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遺址的地層



  第一次於2004~2005年,爲試掘階段。在遺址的海灘高潮綫附近布設了兩個的小探方T1和T2,規格是1×1.5m,深度掘至0.6m左右;在遺址的中部基岩石墻之下方,試掘了兩個探方T3和T4,兩方相連呈探槽狀,以下統稱爲T3T4,順山坡東西長5m,南北寬1m,最深處2.0m;在距遺址中心南東向約40 m的一處山坡,試掘了一個探方T5,長寬各2.0m,深0.8m;另外在T5周圍進行了採樣鑽的探採,共有4個鑽孔,距T5探方東、南、西 北各5m。另外,還發現了一處古采石場Q1,未來得及清理。

  第二次於2005~2006年,爲正式發掘。在T3T4上方南側一處較爲平坦的坡地,正式布方15個,呈棋盤狀,發掘了其中的T6、T7、T8、T14、T17、T20。由於經費拮據,僅T14探方掘到基岩的風化層,其他各探方均未掘到底。另外,清理了遺址上方基岩石墻下的一處陡壁,據判斷爲另一處古采石場Q2,布設清理方QT1。

  這些考古工程較爲清楚地揭露了遺址的第四紀地層。

  一、探方所揭示的地層

  T1,T2探方

  位於黄地峒海灘潮間帶的T1和T2探方所揭示的地層剖面,均爲海潮搬運的冲積物直接覆蓋在凝灰岩基岩的風化層之上。

  據T1、T2探方剖面可見,海灘上的冲積物的成分較雜,有大小不一的石塊、粗砂、貝殻和廢棄的現代遺物如玻璃、塑料製品等。L1和L2層的海灘礫石中多見有人爲加工過的石製品,包括手斧、石核、石片等。底層L3爲海洋冲積物,以中粗砂和礫石爲主,含白色粘土,未見石製品。因下層已接近基岩的風化殘積層,同時低於海平面,地下涌水,未能向深處挖掘。

  T5探方

  T5位於遺址南部的山坡處,探方掘深不到1m已到基岩凝灰岩的風化層。周邊的探孔到基岩最深也只有1.2 m左右,均未見任何文化遺物,該處的地層關係較爲簡單。

  T5探方的坡積層L1和L2厚約0.3m,爲紅色砂質粘土,下部L3爲凝灰岩的風化殘積層,厚度不詳,有較多硅質凝灰岩角礫石。

  第一次試掘的T3、T4探方和第二次發掘的T14探方均挖到基岩風化層,挖掘最深度2.0 m左右,揭露的地層較全,可依此詳細分析黄地峒遺址的第四紀地層。

  T3T4探方

  T3和T4爲相連的兩個探方,南北寬1.0 m,東西總長度5.0 m,傾角27°,形成一條沿山坡的探槽。地層可分爲6層,其中,底層L6爲凝灰岩的風化層,L1~L5層爲第四紀坡積層。   

  T3T4-L1,海拔高度10.53~8.35 m,層厚0.04~0.15 m。坡積物除礫石外,爲深灰色(dark gray 10YR4/1)(粘土土色英文名稱及編號根據《Munsell Soil Color Charts》,Munsell Color,Gmretag Macbeth Year 2000 Revised,下同)礫砂質粘土。含較多樹根草根及碳化的腐殖質。以粘土爲主,約占90 %,細砂約占10 %。礫石中混有較多尖角狀碎石、石片和石制半成品。

  T3T4-L2,海拔高度10.42~8.31 m、層厚0.06~0.35 m。坡積物除礫石外,爲深灰褐色(dark grayish brown 10YR4/2)砂質粘土。粘土含量較上層少,含砂量約10 %。層中含碎石較多,夾大量石塊,石塊多爲稜角狀。

  T3T4-L3,海拔高度10.06~8.22 m、層厚0.06~0.29 m。坡積物除礫石外,爲淺灰色(light gray 10YR7/2) 含砂粘土。坡積物除礫石外,粘土約占95%,細砂約占5 %,結構鬆散,局部石塊之間可見大的空隙。層中含較多岩塊和石製品,石製品岩性均爲硅質凝灰岩。岩塊亦以硅質凝灰岩爲主,多呈稜角狀。

  T3T4-L4,海拔高度9.77~8.22 m、層厚0.12~0.40 m。坡積物除礫石外,爲黄色(yellow 10YR7/6)粘土,含砂量極少,可塑性較强。含少量石料及大量凝灰岩風化後殘留的礫石、中礫和巨礫,小礫石直徑在0.2 cm至6 cm,中礫的直徑在6 cm至20 cm,巨礫直徑在20 cm以上。出土石料和石器稍少,以石片石器爲主,原料爲硅質凝灰岩,表面呈白色,有一層較厚的“石皮”。

