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節 海平面變化的分析
據《香港第四紀地質》、《珠江三角洲形成發育演變》等研究成果綜合,距今約120,000年前的間冰期,香港氣候比現在和暖,海平面高於現海平面約4 m~6 m,即現在整個企嶺下海地區均在水下之中。
隨後,氣候逐漸寒冷,大約在距今75,000年,爲冰期最寒冷期,海平面比現今低約77 m,企嶺下海因此出露於海平面之上。
其後,氣候漸暖,海平面亦相繼上昇。氣候在28,000年前最爲暖和,香港乃至珠江三角洲的低窪地被海水覆蓋。
大約從距今25,000年開始,氣候再次變冷,距今18,000~17,000年前最爲寒冷,即最後冰期,海平面下降至現今海平面以下120~130m。
距今12,000~11,000年,氣候開始變暖,海平面逐漸上昇。到距今7,000~6,000年前,海平面曾高於現在1~3m,之後緩慢下降到現今水平。
根據海平面變化和地殻運動的時間表,在距今75,000年前後的冰期,隨着地殻隆昇和海退,香港地區大部分的半島和離島連爲一體,大埔吐露港至大鵬灣的赤門海峽只是一條河流,企嶺下海是其中一條較大的支流,局部河段存在河谷平原及河流階地,有着適合人類生活和居住的理想環境。
同時,由於本地區的地殻自第三紀以來基本爲抬昇,上昇速率爲2.5~8.0 mm/a。因此,當時山坡上的采石場的高程比現今要低,出露於水面僅十餘米。在這狹小的空間又要開山打石加工石器,又要做爲人類生存的場所是不可能的,所以迄今爲止我們在石器加工場範圍内仍未尋找到古人類的生活面,這就是一個佐证。因此我們只能説只有河谷平原及河流階地的出現才是古人類真正生活的場所。
隨後,海平面上昇,原先人類生活的場所逐漸被水淹没,成爲“水下平臺”。最後冰期始於距今25,000年,至距今18,000年左右達到最盛期,海平面僅爲現今海平面的-120~-130m。這時,“水下平臺”又出露水面,再次爲古人類提供一個生活場所。
最後冰期過後,海平面迅速波動上昇,期間有過數次高於現今海平面。大約距今6,000年,海平面基本在現今水平上下波動,也就是説距今6,000年至今,人類是不可能在企嶺下海的水下平臺上活動的。所以黄地峒這個石器加工場就失去它原來開山采石製作石製品的真正意義。
最後冰期前後的海平面變化非常劇烈,近海的陸地上往往坡積層尚未形成,就被汹涌的海水冲刷掉了,這就是造成香港地區陸地上距18,000~6,000餘年的坡積層缺失的另一原因。
還有,根據Owen, et al.(1998)的古環境恢復略圖,即便在18000年末次盛冰期的最低海面,赤門海峽至吐露港一帶仍存在古水道。這爲古人的石器開採與運輸提供了便利的天然條件。這也是使黄地峒能成爲一個大型的石器加工場的客觀條件。
根據2005年度孢粉分析結果表明,黄地峒遺址區自第三紀以來,地表植物的組合没有多大的變化,主要爲熱帶、亞熱帶植物以及少量温帶植物的科屬,所反映的氣候主要爲熱帶-亞熱帶型。植被以常緑或闊葉混交林爲主,夾有針葉林,林下蕨類植物生長繁盛。第四紀更新世晚期香港地區的孢粉分析表明,當時香港地區植物爲熱帶-亞熱帶喬木,並有熱帶蕨類。此外,也有一些温帶-亞熱帶的落葉樹種。
香港地區在晚更新世3~4萬年前氣候濕熱,植被繁茂,正好是整個華南地區末次冰期氣候回暖的亞間冰段,當時形成的山地和谷地已經與現今没有太大區别,晚更新世廣泛發育的海侵地層爲吐露港和赤門一帶沉積了最初的谷地平原,爲舊石器古人類的栖息創造了良好的生存場所。
黄地峒遺址位於陡峭火山岩山地的坡積地帶,向下與吐露港-企嶺下海古平原和赤門古水道連接,目前發現的遺址爲石料開采地和石製品加工場地,可以推測,較低窪的古人類活動和居住場所已經在末次盛冰期的大海退時期受到風化侵蝕,並被後來的全新世海侵地層所淹没。今天在高潮綫地帶爲什麽我們仍能發現那麽豐富的人類加工的石製品,這都是拜潮水所賜,如果今後有條件在此水下平臺處搞水下考古,定能有驚奇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