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僑文化交融是鳳崗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東莞市鳳崗鎮位於東莞的東南部,古稱塘瀝洞。民國初期,因建鳳崗新圩而得名鳳崗。據史料介紹,除了原來居住在鳳崗的土著人外,最早進入鳳崗的移民是在宋末元初,從粤北的南雄到廣州地區,後又逐遷到鳳崗的廣府民係人(後又稱本地人),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了。第二個進入鳳崗的是客家民係,但是由於其特殊的文化,因而對鳳崗的發展産生了較大的影響。

  客家民係的形成歷史久遠。客家人原屬中原漢民,歷史上因爲戰亂,從中原沿長江、黄河、淮河到達安徽南部等地,再到福建、江西邊界,一部分定居下來,並開始再次遷移,一部分到達廣東梅州一帶後,又有一部分由梅州遷往其他各地。在《客家源流考》一書中,著名史學家羅香林根據客家遷移歷程,將客家人的形成和發展分爲五個時期:第一次南遷——東晋“五胡亂華”後;第二次南遷——唐末黄巢事變後;第三次遷移——宋朝受金人入侵後;第四次遷移——明末滿人入侵後;第五次遷移——清同治年間,受到廣東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國運動影響。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客家民係與當地土著的相互交融,形成了既不同於土著又不完全等同於中原漢民的一個漢族民係,並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

  據清朝中期設立在黄洞迴龍庵的碑文中,我們可知,大批來鳳崗立村定居的客家人先祖爲“十三位公”,是從粤東地區南遷到鳳崗開墾的,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了。由此可見,鳳崗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飽受長期戰争禍害和自然灾害的苦難而遷移的移民群體。

  一、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在結構上,可以分爲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個層面,不同的民族、民係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民係的精神支柱,維係和促進着該民族、民係的發展壯大。

  在《客家人種志》和《客家史綱》上,英國學者愛德爾認爲,客家是剛柔並濟、既剛毅又仁愛的民族。客家人是勤勞的、愛國的和熱情的,在緩和社會矛盾、維係社會相對穩定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艱難的遷移過程中,形成了客家的特點,促進了獨特的以中原漢文化爲主體的移民文化——客家文化形成。客家文化是中國的中原漢文化與南方的土著文化交融發展的産物,雖然它在不少方面受到了土著文化的影響,但是它更多的保存着漢文化的基本特徵,不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藴,而且還具有作爲移民這一特殊群體所具有的文化特徵和精神風貌——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具體而言就是:愛國家愛民族,反對分裂,反對欺壓,反對侵略;勤勞刻苦,勇敢無畏,努力開拓;摯誠團結,追求民主,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不忘祖根,講究鄉土情誼。從客家精神的具體表現我們不難看出,客家精神與“自强不息”、“厚德載物”以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精神是一脈相傳的。縱觀歷史,從歷朝歷代的反抗外族、外敵的入侵的過程,到近現代的太平天國起義、辛亥革命、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以及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特别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崛起都與客家人大量的參與分不開。

  從古代中州漢語演變而來的客家話,是在北宋時期就基本上已中止變化而定格的中州古音,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成爲漢語八大方言之一。雖然客家話的分佈的地域很廣很大,客家話的地區差异也較大,且較爲獨特,但其基本特徵是大體相同的,因爲它與中國文化同根同源,客家人之間的交流交往不會出現困難。正如美國耶魯大學韓廷敦教授在其《種族的品性》一書中説:“關於客家人的情形,第一件可注意的事,便是他們的方言,他們説的實在是一種官話,和四周非客家人的話很不相同,但是很象現在中州河南的話。客家人原出北方,在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

  客家山歌是流行於客家地區的一種格律化的即景民歌,它與舊體詩七言絶句相似,有些地方跟《詩經·國風》裏詩句十分相象,有“賦”、“比”“興”,“賦而兼比”、“興而兼比”、“賦而兼興”等等特點。但是山歌的平仄較少限制,以唱起來順口爲主,這種形式是在唐宋間形成的,經過改良,現在的客家山歌它既保留了中原的文化神韵,又有華南文化的异彩。