  T3T4-L5,海拔高度9.37~8.49 m、層厚0.11~0.71 m。坡積物除礫石外,爲深黄色(yellow 10YR7/8)粘土。土質黏性較L4更强,顔色較L4深。含風化的凝灰岩礫石,中礫和巨礫更多,體積更大。出土少量石料,石製品中石片爲常見,石器不多。原料亦爲硅質凝灰岩,表面爲白色,“石皮”風化嚴重,用手搓之,有粉塵剥落。

  T3T4-L6,除礫石外,爲黄色粘土。含較多的表層風化和微風化的凝灰岩中礫和巨礫。發掘厚度0.10~1.20 m,此層爲基岩風化殻,不含任何石製品。所以未繼續向下挖掘。

  T14探方

  T14探方距T3T4探方東南方1.0 m處,位置較T3T4探方稍高,更接近山坡上基岩露頭處,地形較爲平坦。

  T14所揭示的地層與T3T4基本一致,坡積層較T3T4薄,近現代坡積層L1直接覆在L3層之上,L2層局部缺失,僅西北角處仍有保留,L4層與L5層界綫不明顯,統定爲L4。

  T14-L1,砂壤土,深灰色(10YR 4/1),厚10~15 cm,含大量腐殖質及草根。地層内有少量角礫塊、石片、廢片,爲近現代坡積層,同T3T4-L1層。

  T14-L2,砂質粘土,灰褐色(10YR 4/3),厚25 cm,只出現在探方西北角,含大量腐殖質和草根,同T3T4-L2層。地層内有少量角礫塊、石片、廢片。

  T14-L3,含砂粘土,淺灰-黄色(10YR 7/6),厚15~25 cm,含大量角礫塊、石片、廢片、碎屑,有少量石器,同T3T4-L3層的岩性相似,便埋藏深度只相當於T3T4的L2下部,石製品基本呈水平分佈。

  T14L4,含砂粘土,黄褐色(10YR 7/8),厚10~50 cm,地層上部内有大量角礫塊、石片、廢片和少量石器。從埋藏的深度,此層相當於T3T4的L3下部和4的上部,本探方中没有明顯的分層界綫,故未細分。只分爲上、中、下三層,地層中的石製品基本呈水平分佈。

  T14L6,基岩,爲深度風化的凝灰岩。此層相當於T3T4的L6層,不含石製品。凝灰岩中的長石類礦物已被淋濾,僅剩石英顆粒,岩石外表十分像風化的砂岩,結構鬆散,可以挖掘,因受鐵質浸染呈橙紅色,局部見鐵錳質結核。角礫石表面的風化層厚達30mm,成粉末狀。

  二、采石場南壁堆積剖面

  黄地峒遺址山坡上方爲一處基岩風化殘留的岩墻,距T6探方東23 m,海拔高度爲32 m,地理坐標N832655,E847325。岩墻南北長13.5 m,東西寬3.0 m,垂直高度4.8 m。走向爲345°~165°,傾角65°。岩性基本爲硅質凝灰岩,局部含燧石。岩墻被大量碎石和雜草覆蓋,清理後,發現一處古采石場,定爲第二號采石場Q2,清理方爲QT1。

  QT1-L1,坡積層,以土壤、砂和石屑、石塊組成。土質爲深灰色(10YR 5/2) 砂壤土,含草根、樹根等。坡積物中粗砂和碎石占70%以上,碎石具明顯稜角狀,部分石塊有人爲打擊痕迹,可定爲石製品。

   QT1-L2,坡積層,中粗砂和角礫石爲主,含大量石製品的廢片、碎屑。角礫礫石多呈片狀,受地表逕流的水動力作用,形成順層定向排列。石片長20~50 mm,厚10~24 mm,長邊呈水平狀排列。石片均呈稜角狀。夾層爲棕黄色(10YR 8/6)砂質土。

  QT1-L3,坡積層,棕灰色(7.5YR 5/3)砂質土,砂粒顆粒較上層稍細。層中有大量角礫石和少量石片。礫石排列無序。

  QT1-L4,坡積層,棕黄色(10YR 7/ 6) 砂質土,砂粒顆粒較細。有大量角礫石和石片、廢片和石製品碎屑,排列無序,塊徑不一。

  QT1-L5,碎石堆積層,含水量淺褐色 (7.5YR 6/3)細砂質土。所含碎石角礫直徑小,多在5cm以下。富集極爲密集的石片、廢片、石製品碎屑,排列無序。

  QT1-L6,基岩,岩性爲硅質凝灰岩,表面披上一層風化層,厚約2 mm,呈灰白色,打擊後的新鮮面爲灰黑色。岩層傾向75°,傾角38°。可見沿層面向深部掘進的人工痕迹,形成采石坑。

  在第二號采石場的東南側約85 m處,亦有基岩岩墻出露,2004年試掘時發現。海拔高度40~50 m,地理坐標N832650、E847330。岩墻北西-南東長25.0 m,寬約4.0 m,垂直高度約5.0 m。岩性爲硅質凝灰岩,地表發現大量作爲打制石器原料的岩塊,定爲第一號采石場Q1,尚未進行清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