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在鳳崗鎮舉行

  12月11日,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鳳崗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在鳳崗鎮舉行。省文化廳副廳長杜佐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嚴小康,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人大教科文衛華僑外事工作委員會、市僑聯等有關領道,鳳崗鎮黨政領道,以及來自省内外及香港的31位專家學者及各界嘉賓匯聚一堂,圍遶“整合古今資源,拓展客僑文化,建設客僑之鄉”的主題,就鳳崗打造“客僑文化之鄉”,傳承和發揚歷史文明,提昇鳳崗文化軟實力展開學術論证。

  杜佐祥副廳長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鳳崗的客僑文化源遠流長,底藴深厚,是建設文化强省的寶貴財富。他强調,加强客僑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把握區域文化特徵和主流,對推動鳳崗地域社會經濟和文化産業發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陳志偉在講話中表示,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城市綜合競争力的重要體現,文化决定了東莞轉型昇級和城市發展的層次、品質和後勁。鳳崗鎮委、鎮政府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特點和資源優勢,打造象棋文化和客僑文化品牌,文化建設走在了全市各鎮街的前列。希望鳳崗鎮進一步整合古今資源,建設成爲具有現代特色的“客僑文化之鄉”,成爲我市又一張鋥亮的文化名片。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嚴小康宣佈論壇開幕。與會專家紛紛發言,他們就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的融合、客家山歌的原生態智慧,以及鳳崗碉樓的特色與價值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並一致通過把他們研究鳳崗客僑文化的相關論文貢獻給大會,收集成册,供鳳崗的文化建設作重要參考。

  經專家調研發現,鳳崗鎮共有206個姓氏,比經南雄珠璣巷南遷的156個姓氏還多50個,鎮内尚存清末民初時代的砲樓120多座,與之相連的列列排屋建築,在廣府民係碉樓區,或是客家民係的圍墾區均十分罕見。經廣東省政府參事室廣東文化組、珠江文化研究會等專家、學者考量,將其文化定位爲“鳳崗客僑文化之鄉”,文化特色爲“客家第一珠璣巷,嶺南獨此排屋樓”。

  市委書記劉志庚同志對鳳崗客僑文化發展十分關心,於7月31日在《整合古今資源,開拓“客僑文化”——關於東莞市鳳崗鎮古今文化的調研報告》(《省政府參事建設第55期》)上作出批示:“所提六點建議非常好,需引起高度重視,望文廣新局與鳳崗鎮認真研究客僑文化開拓問題”。

  (廣東文化網  2009年12月22日 來源: 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