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中各表」下的中華民國與辛亥革命還有關嗎?

  六問聯合報之四

  這篇評論我們想針對聯合報社論的另一個內在矛盾提出看法。

  聯合報的系列社論,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那就是一中各表與辛亥革命的關聯。聯合報認為台灣正有一種論述的價值在上升之中,那就是由辛亥革命所賦予的中華民國的價值。此一價值的核心點在於如何建設新中國,這也就是說中華民國的命運是與新中國的建設分不開的。就這點而言,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民主建設,正指引出了這樣的方向,特別是在大陸經濟起飛,兩岸的經濟差別不是那麼大的狀況下,乃顯出了此一面向的可貴。

  聯合報以上的觀點,凡是走過蔣經國主政歲月的人,大概都不會陌生,但是把這樣的觀點和「一中各表」連結起來,卻不免令人有種時空錯置之感。

  當年,在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口號的冷戰時代裡,你也可以說那就是某種意義的一中各表。那時,兩岸已經是冷和的局面,國際冷戰格局雖不變,但和解政策已成主流,所以兩岸的軍事對峙已見和緩。在那個歷史時空中,儘管台灣始終處於內外皆不利的態勢下,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去和大陸競爭合法性與正當性。當時的國民黨政權,當然還談不上是民主,可是我們總是以此為號召,而事實上由於蔣經國對權力的某種自制,乃至解嚴,也的確為後來的民主化鋪平了道路。所以我們可以將民主化作為對大陸的政治號召,並以之建立中華民國在全中國發展的價值。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燈塔效應。但在那個時空中,國民黨政權卻絕對不會說一中各表,因為那時的中華民國仍認為對岸的政權為偽政權。

  在我們看來,真正有意義的「一中各表」,其實只出現在一個很短暫的時空中,那就是國統綱領時期。照國統綱領的基本架構,它的確仍將中華民國的主權涵蓋全中國作為前提,而且把國家恢復統一作為其最終的目標,同時也設定了一些條件做為國家恢復統一的先決要件。這時的狀況的確是「一中各表」,以一個中國為前提,也就是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皆同屬於整個中國,這和大陸的「一中新三句」是重合的。如果聯合報所意指的一中各表與辛亥革命的聯繫,指得是此一意思,則沒有問題,因為國統綱領中所設定的條件的確可以視為是建設新中國的內涵。

  但是現在回頭來看國統綱領,就會發現那不過是一份歷史文獻而已,當時的李登輝政權從未認真看待過這份文件,這份文件只是李登輝拿來堵當時國民黨內非主流派的嘴的工具而已。從此李登輝所展開的民主化工程,從來就不是要建構一個燈塔,而是和本土化掛勾,要將中華民國完全轉化為一個和中國脫鉤的政權,對於這個過程,我們可以說當他在康乃爾大學說「中華民國在台灣」時,中華民國已經成了「偏安」在台灣的政權了,而兩國論則更進一步,從此中華民國已經和辛亥革命脫鉤,也與建設新中國脫鉤。

  這也就是說,台灣的民主化,其一個很重要的內涵,就是實質上完成了主權的限縮,只是憲法尚未改,所以法理上尚未完全和中國脫鉤而已。

  從這個角度看,這時李登輝在兩岸對話中所說的「一中各表」,已經是個他掌中的玩物,其重點是在「各表」,只要中華民國這個名號猶在,他愛把一中各表說成方的就是方的,愛說成圓的就是圓的,反正怎麼說都有他的道理,所以當年蘇起在為兩國論的風波辯護時,連所謂「特殊國與國」也是「一中各表」的變形。然則「一中各表」也就在這樣的操作過程中被徹底「玩死」了。我相信這一過程聯合報當會記憶深刻才是。

  當然,人們或者會說,當馬政府成立後,局勢已有了本質性的改變。我們當然不否認這一年多來兩岸局勢的迅速和緩,可是當馬政府仍然擱置國統綱領,仍然言必稱尊重兩千三百萬人對台灣前途的決定時,這樣說的「一中各表」其具體內涵會是甚麼呢?這樣表述背後,被本土化了的中華民國內涵,和辛亥革命與建設新中國還有多少本質的關連呢?試問一個完全本土化的中華民國還能不能對大陸構成燈塔效應?

  如果我們根本就是以「異己」的方式在思考兩岸關係,是無法成為燈塔的。而且,冷戰格局迫使兩岸無法交往,所以不得不求之於燈塔效應,而今兩岸互動已經如此頻繁,難道中華民國還只永遠想當燈塔而已嗎?

  當聯合報在論述一中各表與辛亥革命之關聯時,應該認識到目前馬政府的「一中各表」論述只是個防禦性的工具,而且防禦的對象只是民進黨,「一中各表」對國民黨而言,已經不是一個兩岸關係的政策論述,而只是企圖以此證明國民黨仍在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而已,至於這個中華民國的內涵為何,其實已經不暇深究了。換句話說,「一中各表」其實只是「一個中華民國各表」而已,它並沒有進取性,也不代表一個戰略構想。然則在這狀況下來提辛亥革命,不覺得有些諷刺嗎?

  我以為對於聯合報的論述而言,如果它希望大陸能夠依照「一中各表」來正視中華民國的地位,並且真的讓兩岸回歸到辛亥革命的情境中去的話,那恐怕就不能不先要求國民黨把它的「一中各表」說清楚,也得問國民黨要怎麼處理國統綱領。若不能如此的話,則這個論述本身就會只是「莊孝維」(玩假的)的東西而已,不是嗎?

  然則我想試問,現在台灣還有誰想進取中原?想去經略大陸,建設新中國?還有幾個人不是「偏安江左」派?現在的國民黨政權是不是一個只想偏安的政權?這種偏安和台獨究竟有多少距離?偏安又如何建設新中國?

  原文刊載於《旺報》民國99(2010)年1月22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