺址屬於采石場遺址,目前香港西貢黄地峒出土的石器也應屬於這一類;三是貿易交换,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來獲得附近所不出産的石材,如獲取蛋白石、透閃石、蛇紋石、鬆緑石、黑曜石等比較珍貴或性能較好的石材,采用這種方式主要在新石器時代以後爲多見。
香港地區的岩漿岩主要爲花崗岩和火山熔岩,花崗岩由於結晶晶粒粗大,不宜製作石器,火山熔岩類的流紋質和英安質岩石結晶顆粒小,質密而堅硬,是製作石器的良好材料。香港的流紋岩分佈主要有大嶼山東部流紋岩,赤門海峽流紋岩,深涌流紋岩。大嶼山和赤門流紋岩多爲脈狀或岩墻展佈,岩石多數爲較粗顆粒的斑狀結構或粗面岩類,而深涌流紋岩分佈連續,岩石多數爲隱晶質結構,緻密且節理較少,加上深涌流紋岩位於赤門水域的南部岸邊,交通相對便利,因此,深涌-黄地峒成爲古人類開采石料進行石器加工從地理地貌環境的角度來看是一個理想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