  客家民係是極重“根”的。面對因爲時代的變化,不能重新回到中原的實際,爲了紀念,爲了便於區别,慎終追遠,形成具有客家特色的“堂號”、“門聯”和“堂聯”。同時,中原傳統文化要求人們“事死如事生”,以及“丢什麽都不能丢祖先”。爲尋求遷徙途中精神的支柱,由家族中的長子或其他男子掘開祖先的墳墓、拾起殘留的骸骨、裝在準備隨身携帶的陶罐(叫做“金罌”)裏,希冀有朝一日能帶回故土安葬。他們哪裏想到,戰亂頻繁,不僅回不了家鄉,反而愈遷愈遠了,爲了祖宗“入土爲安”,爲了能與祖先永遠在一起,爲了便於日後的祭祀,更是爲了讓祖先在遷移的過程中能給他們生存的鼓勵與力量、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柱,只好擇地建墳將先人安葬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次葬(又稱“二次撿骨葬”)的風俗,成爲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老葬俗之一。客家人以特有的形式詮釋着“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孝道。

  [JP+2]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築有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圍龍屋最具代表性的房屋,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窑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爲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爲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在鳳崗出現的兼具南北方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建築,也向世人表明瞭客家先民是經過輾轉遷徙從中原而來的。

  客家人較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飲食習慣,客家飲食民俗古風濃厚,成爲嶺南飲食文化融合中原飲食文化的突出表現。我們可以從客家名菜上看出來,如名菜“鹽焗鷄”,是由北方民間的鹽腌鷄演化而來;名菜“釀豆腐”,是客家人的發明,它與北方的餃子意義相同。

  獨特客家文化與中華文化中的“以民爲本”的政治主張,社會秩序建設上的和諧意願,倫理關係處理上的仁義主張,事業追求態度上的自强精神,以及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選擇是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衍生出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具有客家特色的華僑文化是客家文化的延伸和發展

  由於客家人在不斷遷徙中求得了生路,尋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形成了由於客家人的遷移特性。正是由於政治經濟和其他原因,客家人在一個聚居地繁衍發展後,不少人又飄洋過海移居海外。也正是由於客家人有很長的漂泊流離的經歷,面對到達定居地以後所面臨的種種困境,海外客家人將客家文化與海外的土著文化又一次結合起來,爲了確保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他們既保持了客家文化的特性,又吸收了海外特定環境中形成的大量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思想意識、科學技術、生活方式和文化,兩種文化的碰撞、融合、沉澱,形成内涵豐富、獨具特色、民風開放的具有客家特色的華僑文化。華僑文化進一步弘揚和發展了客家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於開拓的精神、勤勞檏實的品格。善於用血緣、親緣、地緣等各種條件建立同宗、同鄉、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關係的團體主義精神,是對客家文化的發揚光大。

  在海外,客家人繼承着客家的優良傳統,他們重視組織,維護團結,堅忍豁達,勇敢無畏,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各行各業都不斷涌現出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杰出人物。客家華僑的汗水,甚至生命换來了住在國的民族解放和繁榮發展,有些人甚至成爲當地開埠的奠基人;如東南亞特别是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民族解放運動中,在開發這些國家的礦産資源;建設横貫美國東西兩岸的鐵路綫;建設溝通太平洋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等等,客家僑胞都付出了辛勤的血汗。在海外的居住地的獨立和建設過程中,實現由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轉變需要。

