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地峒遺址2004年和2005年采集和發掘出土石製品共3,621件,完成觀察和測量共724件,占總數20%。石製品分加工類和非加工類。加工類包括尖刃石器和寬刃石器。非加工類分爲石核、長石片(石葉)、錘片、廢片、斷片和斷塊。
石製品散佈於黄地峒西坡(傾度40至70度)地表和西岸潮間帶。西坡石製品分佈面積約5,400平方米(東西跨度約60米,南北跨度約70米)。潮間帶石製品密集,南北跨度約170米,東西跨度約5米,分佈面積約850平方米。在低潮綫以下1.4米深海床也發現大量石製品。由於暫無測量,故面積難於估計。
潮間帶坡度平緩,傾斜度小於10°。更新世晚期最後一次冰期在12,000年前結束後,海水隨之上昇;海平面在6,000年前到達現平面。黄地峒西面是一個寬450米的海灣,地名“企嶺下海”,水深5至10米。根據1:20,000海圖,企嶺下海海底有一個水下小平臺,在海平面下5米至10米間,南北長100米至120米,寬10至20米,等差5米。黄地峒有兩個采石場,是古代石材開採之處,因坡度相當大(40°至70°),估計不宜就地打制石器。該水下平臺在更新世晚期,是河流階地,可能是古人類活動和打制石器的地方。
潮間帶和山坡采集及發掘出土石器類型大致相同,只是前者更爲豐富些(間接證明瞭這是石製品加工之地方)。雖然潮間帶和山坡石製品有相似技術特性;但不否定兩者可能兩套技術和兩套類型的石器的可能(詳見本章的討論)。
在黄地峒遺址西麓海拔32~50米處出露兩處硅質凝灰岩和燧石露頭,即第一和第二號采石場(Q1及Q2)。兩處采石場石料均適合打制石器。石製品集中發現在第二采石場及其西坡,反映黄地峒西麓是一處從開采石料至加工成器的打制石器工場。
2004年和2005年布方在潮間帶、山坡和第二號采石場内。2004年發掘五個探方,T1至T5。2005年發掘布方八個,即T6至T8、T14至T17和T20,均在西坡海拔12米至14米之處,另一個探方Q2T1在第二號采石場的石壁旁。除T5方之外,其餘各方均出土石製品。石製品和石料大量散佈在T1至T5、T6至T8、T14至T20探方四周的地表上。2005年因經費所限,只有兩個探方,T14和Q2T1,發掘到底,其餘僅及文化層,發掘結束時各探方均回填。
第二號采石場的石壁面向西南,長13.5米,高4.8米,傾度65度,走向N165度。緊靠石壁是一個小平臺,(極可能是先民采石料時留下的)長14米,寬0.5m至3m。該石壁自西北向東南延伸,没於山體之内,石壁仍有部分出露於西麓地表,自采石場南端剖面向東南偏南延伸約13米,至海拔38至40米之處停止。在該延伸所及的山坡上,暴露出非常密集的石材、石片、殘片、石料碎屑和石器半成品等。部分石製品標本可在該處山坡采集。
第二號采石場基岩爲深灰色硅質凝灰岩,岩體有明顯的水平層理,層理之間常夾有粗砂粒層,反映火山灰沉積於淺海過程中,曾有短時期的冲積層沉積。層理面傾角38度,表示岩層形成後因地殻運動而傾斜。
第二號探石場石壁頂部有大量人工采石留下的剥片痕迹。石壁南端爲一處斜坡,有高3.8米的剖面,經清理後呈現有五個清淅的地層:第一層爲表土,第二至第四層有大量廢片和碎屑,第五層是基岩。在清理采石場南端剖面時,發現了一些深坑,顯示石料開採沿層理面進行。但開採的工具目前仍未有定論,考古發掘隊内亦看法不同,用竹木棍撬是最常用的,大家都認同,但開裂時用什麽工具各説不一,有人認爲很有可能用火燒後潑水炸裂,因爲現場柴火和水都順手可得,操作亦簡單,所以説有此可能,但經仔細觀察,石料上被火燒過的痕迹一點也找不到,(其實天長日久,風吹雨淋也難留下)難於下結論。亦有人認爲是用楔子開裂的,因爲現場發現了不少的楔狀器,好象有點證據,但仔細觀察水平層理縫上,找不到藏楔子的小窩,似乎也難下結論。此問題仍需努力研究解决。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