  同時,他們還用血汗换來的果實滋養着祖籍國。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尋根意識與鄉土意識,他們懷念故土深沉濃烈,他們的後裔承傳了這種帶有儒家觀念的傳統,色彩更爲濃烈,正是移民在離開祖居地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對原有文化的眷戀。不論遷移到何處以及海外异國他鄉,客家人都不會忘記他們的祖輩來自何處。在海外,僑胞也興祭祖,每年春秋兩季他們都會組織回鄉祭祀祖宗,僑鄉更爲隆重。有的客家老年華僑、華裔,十幾二十次返回祖國尋根問祖,深情感人。不僅如此,在長期的歷史考驗鍛煉中,海外客家人熱愛祖籍國的崇高品格得於更大的發揮,他們熱愛家鄉的熱情不减,辛亥革命之爆發,抗日民族解放戰争、解放戰争以及抗美援朝之勝利,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特别是中國的崛起都離不開客家華僑,因此,客家華僑史,是一部血泪和辛酸交織而成的拓荒史、奮鬥史、貢獻史。

  具有客家特色的華僑文化屬於與政治、經濟相對應的文化範疇;是海外華僑華人在長期的艱苦奮鬥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象;是海外華僑華人的行爲方式、生活方式的體現;是具體的,不是抽象。它具有較强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先進性;是海外華僑華人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理想人格、倫理觀念、審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體現。客家文化孕育了華僑文化,華僑文化是客家文化的延伸和發展。客家人與其他民係的交流和交往都很頻繁,在全方位,多層次的交往和交流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相互交融,搆成了絢麗多彩的客家文化,成爲客家民係、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筆豐厚、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爲發展中華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客家文化以及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華僑文化對鳳崗的影響重大

  鳳崗鎮是著名僑鄉,也是一個文化之鄉,歷史悠久。據資料介紹,從清朝中期開始,就有部分客家人離開鳳崗,到南洋(今東南亞一些國家)謀生。20世紀初,又有許多鳳崗人到拉丁美洲和歐洲發展。經過不斷地遷移和發展,旅居海外的鳳崗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已達3萬多人,分佈在36個國家和地區,比現在鳳崗的總人數還多一倍以上。在海外,鳳崗籍人的華僑、華人積極參加住在國的經濟建設的同時,爲了加强華僑、華人之間的聯繫,加强與住在國人民的友誼,他們組織和參加華僑社團組織,較爲有名的有,惠東寶同鄉會、崇正會、廣義堂、中華會館等,這些社團不僅成爲華僑、華人之間,華僑、華人與當地人民之間,以及華僑、華人與住在國政府之間的橋樑和紐帶,鳳崗已成爲東莞市的重點僑鄉之一。旅居海外的鳳崗華僑華人絶大部分人都是愛國愛鄉的,他們支持和參加孫中山先生領道的辛亥革命;許多華僑還放棄住在國良好的生活環境,回國支持和參加抗日戰争;新中國建立後,許多華僑青年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他們的回國不僅有力的促進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的早日成功,如華僑知名人士彭祖紳、張有權等等。同時他們也將西方先進的文化帶給了鳳崗,促進了鳳崗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如20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旅居牙買加的黄洞村華僑,時任牙中友好協會會長黄戍鬆先生陪同該國總督霍華德·庫克一行訪華期間,還到鳳崗黄洞村參觀訪問;2004年旅居蘇裏南的華僑張豐年(油甘埔村籍華僑),陪該國總統專程到油甘埔村訪問,加强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在鳳崗,活躍在鳳崗的政治、經濟、文化舞臺上,影響鳳崗的社會發展的歸僑僑眷對傳承客家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客家文化以及具有客家特色的華僑文化對鳳崗文化影響巨大,客家文化以及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華僑文化成爲鳳崗文化中最大的也是最顯著、最有活力、最有創新潜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人山口縣造在《客家與中國革命》一書中説:“翻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没有一次政治運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其中最顯著的例子,當推洪秀全領道的太平天國革命,幾乎全部參加革命的將領,都是客家人。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爲强,是永遠不會被人征服的。”綜觀整個運動過程,客家人領道和參加了太平天國運動,客家人的文化傳統,社會習俗、思想意識等都不可避免地對這一運動産生巨大影響,在許多方面打上客家人的烙印,使之成爲一場具有客家色彩的革命運動。

  洪秀全族侄洪全福(原名春魁),隨天王起義,封瑛王。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逃匿到鳳崗鎮洪屋圍村購置田地,成家立室。但是他志存推翻清朝,先是自賣身到古巴爲“猪仔”(訂約的苦力),至操拾鳥糞的苦工。後來往來於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等地參與創辦洪門會黨,參與興中會的革命事業,洪全福的義舉激發了鳳崗人民的愛國愛鄉的熱情。

  鴉片戰争期間,英國殖民主義者,强迫清朝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强佔香港,强租香港九龍半島和新界,1899年4月,英國殖民主義者企圖把租界擴展到東莞石龍鎮,英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爲,激起了素有反帝反封建傳統的鳳崗人民的强烈不滿和堅决反抗。在愛國人士的組織下,鳳崗雁田鄉村民在該村東羅新廳成立抗英指揮部,組織和訓練民團,當年5月派遣500多人的武裝民團,到香港新界錦田村,支持香港租界居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擴界計劃,接着又在深圳布吉附近迎頭痛擊越過深圳河的英國殖民者,打破了英國殖民者的擴界計劃,鳳崗雁田被當朝的清政府封賜爲“義鄉”。

  抗日戰争爆發後,日本侵略者多次掃盪鳳崗,鳳崗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道組織下,組建了武裝自衛隊龢民兵,支持和協助抗日遊擊隊打擊日本侵略軍,鳳崗地區也成爲抗日遊擊隊及後來成立的東江縱隊打擊侵略者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中官井頭村、黄洞村、排沙圍、竹尾田村以及油甘埔村等,成爲革命老區。

  華僑文化在鳳崗的表現不僅在於廣爲傳誦、紀念與弘揚愛國僑領的事迹和精神;在鳳崗城鎮和鄉村的市政建設和鳳崗人民的衣食住行上,在鳳崗我們隨處可見的純歐陸風情或中西合璧的别墅、洋樓上。鳳崗碉樓、客家圍屋、客家山歌、客家美食以及豐富多彩的客家風俗。鳳崗鎮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形式各异的,具有華僑文化特色的碉堡式砲樓,分佈廣闊,數量巨大,據調查有106座之多,在全國實屬罕見,深刻反映了客家人具有傳奇色彩的遷徙歷史和傳統文化内涵;也表現在華僑爲了“廣啓民智”而捐資興建的,至今仍在教化鄉梓百姓的學校、圖書館、檔案館上。不僅海内還是海外的鳳崗人都承傳和發揚祖先們那種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從清朝中後期起,鳳崗範圍内較大的自然村,相繼創辦了55所書塾書院,對村人子女進行啓蒙和文化教育。據傳,清朝中後期,四鄉(包括樟木頭、清溪、惠陽龍崗及寶安縣觀蘭等地)文人學者,每年都定期雲集到黄洞村的興賢文社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這一舉措,也相應推動鳳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據可查史料,清朝中後期,鳳崗出現了28個文武秀才。爲了做好海外僑胞的工作,1957年,鳳崗辦了第一所華僑中學。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後,在當地黨政的領道下,鳳崗人民認真貫徹執行黨的開放改革政策,充分挖掘和使用中華文化、客家文化和具有客家特色的華僑文化,打破禁錮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鎖鏈,不斷地探索,變革和完善生産關係,積極調動海内外鳳崗人民的積極性,努力克服前進中許多困難和挫折,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華僑文化在對鳳崗的社會、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影響巨大,它既體現了鳳崗客家文化的個性,也創造了鳳崗客家文化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客家史話》巫秋玉、黄静著.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2.《華客文化》張維耿、潘小洛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3.《崇正同人系譜》 賴際熙編著.香港崇正總會編印

  (鄧鋭:梅州市僑史學會秘書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在職碩士研究生,省作家協會會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